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 第81节

  米尔恰之前准备的东西都已经打造完成,礼服也是紧急制作的。君士坦丁堡和瓦拉几亚的贵族齐聚大教堂,准备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众人已经等待多时,在他们的期望中,米尔恰身着华丽礼服,在大牧首和其他宗教人员的领导下缓缓走入教堂。

  米尔恰左手拿权杖,右手拿圣球,在主教的带领下来到大厅。米尔恰位于台阶下,牧首亲手为他戴上皇冠。

  皇帝作为帝国最高权力的象征,登基后要通过加冕仪式得到确认。皇帝和臣民有许多区别,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不同。皇冠是皇权的象征,被称为“斯蒂马”。据君士坦丁七世撰写的《礼仪书》记载,布料的颜色以红、黄、蓝、绿为主,上面缀饰珍珠宝石和金银宝石坠饰。后来,发带式皇冠变化成为头盔式皇冠,顶部饰有十字架。

  大牧首手牵皇帝,缓缓进入教堂,穿过夹道欢迎的众宾客,来到第二道大门,点燃特制的蜡烛。皇帝由大牧首继续陪同来到圣坛屏风前的斑岩石板上,面向基督圣像祈祷,随后进入圣坛。大牧首在唱诗班伴唱下,为皇冠祝圣,为皇帝加冕。

  “以上帝之名,瓦拉几亚大公米尔恰登基,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安纳托利亚、希腊等公国大公,君士坦丁堡保护者,全罗马尼亚帝国的皇帝及独裁者。”

  这本来还有什么埃及等地方的统治者称号,但因为太长就省略掉了,所以你们看到的是缩短版的称号。

  米尔恰缓缓转身,一个威严的君主展现在众人眼前,他们纷纷向这位皇帝效忠。

  一同参加的威尼斯使节甚至在和同乡的人说是都加上了可怕一词,仿佛百年前罗马还是他们难以逾越的顶端。

  米尔恰加冕也宣告罗马帝国正式变成罗马尼亚帝国,东罗马帝国时代结束,总共948年,米尔恰成为罗马尼亚帝国第一位皇帝,是为米尔恰一世。

  东欧各国都派使者送上祝贺,莫斯科和匈牙利受到最好的接待。奥斯曼各个政权也送上礼物,这是巴列奥略王朝没有享受到的。

  在加冕皇帝后,彼得也获得了凯撒的称号。同时还有安纳托利亚总督,新瓦拉几亚衙门领导者的实权,地位仅次于米尔恰和大牧首。米哈伊被封为塞浦路斯公爵,其他贵族也有封赏。

  米尔恰高兴呀,等了14年终于一步到位成为皇帝。他直接开启与民同乐环节,加冕的当天就散发20万银币。这比曼努埃尔一世还厉害。

  连续七天,庆祝活动不断。整个君士坦丁堡被喜悦所包围,而在喜悦之后,就是和金帐汗国以及苏莱曼的谈判了。

  金帐汗国大汗派人提出议和条件,两国以顿河为界,东方为金帐汗国,西方为瓦拉几亚,两国友好通商,平等往来。

  苏莱曼则没有送议和条件,但米尔恰知道他成不了多久,没有普鲁萨、尼西亚,他的根基就削弱了一大半。但如果不谈,他的兄弟就会逼着他妥协,现在就看谁耗的起了。

  接下来,瓦拉几亚,不,罗马尼亚必须要休养生息了。吃的土地太多了,得消化消化。

  在10年里,真正没有出兵的只有三年。罗马尼亚的土地面积扩大了将近十倍,土地的扩大也带来经济、政治的全方位变革,罗马尼亚需要时间来消化土地和建立行政架构。

  这样的工作量米尔恰一人可应对不过来,所以需要参政院和彼得帮忙。彼得也觉得扩张应该告一段落了,所以也赞同父亲的主张。

  米尔恰答应了金帐汗国的条件,双方在君士坦丁堡签订和约。顿河以西,立陶宛以东的的土地拿入手中,由于深入北方,所以才特别设立机构治理。

  “这么大的一片,得花不少心思才行。”

