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76节

  “安歇了?只怕是被你关起来了吧?”

  “这个就不劳你费心了,你还是多想想你自己吧。”

  一语未了,门外传来“干什么?你们这是干什么?”的吵嚷声。

  挎著刀的王大牛大步走了进来,向李虎跪倒:“禀大帅,那些文官全部抓到了。”

  李虎:“砍了。”说著抽出一支令箭“当”地掼了下去。

  王大牛拾起令箭双手抱揖:“是!”大踏步走了出去。

  众人无不神情凛然。

  李虎望著长史官:“皇上天恩浩荡,不会牵连你们的家人。”说著抽出一支令箭朝他面前一扔。

  长史官腿一软,跪了下来。

  他身后的人脸都白得像纸了,几名将官张著惊惶的眼向李虎望去。

  李虎闭上了眼睛,没办法,皇帝要他们的脑袋。

  长史官回过神来,颤抖著叩下头去:“罪臣叩谢皇上天恩!”解下腰间佩剑,踉跄著走了出去。

  二皇子的亲信和将官们皆叩头:“罪臣叩谢皇上天恩!”解下佩剑腰刀,跟了出去。

  一名亲兵拾起令箭走了出去。

  一阵沉默之后,李虎说话了:“都起来吧。”

  谢鲸和众将官:“是!”都站了起来在两侧站好。

  李虎站了起来:“客套话就不说了。两件事,一是情报,二是调集大军。谢鲸!”

  谢鲸:“在!”

  李虎:“从现在起,所有的哨骑全部由你统领,明日黄昏前我要知道榆林周边的情况。”

  谢鲸:“是。”

  李虎接著说道:“天亮之后,召回所有士卒,做好支援榆林的准备。”

第102章 月黑风高

  两天眨眼就过去了,残阳如血,在远方的丘陵上挣扎著不肯落下。

  从高处俯瞰下去,黑压压的蒙古人潮水般向榆林城涌来。而城墙之上,榆林守军用火铳、弓箭和滚木雷石杀伤蒙古人。

  看著蒙古牧民一个接著一个倒下,伊克昭盟几位王爷急得眼睛都红了,却不敢说什么,只能将目光望向身前的正白旗参领。

  正白旗参领的目光并没有看正在鏖战的战场,只是望著远方出神,炮声,吼杀声彷佛都离他很远。

  几位王爷对视了一眼,汉人要他们的土地,女真人要他们的命,一丘之貉。

  榆林城墙上的炮火渐渐疏了。

  女真人向榆林城发射的炮火也渐渐疏了。

  城墙下无数的蒙古人像蚁群蜂拥爬向城墙,无数的火铳、羽箭射向城下!

  突然,一声惊天巨响,整个榆林城都为之一震,地动山摇,碎石纷飞,尘土飞扬。

  正白旗参领举起了千里镜,烟尘散去,坚固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口子,早有准备的正白旗甲兵蜂拥而上。

  就在这时,无数燃著捻儿的震天雷从天而降,向密集的正白旗甲兵群砸去,这些黑乎乎的圆球滚落到了人群中,就是一阵轰然大响,炸得那些正白旗甲兵们血肉横飞,惨叫声、哀嚎声响彻战场上空。

  一位蒙古王爷惊呼:“震天雷,是震天雷.”

  每一声巨响都在人群中激起一阵血雨,一声又一声的巨响,给正白旗的甲兵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紧接著城墙断口处涌来了大量青壮,滚木雷石如雨点般落到了那些正白旗甲兵身上,正白旗甲兵被一片一片击倒在地。

  “快看!”固山额真的声音都发颤了。

  循著固山额真的目光,众人通过千里镜瞄望向缺口处浑身立刻剧震了一下,无数百姓从城里涌上了缺口处,每人的肩上或身上扛著背著土包,迅速修复缺口。

  一些百姓被女真人的弓箭、投枪射中了,滚下了废墟。

  冲上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有许多孩童的身影,土包在缺口处的废墟上很快垒成了一道墙。

  墙后的百姓开始朝爬上来的正白旗甲兵扔石块,不时有人被击中滚落下去,惨叫声不绝于耳。

  “哼”了一声,正白旗参领:“破城!”

  “呜呜~~”

  低沉的牛角号传遍了整个战场,吼杀声立刻在战场上响起,无数女真人蒙古人向缺口处冲来了!

  那道墙毕竟不是真正的城墙,很快便被女真人和蒙古人突破,一些将士冲了上来,与他们搏杀,但很快都倒了下去,又一批将士冲了上来,很快也倒了下去。

  “冲进去了!”固山额真大声吼著。

  一个蒙古人率先冲进了榆林城里,接著更多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冲了进去,喊杀声、厮杀声在废墟后大作,声震天地!

  正白旗参领放下千里镜,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过来,众人注目望去。

  一名牛录额真疯抽著马向这边驰来,奔至正白旗参领面前勒住了缰绳,跳下马,向正白旗参领跪倒:“报!在榆溪附近发现汉人踪迹,还与他们的哨骑发生了激战。对方人数很多,奴才怀疑哨骑的后面有汉人的主力军队!”

  汉人的主力军队?

  正白旗参领眉一挑,那个汉人二皇子后悔了?还是他想做渔翁,趁机偷袭?

  站在一旁的固山额真说话了:“太阳落下去了,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榆林.”

  正白旗参领明白他的意思,可他又不甘心,好不容易才再次攻进城去,就这么放弃了?!

  突然一声巨响,惊天动地,只见榆林城里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正白旗参领心一咯噔,有种不好的预感,举起千里眼,向城墙缺口处望去。很快,他看到了一群血面蓬首,衣衫褴褛的正白旗甲兵从缺口处狂奔著退出!

