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第189节

  相距不到百丈的城墙之间,数不清的大石头小石头点缀出星星点点的营寨,炸一下眼睛,那营寨便搭建起一层砖头,这是要修建居住点。

  但这产生了一个问题,用水从哪里来?

  跑去问李征,李征正在城墙下拿着刀子砍那些麻袋。

  他可不是闲的,他得试试这沙城到底有多坚固。

  效果很不错,沙子里应该是混入了一些粘合剂,装进麻袋能很快凝固成巨大的砖头,要用几百年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坚持几十年没问题。

  李破虏来问用水,李征找了下,从沙子底下找到一条供水管。

  这是从黄河抽过来的水,要不然现代工队也没法实现沙土粘合。

  这是这几天里,工程队利用这时空的人无法发现他们的优势翻过长城铺设的地下水管。

  李破虏就想,那这还打什么?

  是啊,这还打什么?

  李征看着第一座经过阿拉善沙漠的沙城修建完成,当即令马回去调集三大营一部人马先驻扎进来。

  他还想去大小松山看看。

  监控林丹汗不用他亲力亲为,三个斥候营会把活干好,他自己还可以等待大型无人机在整个河套地区拍摄的照片发过来再互相验证。

  只是还没等他出发,现代又有工程规划图给他塞过来。

  根据无人机拍摄的照片,现代设计团队给了他一个造价很大但对未来十分有好处的规划。

  利用大虞皇朝时空阿拉善沙漠里还有一些土地与淡水的优势,从中卫取黄河之水进入阿拉善,再连同沙漠里的几个小绿洲。

  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到工程最大最艰巨的阶段。

  修一条连通河套平原黄河、古浪河最下游的古浪泽、镇番卫(甘肃民勤)长城外东北方的白亭海,以及如今储水量还很大的居延海的水路。

  这样一来,既可以对阿拉善沙漠进行水供应,又可以根据各地随季节而径流量变化巨大的特点进行水资源调控,尽量让更多的水能够在不影响黄河主干流的前提下留在贫瘠的漠南西部。

  这也还不是这个规划图的顶点。

  按照现代水利专家团队的建议,如果李征确实要发展河套,甚至从这时候起便改善北方生态系统,甚至筹划将来从北海(贝加尔湖)调水调控北方供水系统,那么将来这套从甘肃西部到内蒙中部中南部的水利系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起码能给干涸的陕北高原补充一部分水分,植被覆盖可以尽快补充上去。”水利专家团队建议。

  不过联络员也奉劝李征:“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么大的工程很可能会给你带去巨大的压力。我们看不到那边的局势,无法给你精准的支援。如果这套工程太大,很可能会促使你不得不尽快进军贝加尔湖,这不是什么好事。”

  李征考虑了两天,中军主力进入沙漠后他下定决心。

  这水利系统,咱得修!

  没有这个,河套地区的发展潜力就很有限,没有农业基础,汉人就在这里活不成,而不在这一片区域养活千万人口,漠南可能在我们手中,漠北却早晚要被别人吞进嘴里。

  而且,他早计划要从北海调水恢复北方生态,前期不把该做的做好,将来再扩建那就造成太多浪费了。

  不要说大北方就活该贫瘠,就算是后世沙尘漫天的河套北部,在秦汉时期可还有“林胡”在这里定居的,所谓林胡便是住在森林里的胡人。

  这说明,这里是无节制的人类活动太多,才破坏了环境基础。

  那就想办法咬咬牙恢复。

  至于欠债,那得跟人家签订合同。

  李征起草了一份简单的“北境整体开发合作合同”,签上自己的名字,用了王宝,给现代那边传了过去。

  合同很简单,牵涉到的东西可一点也不简单。

  首先是“北方水利工程总规划”设计,其中几天前现代给的那套水利系统规划图只是最小的一部分,李征在里面还加上了包括从贝加尔湖修建直达嘉峪关外的水利系统的条件。

  其次,李征要求现代帮助他先修建三条分别从贺兰山到和林、从阴山到忽兰忽失温(乌兰巴托)、从大同到后世二连浩特再到忽兰忽失温的官道,要求要高过地面一到三丈,保证至少比这个时代的官道平坦宽阔且可以走自行车。

  最后,李征请求战争缓和后工程队帮助他先修建从莫南莫北分界线呈东西走向的一条常规军用高速路。

  为此,李征以北海附近的资源尤其油气资源开发为交换条件。

  联络员发过来一张黑脸:“你知道那地方最多的是什么吗?”

