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 第122节

  他们将抢来的财宝和粮食堆积在城中,将那些居民统统赶走,还加固城防,不仅挖壕沟,还准备不少石头,看来也是从之前的战斗中吸取教训了。

  不过这次,掌握主动权的是彼得,他有时间和穆罕默德耗,看看是谁厉害。

第359章 奥斯曼灭亡

  “可以歇歇了,让士兵都好好休息几天,然后再去大不里士。”

  穆罕默德看着从前线发来的消息,对手下说道。

  “是”

  有了苏丹的命令,这群人直接放飞自我了。除了士兵,城中还有他们的妻子儿女,商人小贩,妓女等人,加在一起有七万人左右。他们在凡城载歌载舞,外出打猎,还抢夺亚美尼亚商队的财物,其中的葡萄酒让他们都非常喜欢,喝的是非常多。

  此时的穆罕默德认为,安条克距离凡城少说得走一个月,以罗马军队的速度,他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去投奔。

  但很快啊,就过了三天。穆罕默德惊恐的发现,罗马军队已经来到凡城城下。他们说飞过来的吗?

  彼得一方面让投降的突厥人写信让穆罕默德放松警惕,一方面命令军队急行军,在送信的信使身后不远,就有罗马的军队在暗中跟随。

  从通杰利到凡城最快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彼得先让大部分骑兵跟随前去,接着是步兵,最后是补给。并且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争取半个月内感到凡城。

  所以六天后,穆罕默德就看到罗马骑兵兵临城下。他想派出军队消灭他们,但却无济于事,只能固守,争取让对方不战自溃。

  罗马的骑兵中不仅有帝国新训练的,还有大量哥萨克和归顺于帝国的部落,前几天投降的部落首领也在其中。据说穆罕默德看到他后表情变得十分精彩。

  沃伊克命令骑兵将这里团团围住,还四处纵火和把守关键地区,决不能让他们跑了。

  此时的凡城内已经人心惶惶,他们要么逃走,要么就享受最后的狂欢。宗教场所的祈祷声日夜不断,希望安拉前来将敌军都消灭。

  穆罕默德每天穿着盔甲在城墙上巡逻,还让部分军队前去进攻罗马军队以求打开一条逃生通道。可他们一去就不复返了,原因是此时的彼得已经开始招降突厥部落了,这些骑兵一出去,就直接原地投降,还被沃伊克派去城下喊话,只要归顺帝国,都能保住性命。

  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一些士兵偷偷跑出城投降,穆罕默德带着士兵亲自砍了他们的头并放在城门处震慑守军,这也让士气更加低迷。

  六天后,彼得带领的主力部队已经赶到。在这期间穆罕默德没有任何突围举动,而且对方停止了劝降,这无疑是更加绝望。

  此时凡城的内部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从城门到市中心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搭建的临时窝棚,这自然也就无法保证城内的卫生整洁,到处都是排泄物,很少有人去清理,而且现在已经是六月,气温逐渐升高,到处苍蝇蚊子乱飞,臭气熏天。

  此外,饮水也是一个问题。凡城本来可以依靠城外的凡湖,但它们现在在罗马军队的控制之下,因此城内只能依靠城内的一个个水井,士兵经常因为争夺水井的使用权发生争执、甚至冲突。

  在主力军到达的第二天,彼得就亲自写了一封信送入城中,里面没有劝降的词语,而更多的是轻蔑的词汇。

  “阁下自从先祖起兵建国,历经百年,如今丧权辱国,乃咎由自取。皇帝的恩惠喂养了你和你的国家,你的先祖奥斯曼却不知感恩,攻打帝国土地,掠夺帝国子民。”

  “的爷爷,你的父亲都对君士坦丁堡虎视眈眈。但上帝是公平的,你的爷爷在塞尔维亚殒命,你的父亲更是被东方抓走,只剩下你和你的兄弟侥幸逃过一劫。现在整个奥斯曼王室只剩你一个,如果你老老实实的继续待着,两国也不会有今天的刀兵相见。”

  “如果阁下愿意投降,请向城外望去,在下食物美酒,绫罗绸缎都为各位准备妥当;如果阁下不愿投降,请再向城外望去,在下这里,刀剑铁锤,火枪铁炮,都为各位准备妥当。”

  穆罕默德听完彼得的信,气的咬牙切齿。“彼得,他多么得意啊,这样的侮辱,前所未有!”

