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184节

  海瑞和杨金水一身便服,坐在船舱里,看着两岸缓缓而过的景色,海瑞忍不住问道:“着两岸良田连蔓,无边无际,不知有多少是徐家的田。”

  “具体有多少,恐怕连徐家也不知道。”杨金水笑着答道。

  “嗯,徐家也不知道吗?”

  “徐家大肆侵占松江一带的良田,还有亲族、管事,大大小小的人打着徐府的旗号,混在中间不知侵占了多少良田。

  徐阁老吃肉,大家喝汤嘛。”

  海瑞嘿嘿一笑,只是他这笑起来比哭还要难看。

  船只到了华亭县码头,两人下了码头,带着几位亲随先走,刘大以及杨金水的心腹随从带着二十几位护卫随从,装扮成各种人物,远远跟在后面。

  海瑞和杨金水进了华亭县城,很快就找到徐府。

  徐府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华亭县城,阁楼鳞次栉比,屋檐连绵成云,气象万千,不愧是江南世家翘首。

  徐府门口是一条街道,立着三道牌坊,分别题有“进士恩荣”、“上台元老”、“辅国大学士”,都是嘉靖朝敕命所立,尽显徐阶的威荣。

  转进这条街,只见两边商铺林立,旗幡连翩,十分热闹,恍如华亭县城第一繁华所在地。

  在这街上没走多远,只见前面人山人海,数千人聚集在街道上,围着徐府大门。

  海瑞和杨金水在随从们的暗中帮助下,从熙攘的人群里挤到了前面,看到有一位身穿绯袍官服,头戴乌纱帽的官员,四十岁左右,站在人群最前面,离徐府大门仅几步之遥。

  身后站着三位青袍官员,低着头,或一脸无可奈何,或麻木冷漠。

  “蔡某率松江府同知、及华亭、青浦两县知县,前来拜会徐公子,还请徐府给两县上千百姓一条活路!”

  绯袍官员扬声说道。

  可是徐府大门紧闭,门房坐着的几位仆人,锦衣小帽,歪着身子,仰着头,斜着眼,看谁都是一脸的不屑。

  旁边的百姓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劳驾,我们是刚到华亭县的买卖人,这是怎么了?”杨金水开口问道。

  “唉,徐府欺人太甚,逼得松江府官民,日子没法过了。”

  “啊,这么严重,出什么事?”

  “不敢说,不敢说。”老者摇头,闪到了一边。

  旁边一位年轻人愤然地说道:“有什么不敢说的!还不是徐府欺人太甚,不给大家留活路。”

  “林老三,你胆子大,给这几位外地客商说说,让他们也到处说一说,说说我们松江百姓们的疾苦!”

  “对,林老三,你给他们说说。”

  “说就说!”林老三愤然地说道:“徐府大公子前年回乡,手段百出,听说到隆庆元年年底,侵占了五万多亩良田。”

  “不止,肯定不止,算得出来的,除了青浦华亭两县的田地,还有卫所的田地,还有苏州昆山嘉定那边的田地,肯定不止这个数。”

  “反正是五万亩往上。”

  “对,对,只多不少!”众人纷纷附和。

  “徐家占了这么多田地,肯定是不缴纳赋税,可是鱼鳞黄册上,还有这么多田地,于是徐府就要各县,把这五万多亩良田的赋税,摊到其它百姓头上。

  码得,不是五千亩啊,是五万多亩啊,分摊下去就不是个小数目。大家日子原本就过得苦巴巴的,再这么一摊派,日子根本没法过了。

  百姓们交不上田赋,当官的也难受。听说松江府隆庆元年的秋粮缺了一大截,南京户部那边天天在追。

  松江府蔡知府也没法子,只好带着华亭、青浦两县的父母官,请徐大公子给大家一条活路。”

  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补充了许多细节。

  杨金水冷笑两声,转头看向海瑞,意思在说:“你好,松江的另一只虎,比我厉害多了!刚峰公,你看着办吧!”

