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太子从吏部调来的甲历,就是人事文件。
毓庆宫总管太监赵通走了进来,轻声说道:“太子,四殿下来了。”
太子睁开眼睛:“请进来。”
赵通:“是。”走了出去。
稍顷,四皇子蹑著步子走了进来,到太子身前行了一礼,“臣弟给太子大哥请安。”
太子深深地望著四皇子,许久才轻轻地说道:“能力是闯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求神拜佛不过是心里安慰罢了,莫要再胡闹了。”
四皇子挠了挠头,说道:“臣弟打从小就不会念书,朝廷的事更不懂.臣弟臣弟实在是担心办不好礼部的差事,怕给父皇和太子大哥添乱子,这才去大相国寺烧香祈福,做法事。”
“你呀~”
太子摇了摇头,“你要是实在没这个心思,可以招几个门人帮你。你看你二哥,有著门人的出谋划策,赈灾济民,平乱息兵,陕北局势已基本平定下来”
四皇子苦笑道:“臣弟打一小就没了母妃,父皇忙著咳,除了大相国寺的几位法师,臣弟从不与外人接触,上哪儿去找帮手?”说到这里,他望向太子,“要不,太子大哥帮我物色一两个人到礼部帮我”
太子笑了:“这一点,咱们兄弟算是想到一起去了。李虎向我推荐了一个人,我准备派他来做你的礼部右侍郎。”
四皇子愣了愣,问道:“谁?”
太子坐直身子,将那几张笺纸递给他。
四皇子双手接过,凑到窗下一张张仔细看著。
太子静静地坐著,不时将眼光瞥一眼正在仔细看著甲历的四皇子。
看完了最后一页,四皇子愣在那里。
太子:“怎么样?”
四皇子回过神来:“太子殿下派的人一定是好的。”
太子:“嗯。再有几日各部衙门就要封印了,你赶快给父皇上保本。”
四皇子闻言一惊,表面默然,心中却震撼不已:好一个太子,在我身边安插眼线,还让我举荐担责,好处都让他占去了。另外,父皇让我年后去礼部,还没履任就插手礼部的事,父皇会怎么想?礼部的大小官员怎么想?这是对我起了疑心
太子:“怎么?有难处吗?”
四皇子笑道:“这有什么难处,我这就给父皇上保本。”
太子望著他:“你是我一手遮著长大的,咱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不比他们俩。我以后决不会亏待你。”
四皇子面露惊喜:“那臣弟事先向您谢恩了。”说著,又行了一礼。
太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四皇子:“臣弟告退了。”说罢,走了出去。
望著四皇子消失的背影,太子的脸一沉,心道:这小子也有了小心思了!
送走四皇子,赵通回到西暖阁,见太子躺坐在躺椅上,便到躺椅边给他轻轻地捶腿。
太子依然闭著眼:“有事?”
赵通低声答道:“三殿下又结交了几名参加明年春闱的举子。”
太子:“知道他们的身份吗?”
赵通:“老奴正安排人在查。”
“慢慢查吧。”
太子睁开了眼,说道:“让李虎明儿把人领来瞧瞧。”
赵通:“李将军明儿去荣国府赔罪”
太子这才想起来,笑了笑,问道:“知道那个贾雨村住在哪里吗?”
赵通:“李将军都交代了。”
太子:“你现在出宫,把那个贾雨村领来。”
“是。”赵通站起身,躬身退了出去。
腊月初五依旧是个好天气,柔和的阳光洒满了宁荣街。
街道上的雪早被铲扫得干干净净,荣国府中门大开,门前站满了人。
国公府邸,荣国府的正门一定得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才能打开,比如正经主子的红白喜丧,重要节日,或是圣旨降临,或是重要客人来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按理说,一个京营参将还不值当荣国府开正门迎接,但李虎身份不同,他还是荣国府的外孙女婿,且是第一次以正式身份登门。
贾政与贾赦一商量,决定开正门迎接。
正中是以贾琏为首包括贾蓉、贾芸的贾家子弟,两边是宁荣两府的管事。
这时,贾珍从宁国府那边走了过来,在众人面前站住,接著他微微一怔,望向贾琏:“宝玉呢?”
贾琏低声答道:“一早到庙里还愿去了,还没回来。”
贾珍眉一拧,“他不知道有客人要来?”
贾琏顿了顿:“太太知道的。”
贾珍还有何话说,留下一句“不要失礼”,便走进了大门。
贾琏苦笑摇头,他被李虎害惨了。李虎的话虽然让他躲过了贾母、贾赦的处罚,却给他招来了另一个祸端。
这件事被贾政知道了,抬手就给前去请安的贾宝玉一巴掌,虽说不严重,但还是让贾母、王夫人心疼坏了。她们不好说贾政,李虎那边又不好得罪,怒火就全部落到了他的身上。
一名管事眼尖:“看,来了,来了!”