  刚刚接受新瓦拉几亚机构负责人的彼得看着为数不多的资料陷入沉思,这是真怕他闲着,他的好父亲。

  彼得非常明白这片地方未来因为矿产丰富会成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但现在只是沼泽和草原并存的不毛之地,鞑靼人仍在上面行动,农业没有经过大规模开发,加上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很容易遭受游牧民族入侵。

  对于这些,彼得早有准备,他拿出自己准备的方案。先将沿海地区控制住,随后层层推进。并且要捕杀鞑靼人,他们是新瓦拉几亚的祸害。

  为此,他决定在克里米亚和亚速之间修建一座城堡作为中转站和港口。道路系统和驿站系统也提上日程。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可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至于里面,先让他们半自治。

  安纳托利亚的治所从基齐库斯迁到尼西亚,西北地区的收复保证了君士坦丁堡的安全,安纳托利亚西部已经连接成功。两大海峡和马尔马拉海被罗马尼亚控制,罗马尼亚可以在这里收点过路费。

  罗马尼亚帝国的成立不仅让波兰神罗等国家遣使祝贺,更是引来了特拉布宗和格鲁吉亚的使者。他们见罗马尼亚的强大生命力,如同之前那样臣服,并且请求派遣援军解救他们。但罗马尼亚能这么做吗,得考虑考虑。

第234章 中枢和边区

  罗马尼亚帝国成立后,从苏恰瓦到塞萨洛尼基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讨论,没有人对这个新国名产生疑问和反抗,罗马尼亚的意思是罗马的土地,这个概念比之前罗马的范围更广。

  至于那些什么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什么的称呼都没了,他们统一称罗马尼亚人,学习罗马尼亚语和希腊语,一时间其他国家都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改名,但还是习以为常的称呼为罗马。

  新朝初立,政府需要进行一些政策来收拢民心,米尔恰登基后没几天,就宣布减税。这直接收获了大批民众的支持,他们拥立新的王朝,暂时不用担心暴乱问题。

  “早上好,艾斯林”

  “早上好,马丁”

  君士坦丁堡里,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两个昨天参加庆祝活动的人又讨论起新的皇帝。

  “这位可是大名鼎鼎,在前几年打的异教徒满地找牙,现在来看,他成为君士坦丁堡的主人合情合理。”

  “不止如此,你还知道几十年前那个塞尔维亚人吧,他也一度统治大量土地,结果因病去世,他的国家也就分崩临析了。”

  “真是世事无常”

  下层民众讨论新王朝,上层的那些贵族也在讨论,特别是老贵族,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一些损失。

  作为君士坦丁堡的老贵族,他们在当地和附近的地区占有大批土地和财产,在政治上也有影响力,巴列奥略王朝时皇帝都需要和他们合作才能保证自己的统治。

  但是巴特兰家族统治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皇帝不在和他们这些贵族分享权力,而是依靠官吏和自己信任的贵族,他们的政治权力少了。

  不仅如此,由于他们比之前的一些贵族还要保守,以土地为主要收入,在工商业上比不过罗马尼亚的其他贵族,经济实力迅速下滑。

  这些情况让他们的不满与日俱增,但他们还没有办法,因为军队和财政都掌握在一个叫参政院的机构,而皇帝控制这个机构,他们这些贵族一没有军队二没有绝对的政治号召力,硬着头皮打就是送死。

  况且,巴特兰也给了个甜枣,允许他们成为官吏和进入军队,还有一些平民享受不到的特权,也是不错了。

  最支持巴特兰家族的应该是工商业者、军队和自耕农了,扩张大量的土地让农民受益,扩张的市场和鼓励工商业的政策让商人受益,土地和战利品的分配让军队受益,他们是支持巴特兰王朝的支柱,而且离心力很小。

  教会充当地方与中央的胶水和各个阶层的润滑剂,同时也是扩张的先锋,秉承着传播宗教的使命,向各个方向扩张,他们听命于皇帝,皇帝也给他们优厚的回报。

  就在罗马改朝换代的时候,北方的局势已经大体平稳。立陶宛的维陶塔斯带领拼凑起来的军队南下,但还是晚了一步,哥萨克已经进入基辅。他们只能在北部地区构筑防线,而东边的莫斯科有不安定起来,立陶宛两面受敌,只能和哥萨克议和。

