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第183节

  “这是要犁庭扫穴,一解百年来我朝寸步不出长城之屈辱。”卢象升对这个安排很满意,笑道,“那就看三大营能否将林丹打死在西套。”

第二百九十二章 朕只是仁厚,又不是纯傻!

  西套,也就是现代的银川平原。

  那里是如今的鞑靼可汗所在处,也是鞑靼诸部的总部。

  虎大威就觉着卢象升可能没太当回事,不是很相信这一次中军能横扫林丹汗。

  他本想劝几句,可不知该怎么劝说。

  三千门大炮是很了不得,可在如今的天下人看来,就算有三千门大炮,也未必能养得起。

  不说每开炮三四次便要清理保养,便是全部不出问题连发当今火炮的总发射次数的极限,那也最多只能打出十万发炮弹。

  昨晚那声势惊人但没有取得太大效果的炮击,实际上已经把那些火炮弄废了。

  更关键的是,火炮打出去的炮弹、要装填的火药也很关键。

  三大营能携带多杀炮弹多少火药?以昨晚那种打法能起到多大作用?

  “若是等敌军摆开阵势再突然开炮,十轮齐射至少能干掉林丹一万兵马,武烈王到底还是太年轻,不懂战争。”虎大威也颇为抱怨。

  那么多火炮若给大同多留一千门,大同立即稳如泰山,塞外的鞑子得知后马上变得能歌善舞。

  “可惜了,那么好的炮遇到了这种将领。”虎大威心里埋怨。

  卢象升不敢想那么多的,琢磨到傍晚,觉着李征的这个战略安排是合适的,是他也可以做到的,便立即让虎大威带领天雄军向阳高(山西阳高)秘密开进,并立即启用与北都得飞鸽传书。

  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卢象升又让军中斥候专门留出两个百人队,随时准备六百里加急与北都武烈大营联络。

  到了晚上,卢象升越想那三千门火炮越眼馋,便咬着牙写了一道密奏,准备次日便传往徐州,再由徐州转发到紫禁城。

  密奏到达之日,皇帝以一位太宗的妃子薨而罢朝,只简单地处理一些要紧的朝政。

  曹化淳拿着密奏进了文华殿时,王承恩也从后面转来。

  “荣国府的那个贾琏也刚从虞城回来,处理的还不算差。兼并的土地全部退还,本有的爵产土地在县衙重新登记,并请卢九德派人去测量。”王承恩启奏。

  皇帝问道:“荣宁二府是怎么处理那些豪奴的?”

  “罚了银子,绑了送回虞城送交县衙审理。”王承恩道。

  皇帝颇满意。

  “皇爷,卢象升密奏。”曹化淳拿着密奏急报。

  皇帝一看便猜到李征到大同了。

  李征赶到北都的时候,黑伯就紧急飞鸽传书启奏过,再后来李征出长城扫灭几个小部落,黑伯也立即向南都发了紧急密奏。

  可皇帝没想到行军这么快,这才几天怎么就到大同卢象升那了?

  “福王府那些事不处理了?”皇帝嘀咕着打开密奏一看,“瞧瞧,果然又跑到大同去了,把林丹还给吓着了。”

  两个大太监大喜。

  “不用告知四海,这是在逼着林丹往青海跑。”皇帝到处一找,“熊廷弼到达西宁没有?”

  “到了,三日前才到,满桂也到达平凉府了。在此之前,陕西镇赵率教急不可耐已出兵宁夏卫,这些消息应该已经到达林丹面前。”王承恩忙找出甘肃巡抚陈奇瑜的密奏呈上来。

  皇帝稍觉安心,转念又想起三大营那点兵力,满打满算连同新兵和俘虏,如今也才不到五万人,若林丹汗下定决心去青海,他与却图汗可是有二十万骑兵、近四十万随从的啊。

  五万打六十万,还要打围歼,这是在太冒险了。

  “想当年淝水之战时,谢玄以八万对前秦苻坚八十万尚且艰难,何况五万对六十万。”皇帝十分不放心,嘴里说着,心里想了片刻,愣是没法从别处凑几万人再给河套调过去。

  曹化淳道:“延绥镇贺人龙高迎祥与大王有旧,应当不至于坐视不理。”

  “不可能调走延绥镇驻军,”皇帝在这一点上看的反倒最清楚,与二人说道,“一则这些边关骄兵悍将若去参加此战,中军难以控制反而自乱阵脚;其二,他们要作为后手预备;其三,一旦我军得胜,敌六十万人马,便是逃出去六千,那也足以肆虐延绥镇,若贺人龙与高迎祥出战,生民便成了鞑子的人质,长城防线也将会被打破。”

  如此说来,宁夏卫与山西河东地区的卫戍军与禁军也很难抽调到战场上。

  那就只能依靠中军三大营那五万人马与林丹汗六十万兵马决战。

  曹化淳王承恩想着都头大。

  如此以少胜多,就算我军占据火炮锋利与有心算无心的优势那也无法拉近与敌军的差距。

  这一仗还怎么打下去?

