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 第25节

  这样的善待也是非常不错的了,而伊万也下令所有贵族都要服从米尔恰。保加利亚剩余的部分也彻底归属米尔恰。

  而在另一方,西吉斯蒙德得知瓦拉几亚和奥斯曼签订和约后,非常气愤。他甚至打算将目标改为瓦拉几亚,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奥斯曼要紧。

  他打算以塞尔维亚为突破口,然后向东进攻,打到埃迪尔内,最后去耶路撒冷朝圣。他相信一定会实现的。

  当然,和约的签订也让瓦拉几亚这个小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他国家向其派遣使者,打算看看这个突然崛起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彼得方面也顺利接管了尼什等城市,奥斯曼和塞尔维亚军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巴尔干和神罗的政权更迭太快,今天这座城市是你的,明天就回变成别人的。而彼得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城市的永久产权拿到手中。

  这场战争为瓦拉几亚增加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几十万的人口,瓦拉几亚的军队也开始解散,因为一部分人是农兵,是需要耕种的。

  那些跟随瓦拉几亚军队作战的保加利亚人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赏赐。加上贵族的军队,上万的士兵都能得到土地。

  为了同化保加利亚人,也为了发展战斗力,彼得将所得的新士兵和一些平民整编起来。总计一万两千人,分为四个军团。

  这四个军团以君士坦丁堡、安条克、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四个牧首区建立者的名字命名,安德烈军团、伯多禄军团、若望军团和雅各军团。

  四个军团士兵终身服兵役,拥有统一的制服和武器,每年固定发薪水。但同时军纪也是最严明的,他们可以获得土地,但不能经商。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后土地不会收回,但军队位置不世袭。

  彼得自己带领的军队组成格鲁军团,这个军团带有禁卫军性质,装备的火炮和火枪,是瓦拉几亚最先进的部队。

  五个军团合成一个军队,并实行军衔制,任何人加入军团后都有机会获得上升机会。与之相应的还有爵位和土地,当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爵位可以世袭。

  当然,军团的训练也是非常艰苦的。这是为了保持军团战斗力,不过有付出就有回报,就算战死,也会有丰厚的抚恤金。

  将军康斯坦丁被彼得封为布尔加斯伯爵,负责在布尔加斯盯着奥斯曼。同时彼得将他的治所从坚固的特尔沃诺搬到靠近边境的索菲亚,这无疑更加冒险,但也进一步收获了当地民众的心,毕竟领主将治所迁到靠近边境的地方,不就表现出领主对臣民的保护吗。

  同时,保加利亚的入手也让瓦拉几亚彻底控制多瑙河下游,其航运价值上升。同时瓦拉几亚也必须将海军的建设日程提上来(也许是河军)。

  米尔恰带领军队回到肯普隆格,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大小波雅尔和政府官员、大主教都向其表示祝贺。这一仗不仅提高了瓦拉几亚的地位,带来的土地和臣民也是实打实的存在。那些心怀不轨的波雅尔也消停下去,谁让这场战争大公赢了呢。

  分割线

  十字军沿多瑙河左岸前进,匈牙利军队在十字军后方殿后。十字军进入穆斯林控制的地区,开始劫掠和虐杀当地的居民,早前十字军路经德国时已出现零星的抢略。当他们来到异教徒领地上时,法军的纪律变得更加松散。

  巴耶济德先放出消息,宣布已经征召了十万大军,择日进攻匈牙利。同时争分夺秒的从安纳托利亚调集军队,等到威尼斯热那亚的海军来时,已经有超过八千人渡过了达达尼尔海峡。

  而十字军的领导层也是一团乱麻,西吉斯蒙德和法国人之间几乎什么都不能达成一致。他要求稳扎稳打,结果被法国人嘲笑是胆小怕事。

  法国人认为巴耶济德一世是懦夫。匈牙利的西吉斯蒙德坚信巴耶济德一世会来,并建议让土耳其人长途跋涉会是明智的决定,而不需要反过来长途跋涉去找他们。法国及其盟友却不同意,昂盖朗七世代表法国发言道:“即使苏丹夸下海口,我们也不应该不去争取军绩及追击敌人,这才不是我们来这里的目的。”西吉斯蒙德不得已只得顺从。