  目前哥萨克控制着包括基辅在内的大片第聂伯河西面的土地,立陶宛要想成功结束战争,就必须承认酋长国的存在。

  而此时的莫斯科也顺利吞并除诺夫哥罗德之外的所有罗斯公国,现在正在向西攻打普斯科夫,时间紧任务重,维陶塔斯只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结束立陶宛的战争,并且请求波兰继续送援助。

  至于新瓦拉几亚,彼得将沿海地区划入直辖,内陆地区设立乌克兰公爵领,这样能最大减少治理成本。(乌克兰在斯拉夫语中是边境的意思)

  至于公爵人选,彼得想将弟弟米哈伊推上去。他不是喜欢冒险吗,就让他去吧,而且他也可以扩张边境,只要别惹什么麻烦。

  而且,现在的乌克兰地区,在立陶宛大公国眼里,那就是贫穷的边区。但讽刺的是这个贫穷的边区,是立陶宛大公国最温暖,同时土地也是最肥沃的地方。

  因为土地太肥沃了,加上有第聂伯河等河流,所以,乌克兰这片地区,依然养活了两三百万乌克兰人。所谓的哥萨克,其实只是乌克兰人中比较剽悍的少数群体而已。大部分乌克兰人,则是普通的牧民,少数在大河边从事农业。

  但乌克兰地区的农业,一般集中在北部地区。因为,南边的农庄很容易遭到游牧民族的洗劫。

  而波兰的加利西亚地区,其实原先也是乌克兰地区的。金帐汗国衰落后,波兰就趁机抢夺了加利西亚地区。而加利西亚地区的利沃夫,现在就是波兰著名的粮仓。

  同样曾属于乌克兰地区,同样是黑土地,但因为利沃夫地区受到波兰骑士的保护,且处于乌克兰地区的西北方,基本不受鞑靼人的袭扰。所以,当地农业才发展了起来。

  因此,现在的乌克兰地区,只有北部才有较为稳定的农业区。比如基辅,因为处于乌克兰北部,当地较为安全,所以也发展了农业。而南部地区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威胁下,土地基本抛荒。要么,就是有些哥萨克村落在放牧。

  而那些南部的哥萨克和普通乌克兰人之所以选择放牧,就是怕游牧民族,尤其是鞑靼人来洗劫他们。道理很简单你看,我们也是放牧的穷比,平时也吃的奶酪,没啥油水可抢……东方的好汉们,就别来抢咱们这些同样穷比的牧民了吧……还别说,那些游牧民族真心对同是牧民的村落没啥兴趣。最多,去抢点人口……

  现在有罗马尼亚撑腰,乌克兰公爵可以借助君士坦丁堡的力量同化整个乌克兰地区的民众。要知道当初立陶宛大公国皈依天主教,德意志传教士功不可没。

  既然如此,罗马尼亚也不能落下,政府要出资在乌克兰修建一批教会学校,专门教乌克兰人的孩子罗马尼亚语,最终将乌克兰人罗马化。

  一旦乌克兰人都习惯了讲罗马尼亚语,那么,他们就会彻底罗马化,融入罗马尼亚帝国当中。

第235章 罗马尼亚对西方的影响力

  除了在政府中的任职,彼得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航海和商贸上。

  在君士坦丁堡的金角湾,一支舰队静静的停在里面。上面飘扬着罗马尼亚的旗帜,里面的船员各个精神饱满,随时准备出发。

  “殿下”

  负责与其他国家打交道的梅森已经准备完毕,在临走前,要从彼得手中接过任务。

  “这次寻找东方是要摆脱那些异教徒的阻碍,上帝赐予我们优良的港湾,是要我们向蓝色的土地进行探索,探索那流着黄金和香料的国度。”

