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 第89节

  皇帝也不可能完全离开他们,他们的支持对政令落实到地方至关重要。所以现在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平衡状态。

  在米尔恰看来,只要能保证扩张和自己的命令,贵族们的私人生活就不会打扰。十年的改革在他看来已经够了,不要在弄的人头滚滚了。一切维持现状吧。

  他现在感到身心俱疲,要是彼得在身边他可能还会坚持,但是现在他不在。突然感觉自从当了皇帝,家族中就只剩下尔虞我诈和相互猜疑,原本的百分百信任已经没有了。这难道就是上位的代价吗。

  即使如此,他带给罗马的改变也足以让他和阿莱克修斯和约翰二世媲美。是他将只剩一城的罗马挽救并收复失地,是他改变了千年来的制度并让底层民众有了参政的机会,是他让正教会不用向西方低头,不用再讨论什么教会合并。一切的改变都是他带来的。

  他还让沉寂已久的古希腊文化重现天日,让全体民众有了罗马帝国臣民的概念,统一的宗教、统一的历史、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货币。这都是米尔恰带来的新鲜事物,民众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舒服过了。在一些老人的记忆里,他的前几十年这里不是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徭役和赋税都是常有的事,现在突然轻松了,真是不可思议。

  商人恢复长途贸易,从最远的克卢日到安塞拉,一东一西,罗马商人的范围就扩大了。当然还有教会,教堂、修道院、教会学校都是让当地同化的好办法。除了教会,世俗学校也在米尔恰的允许下开始发展,只要用罗马尼亚语进行教育,其他的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现在的罗马和以前的罗马不同,现在他们更加注重向民众灌输统一和皇权的理念。文化教育和宗教更加重视起来,也许是受够了内战,这让米尔恰决心制订一本更加详细的法典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不像东方,那里人都是将统一刻在骨子里的。

第260章 匈牙利事情告一段落

  (有些片段…道德洁癖者慎入)

  最近在匈牙利发生的事也让君士坦丁堡议论,这突然冒出的波佐尼公爵让米尔恰担心未来匈牙利与罗马之间的关系会有波折,所以他派使者前去布达,打算刺探一下这位的情报。

  大败神罗军队后,克罗地亚军队还没出边境就退了出去。波斯尼亚就更不用说了,两个国家就这样等待着审判的到来。

  而波佐尼公爵将维也纳和施蒂利亚地区糟蹋了一遍后,带着战利品回到了匈牙利。根据我河边旁观的民众描述,公爵带的战利品足足装了好几艘大船。

  而阿尔布雷希特因为其身份也就没那么为难他,只是提出交出30万金币就放他走。剩下的骑士领主伯爵什么的也开出了价码,从200到10000不等,以目前奥地利的情况,恐怕得卖了自己的不动产才行。

  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公爵给他们用上一种很新奇的刑具。一块木板,上面有个洞,让人把头传过去,然后锁上。一块木板有几十斤重,每天要佩戴十个小时左右,而且人和人中间也要用铁链锁着,防止他们一起逃跑。

  这样的刑罚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酷刑,这些老爷哪里经受过这种刑罚,还不如一刀杀死他呢。

  波佐尼公爵得胜归来,玛丽自然大摆筵席,她邀请所有的贵族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这次公爵大获全胜,王国可以安生一段日子了。”

  贵族们都非常高兴,他们不用提心吊胆的了。那些不服气的和神罗人的财产都是他们的了。

  “波佐尼公爵大人到了”

  随着侍从的一声叫喊,穿着黑色衣服,带着铁面具的彼得走进宴会大厅。众人都安静下来,以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位战场新秀。

  玛丽自然也是欢喜的,她的身子往前倾,都快要激动的站起来了。但她还是保持了国王的威严。

  “这次战争,多亏了公爵力挽狂澜,才保证王国的安全。要好好的奖赏才行。”

  玛丽让传令官宣读了法令,册封波佐尼公爵为大亲王,同时也是匈牙利王国的全国统帅。这就让他成为匈牙利国内的实际掌权者,靠着自己的地位和土地,整个匈牙利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玛丽对周围贵族的惊讶视而不见,她清楚没有一个人能够救自己,只能依靠这面前这位亲王。自己不拉拢他,未来要靠谁呀。