第64章 巴尔干各方行动

  奥斯曼人的入侵迟迟不来,对地理一无所知的骑士们开始认为,巴耶济德(他们有时候也搞不清楚奥斯曼苏丹到底是巴耶济德还是“阿穆拉”,即穆拉德)。他肯定是在“巴比伦的开罗”招兵买马,并且在亚历山大港和大马士革集结兵力。他们相信,巴耶济德得到了一支“由来自鞑靼、波斯、米底亚、叙利亚、亚历山大港和其他更遥远的地方的异教徒组成的军队”,这支由“萨拉森人和异教徒”组成的军队在“巴格达和小亚细亚的哈里发的指挥下,还得到了他的祝福”。如果敌人还不来,他们就应该出击。他们幻想自己可以从奥斯曼人的领地一直打到波斯帝国。

  匈牙利人一路畅通无阻地涌入了塞尔维亚,接着又进入了摩拉瓦河河谷。在那里,他们缴获了葡萄酒,“(美酒)被土耳其人装进了羊皮袋里。他们的信仰禁止他们饮酒,否则有被处死的风险,因此土耳其人只好把酒卖给基督徒”。匈牙利人夺取了一些塞尔维亚城市,在这里“大肆屠戮男人、女人和孩子,基督徒没有对任何人表示怜悯”其残忍程度超过了信仰异教的奥斯曼劫掠者的所作所为。

  塞尔维亚的布兰科维奇投靠了十字军并改信天主教,西吉斯蒙德承认他为全塞尔维亚的君主。这样匈牙利的南部地区就有了保障。

  由于尼什已经被瓦拉几亚占据,十字军打算走另一条道路前往科索沃地区。而一些法国十字军打算强行进入尼什,但遭到守军的警告。

  不过,彼得还是允许他们通过,但不能进入城镇。但这个时候法军不过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这些高贵的人不屑于通过你的土地。

  好吧,既然他们不领情,那就在旁边看戏得了。

  十字军继续出发,最终在斯科普里停下了脚步。目光短浅的基督教军队没有从西方带来任何攻城器械,而一直以来西吉斯蒙德做的准备则是为了应对防御作战的。事实证明,他们没有办法强攻破城,于是只好等在城墙前面,寄希望于斯科普里会不堪饥馑而开城投降。

  没有敌人可打的西方骑士们带着一种参加野餐的心情看待这场战争,纵情享受女人、美酒和从家乡带来的奢侈品,沉湎于赌博和声色。他们十分轻蔑地认为,奥斯曼人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谁要是敢表达不同的意见,谁就会被冠以散布失败情绪的罪名被割掉耳朵。而且,来自不同地区的部队之间常有争吵,塞尔维亚人和特兰西瓦尼亚人则不被信任。

  巴耶济德再次发挥战术家的作用,他将斯科普里周围的驻军全部派往前线,虽然会有对方快速突破的风险,但巴耶济德也是赌,他赌十字军就会死磕斯科普里。

  而事实证明,他赌对了。十字军不将这里打下来他们就不走了,这真是奇怪,没有重武器,也没有攻城器械,怎么就不能快速通过呢。

  分割线

  奥斯曼正和十字军对峙,瓦拉几亚则开始治理新领土。对于国内的突厥居民,彼得采取奥斯曼一样的方法,对这些人收取人丁税。

  这么做是为了体现瓦拉几亚本身正教守护者的形象,并且也是加快东正教的传播速度。

  除了人丁税,他们在其他权利上也比东正教徒低一等。这已经算很好了,对比下以前的各国统治者,人家不要你命就已经是很大的仁慈了,你就得为他祈祷。

  保加利亚教会虽然比瓦拉几亚教会早出现,但经过奥斯曼的破坏和瓦拉几亚的征服,其独立性已经丧失殆尽。只能听从瓦拉几亚的调拨。

  此时瓦拉几亚国内的宗教虽然仍以东正教为主,但天主教、穆斯林等宗教教徒也在增长,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犹太教也在国内形成聚集区。

  所有宗教中,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东正教会走的最近。虽然两者分家比东西教会大分裂还早。

