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忽悠 第144节

  听闻这十来日的时间,姐妹们不但琢磨出,给故事添色的趣事,居然还开设了书局,偏偏自己错过了这桩趣事,贾宝玉不禁捶胸顿足。

  可转念一想,这事全因张云逸的故事而起,且开设书局以及命名,都由他主导,一众姐妹不但都围着他转,还忽略了自己,不免有些悻悻。

  垂头丧气的离开了潇湘馆。

  ……

第236章 逼不得已

  却说早上起床的主仆,还未等去请鸳鸯,邢夫人却率先到了。

  她趾高气扬的在紫菱洲上转了一圈,待进了缀锦楼,更是哪哪都看不顺眼。

  上前一把提溜住迎春的衣领,愣是将襟口抖落出一抹雪白。

  方颐指气使道:“我给你的衣服怎么也不换上?这都搬进来一个月了,竟然毫无寸进,莫不是以为搬进来就天高皇帝远,我和老爷拿不住你,对我们的话开始阳奉阴违了?”

  迎春一面拿手掩着胸口,一面唯唯诺诺道:“女儿不敢!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我听说他隔三差五就来园子里溜达,若非是你懈怠,怎么会到现在还毫无头绪?别怪我没提醒,为了你的婚事,老爷可是花了银子的,倘若出了差错,你知道他的脾气!”

  司棋见迎春被邢夫人说的哑口无言,忙挺身而出道:“太太明鉴,小姐也一直在想办法,昨儿晚上逸大爷过来讲故事,小姐还打算乘夜去送一送,只是被三姑娘阻挠……”

  她见邢夫人态度不善,便将迎春派她相送改为了亲自相送。

  迎春虽觉得不妥,可面对邢夫人的兴师问罪,也不敢纠正,只得默许了司棋的说法。

  “什么?竟有此事?”邢夫人不禁皱眉道,“老太太都默许了,我看她这是要翻天了,你送不送干着她什么事了?”

  她越说越气,怒其不争道:“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探丫头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你俩出身一样。虽说你娘死的早些,可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你娘比赵姨娘强了十倍,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你既比她年长,又有老太太和我们撑腰,不拿捏她也就罢了,怎么反倒被她拿捏住了?”

  被邢夫人好一通编排,迎春也无言以对,只低头捂着衣襟。

  “太太,这事怪不得小姐!”

  “不怪她?”邢夫人斜眼看向司棋道,“我看你也脱不了干系!再没个头绪,叫你老子娘先把你绑了,先给逸哥儿送过去!”

  司棋脸色一僵,连忙分辨道:“太太有所不知,小姐也是担心这事闹将开来,会传到老太太耳朵里……”

  邢夫人不等她说完,便不耐烦的打断道:“这倒是奇了!这桩婚事本就是老太太默许的,她不担心闹到老太太那里,你们倒是先担心上了,瞎操什么心?”

  司棋只能硬着头皮道:“太太容禀,依小姐和奴婢看,三姑娘怕是也打起了这桩婚事的主意……只是她姑娘家家,如今还没人做主,倘若叫老太太知道,怕是要节外生枝啊!”

  邢夫人对迎春都能如此不拘小节,更何况她一个丫鬟?

  虽说对于探春的举动,目前只是她的猜测,尚无实证。

  可箭在弦上,她也只能利用大房、二房的明争暗斗,争取时间了。

  “什么?她还敢摘咱们的桃子?”邢夫人一把拉住迎春道,“走!你这就跟我去老太太跟前,把这话跟老太太说了!我倒要看看……”

  “太太不可啊!”司棋忙惊道,“太太您想,于老太太而言,小姐和三姑娘都是孙女,她素来又……小姐又比不得三姑娘受宠,倘若这事闹将开来,万一二太太替三姑娘做主,可就悔之晚矣了!”