  穆罕默德更加不可能投降了,但手下的士兵可不会想这个。在罗马军队的第一次攻城就顺滑投降了,彼得顺利攻入凡城,但穆罕默德仍有亲兵1000人驻守在城中的城堡里殊死抵抗。

  彼得从正门进城,投降的突厥士兵在道路两侧下跪请求宽恕。神父举着十字架和圣母玛利亚像进入城市,随后拆除了城中立了好几个世纪的新月教场所,重新建立教堂。

  罗马士兵都欢呼着胜利,同时也有些人惊叹于曾经如日中天的奥斯曼现在却这样费拉不堪,也没有想到由彼得大规模装备的火炮和火枪能够发挥这么大的威力。

  彼得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而对于躲在城堡中的穆罕默德则更是打击。

  彼得发动了对奥斯曼的最后进攻,奥斯曼军队逐渐抵抗不力,城堡也被火炮轰炸的七七八八。而穆罕默德也知道必死,就拿着弯刀冲向了罗马军队。

  “就算帝国灭亡,我,穆罕默德,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今天不算辱没先祖。从安纳托利亚起家,到曾经威震欧洲的帝国,历史会记住我们的。”

  他与剩下的亲兵和罗马军队拼杀,直到将刀砍断,穆罕默德抽出腰间的匕首向自己脖子划去。这位年轻的苏丹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截止傍晚,凡城内所有抵抗都被消灭。穆罕默德的尸体也被找到,彼得将他和俘虏全部送回君士坦丁堡。罗马灭奥斯曼之战基本结束,收复大片领土,人口需要登记才能确认多少。至此,奥斯曼灭亡,立国一百零六年!

  (此处应该有雅乐)

  彼得下令拆毁各地的异教徒场所,仅保留可容忍的宗教。重新树立东正教为国教的基本政策,同时大力打击突厥语,企图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建立对帝国的向心力。而随着奥斯曼的灭亡,北方的重要城市埃里温也在亚美尼亚人的带领下投降了罗马,整个亚美尼亚高原重新回到罗马的手中。

第360章 有钱?没钱?

  这次收复失地运动持续三个月就取得这么大的成果,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罗马常备军的重建和火器的运用。帝国用大量的钱财和升迁通道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同时也重视火药对游牧骑兵的克制,大量装备火炮和火枪。同时改进火炮车架,有利于运输,还逐渐减轻火炮的重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火炮多次发挥作用。

  第二,罗马赶上了好时候。帖木儿的去世造成的帝国内部动荡造成中东真空,罗马趁机大举进入,也是快速扩张的原因。

  奥斯曼灭亡也刺激了一些人,大马士革的埃米尔已经归顺马穆鲁克,罗马的南部只能在拉塔基亚止步。对于这个结果,彼得还算满意,叙利亚的北部是拿住了,接下来就是治理了。

  彼得宣布新征服的土地免除一年到三年不等的税收,开始进行人口普查,还建立当地的政府架构。饱受蹂躏的安纳托利亚得到喘息,而罗马控制的面积已经比马其顿王朝还要多,控制力度也是其他王朝不能比的。

  米哈伊也跑到格鲁吉亚境内耀武扬威了一番,国王亚历山大直接怂了。派人送去礼物,还让使者尽快向君士坦丁堡表达忠诚,不然就完了。

  黑羊王朝和札剌亦儿王朝的使者已经来到凡城,他们面见彼得是为了能够避免两线作战。他们要摆脱帖木儿帝国,同时也要避免两线作战,所以才带着大量礼物献给彼得,希望能够得到不会攻打他们的允诺。

  而在君士坦丁堡,一场小型人事变动也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宰相安杰尔因为年事已高正式辞去宰相的职务,米尔恰念在这位老臣跟随自己十几年的份上赐给他不少土地养老。而李斯特林也被任命为宰相,他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位置。

  同时他也明白,要想在这个位置上长久的待下去,就必须处理好国政。

  此时的罗马疆域,西起威尼斯东至凡城,是一个强盛的大帝国。高速扩张带来的后果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显现。

  而李斯特林在参政院这么多年,能力也不是吹出来的。他知道皇帝和凯撒想要将这些地方牢牢掌控,所以交通系统必不可少。

  李斯特林上任的第一条政令就是重新建设安纳托利亚的邮政系统,每隔25公里左右设立驿站一个,并培养大量的马匹负责更换。不仅可以军用,商人也可以使用,如果想要寄信需要付一到三个银列伊款项。