  米尔恰承认亚美尼亚教会,但其主教必须由大公选定,教会必须支持大公,不得有叛国行为。在布库尔耶什蒂,一座亚美尼亚教堂也在规划中。

  一些投靠大公的小贵族被册封为波雅尔,而一些投靠欧洲或者奥斯曼贵族的土地被收归国有,然后被大公赐给忠心耿耿的人。这就形成了瓦拉几亚的特别领主。

  特别领主不同于波雅尔,他们听命于大公,向大公服兵役或者提交赋税。这加强了大公对地方的控制,也促进了瓦拉几亚的统一和封建发展。

  彼得的保加利亚总督令也下发到各处,不承认保加利亚给各国签订的商业条约,没有瓦拉几亚批准,任何国家的商人没有免税等特权。

  这让威尼斯和热那亚两国生气了,直接报这两身份证得了呗。现在哪个国家还能在东面做生意,真是。

  合着没有免税特权你们就做不下去了,付出点什么怎么这么费劲呢。

  康斯坦察、瓦尔纳、索菲亚、尼什等是瓦拉几亚重要关税口岸,这些地方全部由大公派遣专门人员负责。

  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角,经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重视农桑也好,发展贸易也罢,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钱。如果你想借鉴,还不如借鉴东方两千多年前的祖宗。一个重商,一个重农。

  这两个不知道死多少年的人一个让他的国家成为霸主,一个让他投靠的国家统一了全国。他们叫做管仲和商鞅。

  政府迅速垄断了保加利亚的食盐,并且让那些军队前去剿匪,保证商路畅通,这样即使免除农业税,依靠食盐收入和商业税也能生活下去。

  彼得制订了《城市利益书》,宣布拥有600列伊以上财产的商人免受体罚、免服兵役、免交人丁税,只缴纳百分之八的商业税和免役金。这一政策深得工商业者的欢迎,一批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第65章 国家治理

  彼得也是个凯恩斯主义者,通过建设大量的公共工程来改善国家设施,并吸引游客商人前来。

  他为新首都的建设贡献了大量金钱,是政府之后最大的金主。在这座城市的设计图中,居然还有下水道这种先进的事物。真是厉害。

  针对新首都的大教堂,米尔恰直接招标,很快就有了上百份设计图。大部分都是君士坦丁堡寄出去的。

  因为13到15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罗马帝国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从这个时候开始,拜占庭式就没有什么建筑流传下来。

  现在北方突然有一大堆建设教堂的需要,自然引起了君堡那些建筑设计师的注意。

  在大公的要求中,大是一点,高是另一点。除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他教堂都得比下去。

  新教堂被命名为圣卡尼托大教堂,这会让东罗马帝国有些危机感,因为按照希腊语,这个名字意思为帝国重建教堂。也就是说他们要取代奥斯曼,甚至要取代他们,成为这里的唯一主宰。

  不过这时候也不是看名字的时候,毕竟奥斯曼在那呢。

  米尔恰决定择日迁都,当然在这之前,他还需要将自己的头衔变一下。

  “蒙上帝恩典,瓦拉几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永远的统治者,最伟大的凯撒,父辈国家的继承者。”目前只能这么多了,再多也没有。

  同时,他决定将彼得提升为共治者,他非常需要长子充当他的左右手,以处理越来越大的领地。不管是保加利亚还是摩尔多瓦,从南到北超过65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巴尔干大国。

  接下来米尔恰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编纂法典。

  保加利亚有保加利亚法典,塞尔维亚有杜尚法典,而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还没有成文法。必须要有一部统一的法典,才能让国家正常运转。

  米尔恰下令组建会议,包括波雅尔、地主、商人、市民、高级僧侣等代表,同时还有君士坦丁堡和特尔沃诺来的学者,他们带来了保加利亚法典和东罗马帝国法典提供参考。

  这样的全国大会在瓦拉几亚历史上是第一回,所有人都欢欣鼓舞,除了农民,其他人的参与度都非常高。

  此时的瓦拉几亚已经不是一个小公国了,此时的他已经具备从公国转为王国的条件,就差加冕而已。

  大公暂时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现在的巴尔干还不太平,到时候再说。

  现在的他在肯普隆格接待波兰和立陶宛的使者,他们对米尔恰抗击奥斯曼并取得成功表示祝贺,并提出两国之间加强贸易和交流,米尔恰同意了。

  在这之后,又一个国家的特使前来觐见。说是国家,其实也就是个城邦。

  “尊敬的殿下,我,米兰洛维奇代表拉古萨共和国向您表示祝贺。”