  什么?

  李征记得好像那边的油气资源挺丰富的啊。

  “煤炭!不过也行,修这些工程用不了多少钱,煤炭我们也很需要。”联络员建议,“合同上可以修改一下,这些你能很快用上的,能吸引你那个时空资金流向的,你得多给自己留一些,我们开采一些,给你留下开采设备你自己培养人员。”

  “油气不需要?”李征琢磨了片刻道,“要不把秋明油田给拿下算了。”

  “那得以后再说,接下来你肯定会去东北,顺便把库页岛搞到手,”联络员画了个讪笑的脸,“那地方油气资源可多啊,而且你要培训海军,那地方就不错。东进吃掉倭国北部,北上先占领白令海峡,就那边的煤气资源,你累死我们也开采不完。”

  不可能,开组马力的工业化全门类,那需要的油气资源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征一算这样也好,于是修改好合同再发过去,那边没几分钟塞了回来:“合作万岁,时空贸易万岁!”

  嗯,万岁,万岁。

  这合同一签订,李征就算离开这也不会影响建设,这下他胆子就大了。

  正好无人机从前套拍摄到的大量照片,看植被消失于河流颜色,可以完全肯定鞑靼人在迅速向鞑靼可汗金帐集结。

  延绥镇那边,城里城外烟尘四起也可证明林丹的确在攻打贺人龙和高迎祥。

  李征当即令斥候南下直奔金城。

  要尽快调动金城陈奇瑜所部兵马了,要不然,如今盘旋在居延海附近的外喀尔喀所部会跑!

  李征令陈奇瑜调动巩昌府(天水)、临洮府所部禁军及一部分卫戍军立即开赴大小松山,并勒令金城禁军前出长城,在现代的皋兰县一带巡弋。

  另外,已进入宁夏卫灵州所(灵武)的赵率教所部沿着黄河南岸迅速构筑防线,并责令赵率教扩编所部禁军、储备豆料。

  而已到西宁府的熊廷弼所部则被责令以肃藩高原卫戍军为主力,尽快扩大对青海湖土默特部战果。

  这是西线调动。

  中线宁夏后卫卫戍军、延绥镇卫戍军全部推上长城防御,贺人龙高迎祥所部禁军筹备马匹物资准备出长城北伐。

  东线则不予理睬,李征的大纛在大同,东路军自然是中军,用不着提前传达军令。

  这一番调动效果十足。

  当斥候营绕到榆林西北部,风尘仆仆佯自大同来,城下不攻城,只威慑贺人龙高迎祥的林丹汗也接到各路密报。

  贺兰山西侧道路畅通无阻。

  但去西宁的必经之路金城北部有陈奇瑜的骑兵部队活动。

  金城北部长城沿线增加了兵力。

  但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卫戍军而已,没多少战斗力。

  林丹汗在羊皮图子上仔细观察,他担心的是肃藩九营会突然增援某个战场,尤其是大小松山战场。

  一旦九营出现在那,林丹自认为就麻烦了,要摆脱咬着敌人就不松手的肃藩九营,他没那个能力。

  倘若不能尽快摆脱肃藩兵马,那就很难一鼓作气冲破熊廷弼的西宁重步兵集群包围。

  林丹一时犹豫不决。

  没两天,眼看着长城上面的守军越来越多,林丹不住喜悦的同时,也渐渐失去了等待外喀尔喀所部消息的耐心。

  正这时,外喀尔喀一部走漠南漠北分界线赶到榆林西南白城子(察罕城),带来了一个足以让林丹汗下定决心的消息。

  肃藩九营出动了,正在李绍的指挥下向居延海方向试探性进攻,和外喀尔喀所部略一接触便全面退回了长城以南。

  趁这个机会,外喀尔喀汗所部十八部正在带着辎重物资向大小松山北侧出口前进。

  “走!”林丹汗当时便没有犹豫,跳上白马撒腿就往北方跑。

  是时候出现在贺兰山西部了,那里的道路畅通无阻,完全可以抢在武烈王那个二傻子反应过来之前南下金城!

