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第165节

  这座江东心脏,就此宣布易主。

  刘备携着孙策的人头,昂首入城,前往了孙策的吴侯府。

  登堂高坐。

  刘备将孙策首级,往案几上一摆,喝道:

  “速将孙策首级,送往吴郡会稽郡,传檄各地守将,让他们知道孙策已死,江东易主!”

  孙策首级被送走。

  接着,便是各降将们,前来拜见主新。

  “末将凌操,拜见主公!”

  “末将凌统,拜见主公!”

  “末将朱桓,拜见主公!”

  “顾雍拜见主公。”

  “虞翻拜见主公。”

  那些不愿追随孙策出逃的江东文官武将,一一上前参见。

  “朱桓,凌操父子。”

  “听闻尔等拒不执行孙策烧城之命,救下了满城士民,有功于江东。”

  “你三人官职各升一级,赏百金,缎千匹!”

  “其余文官武吏,各安原职,择贤能者入我霸府听用。”

  这道封赏一出,苏哲不由暗暗点头,赞许老刘政治手腕越来越成熟了。

  赏赐提拔朱桓凌操父子,是在向江东人施恩,让他们看到给老刘卖命是有奔头的。

  文官武吏原职不动,则能让降官们安心,以最快的速度安抚住江东人心,尔后再慢慢的安排心腹,接管各郡要害部门。

  而一句“择贤能者入霸府听用”,则是给降臣们画下了画饼,激励他们全心全意做事,好谋求老刘的赏识,进入霸府核心决策层。

  不得不说,老刘的御下之术,已经从青铜,至少跃级到了钻石段位,距离王者已经不远了。

  朱桓几人受宠若惊,当即满怀着感激拜谢老刘,个个慷慨表态,愿为老刘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刘备又是一番抚慰。

  最后。

  一名灰头土脸,一身是血的年轻儒士,被拖进了堂中。

  “陆…陆逊拜见主公。”

  “逊愿归降主公,为主公鞍前马后,再所不辞!”

  陆逊低垂着头,不敢正眼相视,带着羞愧惶恐的情绪,拜倒在了地上。

  刘备看着跪地的陆逊,正想琢磨是否要纳其归降。

  苏哲却目光冷绝,拱手道:

  “主公,此贼不杀,主公无以在江东立威。”

  “请主公下令,将陆逊斩首正法!”。

第128章 一条道走到黑?杀!孙十万为饵,不让老刘重蹈覆辙!(求全订)

  陆逊心头一颤,打了个寒战。

  正因怕被秋后算账,他才不得不追随孙策,一条路走到黑,直至今日被俘。

  向刘备求降,不过是抱着侥幸的心思,想要做最后一试罢了。

  毕竟自己的背后,站的可是陆氏一族。

  陆氏又是吴中四姓,在江东影响力巨大。

  刘备也好,苏哲也罢,或许会顾忌到陆氏的势力,饶他一条吧。

  谁料刘备还未答应,苏哲便抢先进言要杀他。

  刘备对苏哲是言听计从,苏哲都开口了,他还能有活路?

  “安东将军,逊当初是为孙策胁迫,不得不去向将军献连环计。”

  “逊也是迫不得已,还请安东将军大度,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

  陆逊回过神来,再次伏地叩首,苦苦请求。

  刘备有些拿不定主意,目光看向苏哲。

  “我主何等气量,又岂会因你一道连环计,就非要置你于死地?”

  “杀你,因为你主动充当孙策谋主,一次又一次的为其献计,想要谋算我主。”

  “孙策弃城南逃,你原本有机会象朱桓他们一样,留下来归顺于我主。”

  “可你呢?”

  “你依旧选择跟孙策出逃,直至孙策覆灭,你沦为了阶下之囚,方才想起要投降我主。”

  “你不觉得了点吗?”

  “你这种负隅顽抗,不撞南墙心不死之徒,我主若不杀你,江东人谁会对我主真正畏服?”

  苏哲将陆逊的黑历史当众戳破。

  陆逊身形一晃,猛间省悟。

  苏哲要杀他,不是因为他献连环计谋算刘备。

  而是因为,他彻底上了孙策的贼船,陪着孙策一条路走到了黑!

  不杀他,刘备今后的敌人,岂不人人都要顽抗到底?