  更让皇帝揪心的是河南府。

  原本他判断李征会在河南府捣毁福王府,至少抓住福王府非法兼并土地的罪证,将河南府流民和大量的奴仆编入军中。

  新兵好歹也能壮一壮声势不是?

  可李征自济宁府北上,在华北画了一个半圆,眼看着是要走山西河东地区,自宁夏卫进入贺兰山西侧沙漠。

  他没有任何多余的闲暇去整顿河南府,自然也就无法整编几万大军。

  这不仅仅是战场兵员缺少的麻烦。

  一旦战事不利我们,福王鲁王可是立即能在河南府组建新兵部队,趁机接管山西南部与陕西甘肃等地的。

  见皇帝实在太过忧虑,两个大太监便扯开了话题。

  也不是他们不关心前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看武烈王娜行事作风,他是按照中枢的“指导意见”打仗的人?

  与其担心前线会出问题,还不如想办法让皇帝暂时开心一点。

  曹化淳便建议:“皇爷,六部尚书如今断断续续已被全部腾出来,是不是该尽快诏令可靠大臣充任六部尚书?”

  “这么急要六部尚书干什么?”皇帝哂笑道,“六个一等一的实权当朝大员位置,你瞧外廷争成了什么样。福王鲁王大打出手,为各自心腹争权夺利;四个宰辅密信往来不断,各自还要打压别的大臣占据尚书职位。就连那些贵勋们也坐不住,纷纷跳出来争夺权力,让他们多打一阵子才好。”

  王承恩没想明白,就说早晚还是要任命六部尚书的。

  皇帝侧目,你是不是傻?

  “福王力推才从诏狱放出去的前应天府尹金某,鲁王便给此人找问题。鲁王试图力推当年故人任六部尚书,福王已对外放出风声,以肃毅王之死与鲁王府脱不开干系为由拽鲁王府裤腰带。内阁与外廷反目成仇,数日不往来,连东林都跳了出来,试图在江南制造声势。这多热闹,他们不去争,不去抢,不去互相攻讦,内廷岂能安稳?!”皇帝笑道。

  王承恩道:“可若他们达成协议彼此交易?”

  “金某去工部,你瞧内阁急不急;鲁王故人去刑部,你瞧福王急不急。他们若不急,到时候再拿下几个,他们就又都着急了。”皇帝老神在在。

  王承恩似懂非懂:“可若他们还不着急?”

  “让贾赦去当礼部侍郎,你看东林急不急;让王子腾去当户部尚书,你看那两个亲王急不急。”皇帝笑道,想想又不安道,“可惜暂且不知北方战况,倘若鞑靼可汗能被干掉,西北留一个陈奇瑜足够了,熊廷弼回来当兵部尚书,你瞧内阁急不急。”

  得,话赶话又说到北伐上面去了。

  兴庆宫,太上皇拿着放大镜,趴在地上一寸一寸看河套地图。

  孙太后陪着他,见实在辛苦得很,便劝说:“边将那么多,他们自有章法。”

  “你不懂!”太上皇扔下放大镜坐在地上,摩挲着胡子苦恼道,“这一仗,可是五万人对至少六十万敌人!”

  至少?

  “贺人龙这些年越发保守,早没有了当年与鞑靼人死战的那股子疯狂,他要保留实力!”太上皇与孙太后说,“这个高迎祥算是个好汉,可在这个贺人龙压迫下,他也不得不保守,要不然手里那点人打完了,他无法牵制贺人龙。”

  孙太后就说,卢象升不至于坐视不管。

  “大同还需要阿罴送军资,卢象升是一员猛将,但不算是一员上将。这个人耿直,忠诚,就是不会变通。要说列阵作战,卢象升只凭敢带头冲阵,他就错不了。但九边那么长的防线,山西宣大两镇最要紧,”太上皇叹道,“我只怕黄台吉这次发了疯,让卢象升没法支援北都与西套。”

  孙太后不懂,只说:“武烈王是肃王后人,必然能打好这一仗。我看皇帝这些日子也焦虑,只怕外廷会趁虚而入。”

  “想得美!皇帝可没那么好欺负,他这是腾笼换鸟,看外廷那帮人打的头破血流争夺六部尚书位置。”太上皇好笑,“你这个人,你这辈子就只想着这个儿子。”

  孙太后道:“岂能不想,皇帝这些年过的不愉快。”

  太上皇撇嘴,不愉快是真的。

  当皇帝如果能愉快,那必定是个昏君,是个狗皇帝。

  你看老朱家那帮皇帝,后来的那几个小日子过的多痛快,结果怎么着?

