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第173节

  在南都这么多天,他不是整天跟荣宁二府闹着玩。

  何况,黑伯被封为燕山卫副千户,他就马上明白这个地方有猫腻,极有可能与肃藩第四代肃王战死沙场有很大关系。

  后来接触到机密资料后,李征就知道了孙继祖这个人。

  只是没想到,这厮竟然与夏金桂搅和在了一起。

  热闹了!

  宋献策这下听明白了,当年的事情李征至少知道外人打听不到的机密。

  他思索了片刻建言:“大王,如今不适合。”

  他担心李征回头跟这些仇人死磕,如今大环境不允许两个铁帽子王出太大的问题,因为宗室需要有分量的亲王镇压外朝。

  “我知道,这件事要算账也不能从小处算,鲁王才是最大的问题。”李征宽慰,“先生放心,国仇家恨都要解决,但要在不合适的时候拉在一起解决,那就很可能一个都解决不了。”

  宋献策大喜,这一下他就安心了。

  知道取舍的人,一定会有更好的收获。

  李征吩咐:“不必管他,让他们随便怎么折腾,北伐若成功,他们不跳起来二圣也会解决他们。你在军中歇息几日,正好,你押送一批盐糖去虞城,没有钱,许多事你解决不了。”

  说着便调侃道:“也要给自己留点私房钱,凤姐儿可不好说话!”

  贾琏叹气,何止是不好说话,如今的王熙凤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

  她是真不在乎他出去厮混了,但也不在乎他们的日子能不能过得下去。

  “说实话,微臣近来还真没敢去鬼混,虽然整日与一群浪荡子到处吃酒消遣,可做的都是正经事,哪里敢有半分松懈之心。”贾琏苦闷不已。

  李征可不管他们夫妻之间的那些破事,自与贾琏无话可说。

第二百七十九章 老将不听话,照样砍脑袋!

  看过了带来的田庄契约,李征就让贾琏去军中歇息。

  他与宋献策研究地图。

  宋献策见他目光一直在贺兰山区域游荡,旁敲侧击问道:“大王之意,林丹汗会南下?”

  “他一定要南下,也必须南下!”李征笃定,“原本我也有顾虑,这一次二位姑祖母在青海一打,若以平凉府熊廷弼大军往西宁一扎,他林丹汗哪里去?草原上他站不住脚了,我们不允许,黄台吉也要搞掉他。”

  宋献策不赞同这个判断。

  黄台吉还是希望联合林丹汗的!

  “那是以前,现如今黄台吉先后征服了科尔沁,海西女真以及北山野人女真,他不需要一个黄金家族的大汗在草原上分享建奴酋长的权威。只有驱逐林丹汗,使之遁入西陲,黄台吉才能放心与蒙古各部联盟。”李征笑道。

  宋献策是个很好的谋士,但他并不了解草原上的局势和建奴的利益诉求。

  宋献策将信将疑,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目光在平凉府停留了片刻。

  熊廷弼也是一个很能打的文臣,可他要在平凉府坐镇,如果他的重步兵去了西宁,平凉府防守交给什么人?

  李征在地图上的金城点了点。

  “陈奇瑜?不,满桂?”宋献策吃惊,“陈奇瑜是巡抚,他不可能从甘肃跑到陕西,也只有满桂这个将军才能奉诏调动。可是,满桂是蒙人啊。”