第二百九十九章 黄台吉你别急

  李征也觉着自己挺实在的。

  他数着日子,一直等到七月十三,无人机才传来套外鞑靼人大举向西迁移的消息。

  数十万少说三十万鞑靼人所过之处,草地都变了颜色,半个时辰一次拍照,以草地颜色足见鞑靼人行军速度与行军方向。

  冲着贺兰山而来!

  李征不急不躁,依旧不下令对长流水甚至乱井五个千人队进行突袭。

  不急,再等一等,林丹并没有明确向贺兰山北山前进,他也有可能从宁夏后卫长城关(宁夏盐池)破关而入。

  七月十七日,照片上的行军痕迹完全显示,林丹汗这厮就是冲着贺兰山北麓、狼山西部的峪口前进,其目的就是要从这个峪口经过,然后迅速调头南下直奔埋伏圈而来。

  也正是在这一天,大松山小松山北部的古浪湖附近出现了大量外喀尔喀骑兵,沙漠中出现了大量战马和帐篷。

  次日一早,李征从图片上判断林丹汗所部主力已经到了狼山西峪口,当即令李破虏与马引亲卫营分南北直奔东边,出沙漠三十里袭击乱井。

  那里有林丹汗三个千人队驻扎,战斗力很强。

  李破虏询问:“可否等斥候回来?”

  话音未落,夏侯湛飞马赶到,中路斥候营带来了两个消息,随后贺赞贺诚也从东西两边飞马赶来。

  中路夏侯湛回报:“昨晚上乱井多出两个千人队;宁安堡(宁夏中宁)已策反鞑靼密探接到密令三日后在胜金关内防火袭扰我军。”

  西路贺赞回报:“大小松山一带出现敌军,身份暂不可知。”

  东路贺诚回报:“数日之前,红柳河流域、黑水流域鞑靼人突然开始北上,行动非常迅速,当地卫戍军不敢追赶,我军斥候无法跟上去抵近侦察。”

  帐下众将大喜,这次赌对了!

  “斥候营休整,去熟悉一下阿拉善沙漠新地形,其余各部就地休整,准备战斗。”李征喝令。

  李问剑建议:“袭击乱井先不用急,既敌军先头部队已秘密抵达,万一我军袭取之后还有先头部队到达必然会被察觉。”

  “林丹没有那个耐心,三日内鞑靼人也没有时机再派遣斥候,可以袭击。”李征道。

  李问剑不解。

  “外喀尔喀到了,他们在大松山小松山一带等待林丹,看起来应该是林丹要给他们支援,让外喀尔喀与哈密各部随后达成什么密约,大约应当是对青海湖区域的瓜分。”李征道,“若不然,外喀尔喀不会帮林丹去青海。”

  “应该是了,去年我军斥候从燕然山附近回来,带回的消息显示,去年夏秋两季外喀尔喀各部内讧,又遭遇瘟疫横行,他们无法在那里待着。”李持剑想起这个消息连忙说道。

  “那就是了,瓦剌之南部如今与朱明后人在北疆一带融合,已形成截然不同与南疆与瓦剌之景象,原来的瓦剌金帐获取不到物资,又无法从鞑靼金帐劫掠奴隶,他们只能内耗。”李征道。

  看看地图,李征又猜测:“如果因之内斗而尸横遍野,那要不产生瘟疫才怪。外喀尔喀作为游离于瓦剌与鞑靼之间的部落,平时吃了不少过路费,当瓦剌人打得不可分解时,南下吃外喀尔喀便成了各部共同选择。”

  这个猜测在肃藩获得的准确情报证实下那就不只是猜测了。

  这下中军诸将也紧张起来。

  林丹此次全力以赴远征青海,其部众必然全部携带,那十五六十万人的规模,轻松凑出二十万至少十五万骑兵不成问题。

  外喀尔喀南下,那只能是在内斗与瘟疫中活下来的精壮骑兵,少说恐怕也有七八万。

  再加上始终没有露面,想来必然是在东套地区休整的却图汗所部十几万人口五六万骑兵,这一仗可就难打了。

  “我们只有五千门火炮,也不知弹药有多少,还有粮草辎重,这仗恐怕要出事。”贺虎臣与四个老将说。

  李征看两眼,指着外头道:“若无一万门火炮、百万发炮弹,我在这等林丹干什么?外头自己去拿。”

  ……

  五个老将就不知该说什么了。

  那火炮,怎么从你手里拿出来的,好像少于一千门规模你都懒得提?

首节上一节189/3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