  在说了一大堆的话后,彼得交给梅森一些文件,这都是到达新的国度后递交给当地统治者的外交信函。其中有一封不仅使用最高级的墨水和纸张,里面也尽是赞美之词。

  船队出发了,因为要越过埃及,所以规模不是很大,只有50艘船,他们打算跨过埃及后,找一个地方修建码头的造船厂作为前沿补给阵地。然后向东探索。

  至于在苏伊士的考察也传回来消息,他们沿着古道走遍这附近的地区,最终得出结论:至少要有100万人连续干50年才能重新开通,而这还是初步得出的结果,具体的还得等亲自下手才行。

  去年的财政总结也已经出来了,罗马尼亚的收入终于破1000万大关,达到1042万银列伊,换算金币就是100万。

  增收最大的是关税和食盐、葡萄酒、蜂箱税,罗马尼亚的贸易正在飞速增长,其中蜂蜡、葡萄酒等商品出售最多,获得的收入也最多。

  接着是土地税和人头税,受罗马尼亚鼓励开垦和移民的影响,这两种税收也增加了许多。然后是工商业税,来自奥斯曼和意大利的工匠在君士坦丁堡等城市贡献经济发展,武器、盔甲、珠宝等奢侈品产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依靠10年改革获得的家底,米尔恰和彼得可以继续进行军队扩张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常备军的训练程度吊打周围一圈国家,米尔恰非常重视这支军队,因此继续扩充。

  除了扩充军队,罗马尼亚开始在西方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匈牙利,玛丽女王重用特兰西瓦尼亚派的贵族和官吏,甚至使用列伊作为货币,本来这一举动让大贵族心生不满,但奈何在她的统治下匈牙利的局势有所改观,经济也比较稳定,中小贵族和市民都支持她,所以玛丽才能继续在布达坐稳国王的位置。

  “陛下,目前日格蒙德已经集结了大批军队,用不了多久就会向布达进攻,以王国现在的实力来看,是抵挡不住的,我们必须要求援。”

  手下的大臣希望能得到救援,玛丽也是这样想,从特兰西瓦尼亚带来的军队不足以保护这么大的地盘,而且南方的克罗地亚也在准备从匈牙利的手中捞一笔,放眼望去,只有罗马尼亚才能帮助他们。

  玛丽派遣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请求援军,另外她还自己亲手写了一封信,让另外的人秘密前去交给彼得,她很明白如果他能答应,那么就成功了一半。

  玛丽也在推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融合上做出很多的努力,比如她将东正教立为国教,开始使用希腊语和罗马尼亚语进行书写和翻译,使用列伊和罗马尼亚的度量衡,由于货币危机和内战的缘故,这些政策没费多大劲就推行。顺利的话,匈牙利并入罗马尼亚就是百年后的事情了。

  和匈牙利相邻的波西米亚,大贵族联合向文策尔发难,文策尔担心他们会对家人出手,已经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送到巴伐利亚,但巴伐利亚公爵拒绝他们进入,为此就只好转向君士坦丁堡,希望能保证她们的安全。

  此时的波西米亚,要求宗教改革的呼声愈演愈烈。威克里夫的著作在正教会的掩护下进入波西米亚,天主教的威望降到了冰点。

  而在那不勒斯,国王拉斯洛借着和罗马尼亚的关系推行集权,拉拢教会和市民对付贵族,而贵族则和教皇国等势力联系密切。对拉斯洛的婚姻更是加以攻击,双方的斗争正在白热化。

  至于夹在匈牙利和那不勒斯之间的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罗马尼亚早就将他们当成囊中之物。他们在怎么闹腾也就是一个水花,一下就没。

  分割线

  在奥格斯堡,神罗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西吉斯蒙德与自封为奥地利大公的阿尔布雷希特签署协议,如果奥地利大公未来有了儿子,则和西吉斯蒙德的女儿伊丽莎白联姻,而且要是西吉斯蒙德没有儿子,女儿则继承他全部的头衔。