一队骑兵在街角出现了,所有的目光都望了过去。
紧接著又出现了一队骑兵,后面跟著一顶大轿、两顶小轿,还有一辆马车。
李虎骑著马,领著十余骑兵护在林黛玉轿前。
两家就隔了两条街,就没有选择马车,那辆马车太大了,进出不方便。
李虎勒住了缰绳。
一行人都跟著停了下来。
贾琏率众贾家子弟迎了上去。
李虎翻身下马,把缰绳一扔,向迎来的贾琏等人走去。
贾琏双手一抱:“李将军。”
李虎揖手回礼:“让琏二爷久等了,多有得罪!”
贾琏一笑:“女婿是贵客,就是等再久,也是应该的。”
贾蓉、贾芸等人躬身行礼:“将军、给李将军请安。”
李虎含笑点了点头:“不要多礼。”
贾琏:“父亲叫我再三致意李将军,今儿是家礼,他们是长辈,不能相迎,委屈李将军前往荣禧堂相见。”
李虎:“这话在理。”
贾琏对贾蓉、贾芸说道:“你们请王将军等人到别院设酒接风。”
贾蓉、贾芸答道:“是。”
贾琏又对李虎:“李将军请!”说著将手一让,陪著李虎走了进去。
贾蓉、贾芸等人领著王大牛等人向东路院侧门走去。
三顶轿子分别被抬进了中门和西角门。
第54章 荣国府 2
这还是李虎第一次来到荣禧堂,正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著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大紫檀雕螭案上,设著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著待漏随朝墨龙大画,这是贵族身份的象征,等李虎晋封世袭爵位后,便可在家中悬挂此画。两侧分别摆著金彝和玻璃。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连牌,镶著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这就是巅峰时期的贾家,一门两公,何等荣耀和位高权重,可惜出道即巅峰。
这个东安郡王府貌似不怎么与贾家往来了,正应了那句话,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贾琏见李虎发愣,忙笑著招呼:“这是招待外客的地方,李兄是自家人,请到内堂。”
李虎走进里门,只见贾珍满脸堆笑迎了过来。
李虎双手一抱:“珍大爷。”
贾珍走到李虎面前,拱手一礼,然后说道:“你年后什么时候有空,我请你吃年酒。”
还欠著他一个人情,李虎不好拒绝,想了想,说道:“过了初五吧,初六初七我都有空.”
贾珍:“那就初六.”
贾琏立刻接言:“那我们初七。”
李虎微微一愣,然后点了点头,在家也是闲著无聊,这边不仅有戏看有酒吃,还能让林黛玉跟过来与三春姊妹说笑解闷。
贾珍和贾琏相视一笑,陪著李虎走了进去。
另一边的荣庆堂里,哭喊声一片。
如原著中那样,贾母一见到林黛玉便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著大哭起来,林黛玉也哭个不住。
其他人陪著哭了一场,方才上前劝解。
贾母擦了眼泪,又想起其他人,一一指与林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东府你珍大嫂子;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这是你琏二哥的媳妇琏二嫂子。”
林黛玉一一拜见过。
正说话,贾府三春赶来了,王熙凤上前将三姊妹介绍给林黛玉认识,看著面前一样装扮,容貌具佳,活泼跳动的三春姐妹,林黛玉也是十分高兴,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丫鬟们斟上茶来。
接过鹦哥递来的茶,林黛玉对她笑了笑。
贾母看在眼里,喝了一口茶,说道:“我这些儿女里,最疼的就是你母亲了,她一旦舍我而去,没能见上一面.”
说著轻轻地抚摸著林黛玉的脸,一边说道:“如今见到你,怎能让我不伤心呢!”说罢,两眼滴下泪来。
被贾母这么一说,林黛玉也哭了起来。
祖孙俩抱在一起又哭了半晌。
想著贾赦的话,邢夫人走了过来,劝道:“老太太,外孙女已经接来了,好容易见面,就高兴点吧。”
王夫人也走了过来:“是啊。”
贾母用手绢擦了擦眼角,见林黛玉哭得脸红头胀,娇喘微微,不胜怯弱,心中后悔不该提起贾敏,一边替她擦拭眼泪,一边说道:“你的病情怎么样了?如今还在吃人参养荣丸?明儿我请个太医来给你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闹一春一秋,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
听了这话,林黛玉站了起来,对著贾母盈盈屈膝福下,轻声道:“劳外祖母惦记,昨儿太医们来过了,重新拟了药方。”
“坐下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