  拉古萨共和国以拉古萨(杜布罗夫尼克)为中心的城邦国家,1358年,日益壮大的匈牙利人南下,通过扎达尔条约签订,逼迫威尼斯当局让出对拉古萨的管辖权。拉古萨共和国独立。

  作为一个迷你国家,拉古萨必须以商贸立国,但东地中海的贸易都被威尼斯和热那亚给占了。而瓦拉几亚对新土地上两国的特权不承认让他们看到了机会。于是就派人前去表示祝贺,希望能够打入黑海贸易。

  “瓦拉几亚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欢迎各国商人前来交易,但这都是建立在双方愿意的基础上。”

  米尔恰对这些国家的目的都非常清楚,保证、贸易,或者是其他的,谁会真心祝贺他呢,都是利益罢了。

  除了祝贺,那些特使还给大公带来了别的消息。他们听说大公的长子至今没有婚配,就纷纷向其送来了不少适龄贵族小姐的画像。为的就是获得一个厉害的盟友。

  奥斯曼苏丹不也是娶了塞尔维亚的姑娘然后获得这个盟友吗,这样的联姻也是挺常见的。但米尔恰可不想便宜他们,自己的儿子可是世间少有,他们想要,那得让彼得重新投胎。

  瓦拉几亚土地的领主和农民开始安心耕种,在经历了将近半年的战争后,他们终于可以安心下来。大公还仁慈的减免他们的税收,西帕希土地上的农奴也获得了自由。这都是新气象,也是新希望。

  分割线

  康斯坦察商会自然也将生意延伸到这里,彼得已经退出了决策圈,成为了幕后的大股东。不仅如此,彼得还给予商会在东方行商的特许状。

  瓦拉几亚不只有康斯坦察商会,久尔久、雅西、特尔沃诺等城市都有类似的机构,但他们没有政府的支持,所以和康斯坦察商会比,发展有些慢。

  在布库尔耶什蒂,已经有18家旅馆、26家商栈和市场开业,小型教堂也响起了钟声。一些工坊开始生产手工品,丝绸加工业、武器制造业、纺织业等产业开始发展,人口也从400人上升到4000人。

  至于城墙,米尔恰则交给了彼得的,彼得以挡住火炮为底线,开始修筑欧洲第一个星型要塞。

  星形要塞的特点在于其众多相互掩护的棱角,所以不论从哪个方向被进攻,都可以从侧后方用火枪、弓箭等武器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打击。非但如此,相比原本平直的城墙,星形城堡的棱角使得敌人即便用重炮也很难轰开一条开阔而缺乏防守的缺口发动攻城。侧斜的墙面使得炮火的威力大为减小,而星形的棱角又难以通达到城墙之后。即便花大力气打开缺口,也仍然要面对密集通过缺口是从各个方向的棱角的射击,这使得破坏城墙发动攻城几乎成为不可能。

  星形要塞以平坦的建筑,搭配多个能相互掩护的三角形棱堡以及壕沟。再增置其他如半月堡、角堡、皇冠堡,及附属堡垒,形成一个复杂但均衡的建筑。

第66章 不出意外的失败

  基督教军队一连等待了20天,依然不见巴耶济德的踪影。然而,正如他一贯迅捷的作风,巴耶济德突然率军出现在斯科普里城下。根据西吉斯蒙德得到的情报,巴耶济德的大军有20万之众。西吉斯蒙德很了解他的敌人,知道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机动性也强过十字军,绝非等闲之辈。他要求基督教军队小心谨慎地协同作战。

  一位经验丰富、名叫德库西的法国骑士在率军侦察的过程中遭遇了土耳其人的一支先头部队。他手下的士兵们高呼着“圣母保佑!为了德库西大人!”的口号,在山口处击败了土耳其人。这场战斗的胜利让其他法国骑士嫉妒不已,指责德库西出于虚荣心径自出战。西吉斯蒙德试图说服他们采取守势,先用匈牙利的步兵抵挡第一轮攻击,再由骑士和雇佣军里的骑兵组成第二道防线,可攻可守。听到这个提议,法国骑士们勃然大怒,认定匈牙利国王的这种安排是为了窃取“最高的胜利荣誉”。他们要求必须由他们来打头阵。

