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71节

  李世民顿时精神一振。

  李想指了指桌上的账目,说道:“这里说花了三千贯,购买了两万石粮食,用来救济灾民。”

  “怎么了?”

  李世民皱眉道:“这次河东道水患,粮价飞涨,一斤十五文,的确是贵了些,可是河东水患,水路不通,粮运不畅,价格高也正常。”

  李想则连连摇头,表示不信。

  “赈灾钱粮什么时候发去的?”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半月之前,河东道来的急报。”

  “第二天,户部就开始向附近府县调拨粮食和银子。”

  “那就不对了!”李想笑道。

  “如今长安的粮食价格,是一斗八文,灾荒之前,是四文。”

  “此次灾情已有半月有余,粮食价格已经达到顶峰,河东道虽有灾荒,最多不过二十文一斗。”

  “而且,朝廷也及时拨出了粮食,现在粮食的价格已经稳定下来了。”

  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

  “这是今天河东道粮价,并非当天粮价!”

  “没错!”

  李想说道:“粮食价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天就涨到顶点!”

  “若是按照最高价来计算,朝廷的赈灾银两肯定是不够的!”

  李世民仔细的看了一遍。

  每一笔开销,都是以最高价格报上来的。

  河东道给出的数字,与现在的物价相比,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半月之前的市价,比起现在的市价,足足低出了好几倍!

  “有人贪赃枉法!”

  李世民重重的将手中的账本放在了桌子上,怒吼道。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肯定还有更多呢。”

  李想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帮人还真是胆大包天,账本是没有问题,但是整个账都是假的。

  粗略一看,赈灾银子,至少被贪了一半。

  “干爹,你消消气,要发火的是李二……咳咳,皇上。”

  话音未落,李世民的目光已经落在了他身上。

  “小兔崽子,你怎么称呼陛下的?”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喝道:“你再敢胡说八道,信不信老子揍死你?”

  “错了,错了……”

  李想疼得直掉眼泪。

  老爹好像很愤怒,不过想想也对,这可是皇城,说不定就被人听到了,立马开口求饶。

  “我保证不会了。”

  “哼!”

  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声,放下手中的奏折。

  “接着看!”

  原本今晚,他只是想让这家伙看看奏章,没想到李想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李世民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

  有了前车之鉴,李想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他连忙翻开第二本。

  “这是河东道传来的消息,说这里有三万多名难民,流离失所,请拨付一些银子和粮食。”

  李世民余怒犹在,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件事情,先放一放,等河东道所有官员都查清楚了,再做定夺。”

  “有这群蛀虫,再多的粮食也是白搭!”

  李想点了点头,问道:“干爹,这次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如果案子破了,灾民们该如何呢?”

  “要查,也不是现在。”

  李世民一听,也是一阵头大。

  “让户部先拨粮草一万五千石,以保全灾民性命。”

  沉默了许久,他才低声道。

  见李想一脸沉思的样子,他立刻说道:“愣着干嘛,写啊。”

  李想说道:“干爹,这可是几万人,每天最少要一斤粮食,这点粮食,又能支撑多少时间?”

  “总不能一直养着他们。”

  李世民叹了口气,“我难道不明白,但是我能坐视不理吗?”

  “如果难民们聚集在一起,攻打官府,劫掠地方怎么办?”

  “朝廷还要出兵镇压,北疆马上就要开战了,容不得半点闪失!”

  李想点了点头,“但是,光靠救灾,是不够的。”

  “干爹可曾记得,齐国饥荒时,晏子曾以工代赈。”

  李世民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想到了。

第77章让灾民修官道,给攻略突厥做准备

  《晏子春秋》记载,齐国遭逢大难,民不聊生。

  那时候,齐景公打算修建一座“路寝之台”。

  于是,晏婴打着建台的旗号救灾。

  这是第一次以工代赈。

  与其养着这些人,还不如将他们组织起来干活。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灾情,又能安抚百姓,可谓是一箭双雕。

  “臭小子,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李世民哈哈大笑。

  “告诉我,你有什么想法?”

  李想看着李世民恍然大悟的样子,微微一笑,说道:“河东水患,粮草难以从水路运送。”

  “走陆路消耗巨大,路上就得消耗两成粮草。”

  “而且还要调集牛马,不仅速度慢,而且成本也高。”

  “我们可以让那些难民去别的地方干活,省得麻烦。”

  李世民微微点头。

  这个主意不错。

  可是……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想,道:“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安排那些难民?”

  以工代赈,倒也不错。

  不过,这东西也不能乱用。

  李想的话很对,但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难民去干什么。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种以工代赈的方式,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修路!”

  李想咧嘴一笑,将桌上的地图打开。

  “这次和突厥人的战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后勤。”

  李世民被李想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连连点头,示意让他说下去。

  战争,拼的是国力,拼的是钱粮。

  “这官道又窄又陡,若是下雨,路上泥泞,很容易出问题。”

  “若能扩大官道,再修一修,五天之内,朝廷就能将粮草运到北疆,到时候,我们的后勤就能轻松许多了!”

  大才!

  听到李想的话,李世民的心情也变得激动起来。

  修这条官道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李想见李世民脸色微变,嘿嘿一笑,说道:

  “干爹,不过是在原来的官道上修修,三个月的时间就够了!”

  李世民心中暗暗盘算着,大殿内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会儿。

  李世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只手搭在李想的肩上,道:“我的儿子,果然是个天才!”

  北方的突厥汗国,一直都在觊觎着大唐。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道关卡被突厥攻破,洗劫一空。

  中原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北方草原骑兵的威胁。

  李世民曾经吃过这样的亏。

  他一直都想找回场子,可惜现在的形势不允许。

  要出兵北方,至少要有三十万骑兵,这是何等庞大的军力?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这一趟下来,光是人和马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百多石的粮草,运到北方战线之后,就只剩三十石的样子。

  大唐虽然也有一条官道,但是这条官道十分难走。

  而到北方,又不通水路,只能依靠陆路。

首节上一节71/6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