  “皇帝是仁慈,但可不是蠢。如今放开手脚外廷不是他对手,”太上皇暗戳戳透露,“他是要给自己儿子稳固江山的。”

  孙太后一呆,过了很久长长出了口气,垂泪道:“我这个儿子,什么时候也有了儿子,我也不再牵挂了。”

  太上皇哼哼两声,又趴在地图上看局势。

  五万对六十万,还要应对塞内的那些军头,这一仗不好打,要是打不好,那可就又要等好几年才能在找到战机了。

  还有这个黄台吉,再给他几年光景,他怕是真的要成精了,若这一战不能得胜,国朝的主要精力就得放在东北。

  那林丹跑到青海,原本就对国朝西北很有威胁的“海虏”可就更难对付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你这样让老贾家很为难啊!

  贾琏今日才会南都,他在虞城也算是基本上解决了荣宁二府的祖产爵产出现的问题。

  可再回到南都,这个地方令他感觉到很陌生。

  原本熙熙攘攘的西城突然冷清了,逐渐热起来的天气也没让西城居住的人如往年一般出门享受江南春天的惬意。

  “东城难道这么快就建好了?”贾琏心里想着,快步往家里走。

  才到门口,正好贾政下值回家。

  如今的贾政比以前自在得多,通政司逐渐没有那么多奏章要处理,他这个左通政的工作量下降了不少。

  但如今能送到的,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奏章,贾政学了不少东西。

  见贾琏在门口等着行礼,贾政下了车,迎着问道:“于路可顺遂?”

  贾琏心里欢喜,忙道:“好是好,只是想家里人。”

  “那是自然,你年纪小,出门却多,”贾政笑道,“正好,你回来了,我们也要到庄园去了。”

  荣宁二府在金陵也是有庄园的,也不大,合起来也还不到一百亩,庄子上一些闲人照顾着,到城内热的受不了,两府也会出城去避暑。

  这是从荣宁二公那会就有的一点田产,官府是登记在案的。

  叔侄两个往里头走,贾政问起虞城之事。

  贾琏知道其实问的是河南如今的局势。

  “很不好!”贾琏先下了个定义,随后道,“开封府搞得好,皇庄进去了,流民安置了,人口也增加了,归德府丁知府意图效仿开封而不能得,只怕还要闹出些乱子。侄儿回来之前还听禹城一些人说,要设法将丁知府赶走。”

  “没什么可奇怪的,”贾政一笑,“如今朝堂内外斗争日趋激烈,连我这样没本事的人都卷了进去,地方上岂能不残酷。我知道这个丁知府,此人是科甲正途出身,但与东林不睦,又为清流不容,他恐怕会很难。”

  贾琏神秘一笑道:“那可未必,这位丁知府有个兄长,也是举人出身,却没有做官,其长女早与荣王之后有婚约,今年若没有问题,只怕他们是要结亲的。”

  贾政微微一皱眉,这可麻烦了。

  这个丁知府是二圣信任的大臣,把他放在归德府那个地方,原本是准备让他将皇庄引入河南的。

  这也可见二圣对这个人其实是很信任,对他的能力也是认可的。

  但若他们河北丁氏与荣王府结了亲,荣王曾孙如今即将袭奉国将军爵位,一旦得到丁知府与丁氏之助,他们恐怕也会对皇位起觊觎之心!

  难道丁氏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或者是说他们本来就是冲着这个来的?

  “丁知府麻烦了。”贾政轻叹。

  贾琏也很惋惜,他见过这位丁知府,那是个人才,至少能静下心来劝课农桑,自己也能去地里头耕种,这是个对农业很了解也很熟练的好官。

  到了荣禧堂,贾琏略微休息片刻,换了衣服便赶紧去见老太君。

  哪想才到荣庆堂,一张烫金大红请柬放在桌上。

首节上一节183/3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