  当然,除了这些,她还为亲王准备了其他礼物。于是在宴会快结束时就离开了大厅。而彼得也是喝了点酒,就准备去房间休息了,他的房间就在玛丽的隔壁。

  刚要进去,彼得就看到隔壁的房门虚掩着。他想提醒对方关好,但他向房间里看去时呆住了,是国王的房间,而她正在换衣服。

  玛丽比彼得大九岁,但多年的保养让她看着像20多岁的姑娘,加上自身散发着的魅力。彼得最终还是没有忍住,进入了玛丽的房间……

  一个晚上可以改变很多事,也可以改变一下历史,当然更可以增加一些故事。

  第二天,玛丽就开始进行政府换血。在亲王的推荐下,平斯克伯爵成为匈牙利王国的首席大臣。一些天主教和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也被一窝端,取而代之的东正教会和新贵族。

  匈牙利的农业条件不错,但东高西低的地势极其容易受西面的进攻。所以平斯克伯爵就按照亲王的意思,开始在西面修建要塞。同时派人去君士坦丁堡,与罗马搞好关系。

  匈牙利和罗马的关系进一步加深,神罗方面派遣的特使也到达了布达。索伦伯爵腓特烈带着议和的使命前来与匈牙利谈判。

  玛丽率先开口“日格蒙德让你来干什么,我们应该没有什么能够谈的。”

  “国王陛下,我这次是为了两国的和平而来。民众受的苦已经够多了,希望与贵国达成和平协议。”

  “和平,不要忘了,日格蒙德才是破坏和平的人,他对匈牙利做的一切我都忘不掉,要不是亲王帮助,这里,就是他的了。”

  玛丽丝毫不掩饰对西吉斯蒙德的憎恨,要不是他,自己也不会选择与他对抗。现在来说议和,不觉得有些晚吗。

  “陛下不要这么说,这几年的战争让两国的损失很大。难道您要眼睁睁看着数以万计的民众再次流亡吗?”

  “那不也是你们逼得吗?”

  放狠话结束了,然后是两国之间的为了达成和平协议进行的谈判。最重要的就是将那些被俘贵族赎回来,平斯克伯爵按照彼得给的标准,报出65万弗罗林的价格。但腓特烈觉得这太贵了,提出在商量商量,就跟菜市场买菜似的。

  65万弗罗林,虽然他哥哥纽伦堡伯爵有钱,但也没有这么多呀。更别提为了支持西吉斯蒙德花了大半,他必须要减轻一点负担才行。

  经过讨价还价,匈牙利将价格降低了五万。60万弗罗林,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腓特烈见状只好同意,整场谈判都是匈牙利压着他谈,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对他们有利的,毕竟是匈牙利赢,又不是他们赢。

  双方在布达签署和约,神罗方面以60万弗罗林将俘虏赎回,德意志军队退出匈牙利国土,西吉斯蒙德不得索要匈牙利王位,和约有效期二十年,到时间后再进行续约。

  西吉斯蒙德这条是他本人亲自说的,目的是为了稳住匈牙利。反正自己手下有那么多匈牙利旧贵族的支持,只要玛丽死了,到时候就带着他们重新回到这片土地,教会也会支持他的。

  至于那个波佐尼公爵,自己之前给他示好那么多就没看见,等他被俘虏了,自己一定要用最残酷的刑罚把他折磨一遍。

  但是现在,自己好像没有地方可以去了。还好约布斯特不像文策尔会对他见死不救,给了他卢森堡公国的一半,也就是下卢森堡公国。但他在东欧的势力大减,神罗国内支持他的人也考虑要不要再观望一下。这让他怎么能忍,不行,德王的位置他是势在必得的。

第261章

  以后的几天,女王的脸都是红扑扑的。贵族都觉得她是不是最近吃了什么上火了,只有女王身边的侍女知道,每个晚上房间里都要热闹一会儿。

  在彼得离开的最后一天晚上,两人刚刚结束交流,他们躺在床上探讨今后的情况。彼得让玛丽不用担心,西吉斯蒙德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打扰匈牙利了。