  反正有你陆逊的榜样,顽抗到底也没什么损失,你刘玄德宽宏大量,总会恕我一死嘛。

  老刘现下好歹是钻石段位的政治觉悟,苏哲话中深意,岂能领悟不出。

  苏哲这要让他借陆逊人头,杀一儆百。

  “军师言之有理,陆逊此贼,当杀!”

  刘备眼中杀机涌现,摆手喝道:“来人,将此贼拖下去,斩首正法,首级悬挂于秣陵城门!”

  左右亲卫上前,将陆逊拖起。

  “刘备,我乃陆氏子弟,你若杀我,与当年孙策何异?”

  “你想与袁曹争天下,你就不能杀我。”

  “你杀了我,必会失去天下人心”

  生死时刻,陆逊如同失去了理智,歇底里的悲愤大叫起来。

  亲卫们却无动于衷,将陆逊如死狗般拖走。

  鲁肃,朱桓,凌操等降将,亲眼见识了刘备的杀伐果决,无不是暗暗悚然。

  他们的眼神中,除了敬重外,更悄然添了几分畏惧。

  “主公这是恩威并用,令江东人畏怀又怀德,不敢再有异心。”

  “这位苏景略,当真乃是神人也,竟能将主公雕琢成这般雄主之姿…”

  鲁肃敬畏的目光看向刘备,折服的目光,却转向了苏哲。

  刘备心情大悦,当即下令摆宴,与众将共贺破秣陵之功。

  “主公,秣陵已经攻克,主公只需将孙策人头传檄各郡,则丹阳,会稽,吴诸郡必人心瓦争,望风归降。”

  “三郡传檄可定也。”

  “然上游柴桑,尚有程普统帅一万水军。”

  “肃听闻孙策之弟孙权,此前已奉孙策之命前往柴桑,都督柴桑之兵。”

  “如今孙策已死,就怕程普等余孽,会拥立孙权为新主,招集孙策旧部,继续负隅顽抗。”

  “这一路孙家残余势力不除,早必为后患呀。”

  鲁肃于一片愉悦的气氛中,忽然出言进谏提醒。

  刘备警觉起来,放下酒杯,叫拿来地图。

  众人的目光,齐聚在了“柴桑”二字上。

  “柴桑乃江东西面门户,南接豫章,北望庐江,西临荆州江夏。”

  “且柴城位居上游,倘若我皖县失守,其水军顺流东下,不出三日就能直抵秣陵城下。”

  “若此城不拿下,则等于江东头顶始终悬挂着一柄利剑,人心难安呀。”

  太史慈曾经屯兵于豫章,自然也深知柴桑的重要性。

  刘备深以为然,目光看向苏哲:“景略军师,你看我们是否稍作休整,待安抚过江东人心后,即刻西进攻取柴桑,讨灭孙权余孽?”

  苏哲端着酒杯,来到了地图前。

  “袁绍虽然好谋无断,但主公平定江东的消息传往邺城,必会刺激到了袁绍。”

  “况且曹操在关中恩威并施,差不多也打服了西凉诸将,将关中纳入实际掌控之中。”

  “我猜想袁绍就算反应再慢,也不可能再放任曹操和主公继续坐大,最迟下月必会发兵南下。”

  “曹操挟握天子,树大招风,自然是袁绍主力进攻的对象。”

  “但以袁绍的实力,足以双线用兵,同时分出重兵进攻徐州。”

  “咱们的战略,虽然是让曹操顶在前边,主抗袁绍的伤害,但也要坚决回击袁绍的分兵入侵,御敌于徐州之外。”

  苏哲只字未提柴桑,反倒是将目光全程转移回了北方。

  “所以接下来,主公需要做的,有这么两件事。”

  “其一,主公坐镇秣陵,安抚人心,休养士卒,整编降卒,继续扩编水军。”

  “其二,向下邳一线增调兵马,为云长将军增强其徐州军团的实力,并叮嘱云长将军,抓紧时间修筑小沛城防,增调粮草。”

  刘备聚精会神,倾听着苏哲的进言,生怕错过哪怕一个字。

  听过苏哲两条方略后,他不住的点头,深以为然。

  “不过备还有些不解,既然接下来的重点,乃是迎战袁绍的南下,为何军师却让备继续坐镇秣陵?”

  刘备却又看出苏哲方略中的疑点。

  “主公,哲何时说过,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迎战袁绍了?”

  苏哲却如此反问,眼神别有意味。

  刘备一怔,茫然道:“重点不是迎战袁绍,还能是什么?”

首节上一节165/3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