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135节

  呵呵,你们敢伸手,我就敢剁!看你们有多少只手!

  就算你是千手观音,老子也会给你剁成维纳斯。

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盐政!

  184.

  朱翊钧想了想,决定找人合计一下。

  “冯保,去把石麓先生、太岳先生和大洲先生请来。”

  “是。”

  很快,三位被请到了西苑司礼监旁边的偏阁里。

  “臣拜见太子殿下。”

  “三位先生免礼!”

  见过礼后,朱翊钧请三人坐下,把江美人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扬州盐商?”张居正脱口说道,“他们背后是南直隶的那群勋贵,这些人插手后宫,居心叵测啊。”

  南直隶和北直隶的勋贵不同。

  北直隶的勋贵,除了历代皇帝的外戚外,多是成祖皇帝奉天靖难时立下大功的世袭公侯伯,以英国公和成国公为首。

  南直隶的勋贵,是太祖皇帝立朝时的世袭公侯伯,以魏国公为首。

  北直隶的勋贵,田庄产业基本在北方,多掌控京营,与皇家关系更密切些。

  南直隶的勋贵,与朝廷中枢相隔甚远,跟南直隶的六部等衙门一样,属于招牌。

  田庄产业在江南,但是又很难抢得过枝繁叶茂的江南世家,于是把手插进了相隔不远的扬州,与两淮盐商勾结在一起,给他们站台,谋取利益。

  李春芳却想到另一点,“天佑大明,江氏一家贪婪无德,自暴丑行,被殿下察觉到。要是江氏迁升到贵妃,或者诞下皇子,反倒麻烦了。”

  “没错。”赵贞吉点头赞同,“只是出来一个,紫禁城里还藏着多少个如江氏一般,别有用心者?”

  朱翊钧赞同赵贞吉的话,“大洲先生说得对。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可能有数十上百只蟑螂。

  本殿正教东厂继续清查,自隆庆元年被选入宫的秀女,是重点。此事急不来,先看看清查结果再说。

  江氏的背后是两淮盐商,高拱就任户部的第一刀,也盯了两淮盐政。因为这件事,本殿才请来三位先生,好生商议下。”

  赵贞吉马上答道:“户部的情况,臣略有耳闻。账目就是一大笔糊涂账,各项度支就是个无底洞。国库不管进来多少银子,转眼间就能花得干干净净。

  高新郑不把户部上下理顺,堵住无底洞,转去盯两淮盐政,臣觉得可能会因小失大。”

  张居正摇头道:“高新郑也是迫于无奈。人人都伸手找户部要粮要钱,偏偏地方的田粮税银,越来越难收。

  殿下整饬东南海商,设统筹局,每年通过市舶局给户部国库多缴了二百多万银子的关税。嘉靖四十二到四十四年,户部稍微喘了口气。

  可是其它五部和地方,怎么会坐视国库有盈余的银子!兵部驿传的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工部治河修城的费用一年比一年高,漕运的花费一年比一年高。

  嘉靖四十五年,户部的银子又不够花了。今年更麻烦,要是高新郑不张罗,过不了两个月,京官们的俸禄,就要发不出来了!”

  李春芳大吃一惊,“户部的情况到了这种地步?”

  他一直管着工部,后来管着理藩院和吏部,户部的事情知道得少。

  张居正叹了口气,“户部的情况,我还是知道些的。账目上有盈余,其实仓库里全是些根本不值钱的玩意。

  桂木、蜡烛、灯笼、蓑衣、鱼干、果脯.有的甚至都是发霉了,送给人都没人愿意要,可是在户部账簿上,却是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价值数千上万两银子。

  现银没有多少了,户部国库里,现在多的都是这些玩意。高新郑要是不搞些银子回来,过两个月,他只能发蜡烛、灯笼这些东西给百官们当俸禄了。”

  李春芳转向朱翊钧,惊讶地问道:“殿下,这可如何是好?”

  朱翊钧站起身来,双手笼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湖光美景。

  “现在不是讲党争的事情。高大胡子愿意做实事,那本殿就支持他。这次张四维上疏齐备东宫,高拱及其一党没有掺和,说明他撞了两次南墙后,头也撞痛了。”

  朱翊钧转过身来,对着李春芳三人说道:“高拱召集门生故吏,在府上议事。应该议的是两淮盐政的事。

  敲打两淮那群盐耗子,为国库多收些银子回来,本殿支持。只要是做正事,不搞乱七八糟的党争,本殿都支持!”

  李春芳、赵贞吉、张居正齐声应道:“是!”

  三人出了司礼监,往西安门走去。

  张居正回头看了一眼司礼监,摇了摇头说道:“高新郑被殿下敲打两次后,终于做起正事来。只是我担心,此事不长久啊。”

  赵贞吉附和道:“高新郑的性子,遇挫越战越勇,只是一旦略有得势,就会翘尾巴啊。”

  他瞥了张居正一眼。

  在他看来,张居正跟高拱的性子类似,都善于谋国,不善某身。但张居正比高拱更沉得住气,也会下水磨功夫。

  只是赵贞吉现在有些头痛,现在朝堂局势乱如麻,跟嘉靖四十二年到四十五年完全不同。

  那时朝中只有世子党与非世子党,愿意与世子党合作的,就合作;不愿意合作的就打,简单明了。

  现在不同了,世子党势力庞大,环视过去,似乎没有敌人,可是又到处是敌人。

  李春芳看了张居正和赵贞吉两人,只是淡淡地答一句:“以前太子为世子时,我们势单力薄。现在太子为储君,大势已明,大家都想从龙。鱼龙混杂啊,反倒没有此前那么爽利了。”

  三人心有戚戚,不再多言。

  朱翊钧站在偏阁门口,看着三位先生的背影,心里也有这样的思考。

  但自己心里明白,世子党以前是一群孤臣,游离于文官主流。

  现在世子党成了太子一党,成了朝堂上一大主流,反过来说,文官集团把现在的世子党,化解了。

  自己种种新政举措,逐渐进入到深水区,有可能触犯到世子党骨干们的利益。

  清丈田地,会不会触犯李春芳的利益?

