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第296节

  “她若不愿,我不强留。”李征不谈这个话题,询问道,“可有要求?”

  “你们提吧,只我不去南都。”黄台吉歉然,“我若去,女真当即分裂。”

  “理解,那套皇帝用的,都留在宫里罢,你们走人,我们接收。”李征道,“金银珠宝我不问数量,送你粮草百万斤,去赫图阿拉取,顺便拜别努尔哈赤。你若没有了雄心壮志,也可在你父亲身边画两亩地,我会让阿巴泰看着。”

  “多谢!”黄台吉拱手。

  李征又道:“那些金银财宝我会用掉,但会登记在册,以其中半成,留待你子孙取用,这也够他们十代富贵了。”

  黄台吉侧目许久,长叹笑道:“我不如你,也好,女真八旗,我不打皇虞旗号、不打八旗旗号。城内汉蒙女真不愿去者无论男女老少,我一人不害。府库粮草不少,各部私藏的我并不知道,你们自己去点察罢。”

  随后马上长揖称道:“抬手之义,我记在心里。若朝廷逼迫,无论在高丽倭岛,我自起哄作乱,为足下解忧。”

  “好生筹划,”李征叫住要走马下山回城的黄台吉,最后予他一个好处,“叫豪格留下,选精锐若干,皮岛船只,我送你三百艘,不足者我补齐。”

  若没有黄台吉“必要时掩护”之承诺,李征不会送他渡海战船。

  但既他承诺在朝廷试图逼迫辽东时作乱相助,李征不吝啬那点木船。

  黄台吉大笑,走马下山后,路上心中暗笑:“这也是个糊涂汉子,且看一两年,他若在辽东稳如泰山,那便是皇虞国本。”

  所以他这是做了个空头人情罢了,有什么值得?

  到时这战船三百艘,黄台吉不能不感激。

  他最缺的就是这个。

  回到城内,黄台吉急召各部在崇政殿议事,以李征所言告知,只加了一个自己的要求:“今夜准备妥当,明日一早出城。各部要带什么自己定,两黄旗分文不带、粮草不带。”

  各部旗主军官不作声,多尔衮出列称:“弟与兄共克时艰,两白旗便不带什么了,只带着家眷便是。”

  各旗旗主都侧目,多尔衮面如静水。

  他打赌,黄台吉一定得到了好处。

  跟着他,两白旗不吃亏。

  果然,次日一早,黄台吉着金甲白马出城,绕沈阳一圈,见李征挥师入城,挥挥手便走。

  城内,十七万军民留下了不到七万,基本上都是老弱。

  但巴达礼来求见,哭道:“大王,末将有一姑母,本是努尔哈赤侧妃,如今也留在宫内,末将愿以死求之回家。”

  “人老了,回了娘家未必很好,你自去问她,若愿留着,可带着她的子女去赫图阿拉陪伴努尔哈赤。但若不愿,随你便是,去南都也好,回科尔沁草原也罢,不过是个老人罢了。”李征允诺。

  巴达礼大喜过望。

  到清宫门外,留下的大都是老妇幼女,一起在宫外白衣散发跪着等候处置。

  李征叫来军中女兵,叫她们带着这些人去代善府邸暂住,将来问清楚各自去向再做安顿。

  “军令不必重复,哪一个违反军令,军法处置不必留情。”李征严令马,又叫来贺赞贺诚再三强调。

  三人领命而去。

  夏侯湛刘小保不必吩咐便带了本部满城巡逻,敢试图趁乱劫掠者就地正法。

  一时城内安定。

  李征又命三位郡主点察粮仓出榜安民,自进了空无一人的清宫。

  这哪里是皇宫,规制最多只有国公府标准。

  崇政殿内,伪清玉玺龙袍整整齐齐放在长案上面。

  “收了吧,明日派人送北都,叫孙传庭送去南都。”李征也没看这些,只看了看龙袍便吩咐海兰珠。

  海兰珠就很奇怪,不看他们私自制作的玉玺,看那一件不怎么好看的龙袍干什么?

