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忽悠 第495节

  毕竟,京城外头,还有一支三千人左右,早已装备火器的铁道警卫队。

  故而,赶在受赏的队伍返京之前,皇帝试探性的放了些风声。

  ……

  十月二十八。

  宁荣街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今年的温泉之行,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

  处在风口浪尖的张云逸,非但对于那些风声置若罔闻,反而带着一大家子,向城外的温泉山庄出发。

  也不知是皇家的保命手段层出不穷,还是皇帝凭借着意志,强撑着一口气。

  虽然自打九月的朝会过后,皇帝便再也没能上朝,可始终还是吊着性命。

  而随着打散编入京营,以及严格限制铁道警卫队人数的风声传来。

  张云逸也不免心生警惕。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风声的冒头,反而预示了皇帝没有除之后快,一了百了的想法。

  否则,也不至于打草惊蛇。

  可保险起见,张云逸还是不愿冒险,把自己置于城内。

  一方面,皇帝性命垂危,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脑子一热,就出什么昏招。

  另一方面,将士们返京在即,他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因为抗拒打散的旨意,生出什么乱子。

  偏偏,这会子返京的将士是各方争夺的焦点,而他却需要避嫌,不便派人接洽。

  好在,他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前往温泉山庄小住,去年更是稍带上了荣国府,举家出行。

  今年虽略早一些,声势也足够浩大,却也不算太过惹眼。

  虽然少不得惹人猜疑,可张云逸却顾不得许多。

  甚至,在温泉山庄前,提前盖了一座简易的会客室,不但开始了居家办公。

  还暗中调拨了一队铁道警卫队,在温泉山庄外围暗中戒备。

  ……

  冬月二十六。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东直门外不远处,回京受赏的护航大营,彩旗招展,嘹亮的歌声响彻军营内外。

  得胜而来的将士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昂首挺胸。

  蓦地,一队传旨的仪仗,敲锣打鼓,缓缓驶入大营。

  “列队!”

  刚才还放声歌唱的将士们,立即整齐划一列队站好。

  “陛下圣体违和,不能亲自前来犒劳将士们,特命杂家前来宣读旨意!”

  夏守忠翻身下马,笑容可掬的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白,方展开圣旨,扯着公鸭嗓子,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待他抑扬顿挫的宣读完了旨意,刚才还鸦雀无声的营内,却仿佛油锅里溅了水花,顿时炸开了锅。

  “这是什么狗屁赏赐!”

  

  “谁稀罕入什么狗屁京营?”

  “那咱们以后,岂非不能在魏国公麾下效力了?”

  “我一家老小都在魏国公手下,如今我杀敌回来,反倒被排除在外了?”

  “你好歹家里还有人在国公爷麾下,我家就我一个,我弟弟一直嚷嚷着要去津门学堂,岂非……”

  ……

  也怪张云逸收拢人心的工作,效果太过显著。

  将士们又刚从战场上下来不久,鲜血与硝烟还未完全退散,一点就着。

  面对眼前的群情激奋,夏守忠吓得腿肚子发软,一脸骇然,张口结舌。

  不过,夏守忠毕竟对皇帝忠心耿耿,短暂的失神过后,他连忙抓住了要点,强行压抑住心中的惶恐,扯着嗓子色厉内荏道:“肃静!旨意是陛下跟魏国公商议的结果,倘若你们抗旨不遵,岂非陷魏国公于不忠不义?”

  他这么一嗓子下去,下面的声量果然弱了不少。

  夏守忠暗暗松了口气,又等了片刻,方继续道:“京师重地,陛下也是念你们劳苦功高,才委以重任,你们的诉求,杂家自会向陛下与魏国公转达……”

  说到这,他顿了顿,方嘶声催促道:“还不快领旨谢恩!”

  云山、云海等几个将官,面面相觑,终究带着一众不情不愿的士兵,领旨谢恩。

  勉强完成了宣旨任务的夏守忠,却早已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颤颤巍巍的来到马旁,却因为腿脚发软,怎么也上不了马。

  最终,不得已之下,叫来几个随行的小太监,驾着他,才终于爬上了马背。

  仪仗出了大营,他顾不得身上的冷汗,连忙快马加鞭,回宫禀报刚才的情况。

  而他刚才的丑态,落在营中将士的眼里,愈发觉得不屑。

  冷不丁有人喊了一嗓子:“莫要被这没种的孬货给蒙了,咱们这就去问问魏国公,到底是不是国公爷的意思!”

