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亲兵:“是。”
李虎慢慢放下窗帘,心中盘算著该如何劝说太子,让他主动上奏疏为二皇子请功。
就在李虎往皇城赶的时候,贾雨村匆匆来到了毓庆宫。
西暖阁,太子坐在书案前,两只眼睛望著前上方出神。
一张空白的本章摊开在桌案上,一旁搁在笔架上的那支毛笔上的墨汁都已经干了。
突然一道光亮直射进来,门帘掀开了。
太子回过神来,是赵通。
赵通提著小铜壶,到书案前把茶水沏上,这才说话:“太子爷,贾侍郎来了。”
太子端起了茶碗,问道:“什么事?”
赵通:“他说,事关重大,要求当面禀明太子。”
太子想了一想,说道:“请进来吧。”
赵通:“是。”退了出去。
他来作什么?难不成与河套大捷有关?
太子喝了一口茶,放下,拿起那支毛笔,在墨池里掭了掭,然后在本章上写下“儿臣敬奏”四个端正的楷字,顿了顿,将笔一搁,叹了口气。
这时,门外传来了赵通的声音:“殿下,贾侍郎来了。”
门帘一掀,身著官服的贾雨村走了进来。
贾雨村双手一揖:“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满脸笑容,伸出手虚扶了扶:“免礼,坐下说话。”
贾雨村:“是。”对赵通拱了拱手,这才在他搬来的那个凳子的边沿坐下了。
赵通又给他捧了碗茶,这才退下。
太子的目光在听著赵通的脚步声,默了一下,对贾雨村问道:“贾侍郎匆忙赶来,必有见教于本宫?”
贾雨村站了起来:“不敢。”
太子手一摆:“坐下坐下。你可是为了河套大捷之事而来?”
贾雨村:“臣正是为了此事而来。恕臣斗胆直言,太子殿下应该主动上奏疏为二皇子请功。”
太子:“哦?”
贾雨村:“时间拖得越久,局势对殿下越不利,许多人都在看著您哪!陛下也在等著只要殿下替二皇子请功,朝臣们会看到殿下身为储君的胸襟,陛下可以看到殿下作为兄长对亲弟弟的兄弟情义”
太子苦笑了笑,说道:“本宫也想上这个保本,无奈心乱如麻,下笔不能成文哪.”
贾雨村从怀里掏出了一道本章,对太子说道:“臣冒昧,斗胆私底下替殿下写了保本,殿下看看,如果能用,就请殿下马上誊写好,立刻呈给皇上”说著,双手递了过去。
太子接过展看,看著看著眼睛一亮,然后望向贾雨村,郑重地点了点头。
就在太子誊写完保本的时候,李虎大步走进了毓庆宫。
赵通迎了出来:“李将军来了。”
李虎双手一抱:“殿下呢?”
赵通一指西暖阁,“贾侍郎来了。”
贾雨村?
李虎眉头蹙了起来,问道:“可知道他来做什么?”
赵通一惊:“可不敢开这个玩笑,我哪里知道!”
嗯?
李虎望了一眼赵通,怎么感觉他有些心虚?
这时,贾雨村捧著一道本章走了出来,走到赵通身边,轻声说道:“赵总管,这是太子殿下为二皇子和缮国公请功的奏章,烦你立刻直呈上书房。”
李虎听了,盯著那道本章。
赵通双手接过,快步向毓庆宫外走去。
贾雨村说话了:“太子请李将军西暖阁说话。”
李虎望向了他:“你替太子写的?”
贾雨村赔著笑,答道:“不敢,是太子殿下亲笔所书。”
嗯?这才一个月不见,这老小子胆子大了,又敢跟自己耍心眼了!
李虎看著他笑了笑,迳自走进了大殿。
贾雨村紧跟著走了进去。
贾雨村猜得不错,永昌帝果真在等著太子的奏章。
上书房里出奇地安静,只有那座自鸣钟在嘀嘀嗒嗒地响著。
永昌帝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在殿中来回疾走,走到那座自鸣钟前注目望去。
站在御案边的戴权也不禁将目光向自鸣钟望去,巳时快过了!
永昌帝长叹一声,转过身,对戴权说道:“不等了,传内阁几位前来见朕。”
突然,外面传来当值大太监的低呼声:“来了!太子爷的奏章来了!”
戴权连忙走到门边:“快!快递上来!”