  在众人的支持下,法国的伊尤伯爵拒绝听命于西吉斯蒙德,伯爵叫来了他的掌旗官:“以上帝和圣乔治之名,命令军队前进,让他们看看我是个怎样的骑士!”于是,在“圣母的旗帜下”,他们不假思索地向可鄙的异教徒发动了冲锋,自信一定可以击败他们。

  向山坡上冲锋的骑士们打了巴耶济德的前哨部队一个措手不及。在冲散了土耳其人的骑兵之后,骑士们下马冲向步兵,一边冲锋一边拔掉地上用来掩护步兵的木桩,然后击溃了土耳其人的步兵。鲜血从骑士们的剑上飞溅出去。他们十分自信地认为,这一天的胜利将属于他们。在冲到山顶之后,他们遭遇了苏丹的主力军。

  巴耶济德将所有军队都集结了起来,不管是刚刚下来的溃军还是安纳托利亚部队,以及巴尔干城市的守军通通拿了过来,总共两万五千人的军队被重新集结。

  像往常一样,巴耶济德采取了西吉斯蒙德已经十分熟悉的战术:把没受过什么训练、充当炮灰的杂牌部队放在最前方,用他们消耗敌军的体力。接着,“巴耶济德的骑兵、主力军和战车以战斗队形向他们袭来,仿佛一弯新月”。下了马的骑士们已经被笨重的盔甲累得气喘吁吁,无力应战,遭遇了溃败。他们的战马自己跑回了大营。全欧洲最优秀的骑士们就这样或是死在了斯科普里的原野上,或是做了土耳其人的俘虏。

  按照当时的标准,十字军的士兵实际上是业余的战士,他们用古老的方式、带着浪漫主义的精神作战。他们对几个世纪来专业战争艺术的演进一无所知,也不了解土耳其人的战斗技巧,不了解他们出色的纪律性、训练、情报系统和战术。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懂得轻装上阵的步兵和骑在马背上的弓箭手会有怎样的机动性。西吉斯蒙德和他手下的匈牙利人通过一次次的战斗逐渐学到了这些。他指挥他的部队跟随十字军冲锋,但是他心里清楚,就在他的建议被骑士们抛弃的那一刻,这场战役就已经输了。“如果他们能够相信我,”他说道,“对付敌人我们是有足够的人手的。”他在战前就吹嘘他们富足的兵力:“就算天塌下来,我们的军队也有足够的长矛把它顶住。”

  而现在,他只能和医院骑士团的大团长一起,逃往贝尔格莱德。而那些侥幸从奥斯曼人面前逃脱的士兵和骑士,有的也逃到了这些船上,另外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历尽艰险翻越了喀尔巴阡山。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巡视战场评估损失的巴耶济德下令将战俘全部处死。不过,为了得到丰厚的赎金,巴耶济德饶过了讷韦尔伯爵及其参谋人员,以及一些衣着华丽的骑士。但他命令他们站在自己身边,眼睁睁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战友被捆在一起,然后人头落地。

  分割线

  斯科普里战役和代雷科伊条约成为了奥斯曼的加分项和减分项,一加一减,正好为零。(怎么可能)

  由于失去了索菲亚和尼什,奥斯曼向北扩张只能暂时断了念想,于是巴耶济德将目光放在了南部的希腊和安纳托利亚地区。

  巴耶济德将部分塞尔维亚地区划为直辖,并且加大了血税的征发。虽然没有赔款,但巴耶济德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支军队,以报之前的仇。

  当然,巴耶济德向巴尔干转移军队自然瞒不过卡拉曼,统治者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就出兵夺取了一些地方。巴耶济德无奈,只得继续领兵。

  作为一旁观战者,彼得为他们开了方便之门。允许他们在尼什修整几天,并且阻止了奥斯曼军队追击,他们终于能喘口气了。

  厨师向彼得抱怨这些人要把尼什的所有粮食都给吃完了,但彼得只是下令继续购买粮食。而西吉斯蒙德的菜品自然是最的。

  看着面前的菜肴,再回忆一下之前的惨败,西吉斯蒙德留下了眼泪,此刻的他既恨自己,也恨那些不听劝的法军。

  现在好了,自己回去那些贵族肯定又是一顿敲打。这国王还不如不当。

  想当初,他也没有权力的欲望,只是想获得一块封地,老老实实的度过一生。但无奈,权力一次次砸在他头上。

首节上一节25/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