  自然是好奇。

  李征受清宫剧影响,总以为大清的龙袍就是影视剧里那种。

  如今一看,黄台吉时代的满清龙袍压根就不是那样的。

  就跟明太祖朱元璋坐像上的一样,淡黄色的龙袍上根本就没有大红大紫的刺绣,只有暗纹龙形图案。

  比起十全老人乾小四在影视剧里的龙袍,黄台吉的龙袍高级得有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快感。

  就像乾小四盖章前和盖章后的《山居图》一样,这时候大清皇帝的龙袍跟汉家皇帝的至少在观感上相差不大。

  高级感,就是那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感觉。

  海兰珠收起玉玺龙袍,就一个小小的包袱便装下了。

  但这只是其中一点,还有象征皇室专用的玉蝶金页、大清国宝、大清皇帝之宝等诸多金玉器皿。

  海兰珠忙了半天,在清宫巡逻一圈安排了警戒回来的红娘子绿珠帮着才收拾完。

  乌兰不放心,又爬到屋顶检查了一遍,下来后看到李征靠着柱子拿着几本橙黄色奏章再看,忙凑过去一看,这啥呀?

  “清帝退位诏书,黄台吉上书天下共主、大于皇帝请罪奏表,哦,这个有点内涵,是废除大清六部九卿的训令,朝廷要的就是这个。”李征说,并随手将一摞奏章仍在桌上。

  没什么好看的了,即日起,大清提前三百年宣告灭亡了。

  如此小事,何必重视。

  这就……

  装过头了!

  李征在清宫转了一圈,对这个论规制不如荣国府,论艺术美感还不如他那个小小郡王府的地方没什么兴趣。

  金国凤寸步不离跟在后面,见他看完,请示道:“大王,是否烧掉它?”

  “陛下可不舍得,这么大一个院子就因为黄台吉僭越之时住过便烧掉,陛下又要节衣缩食了。”李征笑道,“留着吧,他们存在过,不必全面否定。安排军士守好,便是诏令此处为辽东行省三司,我看也不要住人,让百姓人家闲来都来看看,声势浩荡的大清皇帝,也不过就是住过一个大一点的院子。”

  金国凤大喜过望,他本来劝说李征不要在这里久留。

  如今好,人家压根就没想过那些乱七八糟的。

  是,李征是不想,也没那必要。

  可太上皇火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 是时候结束了?

  “防着呢,这是防着我们。”接到密奏,太上皇恼火极了。

  李征在进沈阳城之前便发了密奏,声明自己和军队都不会进清宫。

  看到这个太上皇就恼怒。

  就黄台吉修的那皇宫,说好听点叫地主家的大院子,说不好听点连国公府邸的水准都赶不上。

  你避讳什么?

  “老皇爷,也没有避讳,还有说明。”曹化淳忙提醒。

  太上皇接着往下一看,这心里就略微舒坦了。

  李征说,不入清宫并非避嫌,而是条件并不如新修的衙门。

  不过,要把清宫开发成但凡去沈阳之人,无论士农工商均可花十个铜板进去逛一圈的什么公园,这是不是过分了?

  “回信,写个奏章,明日特开大朝,这清宫么,”太上皇略一沉吟笑道,“既是不值得改造处,那便叫民众没事去看看。不过,在清宫旁边要加盖两座书院!”