  “对!”

  这一声立即引来一众附和。

  “咱们安营扎寨,总不能堵着城门……”

  就这么,夏守忠宣旨的仪仗刚走不久,大营也随之开拔,向着城西的温泉山庄方向缓缓移动。

  ……

第762章 安排后手

  温泉山庄不远处的大营,闻讯赶来的张云逸,声情并茂道:“对于朝廷的决定,我也实属无奈,陛下身染重疾,身为臣子,这个时候又怎么能给陛下添乱?”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不过,若是有人敢趁陛下病重,打压有功之臣,本国公就是拼了这国公之位不要,也势必要为将士们声张!”

  他之所以提前搬来城外,主要就是防的这一手,没想到,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别看张云逸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甚至,隐隐意有所指。

  可实则,内心却颇有一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憋屈。

  其实,把这批人打散了安插进京营,反而正合张云逸的心意。

  虽然看似他暂时失去了一支部队,可京营里本就不乏向他靠拢之人。

  贾雨村又是兵部尚书,只要熬到皇帝归天,再把这批人提拔到合适的位置。

  他反而会因祸得福。

  只是,没想到事与愿违,不但差点引发了哗变,如今更是把大营都搬到了温泉山庄左近。

  他也是黄泥巴掉裤裆,洗都洗不干净。

  面对眼下的局面,张云逸一个头两个大。

  一方面,人心可用,他深感欣慰。

  另一方面,这也让他有些骑虎难下。

  且不说进京受赏的队伍,本就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补给,只说光京营八卫就有四万多士兵。

  倘若前仆后继,纵然还有铁道警卫队可用,可一旦陷入围困,只怕迟早要被耗死。

  不过,让他就这么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他还是有些舍不得。

  毕竟,天工院和仙学那么多人,即便他振臂一呼,都能望风景从,他也得考虑是否能够转移的了,这么多拖家带口的人。

  另外,津门和南面虽然已经做了些准备,可天工院主要的生产,还在京城周边。

  一旦放弃了这里,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只能坐吃山空。

  所以,张云逸并未选择轻举妄动,而是一面让云山去控制住京津铁路,一面暗地里做着随时撤离的准备。

  同时,他也在赌,以皇帝眼下的身体状况,以及将士们在广州打出来的气势,未必敢冒着京城陷落,江山不保的风险,跟他鱼死网破。

  ……

  皇宫,养心殿。

  张云逸一个头两个大,听完夏守忠汇报的皇帝,也是一脸的苦涩。

  他并非没有考虑过张云逸挟兵自重的可能。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只擅长奇淫技巧,经济之道,且一直身在京师的张云逸,居然对津门的护航舰队,也能有如此声望。

  张云逸并未在场蛊惑,将士们便发自肺腑的摇旗呐喊,几乎哗变。

  这要是……

  万隆帝不敢想,更不敢赌。

  京城八卫虽然数倍于护航军,可两广的战绩摆在那儿。

  加上,组建不久的护航舰队便有此战力,那么更早组建,又一直在京师左近的铁道警卫队呢?

  如今,两股兵力合流,偏偏皇子尚在襁褓,他的身体又未必能拖得过这个年。

  人心不稳,一旦稍有不利,只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索性,此前他也做足了准备,火器替换已然提上了日程,而张云逸也并未提出异议。

  受赏的将士,总算领了旨意。

  只要拖到武器换装完毕,到时候形势必然逆转。

  只是,眼下张云逸虽表面恭顺,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可自己却未必能够等到那个时候。

  想到这,万隆帝连忙唤道:“守忠,快,扶朕起来,朕要下密诏!”

  “陛下,龙体要紧啊!老奴……”

  “这是密诏,也是遗诏,断不能让人挑出一丁点毛病,还得朕亲自下笔。”

  “是!”

  待挣扎着从龙榻上起来,万隆帝也顾不得再穿衣服,披上一件大氅,在夏守忠的搀扶下,颤颤巍巍来到了桌案前。

  喝了一口参汤,又沉吟片刻,他方强行提起精神,提起笔。

  待写完了密诏,万隆帝看着墨迹未干的诏书,略一犹豫,方又吩咐道:“再来!”

  张云逸曾说过,三角结构最为稳固,万隆帝也听进去了。

  

  因皇子年幼,万隆帝为防止一家独大,思前想后,打算让身为外戚的周显祖,仙学的张云逸以及朝中文臣,互相制衡。

首节上一节495/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