  他立刻对身边两个巴牙喇令道:“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两个巴牙喇翻身上马,策马向溃兵们飞驰而去。

  这时一名甲喇额真驰马而来,奔到正白旗参领面前飞身下马,向正白旗参领跪倒:“报!发现汉人军队的身影,兵力众多,怕是有三四万人,距离此地已不足四十里!”

  话音刚落,一个巴牙喇奔了回来,大声禀道:“汉人在街道两侧的住屋里埋了火药,冲进去的人逃出了大半,估计损失上千人。”

  “啪”的一声,正白旗参领将千里镜狠狠地掷在地上。

  几位蒙古王爷眼睛又红了,这损失的人里几乎都是他们的人。

  固山额真犹豫了一下,劝道:“暂且退兵回营休整吧。”

  正白旗参领闭了下眼睛,将那口气带著唾沫生生地咽了下去,然后说道(满语):“退兵!”

  “当!当!当!”

  随著撤兵的钲声敲响,女真人、蒙古人潮水般地退下了,丢下一地的尸体。

  “鞑子退了。”

  榆林副将看著缓缓退去的人潮,大声嘶吼著。

  城墙上幸存的守军跟著大声欢呼,庆祝鞑子撤退守住了家园,也在庆贺自己活了下来。

  正白旗参领把手指捏得叭叭直响,对固山额真说道(满语):“探查汉人军队的动向,今晚活捉汉人二皇子。”说罢双腿一夹,策马向大营驰去。

  天渐渐黑了,蜿蜒的城墙上陆续升起了火把,榆林总兵放下了千里镜,他的脸上涌起了一阵激动。鞑子不可能因为这点损失就退兵的,唯一的可能朝廷的援军到了!榆林守住了!!!

  同时心中又升起了担忧,能逼得鞑子这个时候退兵,说明援军距离此地不会超过六十里,现在天色已晚,大军一定会在无定河或榆溪河附近扎营,那一片开阔的川地是著名古战场,那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说的就是那里。

  想到这里,榆林总兵叹了一口气,此战榆林卫损失很大,已没有能力派偏师出城作战,只能期望朝廷援军能谨慎小心些吧。

  榆林总兵猜的不错,大军就在榆溪河下游扎营。

  没办法,路不好走,又带著一群青壮和许多大车,能在天黑前赶到已经算是奇迹了。

  李虎在一群将官的陪同下,四处查看、指挥士卒布置大营。

  如今李虎可算是兵强马壮,麾下四万余人马,不过衙役和青壮就占了一小半,真正有一战之力的是那些巡防营士卒,战力最强的是关中兵马。

  李虎也是被逼无奈,榆林的地理位置摆在这里,手下没有榆林卫这样的精锐,只能靠码人,人数码起来,就算没什么战力,也能吓唬吓唬对方。

  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陕北的巡防营只打过灾民,那些衙役和青壮更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李虎只能背靠河水扎营,一旦鞑子夜袭,没有退路,这些没经过真正战火洗礼的人才会为了活命而拼死战斗。

  绕著营地走了一圈,李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营地他是下了大工夫的,以中军大营为中心搞了三层纵深防御,分别是前沿阵地、主阵地、核心阵地。其中,数百辆大车被李虎布置在主阵地,围成一圈的环形阵地,用于阻拦骑兵冲击和机动,保护火铳手。

  前沿阵地他也布置了许多陷阱,只要鞑子骑兵敢来夜袭,最起码崩掉他几颗牙。

  一阵风起,李虎抬头望了望天,月亮被云遮住了,只闪闪烁烁有些星光,他摇了摇头:“还真是月黑风高杀人夜啊!”转身向中军大帐走去。

第103章 无定河边骨 1

  夜,快交亥时了。

  一匹一匹的马在夜幕中驰过,马蹄却没有发出声响,仔细看去,每个马蹄子上都包著厚厚的干草。

  正白旗参领铁青著脸,嘴里横衔著一根筷子。

  其他的正白旗甲兵嘴里也都衔著一根筷子。

  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人衔枚,马裹蹄。

  民间俗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李虎太清楚帝王的薄情寡义了,所以他将二皇子带在了身边。

  一缕茶烟袅袅漂浮。

  大帐中央摆上了一张矮桌子,桌子旁摆著两把椅子,李虎和二皇子正坐在那里,接过王大牛给他们递来的茶盅。

  李虎深吸了一口气,笑道:“我虽不懂茶,但这茶香一闻就知不是凡品。”

  二皇子没有搭腔,端起茶盅,然后凑到嘴边啜著,啜了几口将茶盅放下,身子往后一靠,闭上了眼睛。

  李虎一笑,真小气,不过是让他在马桶上坐了大半个时辰而已,端起茶盅,慢慢喝了起来,香,不愧是皇室贡品。

  一阵风起,帐帘掀开一角,所有将士皆戎装贯甲,在大帐外列队待命。

  “鞑子会来吗?”二皇子突然问道。

  李虎笑道:“快了。”

  二皇子仍未睁眼,只是蹦出了两个字:“自负!”

  李虎笑了笑,不与小孩子置气。

  又是一片沉寂。

  好一阵子,二皇子忍不住了,睁开了眼睛,望著李虎:“为什么?”

  李虎笑著看了看他,答道:“抓了你,不仅榆林镇,整个陕北都是鞑子的囊中之物了。”

  二皇子一怔,又问道:“那他们为何不绕过榆林.”

  李虎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榆林总兵不是二殿下,只要不彻底打残榆林卫,他们就一定会从后偷袭,榆林卫的战力可不比八旗甲兵弱。”

  二皇子又是一怔,然后红了脸。

首节上一节76/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