  在金城的就只有这两个人了,要把他们调走其中一个,金城万一有什么闪失,整个西陲可就被动了。

  而且这样一来给肃藩的压力就太大了。

  他们号称有十万大军实际上那十万大军都是屯田军,根本没有兴军作战的能力,就连打防御战都不是行家里手。

  那就只有调动老九营,可那才三万余人,算上二线也不到五万,他们还要面对嘉峪关西边的察合台汗国的威胁,以及哈密方向朱明子孙与瓦剌人联合的军力。

  而且,满桂可是蒙人,让他直接面对有可能突然从中卫(宁夏中卫)长城段突破防线南下的蒙古可汗,这实在太冒险了。

  李征没反驳,但不认为满桂会有问题。

  这是个粗鲁但赤胆忠心的老将。

  何况,平凉府可还有一个名将,与满桂并称西陲良将。

  大虞皇朝时空的河套内套平原是在漠南蒙古鄂尔多斯部威慑之下的,平原南部的陕西镇(固原)与所在地平凉府便成为了宁夏卫(包括左后卫、中卫)的后盾。

  如今的陕西镇都指挥使兼禁军指挥使便肩负着面对漠南蒙古诸部铁蹄的头等重担,这个人选极其重要。

  太上皇选拔的又是一位名将,陕西靖虏卫(甘肃靖远)人、原辽阳总兵官、挂平北将军大印、提督陕西镇军事赵率教。

  李征不知原时空满桂与赵率教不和,这个时空两人并没有多少交集,一直都在陕西甘肃之间来回调动,最多在打击林丹汗的时候接受肃王总督,有过几次合作,并没有个人恩怨搅和。

  沿着李征在地图上将陕西镇的小红旗往北推了一部扎在宁夏卫(银川)城位置,宋献策恍然明白了他的意图。

  陕西镇总兵官全力北上,将包括陕西镇在内的整个平凉府空出来留给满桂,这样一来,陕西镇兵马进驻银川平原南部,堵住漠南蒙古大举南下肆虐平凉府的主要道路。

  而小股部队一旦进入平凉府,满桂这个防守将领就能放开手脚了。

  “这倒是一步好棋,可他们会照办?”宋献策担忧。

  这些老将可大部分都是桀骜不驯的性格,他们都有各自的作战理念。

  李征道:“军令既下,我为此而负责,哪个不听,杀。”

  宋献策挠着头,怕的是他们在战争中不听话,就算时候宰了他们又有何用?

  李征奇道:“我三个斥候营莫非闲放着看?战场游走,哪里有问题便执行军法,难不成他们敢关着门不让我的执法队进城?”

  宋献策低着头拱手,你这是明摆着一副“听我的你未必有功,不听我的立马挥师平叛”的架势,那些老将哪个敢不听?

  何况河西营到了,就意味着肃藩坚决支持本家嗣王的军事决断,地方督抚哪个敢不听、谁人敢抗命?

  要是再让马那个真敢杀督抚的狠人跟着,但凡有一个地方没执行中军法令他真敢一刀砍了督抚的脑袋。

  宋献策弄明白了这点,就明白了李征的意图。

  他要去长城沿线寻找漠南蒙古南下主力决战。

  “若林丹汗南下去青海,走的路线未必就是我们设定的那条,但他要突然袭击,便不可能从河套进攻,只能在长城以北寻找我军防御网漏洞。”宋献策琢磨着建言,“既如此,我们可利用长城迅速跟上。”

  “那就打成追逐战了,我们虽未必不占优势,但终究损失精力,很可能还要损失其余的战机。”李征道。

  宋献策错愕,难不成还要到长城以北去设伏?

  “自河套到金城长城段缺口太多了,敌军可以从任意一个缺口突入,也可随时分兵分别突破。要想尽量杀伤漠南诸部有生力量,”李征手指在贺兰山西侧划了一条斜线,“只有将他们集中在这一线。”

  宋献策认为不妥。

  这是赌敌人的行动路线。

  “其一我们赌林丹汗会直奔青海,这就已经很冒险了。若是行军路线还要赌,那只怕达不到三成胜算。”宋献策直言道。

  李征觉着奇怪,回头从桌案上找出一本书递给他。

  宋献策茫然。

  “六十余年前,他们就走过一条路线,那是距离最短、最隐蔽也最容易发挥骑兵优势之线路,先生莫非不知?”李征惊讶。

  宋献策连忙翻开一看,惭愧拍着额头,十分佩服地道:“学生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那便有了五成胜算。可如果他们不南下呢?”

  “他们不南下那我们就去草原上找他们,这不是很简单么?”李征好笑,“他们来,我们省一点力气打死他们;他们不来,我们多花点精力打死他们,不可乎?”

  宋献策风中凌乱不已。

  想了片刻,他又惊讶道:“可是调熊廷弼去西宁?”

  “我们去找林丹汗给他拜个晚年,熊廷弼上山干掉与林丹汗勾勾搭搭屡屡侵扰我洮河地区之土默特蒙古部,将他们彻底从青海湖赶出去甚至彻底干掉,这两件事互相冲突?”李征好笑。

  随后指着那本书道,“这本书上几乎已经明确了解决漠南蒙古诸部的若干问题,唯一不确定的便只有如何更有效地让他们能歌善舞,先生可仔细读。”

  宋献策就发现自己确实有点跟不上步伐,他之前掌握的知识,看来在战略战术布置上面还不够看,这还得继续努力,否则只怕始终跟不上时局的变化、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二百八十章 郡主,素质,素质!