  玛丽向他做告别,很期待他的下一次来访。还将佩斯附近的一块地划给他,让他建造住所用。

  彼得必须赶快回去,不然君士坦丁堡该讨论他是不是出意外了。匈牙利国内有平斯克帮助,他也可以放心了,于是放出消息,说亲王已经回到波佐尼。自己则带着其他人走水路回君士坦丁堡。

  腓特烈将和约带给西吉斯蒙德签字,看到60万弗罗林的赎金差点没晕过去,自己还欠着十万金币呢,这还要60万,干脆把他卖了好了。

  “大人,这赎金还得早点拿出来,听说匈牙利那个亲王不知道从哪知道一种酷刑,让人动弹不得,还不如杀了呢。”

  一听到自己的亲家和奥地利的那些支持者受此酷刑,西吉斯蒙德坐不住了。这都是他的支持者,自己不救他们那就没人支持他了,救,而且越快越好。

  想到这,西吉斯蒙德看向弗雷德里希,他是支持者中最有钱的。但再有钱也架不住花呀,更别提是60万。

  “大人,我现在最多就能拿10万弗罗林,剩下的只能靠奥地利或者威尼斯帮助了。”

  见对方报出来自己的价格,西吉斯蒙德只好派人去找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借钱。自己的亲家可要快点拯救才行。

  而阿尔布雷希特的奥地利也在进行援助,他们将公国的国库全部拿出来也只有6万弗罗林,其他贵族家庭只能借贷凑钱,一时间维也纳的银行热闹起来。到处都是借钱赎身的,这也是斯科普里战役后奥地利损失最大的一次。

  除了克罗地亚,匈牙利基本完成的统一。而在彼得离开前,玛丽就承诺将这里送给罗马帝国。毕竟是个共主邦联,少了一个也无妨,但遇到罗马就惨了,人家是真吞并。

  分割线

  由于罗马的扩张和商贸的发展,一些贵族、富商开始将目光投入到文化上,意大利地区的优秀作品被翻译为罗马尼亚语受到传播。

  米尔恰是文化的重要赞助者,但他的赞助主要在教堂建筑、戏剧、书籍上,有一半都是和宗教有关的。

  狄奥多罗专制公也是文化的支持者,他赞助雅典学院,将帕特农神庙当做东正教教堂,还利用收入来鼓励文化发展。东欧地区展现出从未有过的文化氛围,宽容的比北意大利还好。

  带走东方风格的文艺复兴在这里发展,罗马带走的不只是文化,还有贸易以及国际地位。随着罗马插手黎凡特和埃及商路,威尼斯的贸易受到影响,一些手工制品失去了市场,最重要的香料贸易也开始被罗马抢走。大议会的议员认为不能忍,这是对威尼斯的藐视。但他们现在还没有对罗马的方法,况且每年与罗马的贸易利润很大,也不能轻易放弃,所以他们还是要想一个办法让他们主动退出。

  安纳托利亚的扩张让建筑建造量飙升,大量利益和人员来到这片亚洲土地。因此也将文艺复兴带到了这里。突厥风格和突厥习惯被罗马习俗取代,那些突厥人的服装、姓名、习俗也被影响融合了罗马风格,罗马尼亚语和东正教将他们原本的信仰取代。原本奥斯曼用在基督徒的政策现在反过来用在他们身上,不同信仰的人需要交一笔人头税,而且只能享受二等公民的权利,没有参加考试、做官的权利,其他方面也是处处受阻。

  为了生活的更好,他们只能通过改信和去突厥化来融合到罗马帝国里,哪怕未来突厥卷土重来,也要过点好日子。

  还有一些宽容对待的是内陆地区的游牧民,他们在帝国限定的草场里放牧,每年去专门的地方进行贸易。贸易、宗教和语言是同化他们的武器,没了教长,他们只能向神父答疑解惑了。

  安抚行动和同化过程稳定了新地区,贸易的扩张又催生出一批大商人和工场主。他们住在城市里,拥有众多产业,包括纺织、酿酒、航运等,而他们也不会想意大利和西欧那些人争吵着要权力,因为上面已经开放了上升的渠道,只要努力就能提升不是一句空话。