  有了这份文件,阿尔布雷希特高兴坏了,他要好好造人,争取早日实现这份协议,重现先祖鲁道夫的荣光。同时为了继续讨好西吉斯蒙德,奥地利继续为他提供士兵和政治上的支持。

  巴特兰也给予了不少支持,比如西吉斯蒙德陆陆续续欠款50万银币,因为没有还款能力,对方又有专业讨债队,只能继续将匈牙利的头衔和城市作为抵押。波佐尼地区的城镇和城市都被抵押了进去,当地的居民也无可奈何,心里想着总不能比西吉斯蒙德更差吧,也就接受了他们。

  然后,银行直接拍卖这些土地,最终一个叫齐奥塞斯库的东方贵族以60万银币的价格购买到土地和波佐尼公爵的头衔。成为当地的一个小独立势力。

  这位统治者平常不露面,委任总督来进行当地统治,而且他还是个东正教徒,出资修建了一系列教堂、教会学校,休整道路,减税等,波佐尼很快恢复了繁荣。居民都想见见这位齐奥塞斯库公爵,但没人想到这位公爵大人现在在君士坦丁堡商量别的事。

  见君士坦丁堡没有沦陷,那些请求西方派遣十字军的声音消失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罗马尼亚继续收复失地的呼声。就像伊比利亚那样,土地收复在基督徒的手里。不过穷兵黩武也不是什么好事,罗马尼亚现在需要的,是休息两年,稳固统治,军事行动先加行程单了。

第236章 改正

  在彼得忙着送船队出行时,那些由商人出资建立的庄园在西西里遍地开花。他们很聪明,没有从西方人势力强的沿海地区入手,而是进入内陆,从事矿业、林业,依靠正教会的帮助,在南部山区扎根,并且贿赂当地总督,在首府巴勒莫获得一小块地方。

  由于西西里的贵族和大商人都听命于阿拉贡,罗马尼亚只能另辟蹊径,渗透当地的贫农和市民阶层。这样做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不少被贵族压迫的农民改信,甚至还有两百年前隐藏在山地中的新月教徒回归正教会。

  东罗马对南意大利的影响最深,时间最长,米海尔八世时还曾挑动西西里晚祷战争来对抗那不勒斯王国。现在罗马要重回意大利,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就是首要目标。

  “让我们一起祈祷,为上帝,更是为了我们能够在死后进入天堂。”

  一位东正教神父在修建的小教堂里领导民众做弥撒,在布道的同时也不忘抨击天主教会,指责他们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牲,以上帝的名义在土地上招摇撞骗,幸好君士坦丁堡继续维持纯洁的信仰,他们就是派来将这些无辜的羔羊拯救出来的特使。

  除了教会,商人带来的影响让当地的大家族感到危险。因为罗马尼亚商人销售的棉布等商品让贵族投资的工商业出现亏损,但好在他们的大头是平原上的粮食,所以亏损不是很多。

  来自东方的人抢夺蛋糕,这是西西里各个大家族都不能容忍的。连海上强国威尼斯都对他们毕恭毕敬的,怎么东方人一来就要抢他们饭碗。

  在西地中海和北非的殖民贸易活动都在彼得的掌控和监视下,选到休达,近到黎凡特都会有他所创建商会的影子。利用商人的情报网,可以得到最新一手的消息,甚至还有宫廷中的八卦。

  针对罗马尼亚商人的活动,彼得是鼓励且克制的。与威尼斯的海上贸易,其他国家的陆地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都需要掌控和执行最新政策。既要避免其他国家制裁,也要保证自身实力的壮大。

  海军的实力也在壮大,罗马尼亚现在已经有黑海和地中海两只舰队。造船业的发展为航运和海军提供优质舰船,塞萨洛尼基和士麦那这两个优良港口成为海军的驻地。

  海盗问题基本解决,除了个别由北非国家赞助的,其他的要么收编,要么消失。

  分割线

  “陛下,关于您扩充4万军队的提案,我们一致认为所需费用太大,能不能适当越减一些?”

  宰相安杰尔向米尔恰提出参政院讨论出来的建议,因为根据米尔恰的想法,未来要将常备军提升到八万,也就是说还要再扩充四万,这对刚刚成立的罗马尼亚来说是个不小的开支。

  “怎么,帝国不能负担这么多的军队吗?”

首节上一节81/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