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门口的绯袍官员

  255.

  海瑞脸色黝黑发亮。

  巧取豪夺侵占良田,再把这些良田该纳的田赋分摊给其他百姓,这是世家侵占田地的基本套路。

  人家只要田地,不要田赋。

  国朝立国二百年,从洪武年后就再没有过全国性的清丈田地。

  各方势力大肆侵占田地。宗室勋贵、寺庙道观、官绅豪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他们侵占完田地,利用朝廷各种优免举措,逃避赋税。或者如豪强地主们,直接勾结州县官吏,隐匿田地。

  但是鱼鳞黄册在那里,户部还是要按照上面的数字收纳赋税,于是州县官吏就把实在躲不过的、被侵占的田地赋税,分摊给无权无势的自耕农和小地主们。

  自耕农和小地主们平白多了这么多赋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或破产,或干脆带着土地投献给勋贵和官绅。

  这就是国朝两百年来,田赋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收缴的原因。

  海瑞历任地方,对州县这些为祸百姓的行为非常清楚,可是一次侵占五万多亩良田,使得松江府和华亭、青浦两县的田赋,一时无以为继,却是头一次听说。

  真是太丧心病狂了!

  他转头看了杨金水一眼,示意稍安勿躁,静待下文。

  蔡知府带着两位知县,在徐府门口朗声连说三遍,终于出来一位管事。

  管事四十多岁,穿着锦织直缀,头戴四方平定巾,宛然一位德高望重的乡绅。

  从徐府侧门出来,走到蔡知府跟前,拱手说道:“蔡知府,我家公子说了。田地是原田主自愿卖于徐家,或自愿投献徐家的,有字据契约为证。

  我家老爷是上台元老,内阁元辅,一品大学士,按照朝廷定制是要优免。我徐府做事,合规合矩,蔡老爷今日却带着人上门逼宫,太过了吧。

  谁家的钱粮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徐家的钱粮也如此。蔡知府却要我徐府散财以全你们的职责,呵呵,这道理去哪里都说不过。”

  蔡知府昂着头,森然说道:“这位管事,你们徐府真要说道理吗?那要不要本官把最新的,嘉靖二十四年颂布的《优免则例》拿出来,念给你们阖府听一听!”

  管事脸上的肉跳了几下,迟疑一会恨然道:“官字两张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蔡知府如果执意如此,休怪本府公子修书给朝中亲故好友,痛诉蔡知府挟官威以胁乡绅,鱼肉百姓的恶行了。”

  如此颠倒黑白的话,周围的百姓们都听不下去,嘘声四起,一片哗然。

  听到周围百姓在起哄,嘲讽徐家的丑陋恶行,管事脸色一变,阴冷的目光向四周扫去。

  他身后的豪奴马上跳了出来,指着围观的百姓大声呵斥道:“你们想造反吗?居然在我徐府门口聚众,肆意羞辱徐府上下,拿了你们去,送到华亭”

  突然想起华亭县和松江府父母官都在府门口站着,豪奴声音一转,“拿了你们,送去南京刑部,投张名帖过去,定叫你们吃一顿板子,好好明白什么叫官法如炉!”

  豪奴们的厉声呵斥,没有吓住围观的百姓们,他们冷冷地看着,目光透出的寒意如刀似剑。

  嘘声不仅没有下去,反而更大,如山洪海啸一样,一浪接着一浪,向徐府涌去。

  蔡知府趁机对徐府管事说道:“徐管事,你听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民意不可违啊!而今天子圣明,徐府如果一意孤行,难道你们就不怕天威煌煌吗?”

  徐管事被周围百姓的反应吓了一跳,听到蔡知府的话,迟疑一下,转身从侧门进去。

  穿门走院,走了好一会,管事才走到内院深处的书房里,向坐在里面悠然读书的徐府长公子,徐禀告情况。

  “大公子,外面的蔡知府步步紧逼,还煽动了不明真相的上千百姓,一时间民情汹涌,群情激愤。

  大公子,要不要叫人赶他们走?”