  原想说老太太偏心,可话到嘴边,却察觉不妥,方改口迎春不如探春受宠。

  “她敢!”邢夫人怒喝道,“这事老爷可是花了……”

  银子尚未来得及说,她却反应过来,贾赦非但分文未掏,反倒还从老太太那里赚了一小笔。

  司棋见她戛然而止,却以为她被说动,忙乘热打铁道:“虽说老爷花了银子,可到底是一家人,便是老太太真的改了主意,难道老爷还能揪着那点银子说事?可一旦这事捅到老太太跟前,可就难说了啊!

  三姑娘虽动了这个心思,可也没道理主动找老太太和二太太去说,只能背地里下功夫,她虽能拦得了一时,却拦不了一世,只是她有心算无心,又盯得紧,咱们这偏又只一条道进出,这才进展缓慢,还请太太再容我们些时日。”

  邢夫人重重的甩开了迎春的手,道:“容你们些时日,说的倒是轻巧,谁又……”

  有了贾母的压力,贾赦同样催命似的,只是这些话,没必要对迎春主仆说,她打住了话头,深呼吸一口道:“你们倒是说说,要如何应对!”

  “奴婢昨儿与小姐商量了,如今逸大爷一进园子,三姑娘便缠着他讲故事,她又盯着咱们,只能拜托别人给逸大爷递话……”

  司棋见已经糊弄过去,连忙将找鸳鸯这个外援的事情,和盘托出。

  邢夫人听罢,忍不住抱怨道:“当初我便说要你住到清堂茅舍,偏老太太……”

  说到这,她方想起当着二人的面,编排贾母多有不妥,忙收住了声。

  转而沉吟道:“鸳鸯毕竟是老太太屋里人,这事你们去,非但难以叫她信服,只怕还要惹人怀疑,还是我直接去找老太太,就按你们这个说辞,倒还简单些。”

  见终于蒙混过关,迎春主仆不由长舒一口气。

  邢夫人也不耽搁,马不停蹄的赶往荣庆堂。

  贾母虽不清楚她的来意,可也打算问问婚事的进展,便打发了不相干的下人。

  邢夫人有心,特意留下了鸳鸯,待余者离开,她方向贾母道明了来意。

  见贾母不置可否,她方又道:“二丫头素来性子软,司棋又是个火爆性子,媳妇寻思着,逸哥儿一大摊子家业,总得有个稳重人打理……”

  一旁的鸳鸯不觉羞红了脸,她万万没想到,原本求而不得,竟然来的这般轻巧。

  邢夫人本就从司棋那里得到了信息,也把她的表情看在眼里。

  原以为,做了这么多铺垫,鸳鸯也千肯万肯,贾母必不会舍不得一个丫鬟。

  没成想,结果却让二人始料未及。

  只见贾母却摇头道:“别人可以,只是鸳鸯不行!”

  邢夫人一听,顿时急了:“我看鸳鸯也没反对,老太太何不……”

  贾母不等她说完,便抬手打断道:“要说逸哥儿一大摊子家业,难道宁王府里就少了不成?况且,宁王身为皇嗣,王府之中往来的诰命断不会少,倘若大姑娘身边没有个稳重人,岂不叫人嗤笑咱们?”

  “这……”邢夫人和鸳鸯同时一怔。

  不同于鸳鸯被惊得不知所措,邢夫人则是心下愈发不忿贾母的偏心。

  同时,也更加坚信司棋节外生枝的说法,不敢将探春的小心思告知。

  便起身告辞道:“老太太所言极是,那媳妇再回去同老爷商议商议!”

  ……

第237章 草蛇灰线

  一见面,赖大便点头哈腰道:“大爷!您怎么来了?”

  张云逸微微颔首道:“有件事,你帮我留个心。”

  赵姨娘虽心悦臣服,可金钏那头情况不明,他不想暴露与赵姨娘的关系。

  加上她传递消息不易,张云逸这才找到了赖大。

  赖大做为荣府的大管家,荣府事无巨细,很难瞒过他的耳目,加上传递消息简单。

  况且,荣府上下都十分清楚,他提携了赖尚荣。

  金钏的事情,让他来办,最为妥当。

  听闻有事差遣,赖大面露喜色,毕恭毕敬道:“大爷您尽管吩咐!”

