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82节

  李虎却把目光望著谢鲸:“还记得那晚我说过的话吗?”

  谢鲸先是一怔,接著答道:“让陕北再无战火,让榆林变前沿为内陆。”

  榆林总兵精神一振:“大帅要在河套筑城?”

  李虎:“是皇上要在河套筑城。若想长期控制关外草原,必须筑城,迁徙百姓屯田,现在不是前明时期了,玉米、土豆等都能在关外种植。这样就可以在河套大规模驻军,对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拥有绝对的武力镇压。再通过礼仪文字改造,两三代人就可以将这里的蒙古人完全汉化。”

  众人都眼中闪出光来。

  李虎接著说道:“我们只负责开疆拓土,筑城是朝廷的事。工部的官员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二皇子似乎在想著什么,两眼一阵乱眨。

  突然,草原的另一头传来惊天动地的马蹄声,一群飞动的黑点渐驰渐近,卷起了数里长的黄龙,滚滚赫赫,声势惊人!

  李虎一笑:“我们的勇士回来了。”

  没有骑兵,李虎确实不敢进入草原,但榆林不一样,榆林精骑是遭到了重创,可榆林不缺弓马娴熟的青壮,而这些人又经历过一场血战,算上活下来的老卒,愣是让李虎凑出五千骑兵来。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一个个又都与鞑子有血海深仇,打起仗来凶猛的很,凭借着铠甲武器的优势,首战即取得大捷。

  进入伊克昭盟一个多月了,这是李虎与蒙古人第二次交手,一场酣畅淋漓的屠杀。

  没办法,伊克昭盟王庭主力早就没了,后来东平西凑的人马又大半折在了榆林城下,剩下的几乎都是牧民了。

  与蒙古人第一次交手之后,李虎就得知了正白旗撤走的消息,这半个月一直在寻找伊克昭盟几位王爷率领的最后残部,准备将他们一鼓荡平!

  这时一名哨骑驰马而来,奔至李虎面前勒住了缰绳,跳下马,大声禀道:“禀大帅,抓到一队蒙古探子,经拷问,伊克昭盟残部就在西北向一百余里外的湖泊休整。”

  李虎抬头望了望天,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不算什么,可他麾下几乎都是步军,没个两天赶不到,至于让这五千骑兵夜袭,算了,他冒不起这个险,知道了方位,迟早能追到对方。

  还是缺少骑兵啊!

  李虎心中一叹,忽然瞟见了那些牧民中的青壮,他眼睛一亮,前明三千营最初不就是以塞外降丁三千骑兵组成的嘛。

  想到这里,李虎对谢鲸说道:“将有家人的青壮都挑选出来。”又望向榆林总兵,“传令下去,大军就地安营扎寨。哨骑放出去三十里,注意敌军夜袭。”

  就在李虎这边安营扎寨之时,伊克昭盟几位王爷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大帐内的光线已经暗淡下来。

  伊克昭盟几位王爷正你望著我,我望著你。显然这会儿几人僵住了。

  一阵沉默之后,一位王爷说话了:“再这样下去士气就全没了。”

  另一位王爷望向他:“你上?”

  那王爷一怔,心道:你咋不上呢!

  又陷入了沉默。

  急促脚步声传来,接著一名将官奔了进来,大声禀道:“派去侦察的探子有一队没有回来。”

  几位王爷都站了起来,相互对视了一眼,齐声道:“撤!”

第110章 帮我个忙

  碧蓝的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鹰啼,嘶鸣声中竟透露著一丝伤感,只见一只巨大的苍鹰在天空盘旋。

  草原上杀声震天。

  从天空往下看,在长约两里的战场上,一场惨烈的厮杀正进行著!

  只是,交战双方都是蒙古人,一样的服饰,一样的武器,一样的嘶吼声。

  一匹匹战马悲鸣著倒了下去。

  一个个蒙古人也倒了下去。

  离战场右侧约一里处是一片高地,李虎坐在马上,他举著一只单筒千里镜朝向战场,关注战场上的战况。

  他的身后,数千榆林骑兵已经列成方阵待命出击。

  “都说蒙古人不行,这不是挺猛的嘛!”谢鲸扫视著战场。

  “此一时彼一时。”

  李虎放下千里镜,笑著说道:“现在的蒙古可没有多少真正的平民了,几乎都成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农牧奴,牲畜、牧地和水源都是贵族老爷们的私产,搁谁都不会真心替他们卖命。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是在为自己和家人战斗。”

  谢鲸笑了笑。

  火候差不多了,李虎将手一举。

  一个执红旗的传令官将旗一摆。

  震撼著天和地的喊杀声中,榆林副将一马当先率著骑兵向战场杀去!