  曹化淳会意,这是要将传统的士林贡院与新兴的科技学院结合起来。

  入夜,李征在清宫外面的小房子里居住,时有豪格来求见。

  他是黄台吉留着等皮岛船只的。

  觐见时,见李征不在清宫,豪格无奈道:“大王之尊自然配不得这个院子,但若大王不入住,便是改成布政使司也只怕无人敢住。”

  “这倒没什么,只不过这个院子条件的确不好。”李征道,“坐着说,你父亲定有话要让你传达,他不能放下尊严,你不必担忧那么多,直说无妨。”

  豪格佩服,坐下说道:“家父自称已是一头病虎,我虽不认可,却要原话上奏。家父自言只怕……唉,只怕血气耗光,看不到大王登陆倭岛那一日。女真各部内讧已显,我们家这一脉有平山之败、沈阳之退,首领之位坐不得。”

  “那是他不愿让你们兄弟吃苦,女真八旗还没有个能与你父亲抗衡的,代善没那个本事,多尔衮手段没你父亲高明。”李征直言道,“这也算为你们家留了元气,你回去可告诉他,开脱海疆,那也是为国有功。”

  豪格心喜,又问起虞军接下来的安排。

  “家父虽然没有说,我只怕高丽人趁机挑拨。”豪格道。

  李征耻笑道:“李氏怎么挑拨?莽古尔泰被放回去了,他守住铁山,高丽只好龟缩汉城。不必担心,我们目前还没有乘胜追击计划,我们要去漠北。”

  果然!

  豪格暗算一番行程,来年开春之前李征不会回来。

  这能给他们一点机会整顿军务。

  便告知:“女真一族留下的不少,方才我去问过,都有改名换姓入籍汉人分散辽东之意,却不知圣天子意下如何?”

  “可。”李征道。

  豪格忙去统计,这也是他留下的一个作用。

  留在辽东的女真人没有任何机会,让他们做内应也不行。

  倒不如让他们隐姓埋名,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去。

  不到夜半,太上皇传信来。

  李征便写一道奏章传过去,待要休息时,快马来报,从淮泗、山东及中原迁徙过来的人口到了。

  多达十二万户的第一批出关民众,自七月抵达北都,一部分走辽西走廊先出法,一些老弱妇孺坐船从大沽口出发,于八月初到达营口,与李征错了个前后脚。

  这些人在营口汇聚以后,刘肇基编户齐民,根据家庭将十二万户百姓分成十二组,一半留在辽南先帮助皇庄开垦荒地,也赚点安家钱。

  一半迅速北上,今夜终于赶到沈阳城外。

  李征喜悦,急令刘肇基发放粮食,迁民众迅速北上沈阳,一面急令三郡主迅速将民众整编成卫。

  一卫一千户,选百人为伍,就近安排在沈阳郊外。

  又命军中老卒前去暂代百户千户教化,限期十日内完成。

  到天明时分,豪格拿着统计册来报,留在沈阳的数万人口,其中九成汉人,只有一成是女真老弱。

  李征一视同仁,命军中发放粮食,整编成行伍暂且在城外居住。

  城内哭声大作,都以为要将他们赶到郊外,这眼看这就到冬天了,去了郊外怎么生活?

  豪格也心下疑惑,催促着族人推车牵牛到了城外,才到城北不足五里,便是他也惊呼出声。

  短松冈之后,一片山清水秀,青砖碧瓦的农家小村空无一人,村口一块石碑,上书“五里上村”大字。

  后面跟上来军中老兵传令:“城内须改造,不然无法住人。你等暂且在这里安身,村周围土地无论男女老弱一人两亩,村庄另有修建好的牛棚猪圈,能养生口的养一些挣钱,然生活习俗要改。”

  女真人进村,只见成排连栋的屋舍井然有序,里头甚至都装上了简单的家具。

  还有火炉子,竟然奢侈地主要居所都装了。

  家家户户都有后院,不知什么做成的凉棚里堆满了石炭做成的煤球。

  “那是蜂窝煤,一会有人来教你们使用。”老兵叮嘱,“入住后,切记不要随地大小便,瘟疫就是从这来的。家家户户都有厕所,用水冲很方便。至于后续处理,你们看厨房,有沼气,这跟南都一样,皇上才享受到这个条件。”

  简单介绍后,入住的女真人惊喜不已,原来每家的厨房早就足足留了二三百斤大米。

  “这是把人当人看。”豪格心中既喜且忧。

  这样的条件,女真人岂能再跟着他们玩命?

首节上一节296/3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