  因为北意大利地区的教育,一批识字但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前来君士坦丁堡参与一下大学考试。其中有一部分考上了,剩下没有考上的要么重考,要么就投入到艺术文化方向。而独特的选拔制度又吸引着无数人前来,他们大部分出身市民和商人阶层,在本国无法出人头地的情况下来到君士坦丁堡加入军队或者文官,得到皇帝的赏赐在帝国定居。

  他们的家人也来到罗马定居,包括银行家、贸易商人、手工业者、艺术家、经纪人等,他们为罗马国内的经商环境和宽容程度放心,也为考试制度的实行感到赞叹,就在这里定居,想着自己或后代怎么也会出人头地的。

  新型军队和军衔制度告别了以往的雇佣兵制度,一批忠诚且训练有素的军官替代了雇佣兵头子,杜绝了战场上随时叛变的可能性。火炮和火枪可以给对方造成更大伤害,贵族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上战场上杀敌立功,士兵为了奖赏和土地,也拼尽全力。不同的目的相同的过程造就了罗马军队大杀四方的记录。

  突厥军队和不服从的部落只能依靠游击战与他们周旋,但阿德里安和沃伊克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必要的时候采用坚清壁野和封锁贸易等方式削弱他们的能力。这种崭新的战斗军队和策略让一直压着打的东方军队都给弄不会了。

第262章 新手上路的殖民者

  穆罕默德看着从前线传回来的战报气的要把桌子掀起,都失败了,奥斯曼立国以来从来没有过这么多失败,先祖要是知道了晚上就该来找他了。

  现在,两个哥哥没了,一个哥哥不知道去哪了,自己就是奥斯曼帝国唯一的统治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那些破碎的力量团结起来,然后发动一场曼齐克特战役打开重新进去欧洲的大门。

  他必须要继续吸收突厥部落的力量,于是将目光放到周围重新独立的小国上,特别是卡拉曼和杜勒卡迪尔。这里有大量的人口可以为他所用,最多五年,他就可以拉起一支大军向西杀去。

  罗马现在以安塞拉为支撑点,组建起防御来应对奥斯曼。并且不断的修路造桥,改善内陆的交通情况,这样也能让援军快速抵达。

  “现在我们在安纳托利亚的进展一切顺利,照此下去,不出三年就能到达凡湖。”

  米尔恰听着战场上的情况,不由得笑了。他也没想到进展会这么顺利,这让他觉得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也就是这样。

  虽然他有些找不到北,但多年的大公生涯已经让他锻炼出沉稳谨慎的性格。他自然对东边的情况高兴,但安纳托利亚土地上,一支不隶属于他指挥的军队让他有些不舒服,那是彼得的军队。

  他很感谢这支军队拿下安塞拉,也送去了不少奖赏,但1.8万人的规模放在这里实在是太不放心了。最好是让他们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

  “得用其他方法让彼得自愿撤出去才行,但是用什么办法呢?”

  米尔恰想着,眼睛在看着目前的罗马版图。不断扩张的地方还需要更多的军队去维护,彼得的军队暂时不用担心断饷问题,而且他已经是皇位的继承人,这个时候造反也没有意义。

  米尔恰以这样的想法安慰着自己,他应该相信自己的儿子。而现在罗马的逐渐强大也离不开彼得在多布罗加的先行改革示范,只要他不插手最敏感的军事问题,其他方面随他怎么来都行。

  他喜欢航海,那就随他;他喜欢文化,那就让他负责这里;甚至想要开疆拓土,他也可以册封他相应的头衔,反正最后都是他的。

  与前线的对峙、大兴土木和文化的赞助都需要资金,米尔恰开始鼓励商人探索东方商路寻找更多经商机会。以此为契机,再征服运动进入第二阶段。

  领土的收益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而商贸无疑是最快的方法。米尔恰鼓励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出口,限制奢侈品进口,从中收取关税。对于埃及和黎凡特,他知道有罗斯公司和南方商会的存在,就将东方的贸易特许权赐给他们,罗斯公司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彼得的允许经过改组,开始从陆地上探索丝绸之路。