  这样的提案很快得到批准,并且马上执行。由于安塞拉以西的驿站已经建立完毕,所以这次主要是建立东部地区的系统。因此又是一次需要钱的项目,财政大臣又要哭一次了。

  “陛下,这次殿下出征,顺利的话回攻占到凡湖地带。这么大的疆域,只有目前的军队防守是肯定不够的。”

  阿德里安提出来这个就是为了继续增加常备军,这与米尔恰的想法不谋而合。

  “朕也是这么想的,在增加一部分军队,负责守备帝国边疆,不然好不容易回来的土地又要拱手送人了。”

  见皇帝准备增加兵力,巴蒂斯特坐不住了。

  “陛下,臣建议暂缓这个决议。”

  米尔恰有些不高兴,但面对财政大臣的请求,他还是决定耐着性子听完。

  “那你说说,为什么?”

  “陛下,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较为良好,国库中还有不少从西方获得的战利品。但这几年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的水利、达尔马提亚的边防、还有海军和北方的建设这些都需要钱。更不用说君士坦丁堡和其他城市的建设。”

  “陛下,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花。”

  听着巴蒂斯特的哭穷,阿德里安直接回怼:“我国这些年的战争连连胜利,获得的战利品大部分都上交国库,这才几年就全都花完了?”

  “存在国库里的不会都花完,总要留出一部分来应对突发情况。”

  米尔恰想了想,询问阿德里安需要建设常备军多少。

  “陛下,按照目前的疆域,必须再增加军队13万。”

  “什么?”增加13万,这是要了巴蒂斯特的命。

  “陛下,如果这样扩军,那么财政不能负担,扩军三万还是可以的。”

  这次轮到阿德里安反对了,“三万,如果敌人入侵怎么办?军队太少不好反击和抵抗。”

  “现在局势已经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精力与我国进行战争,要这么多军队干什么呢?战争是国家的最后手段,与邻国的交涉最好可以通过外交解决,就像科穆宁那样。”

  看着巴蒂斯特的样子,钱真的不能随便花了。真正的情况也是大差不差,因为正在进行大建设,每个月出库的金钱都挺多的。但因为是在财政预算里,也没什么问题。

  可奥斯曼入侵和今天的扩军都不是预算里的事情,更不用说征召了20万人加入军队。今年估计是财政赤字最严重的一年。

  尽管巴蒂斯特据理力争,但还是通过了扩军决议,不过为了安抚他,原本的十三万军队变成五万,总体还在可控范围内。

  如今国内的税收和贸易税都在缓慢增长,新领土的治理也需要长时间的进行。那么,东方的殖民地就是收入的最大目标。

  东印度公司每年上缴的利润超过20万列伊,而且还有增长空间。不过东印度公司不仅要进行贸易,还要经营殖民地,已经脱离了贸易公司的性质,可以说是披着皮的政府机构。但这也是凯撒赐予他们的权利,他这个官员也不好剥夺。

  东印度公司内部也想剥离一些行政权利,治理印度,可以,但如果战线拉的过长,那就得不偿失了。

  目前的疆域从锡兰延伸到淡马锡和福尔摩沙,公司人员不够用了。只要将贸易垄断就可以了,其他的治理只需要交给帝国就行。他们负责赚钱,并将部分利润上交给国库。

第361章 改变

  皇帝也明白现在的帝国已经吃的够多了,在他的授意下,宰相与马穆鲁克开始对中东地区的瓜分进行谈判。

  而在凡城的彼得也见到了两位新国家的使者,他们已经谈妥,只要承认罗马现在的疆域,罗马不会出兵消灭。同时彼得还让人去赫拉特,与沙哈鲁进行贸易谈判。

  而且借着这次战争,罗马已经将特拉比松的所有贵族全部迁移到君士坦丁堡和阿德里安。科穆宁家族的土地被巴特兰家族接管,巴特兰成为罗马唯一的主宰。

  彼得继续推行士兵授田和平民分田的政策,大量的草场被改成田地分给农民耕种。同时利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河流修建水利,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