  惬意地坐在座椅上的徐,手里拿着一本书,头也不回地说道:“人家是知府,是四品官!徐府一动手,就理亏了!”

  “大公子,那怎么办?这终究不是个事啊。”

  “蔡国熙是嘉靖三十八年进士,那一年会试主考官是李玑、严讷,而殿试阅卷官有严嵩、欧阳必进、李本、严讷,以及李春芳和高拱。”

  徐管事一听,心里有些发虚,声音微微一变,“大公子,你是说蔡知府如此相逼,可能是李春芳或高拱在背后主使?”

  徐放下书卷,站起身来,背着手缓缓说道:“管他东南西北风,只要爹爹在内阁身居元辅,这风都刮不到我们徐府身上。”

  徐府管事还是有些不放心。

  大老爷年纪不小了,七十多岁了,总不能一直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坐着吧。

  “大公子,老爷来信说这两年要致仕回乡,会不会被他们抓住鞭子,清算老账啊?”

  徐瞥了这位心腹一眼,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地说道:“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大公子,你给小的说说呗,要不然小的这心里没找没落的,总觉得发虚。”

  “发虚,有什么好发虚的!我徐家是江南世家的颜面,那你可知道,江南世家又是谁的颜面?”

  “小的愚钝,不知道!”

  “江南世家是天下士林,大明所有读书人的颜面。”

  管事眨着眼睛,还是不明白。

  大明所有读书人的颜面,又如何?

  徐端着茶杯,喝了两口,继续对管事说道:“读书人寒窗苦读二十年,三试连捷,又清苦煎熬十几年,终于能上殿朝参。

  午夜起身,天不亮就上早朝,风雨无阻,跟牛马无异,为的什么?”

  徐管事迟疑地答道:“为了平步青云,荣华富贵,成为人上人?”

  徐轻轻一笑,“肤浅!是为了成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士大夫!”

  徐管事眼睛瞪大,似懂非懂。

  “自宣德年后,科试成为正途,非翰林不得入阁,天子必须依仗士子才能治理这天下,代牧万民。

  严党、胡党、徐党,晋党、江西党、浙党、楚党,都只是士大夫们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内斗而已。

  嘉靖先帝如此精明之人,也知道离开吾等士大夫,皇命难出紫禁城。皇家对徐家什么态度,也意味着皇家对江南世家是什么态度,对天下读书人的态度。

  孟子有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徐管事还是听得不清不楚,心里还有一个大疑惑,现在朝野上下都知道,紫禁城里的皇上是睡天子,真正的天子不在紫禁城,在西苑。

  大明的皇命不从紫禁城出,从西苑出。

  可是徐管事心思缜密,知道大公子今天这番话已经是破例了,不敢再细问,只是继续问府门外的事情:“大公子,那小的如何应对外面的蔡知府?”

  “就说本公子身体有恙,不便见蔡知府,等哪天爽利了再说。”

  “是。”

  徐管事又出府门,对蔡国熙说道:“我家大公子今日抱恙,不便见蔡太守,还请回去,等哪日我家大公子爽利了,再请蔡太守过府来,相商此事。”

  蔡国熙脸色变了变,上前一步,撩起衣襟,噗通一声,跪倒在徐府门前。

  围观的百姓脸色一变。

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刚峰!

  256.

  徐管事也是脸色一变。

  四品知府在徐府门口跪下,蔡国熙和徐府可就都出名了。

  只是一个是为民请愿的好名声,一个是骄横跋扈的坏名声。

  徐管事看着直挺挺跪在徐府门口的蔡国熙,还有迟疑着最后也跪下的松江府同知和华亭、青浦两县知县,顿时头大了。

  此事闹大了!

首节上一节184/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