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耳房内的粗使丫鬟们都遭了罪。
错非初春二月,怕感染风寒,恐怕真要出来撵了。
……
回头再说正庆帝。
在张云逸离开后,他命太监小心翼翼的将那一坛白糖封存好。
翌日早朝,命太监将白糖倒出置于大殿之上。
掷地有声道:“这雪花绵糖便是被父皇还魂的张云逸所制,你们倒是说说,凡间岂能制出这等白糖,朕已于内府设立仙工院,不但会批量生产,以后还有玻璃等仙法传来!”
说到这,他一甩道袍,道:“来人!分下去给各位大人尝一尝!”
大殿内,一众朝臣后方的贾政,舔了一口端上来的白糖,若有所思。
待到散衙回到府中,他破天荒的没去东小院,来到了王夫人的院内用饭。
虽知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王夫人还是尽心伺候着。
往杯中倒了一杯酒,道:“老爷莫非有什么心事?”
“是啊!”贾政叹了一口气,随即责问道,“大姑娘也见着就要到出宫的年纪了,你这个做娘的就不能替她打算打算?若真拖到那个时候,可就真成老姑娘了,到时候难道我荣府,还要低声下气的去求人下聘?”
不论是宫女还是女官,若皇帝未曾临幸,都是二十五岁出宫。
这在现代不算什么,而在古代却是不折不扣的剩女。
“老爷这话可就不对了,年前我就说了,去找哥哥帮忙,是老爷非说不妥,要找东府的敬大哥,这会子倒怪起我来了。”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贾政将酒杯重重的放在桌上,“舅兄毕竟是正经为官,这种事叫他去说,好说也不好听,可不就得皇上……跟前人才好开口吗?”
贾敬虽然是他的族兄,可陪皇帝修道,他多少有些不齿,只是碍于彼此身份,只能用跟前人替代。
“哼!”王夫人却不以为然,“要我说求人就该有求人的样子,偏偏就你清高,自己不去说,反倒让我去给老太太递话,拿辈分压人,又岂是求人之道?”
“什么清高,我这叫风骨!”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你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得这些!”
“是是是!我不懂,那你倒是说说该怎么办?”
“今日在殿上,皇上说敬大哥的外甥,被先皇还了魂,还学了什么仙民之法,深得皇上器重,如今就住在东府里头。”
他倒也没去打听,却有消息灵光的,跑来问他。
之前,只当是皇上为了让生父入太庙,编造出来的瞎话,也没太放在心上。
今日看到白糖又听说还有后续,不免好奇心起。
“既是如此,咱们年关走动,怎么也没给咱们引荐?”
“许是多年未曾走动,这会子得了圣眷才接过来,怕面上过不去吧。”
王夫人如梦初醒道:“老爷的意思莫非是……先将事情定下来,等大姑娘出宫……”
“放屁!”贾政一拍桌子道,“我好歹也是正经读书人,哪能跟将女儿嫁给一个制糖的,真真辱没了他老子的风骨!”
“制糖?”
王夫人不禁疑惑,刚还说仙法,这会子又变成制糖。
“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了,偏将制糖说成仙民之法,还在内府设立了什么天工院,我尝着也是一个味,就是白了些。”
“你管他到底怎么回事,皇上怎么说,你就跟着说呗!”
“罢了!”贾政最不爱听这个,摆手道,“不论如何敬大哥本就在皇上跟前,而今外甥又得了圣眷,必定更能说得上话,你回头再跟老太太吹吹风,事关咱家颜面。”
“行了!一天到晚就是颜面,你何曾真的顾及女儿。”
话不投机半句多,贾政见事情也说完了,干脆起身离开。
王夫人见贾政走远,冲门口轻啐一口,忿忿道:“呸!又去找那骚狐狸,就会假正经!”
……
第24章 打听
翌日。
荣庆堂。
晨昏定省后,王夫人摒退了左右,道:“昨儿听老爷说,东府敬大哥的外甥受先皇庇佑,不但还了魂,还学了什么劳什子仙法,敬大哥怕是在皇上面前更能说得上话了。”
“哦?那孩子早年我也曾见过,他娘也是个苦命的,正好赶上那几年,没能嫁个好人家,没想到儿子倒是出息了。”
贾母皱眉道:“不过,我记得两家多年未曾走动,便是得了圣眷也轮不到东府沾光吧?”
“说是如今就住在东府里头呢。”
“什么时候的事?年关也未曾听说啊?”
“媳妇也是奇怪,想必老爷在外头打听清楚了吧?”
“他啊!”贾母摇头叹道,“怕是未必会舍得下脸面找人打听,多半只听了只言片语。”
知子莫若母,贾母对儿子的性格,倒是十分清楚。
“那媳妇派人出去打听打听?”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贾母思忖片刻道,“皇上沉迷修行,这些年连侍选都只敷衍了事,留在宫里也非长久之计。可即便皇上恩准出宫,年纪也着实不小了,若那孩子真的得了圣眷,又是咱家亲戚,倒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这一下却是说到了王夫人的心坎里,忙道:“媳妇何尝不是这样以为?只是老爷开口闭口就是什么文人风骨……”
贾母不等王夫人说完,打断道:“这事可不能由着你老爷的性子来,我记得那孩子也有十八九岁了,虽说小了大姑娘几岁,可女大三抱金砖,且婚姻本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父母早亡,可不就得舅舅做主?”
