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这些人可有问题?”
李想连连摇头。
“这些人,应该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以他们的胆子,绝对不敢叛国。”
“而且,从账目上看,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那还好。”
秦怀玉放下心来。
如果这些人真的吃里扒外,那问题就大了。
这九人背后可都是有人的啊。
“但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李想道:“禁军关系到京师安危,这种蛀虫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所以你觉得…”
李想一拍桌子,道:“如果认罪,那就免去军职,发配边疆,将功赎罪。”
秦怀玉叹息一声,便不再多言。
现在不过是贞观四年,长安的禁军已经变得如此不堪,如果真要开战,这些人还能守住京师吗?
军中无戏言,李想这样做,也没有人能说什么。
两人正说着话,门房来报。
“殿下,蜀王殿下来了。”有人开口道。
李想眉头微皱,看向秦怀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他来这里做什么?”
两人齐声应了一声,便站了起来,迎了出去。
偏殿中。
李恪喝了一口茶,看了一眼厅中的摆设,颇有几分艳羡。
这燕王府,比之他的蜀王府,还要气派。
据说,这座府邸,是父皇亲自下令,请来最好的工匠建造的。
而在他的身边,则是杨怀庆。
很快。
一道爽朗的笑声从大殿外传来。
“三弟,你难得来一次啊,我早就想去看看你了,没想到你先过来了。”
李想龇了咧嘴,乐呵呵的朝着李恪走去。
李恪也是上前一脸讨好的笑道:
“小弟冒昧前来,还请见谅。”
“喂,自家兄弟,说这些做什么?”
李想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将他拉到一边。
在他身后,秦怀玉和程处默也纷纷行礼,各自落座。
喝了一口热茶,李想才慢条斯理的问道:“不知三弟今日来,所为何事?”
李恪见李想终于开口,苦笑站起来弯腰行了个礼,“实不相瞒,二哥,我这次来,是想请二哥出手相助!”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微微一怔。
李恪是个很聪明的人,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这样的话。
出什么事了?
李想连忙站起来,将李恪扶了起来,疑惑道:“三弟,你这是做什么?”
临走的时候,岑文本已经把事情分析了一遍。
唯一的办法,就是坦诚相告,让李想出手相助。
是以,李恪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直接道:“二哥当面,我也不藏着掖着,实话告诉你吧,颉利府上的那两个刺客,我认得!”
这一下,无论是李想还是秦怀玉,亦或是程处默,都是一头雾水。
好端端的,李恪发什么神经?
这是想坦白从宽?
其实,李想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但碍于李恪和杨妃的面子,他一直没有动手。
不过,这件事,他早晚还是要去一趟李恪府的。
却不想,对方居然主动找上门来承认了。
李恪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李想的脸色。
懵逼?困惑?迷茫?
都有,但恐怕惊讶的不是自己认识那个刺客,而是自己居然过来承认了。
见状,李恪不由松了口气。
现在看来,李想已经知道了这事,如果还抱着侥幸心理,真要追究起来,想要脱身就没这么容易了。
至于李想,他虽然知道李恪和刺客脱不了干系,但也没想到他会说得这么直白。
不过,既然对方都这么说了,那倒是省去了他询问的麻烦。
“三弟,你说你认识凶手?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恪叹了一口气,看向杨怀庆:“这件事情,是我疏忽大意了。”
说罢,李恪慢条斯理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闻言,李想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既然李恪是来认罪的,那他说的话也差不多是真的,最多也就是推卸一些责任。
而且,这事情李世民肯定是知道的。
否则,又怎么会说哪怕是皇子也要办?
李想对李恪还是很欣赏的。
李承乾生性好妒,李泰恃宠而骄,对于李想来说,这两个人的造反,既没有惊讶,也没有遗憾。
不过,李恪虽然有能力,但因为身为前朝血脉的缘故,李世民对他并不是很重视,所以才心态失衡。
这也是后来造反的一个重要原因。
既然知道了李恪为何会参与其中,李想自然不会再追究下去。
他还会出手相助。
“哎呀,老三,你糊涂啊!”
李想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心中虽是欢喜,却也没表露出来。
“我也不知道……”
李恪苦着一张脸,一脸的委屈。
“自从知道这件事后,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才来找二哥,求二哥帮帮我。”
顿了顿,李想抬起头,与李恪对视。
“三弟,你确定没骗我?”
“当然不会骗你!”
“若真是这样,三弟也不能说做错,只是被蒙蔽了而已。”
李想道:“干爹让我来调查这件事情,目的就是为了找出突厥人和吐谷浑在长安的奸细,以及他们的支持者。”
“既然这件事与三弟无关,那你也不用太过担心,等会我们一起去见陛下,把事情说清楚。”
李恪大吃一惊。
他没想到,李想会如此爽快。
李恪诧异的看了李想一眼,嘴唇哆嗦了一下,缓缓起身,躬身行礼。
“多谢二哥!”
“哪里哪里。”
李想连忙站了起来,道:“三弟是出了名的贤王,我很佩服你,而且,你也没有做错什么,我又怎么能让你为这件事负责?”
“些许名气,哪能比得上二哥呢?”
第696章我巴布沐尔,绝对不会背叛我汗
两人互相吹捧着,看起来比兄弟还要亲密。
李恪心里的那点醋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果然二哥才是最好的。
如果是李承乾和李泰负责,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参与了这件事,还不把他往死里整?
李恪原本对李想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甚至有一种想要和他拉近关系的冲动。
二哥那么得宠,能力又那么出色,将来对自己也有很大帮助。
要是交好了,好处无穷。
正因为如此,李恪更是对李想另眼相看。
等我做了皇帝,一定会封二哥为一字并肩王,跟二哥一起打天下,坐江山。
两人“你好我好”了一阵,有了李想的承诺,李恪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两人约好了,下一次朝会,一起去找李世民,把这件事情说清楚。
为什么是下一次?
那是因为案件还没有结束。
而杨怀庆,则留在了燕王府,和李想一起调查案情。
为了洗脱嫌疑,杨怀庆不得不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包括怎么和那两名西突厥人见面,然后又如何安排他们去了颉利府,作证的人是谁。
在杨怀庆的帮助下,这件案子很快就办好了,物证、人证都准备好了。
李想将所有的事情,都写成了一份奏章,让杨怀庆在上面签字画押。
还好,李恪没有参与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