  他最怕张云逸用不到他,只要有可取之处,就不愁儿子不受重视。

  张云逸并未开门见山,反倒先扯起了闲篇:“香菱生产在即,我那边没几个得力的丫鬟……”

  “大爷放心!”赖大显然误会了张云逸的意思,不等他说完,便抢着道,“小人这就回去,从家里挑几个得力、周到的,送去东府服侍……”

  张云逸瞄了他一眼,不咸不淡道:“怎么?莫非府里还有与晴雯一般得力、周到的?”

  “这……”

  饶是赖大做惯了场面活,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晴雯之所以难得,并非单纯因为容貌姣好。

  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一手绣工了得。

  且不说宝玉穿坏的那件雀金裘,就是贾母送给薛宝琴的那件凫靥裘,也一样价值万金。

  光从材料来说,用的全是野鸭子头顶的那一小撮冠羽,整个大氅需要耗费的野鸭子,怕就不下千只。

  而要将那细小的冠羽,缝制在绫罗、毛皮上,所耗费的金线银线以及手工,更是不菲。

  关键是,这种精细活,还不能出丝毫差错。

  苏绣、蜀锦也好、缂丝也罢,这类高档的面料,都有自己的织法,如何下针,如何穿线,哪怕天赋在高,也需要日积月累的练手,才能培养出一名熟练工。

  即便是王公贵胄,也少不了缝缝补补的事情,更遑论贾家这样的落魄勋贵了。

  不过,受死骆驼比马大,哪怕四大家族落寞,可对于他们而言,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某些没有底蕴,突然发家的人而言,却是短板。

  湘云之所以能够凭借缝缝补补,贴补家中生计,也是得益于,早年用惯了绫罗绸缎的缘故。

  古代,针黹女工,是每个女子的必修课。

  而像晴雯这样的,更是千里挑一。

  天赋、培养缺一不可。

  早年,贾家尚未显露颓势,赖嬷嬷还能凭借与贾母的关系,找些好料子让晴雯练手。

  如今,且不说有没有这个实力,即便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晴雯已经被赖嬷嬷奇货可居,送给了贾母,自然不可能再要回来,转送张云逸。

  好在张云逸也没有强人所难的意思,见赖大有些不知所措。

  听他这么一说,赖大也松了口气:“这事简单,小人回头在老太太和太太跟前吹一吹风……”

  他只当张云逸不好意思开口要人。

  张云逸却一抬手,打断道:“虽说老太太和太太也断无拒绝的道理,可她们屋里的人,也都用顺手了,总不能因为香菱,就要让她们割爱。”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道:“不过,我看金钏不像能在府里久待的面相,你且帮大爷注意些,倘若太太真的打发了她,记得立即只会我一声。”

  反正这种未卜先知的事,他也不是头一回干了,不介意多这么一回。

  相反,有了神棍这层外皮,赖家便是有了反水的心思,也会多一层顾虑。

  有香菱寻亲,以及王熙凤和贾宝玉发疯时候的经验,赖大对于张云逸这番话,并未觉得奇怪。

  忙拍着胸脯保证道:“大爷放心,这事包在小人身上。”

  “嗯!”张云逸点了点头道,“衙门最近在筹建仙学,我打算让尚荣历练历练,回头你也多提点提点他。”

  金钏的事,于现在的他而言,不过是件小事。

  若非其中还有贾政和贾宝玉的关系,按他原本的打算,直接开口要人,也没必要这么麻烦。

  倒是衙门里的事,才是他立身的根本,需要多费些心力。

  想和做是两码事,哪怕是打着仙学的幌子,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看来,所谓的仙学,也只是小道。

  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他想通过仙学,培养一批未来可以委以重任,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才。

  只凭重利引诱,没有兴趣支撑,少了那股钻研的劲头,却也会事倍功半。

  所以,除了从民间招募一些科举无望之人,堵人非议,主要还是在匠人的后代里选拔。

  一方面,自己珠玉在前,有着跨越阶层的诱惑,不愁他们不肯用心钻研。

首节上一节144/3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