  李征让宋献策看的书名叫《北虏南录》,乃太上皇以内廷司礼监编纂,于去年年中成书留给皇帝的,那时候太上皇自感天命将近,他要给儿孙留下对周边局势清晰的认知图。

  故这本书宋献策不可能接触得到。

  纵是内阁六部也得不到。

  李征决定北伐之时,皇帝便给了他这本书。

  在李征看来,这与其说是对周边重要敌对势力的编年史,倒不如说是小黑本。

  在这本书里,太上皇记录了从前明中期到隆治二年以来所有的边患大事,如瓦剌西窜到如今的插手西域,与前明改姓海的朱姓子孙盘踞在哈密到伊犁河谷一呆的现行状况。

  再如鞑靼部屡次南下,到如今林丹汗日夜忧虑只想去青海的客观主观因素,以及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当然,少不了努尔哈赤建都赫图阿拉(辽宁抚顺新宾)、黄台吉攻破沈阳立国大清的记载。

  这是北虏。

  南一则为倭人侵扰,自高丽到广州,没有倭寇到不了的地方,历年来倭寇与倭人在海上的行军路线图,都在这本书里记载,这些记载很模糊。

  再一个便是安南。

  太上皇不认为安南是不可征讨之地,反而认为“安南不为布政使司,南疆永无宁日,两广旦夕被觊觎”。

  这里只说鞑靼。

  在这本书里,太上皇记载了一连串事件。

  前明立国之初,蒙元部分势力便进入了青海湖区域,甚至势力范围一度延伸到嘉峪关外的安定等地。

  前明末年,中原地区义军牵扯了朝廷大部分精力,鞑靼部达延汗趁机统一了漠南,永谢布、乜曳克力部等不服达延汗,战败后逃亡甘凉地区,后进入青海湖区域,在前明末期与国朝初期便形成了“海虏”势力。

  随后,趁着国朝新创,达延汗、扯力克汗经数次征讨,青海湖区域亦不喇、卜尔海等部归顺鞑靼汗。

  那时期,太宗皇帝忙于清理朝堂,南征播州,而肃藩又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彻底封堵扯力克汗势力进入青海湖,青海湖鞑靼部索性便成为了土默特为主、各部混杂的海虏势力。

  太上皇初登极,扯力克汗与三娘子,对,就历史书上那个有名的三娘子,以当时在漠南的三世喇嘛圆寂为由,向朝廷请求前往青海。

  太上皇那时候太单纯,一时信了扯力克汗的鬼话,等他从漠南土默特最西边的多罗土蛮部出发前往青海,当即派兵灭了多罗土蛮。

  但这没有顺利阻断扯力克汗返回漠南的道路,反而使扯力克汗所在的土默特部彻底占据了青海湖区域。

  李征让宋献策看的就是这段历史的记录。

  在这段记录中,太上皇分别诏令宣大总督、山西总督、陕西镇都指挥使亲自前往贺兰山西边秘密考察扯力克汗去青海的道路。

  军中考察之后,太上皇又密诏肃宁王亲自去考察了一遍,将扯力克汗行军路线图绘制出来送陈大内。

  然后,这么多年太上皇一直没有提起此事,任由土默特经由这条路加强与青海土默特部的联络而不予理会。

  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鞑靼对那条路线的强烈依赖。

  “还有什么比将近一甲子的纵容更让敌人相信他们的路线没有出问题的呢。”宋献策看完油然叹息。

  李征道:“若不然,甘肃陈兵十数万、平凉府派去熊廷弼编练步兵部队、榆林在贺人龙之外又拔擢一个高迎祥干什么?太上皇这一手确实高,对自己也狠。”

  那是没办法了,但凡能掐断交通要道打死鞑靼,你看太上皇还会不会这么隐忍。

  不过太上皇执行的还是太宗皇帝留下的战略战法。

  假装没有发现那条路不容易,太宗皇帝便不让沿途的宁夏卫等守军出关,只在河套方向不断加压,不断迫使鞑靼不得不通过这条道路向青海迁移。

  但他没想到随后的局势这么坏,东北被建奴一威胁,国朝对鞑靼的打击力度垂直下降到这种地步。

  这五十多年以来,只有肃藩九营与河西营才有抵御察合台不断进攻的同时还能向鞑靼以及青海土默特进攻的能力,换句话说,只有内帑支持的部队才能打防守反击战术。

  宋献策不好谈论太宗与太上皇的功过是非,对着地图看了很久,还是认为这不是最保险的。

  不过,李征决意如果不能调动林丹汗、使之认为南下青海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便挥师北伐直接对鞑靼进行讨伐,那就不用考虑一旦不能将鞑靼主力诱入埋伏圈该怎么办了。

首节上一节173/3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