  四面被围的伊克昭盟蒙古人仓皇应战。

  伊克昭盟蒙古人越南战争越少。

  最后一股伊克昭盟蒙古人杀出一条血路,向远方的草原深处驰马飞逃而去。

  “不要追击。”

  李虎笑了笑,说道:“让他们去给那些贵族老爷们报信,让他们知道,这就是对抗朝廷的下场。”

  退兵的钲声敲响了,原本追击的榆林骑兵纷纷退了回来。

  那些蒙古降丁奔了过来,呼喊著在高地前排成了散落的队列。

  李虎策著马走上前,在队列前慢慢地走著,他的目光徐徐地在降丁们的脸上扫过。

  降丁们纷纷挺直了腰身,望向李虎。

  满意地点了点头,李虎勒住了缰绳:“我,非常的满意!你们证实了自己的价值,我也兑现自己的承诺。从今日起,你们正式成为官军,享受官军应有的待遇。”

  队伍前,一名榆林将官用蒙古话大声复述。

  降丁们操著生硬的汉话:“愿为将军效命!”都跪了下来。

  李虎接著说道:“我会安排你们的家人前往关内生活,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让你们安心为朝廷效命。”

  降丁们:“愿为将军效命。”

  李虎点头微笑著喊了一声:“好!”对那榆林将官说道:“陈强,你领他们下去休整。”

  陈强大声应道:“是。”领著那些蒙古降丁退了下去。

  望著陈强和那些蒙古降丁远去的背影,李虎满意地点了点头。如今他被皇帝特简为京营副将,除了留在京城继续操练的两营战兵,按规矩他还可以直接统辖一营三千战兵。

  拿下河套地区后,李虎会从这些人中挑选三千人。

  此时,距离那场大战结束又过去了大半个月,终于在今日清晨再次发现了伊克昭盟残部的踪迹,可惜又慢了一步,只追到了后军。

  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这逃跑的速度也没谁了。

  这时,谢鲸策马过来了。

  谢鲸:“大帅,二皇子来了。”

  李虎循声望去,只见王大牛领著一队亲兵夹护著二皇子向这边驰来。

  几名文官和一群禁军骑兵跟在后面。

  李虎眉一挑,工部的人到了?

  “李将军!”远远的,二皇子就拱起了手。

  这王八犊子什么时候这么谦恭有礼了?

  李虎微眯著眼,这是见他老子的人来了,要给自己上眼药?!

  想著,李虎望向那些文官,果然有一位露出了愤慨的神色!

  二皇子走到离李虎马头还有十几步的距离便勒住了缰绳,翻身下马,然后牵著马走了过来。

  谢鲸:“这是没憋好屁啊!”

  李虎笑了笑。

  二皇子走到李虎面前,拱手一揖,然后说道:“李将军,工部的人我给您领来了。”

  李虎看著他,这小子就这么笃定自己不敢当著工部官员的面翻脸?

  二皇子也看著李虎,脸上却挂著一丝笑容。

  这时,工部的几名官员走了过来,向李虎行礼说道:“李将军,我等是奉旨前来督建新城的。”

  李虎在马上点了点头,对一名将官说道:“带几位大人下去用饭。”

  那将官:“是。”

  “慢!”

  那个露出愤慨神色的工部官员上前一步,望著李虎:“敢问李将军,皇上有无旨意废黜二皇子的身份地位?”

  李虎明白他的意思,这是要替二皇子争取权力和地位,“戴罪之身”是指虽然犯了罪,但仍然保留其位置,继续履行职责。

  李虎脸板得一丝笑容也没有,看也不看他一眼,策马向搭好的大帐走去。

  那官员却急了,涨红了脸:“嚣张跋扈,毫无人臣之礼!老夫要弹劾你!”

  走得不远的李虎显然已经听到,勒住了缰绳。

  不等李虎开口,几名亲兵策马驰了上去。几匹马兀自绕著那官员踏著碎步转著。

  那人一惊:“你、你们想干什么?!老夫是朝廷命官!”说著望向那些禁军骑兵,“把他们拿下!”

  那些禁军骑兵一个个面面相觑,怔在那里。

  二皇子眼中闪著光,成了,传到京城绝对够李虎喝一壶的。

  李虎低头沉思,仅仅是他自己想博得一个好名声?还是说京城出了什么变故?亦或者是皇帝对自己的态度出现了改变?!

  倪二一直都有信来,林黛玉也给自己送来了两封信和一些衣服,没听说京城有事。

  因为自己给二皇子下巴豆,皇帝对自己有了不满?!

  沉默了一会儿,李虎说话了:“大帐里说话吧。”说著策马向大帐驰去。

  那人来劲儿了,大喝一声:“滚开!”然后迈著官步向大帐走去。

  二皇子眼珠一转,对那几名工部官员说道:“走,咱们劝和劝和去。”

  谢鲸等人也追了上去,却都被大帐外的亲兵拦住了。

  众人紧张地望著帘门紧闭的中军大帐。

  大帐里,李虎正在斟茶。

  那人一怔,莫非他是在给自己斟茶!

  这时,李虎捧著茶向他走来了。

  那人更来了神,心道:看不透大局,不会揣摩圣意,立了大功又如何?故意打压、怠慢二皇子,对圣意阳奉阴违,合该你成为老夫的踏脚石。

  李虎走到他面前,笑著问道:“可知这儿是什么地方?”

  那人顿了顿:“你的大帐。”

  李虎笑著看了看他,轻声说道:“我不想知道你是谁的人,也不想知道你的目的。”

首节上一节82/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