赵通捧著那道奏章走来了,在戴权的耳边低语了几句,这才把奏章递给戴权。
戴权点了点头,然后捧著奏章疾步走到永昌帝面前,双手呈上。
永昌帝接过奏章,连忙展看,看著看著,他的面容渐渐舒展开来,露出了笑容,大声说道:“去,将太子的奏章誊抄,通传内阁、六部九卿!”
“是!”戴权也大声答道。
太阳已经偏西。
一群红袍官员从乾清宫说著话走了出来。
穿著便袍的李虎若即若离地跟在后面,踏出乾清宫,李虎回头望了一眼上书房,此刻里面估计又在上演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戏码。
看了太子的奏章,永昌帝龙心大悦,不仅将太子奏章的抄件通传内阁、六部九卿,更是召太子、三皇子、四皇子和内阁几位大学士、六部九卿正副堂官上书房说话,李虎是被太子夹带过去的关系户。
永昌帝将太子狠狠地夸赞了一番,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可见永昌帝的心虚,忠王的诅咒成了他心中的刺。
永昌帝准了太子的奏章,二皇子加封为亲王,缮国公石光珠著升为京营节度使,加太子太傅衔,赐一子为千户并允以世袭,不过要等朝廷收复河套平原再拟旨。
作为旁观者,李虎看的明白,一家子都是戏精,什么“父慈子孝”,什么“兄友弟恭”,都是演给大家看的。
不过,这对李虎来说是好事,皇帝越想向世人展示皇室亲情,越不会下定决心废黜太子,这就让他可以安心发展势力。
又望了一眼上书房,李虎转身向午门走去,回家!
第73章 回家
《黄帝内经》有言: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之时,最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因此,“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午后小憩一觉,醒来头目清爽,补充损耗的体力和精力。
林黛玉在家中养成的习惯,午间要歇半个时辰,即便不能入寐,也要“入静”休养。
忙了一早上,饭吃的有些迟,林黛玉便不睡了,在暖阁的炕上躺著闭目养神,让雪雁轻轻地捶腿。
门帘一掀,紫鹃捧著一个很大的紫檀木匣子走了进来,走到林黛玉身边,轻轻地说道:“姑娘,这是三伯送来的。”
林黛玉睁开了眼睛,望著那个匣子问道:“都处理好了?”
紫鹃:“三伯说,除了前门大街那座酒楼,其他的都处理好了。”
“哼”了一声,林黛玉:“告诉三伯,那座酒楼不要了。”
紫鹃微微一愣,说道:“三伯说,就是再多出一二千两也值当”
林黛玉打断了她的话:“我们李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那么好骗的。这次要是同意了,明儿其他家就敢多要三千,四千.”
紫鹃明白了:“是。”将匣子放在炕桌上,退了出去。
紫鹃才走了出去,晴雯又进来了,轻声唤道:“姑娘。”
林黛玉望向她:“什么事?”
晴雯:“我刚去厨房了,那边正在准备酒菜,说是三伯嘱咐的。”
林黛玉:“哦?”
雪雁:“会不会是二爷要回来了?”
林黛玉眼一亮,还真有可能!
她突然想起了:“你去厨房做什么?”
“我饿了。”
“什么?”
“我饿了。”
晴雯红了脸,重复一遍,雪雁在旁边掩嘴笑了笑。
林黛玉也笑了:“去吧。”
晴雯有些不好意思:“刚出笼的豆腐皮包子,姑娘吃不吃?”
林黛玉摇了摇头,对雪雁说道:“你也去吧。”
“嗯!”雪雁乐呵呵的随晴雯走了出去。
林黛玉笑了笑,又闭上了眼睛。
少顷,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门帘又掀开了。
林黛玉以为紫鹃回来了,依然闭著眼:“你去隔壁瞧瞧,看看琥珀在忙些什么?”
看著那张娇艳如花般的脸,李虎忍不住把头凑了过去,亲了一口。
“呀!”
林黛玉一惊,只觉身子一起,落入一个坚实的怀抱,整个人都被一股熟悉的气息包裹著,是他。
李虎坐在了炕上,她坐在他腿上,躺在他怀里,结实有力的双手环抱著她。
“你放我下来。”林黛玉羞红了脸。
李虎抱紧了她:“不。”
“你”
林黛玉咬著下唇,两眼往上望著李虎,“你别欺负我。”
声音软糯,再配上她可怜兮兮的表情,顿时就软化了李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