“老太太说的是,媳妇何尝不是这般寻思。”
虽说婆媳难免家长里短,有些磕磕绊绊,可在元春的问题上,却出奇的一致。
“如此便不适合出去打听了,且不说大姑娘还在宫里,万一以后真结了亲,倒像是我荣国府上赶着似的。”
“老太太说的是!”
“可惜琏二随林丫头去了南面,否则倒是可以叫他去东府瞧瞧。”
王夫人立即道:“这倒不难,凤丫头素来同蓉哥儿媳妇走得近,不如叫她去打听打听?”
“她倒是个妥当人。”贾母叮嘱道,“不过事关大姑娘清誉,也不必什么都告诉她。”
“诶!诶!媳妇省得!”王夫人答应一声,转而问道,“若真住在东府,那咱们……”
贾母拍了拍担在腿上的毯子,笑道:“眼见着春暖花开,咱们也要出门踏青,到时候去会芳园转转,岂不正好?”
“对对对!还是老太太思虑周全。”
“是啊!”贾母叹道,“毕竟事关大姑娘终身,这都有些年没见了,咱们总得先看看不是。”
“老太太所言极是,只是老爷那头……”
“我还没死呢!”贾母一拍罗汉床的扶手道,“这些事,还轮不到他来做主!”
这话既是在说贾政,也是说给王夫人听的。
不过,王夫人还要借着贾母来堵住贾政的嘴,也就只能委曲求全了。
“是,那媳妇就先下去了。”
见贾母微微点头,王夫人出了荣庆堂。
立即吩咐周瑞家的去叫王熙凤,自己则带着金钏等一众丫鬟回到了荣禧堂。
刚刚坐定,那边王熙凤一阵风儿,似的赶了过来,问安行礼道:“太太叫我?”
“才将老太太问起,年关见蓉哥儿媳妇气色还好,这会子怎么样了?”
“前些天也打发人去问过,说是一切都好,只是需要静养,我也就没去探望了。”
虽说王熙凤担了掌家的差事,可毕竟是妇人,贾琏又不在家,哪怕是去东府也要跟长辈打个招呼,故而王夫人心知肚明。
“她毕竟是重孙一辈的,老太太虽心下记挂,也不能叫她折了福,你抽空带些补品什么的过去看看。”
“诶!诶!”
王熙凤也想去看看,只是东府那头风言风语不少,贾琏又不在家,她也得避讳瓜田李下。
“那明儿我就去看看,太太若无旁的事,侄女就先下去了。”
“等等!”王夫人叫住道,“昨儿我听老爷说,东府敬大哥的外甥学了什么仙民之法,这倒是一件奇事,你顺便替我问问,可有什么神奇之处。”
“是太太!”
王熙凤从荣禧堂出来,看向平儿,一脸疑惑道:“珍大哥还有个表弟?”
嫁进荣府也不过三、五年,别说见,就是听都没听过宁府还有这门亲戚。
她素来最会察言观色,王夫人虽嘴上吩咐探望秦可卿,可显然醉翁之意不在此。
平儿也是一头雾水道:“奶奶都不知道的事儿,奴婢怎会知道?要么找个老人问问?”
“去吧!我在屋里等消息。”
她所说的屋子,并非自己的房间,而是荣禧堂后楼的三间小抱厦。
荣府不似宁府,主子一大把,事情自然也不少,她又是个好权的,大事小事一把抓,这里便是素日处理府内事务的地方。
此处临近荣禧堂,方便请示汇报,这也是王夫人前脚刚回,她便到了的原因。
虽然早上的一大摊子事情已经一一交待下去,但她却不愿回屋。
一来,一大家子人,总会遇到意外情况,方便第一时间处理。
二来,她十分享受这种分派差事的感觉,哪怕手里没事,也不愿回屋发呆,在这里光是坐着,都觉得心里舒坦。
斜靠在窗前的暖炕,喝了一口善姐新沏的茶水。
心里暗道,什么仙法不仙法的,还不都是些唬人的玩意儿,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也就太太会信这些鬼话。
没想多久,就见平儿回来道:“奶奶,问清了,是有这么个亲戚,早年东府太爷投闲置散那几年结下的,姑老爷姓张,是钦天监的官员,听说已经好些年未曾走动了……”
张云逸的名字虽在朝中已经传开,可荣府也就贾政担着实职。
如今贾琏不在家,余下的男丁尽是贾赦、贾宝玉之流,自然不会关心这些。
主子尚且如此,那些下人更是无从得知。
原以为有什么过人之处,值得王夫人念叨,听到这么个结果,王熙凤也就没放在心上。
冲着善姐吩咐道:“差人去东府那边打个招呼,就说明儿我去看看秦氏。”
……
第25章 心怀鬼胎
翌日。
王熙凤起了个大早,吃了早饭,将府中一应事务交代下去,才来到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