  而南方商会则那些皇帝的特许状向各个商会进行募集资金,在发行100万列伊的资金凭证中,大希腊商会赞助了全部的40%,可见当地的经济实力和对东方的向往。

  当然,现在商会也有些吃力了,之前的募集已经抽取了不少现金流,最少也得等到明年才能缓过劲来。会长卡塔尔久带着这些资金投入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商贸中。他们依靠当地的正教徒在安条克、大马士革、阿什凯隆和亚历山大站稳脚跟,根据阿拉伯商人的路线图和以前罗马帝国统治和交战绘画的地图,决定兵分三路:北路从安条克出发,沿着两河流域前往摩苏尔、巴格达、埃里温等地,打通与波斯的贸易;中路则以大马士革和阿什凯隆为基地,稳固当地的贸易和统治,必要时候需要雇佣兵保护;南路从亚历山大,深入非洲内陆和红海,同时负责苏伊士的运河开挖。

  尽管每年要上交6%到9%的利润,但剩下来的分红还是不少。商会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商人,并且他们还是拥有雇佣兵和传教士最多的商会,因为常常与异教徒打交道,深知他们的特性和统治者的习惯,在不断的努力下才最终在中东站稳。

  卡塔尔久为了能够让商会快速发展,开始进行移民殖民地的政策,一些活不下去的民众可以通过他们前往罗马在东方的殖民地。靠着这样的手段,他很快凑齐了150人向东方出发。除了生活所迫,一些人还为了传播宗教来到新土地,修会为他们提供了不少书籍用来传播。罗马教宗没有想到第一个向东方传教的竟然是自己的死对头。

  商会同时与奴隶贩子进行交涉,提出购买更多的黑奴。面对这样的生意,他们又怎么会放过,得知买主需要能干重活的奴隶,他们赶紧将最好的货物拿出来,当听到需要长期供货后,他们笑得合不拢嘴。

  马穆鲁克苏丹法拉吉对罗马的动作重视起来,他不知道指挥一群奴隶在这里挖土有什么用,费钱费力,而且大肆购买土地的行为让他怀疑罗马准备为埃及发动进攻做铺垫。不行,他要对罗马提出严正交涉。

  马穆鲁克王朝的体制和法国相似,地方领主承认开罗的权威,而开罗承认他们在地方的权力。双方相互承认,在外敌入侵时集结军队备战,现在的苏丹都是从高加索地区贩卖来的切尔克斯人中选出,军事上他们是合格的,但在其他方面还欠缺点。

  商会还在休达有贸易点,来自西非的商品也在这里进行贸易,罗马商人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品来进行交换。至于卡斯蒂利亚和葡萄牙,他们还忙着如何对格拉纳达发动最后的进攻,没有想法在他们身上,就算有,也只是想着多收一点钱。

  其他商会赞助的私人殖民队在西西里垦拓顺利,内陆部分地区已经控制住,当地出产的粮食用于与那不勒斯和罗马交易手工制品,往伊比利亚运送的少了,一些零售也被罗马商人控制,往日诺曼王朝的威风已经不在了,西西里要么被联统,要么被吞并。

第263章 西部扩张

  经过多瑙河和黑海,彼得快速回到了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已经在君堡附近的一处庄园安心养胎,在见过自己的妻子后他就去君士坦丁堡大皇宫见米尔恰去了。

  皇宫位于半岛的东南端,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及圣索菲亚大教堂之间的地域。总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大皇宫陷落时,卜尼法斯一世的士兵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大皇宫。拉丁帝国依然有使用大皇宫,但是缺乏资金进行维护,最后一位拉丁皇帝鲍德温二世甚至拆除了皇宫的主屋顶贩卖。

  米尔恰入主后,拿出钱财将这里翻新一遍。虽然不能跟查士丁尼时期相比,但比之前好多了,正常的居住和政务处理都可以进行。彼得来到时,米尔恰正在品尝从热那亚传来的点心。

  “我亲爱的孩子,来尝尝这个,这是热那亚来的点心。”

  “好的父亲”

  彼得拿了一块糕点品尝,热那亚人真舍得用糖,甜的牙疼,不是家财万贯谁敢这么奢侈。

<>  “听说你赞助了一支船队去东方?”

  米尔恰问起了东方船队的事情,彼得知道瞒不住,索性就都说出来。

  “是的父亲,东地中海大部分贸易都被威尼斯占有,帝国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探索新的商路,所以……”

首节上一节89/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