  摊丁入亩,会不会触犯赵贞吉的利益?

  官绅一体纳粮,会不会触犯张居正的利益?

  所以自己才会小心翼翼。

  当下,自己要用高拱在前面探路,试探朝野的反应,也试探自己属下的反应。

  高府,高拱召集了二十多位门生故吏在花厅里。

  看着满堂的青年才俊,高拱心里涌出几分得意。

  在场的,都是他精心选出来的,还没有被官场“同化”,还没有被前途和名利夺走心中的抱负和热血。

  “诸位!”高拱咳嗽一声,大声说道,“盐税,是国朝重要的税收来源。长芦、两淮,最盛时要为户部国库奉献数百万两银子的盐税。

  可是自弘治年后,盐税一年少于一年,最多时不过百余万两。难以想象啊!”

  高拱扫了一眼众人,发现都在认真地听着,于是继续说道:“老夫入执户部,翻阅架阁库文档,国朝每年产盐四亿斤左右,两淮长芦占三分之二。

  每年发出长芦两淮盐引,有四百五十万引,但是纳盐税或者折中纳物的,不到九十万引。其余三百六十万引盐的盐税和折色纳物,去了哪里?

  都是被那些硕鼠蛀虫们吃掉了.

  现在,老夫下定决心,要痛打这些硕鼠和蛀虫。所以还请诸位俊杰相助,巡察盐政,革新除弊,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高拱慷慨激昂地说完,站起身来,对着众人作长揖。

  “诸位,户部国库就靠你们了,大明就靠们了!”

  二十多位年轻俊杰全部站起来,激动地满脸通红,齐声道:“恩师放心,门生定会赴汤蹈火,澄清两淮盐政!”

  高拱长舒了一口气,大声道:“好!诸位,请坐,现在由德众给大家安排任务。”

  他把主持位置让给得意门生杨炳,站到了一边。

  随从仆人走到他旁边,轻语两句,高拱脸色微微一变,悄悄离开花厅。

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条狗

  185.

  高拱来到前院,看到一间偏堂门前站着两位小黄门,目光一闪,提着衣襟走了进去。

  冯保坐在正上首,手里端着一杯茶,咣当咣当刮着杯盖,然后送到嘴边,细细地喝了两口。

  “冯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一进门高拱就皮笑肉不笑地拱手说道。

  冯保放下茶杯,露出淡淡的笑意,随意地回了个礼:“高公,府上门槛高,咱家是轻易不敢上门的。”

  两人在裕王府时就结下旧怨。

  高拱在旁边下首位置,远远地坐下,对着西苑的方向略微拱拱手,“冯公公,太子殿下有什么教诲啊?”

  “高公客气了,你可是皇上的老师,户部尚书,谁敢对你有什么教诲!”

  哪壶不提开那壶!

  高拱两边的太阳穴气得呼呼地向外鼓,双手紧紧地握着座椅扶手,手上的青筋一条条地凸显。

  冯保捂了捂嘴巴,心里舒坦多了,转到正题上:“高公,殿下叫咱家跟你说一声。只要高公愿意放下成见,专心办正事,为国解忧,殿下一力支持。

  高公盯上了两淮盐政,殿下跟吏部和都察院打过招呼,要安排的巡盐和巡按御史,那边会悉数允了,尽快出票牌。”

  高拱不动声色,藏在袖子里的右手,紧紧地抓住椅子扶手。

  太子支持自己!

  那确实是好事。

  自己还在想法子,怎么让选中的二十多位门生,如何拿到吏部和都察院的任命,以巡盐御史或巡按的身份下去两淮和长芦。

  高拱迟疑了一下,拱手对着西苑说道:“还请冯公公替老夫,谢过殿下。”

  “高公客气了。不过殿下还叫咱家带来一句话,不管你爱听不爱听,咱家都要说。”

  高拱沉住气答道:“冯公公请说。”

  “两淮盐政,从洪武年开始,就纠葛不清。朝廷多次革新除弊,却总是只能收到一时之效,有时候这一时之效都不见冒个泡泡出来。而今两淮盐政,积弊百年,与地方和南直隶的关系错综复杂。

  那些盘踞在扬州江都的两淮盐商们,手里有银子,背后有权势,杀人不见血,请高公务必叫你的门生们好生小心。”

  高拱神情复杂。

  他也知道两淮盐政的水,深不见底,里面不知藏着多少暗礁,稍不留意就会叫人船翻人亡。

  可他想一展抱负,为大明纠偏匡正,在青史留名,就得干出一番拿得出手的政绩来。

  目前来看,两淮盐政可能是他最好的选择,既能缓解户部国库的缺银之困,又能一炮打响。

  二十多位门生,在他心里,有过半已经成为弃子和牺牲品。只要还有一半能查出实据来,就是胜利。

  做大事,必须有所取舍!

  太子现在派冯保来说,支持自己,高拱半信半疑。

  但他打定主意,只要自己的门生查出实据,自己就能逼太子殿下上自己的船,一起对付两淮盐商和他们背后的势力。

  高拱拱拱手,言不由衷地答道:“殿下的教诲,老夫铭记在心。”

首节上一节135/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