  农业是经济的基础,重农的政策安抚了农民的心。他们爆发出的强大生产力会让帝国从中受益。

  为了对罗马表示尊重和让步,马穆鲁克允许罗马商人在全国经商贸易,还会保护他们和朝圣者的安全。对于之前的罗马人被杀他们也愿意赔付金钱。

  这样的服软让米尔恰很受用,但他还得加一条,罗马的船只必须在埃及畅通无阻。使者答应了,就差苏丹签字了。

  匈牙利女王也派人来祝贺,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进一步加深。为了突破喀尔巴阡山脉的天险,米尔恰抓紧修建道路打通与特兰西瓦尼亚的进出。

  彼得在凡城留下一部分军队,然后带兵北上前往埃里温。并且强令格鲁吉亚国王亚历山大前来见面。

  “大哥,要是他不来呢?”

  斯特凡天真的询问彼得。

  “他要不来,那大哥亲自找他去。”

  彼得说着玩笑话,但弗拉德知道大哥是真敢这么做。反正也有借口进攻,要是不听话那就直接吞了。

  陆地上的情况非常顺利,在海洋上也是有好消息。梅森带着郑和下西洋进入了东南亚,由于是三百多艘船组成的舰队,海盗和满者伯夷没敢进攻。

  郑和带着大量的货物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开始销售,总共上白万丝绸,茶叶和瓷器都进行销售,这也是朱棣举全国之力才制造出来的。不回本怎么行?

  梅森作为总督也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看着手下人的报告。东印度公司再次从总部招募800个雇员前往东方,移民事宜也在路上,不过东方与奥斯曼发生了战争,可能会有延迟。

  这让梅森有些着急,但目前两国还有贸易互补。他也得笑出来和郑和交谈。彼得给他写的信他也看了,在东非南部有一块大型岛屿,如果他能找到就封他为公爵,那就是他的领地。那改天还得去看看。

  “大人”

  通信官提比略来到梅森面前。作为总督的左右手,他负责为梅森出谋划策。

  “我们在锡兰的情况进展顺利,已经有不少部落臣服于我们。”

  “嗯”

  梅森点点头,公司在锡兰有200多人,负责当地的治理、贸易和传教。但那些董事会明显不上心,特别是自己截了要交给公司的钱后更是如此,看来得分离职责才行。

  “过几天郑大人的船就要来到淡马锡了,让他们拿出最好的状态来欢迎。”

  梅森拉的战线太长了,他需要维持这条脆弱的贸易线路。从亚丁到大阪,大量的利润滚滚而来,梅森自己就在大明获得了不少特产自己产品,这些可以让他成为最富有的人。

  “大人,我们目前在东方的人手不太够,要不要向公司支援一下?”

  “公司正在招募雇员,而且他们的移民也在向东方出发,但帝国目前哪里都缺人。我们得克服这种困难。”

  罗马靠着垄断东方贸易发了大财,这样的先发优势必须巩固。这也是梅森想要的,因为控制香料贸易也就能够说服皇帝进一步掌控地中海,从而毁灭佛罗伦萨。

  亚丁附近已经是罗马人的天下了,他们把控着曼德海峡收取过路费,还将也门的势力范围推进到荷台达。东正教也与当地的什叶派相处融洽,他们共同反对逊尼派的部落,并且得到承诺,什叶派会掌管麦加。

  阿拉伯半岛一直是民族蜂巢的所在地,源源不断的向外输送人口。几百年前的阿拉伯大征服就是高潮,他们力量扩张远至东亚、印度次大陆,穿越了南亚、中亚、北非、西西里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直至比利牛斯山。黄金时代亦就此开启。后起之秀的巴格达与唐长安城和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当时并称三大全球城市。

  那个时候,艺术、农业、经济、工业、法律、文学、航海、哲学、科学、社会学、科技各方面都有发展,巴格达也成为天下的学习中心。那是阿拉伯人最想回到的时代,他们的军队无人能敌,他们的经济天下第一,他们的文化百花齐放,他们希望永远不会结束。

  但这也是他们仅有的高光时刻,之后就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等游牧民族的征服,他们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包括东面的亚洲、花剌子模、西面的俄国及东欧,以及黎凡特地区。后来突厥人领袖如帖木儿等虽然成为了穆斯林,但仍破坏了许多城市,屠杀大量人民,对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灌溉系统造成无法修补的损害。本来以为这些阿拉伯人够惨的,结果罗马人又来了。

首节上一节122/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