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29节

  望着水溶的背影,老管家叹了口气,心道:做事太浮躁了。若是听自己的不在扬州出手,就没这么多麻烦事了。

  作为南北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扬州码头的拥堵自不用说,但这时偌大的码头竟被空了出来,只有一条偌大的官船停靠在码头的船坞边,官船的前后两根大桅杆上飘着两片幡旗,前面一个幡旗上绣着“内务府”三个大字,后面一面幡旗上绣着“京营”两个大字。

  边上还有两艘客船。

  码头上一直从石阶排下来站着好些顶盔贯甲的官兵,不是扬州的兵。

  以致其他船上的人都望着这条船,望着这些官兵,都在猜测扬州城来了什么大人物。

  终于,两顶轿子和几辆马车从城门那边来了。

  轿子停下了,马车也停下了。两顶轿子的轿帘几乎同时掀开了。

  第一顶轿子中走出来的是林如海,仅仅半年,林如海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那头黑发这时白了一半,人也消瘦了很多,两颊和眼窝都深陷了下去。

  第二顶轿子走出来的是一个中年人,此人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让人心生好感,他就是贾雨村。

  贾雨村,姓贾名化、字表时飞、别号雨村,是一名被革了职的官员,受聘至林如海家做西席,因才华得到林如海的欣赏和信任,不仅请他护送女儿进京,更是为他写了一封举荐信,让他到京城找贾政帮忙引荐。

  陕西、江苏官场接连遭到清洗,一时间竟没有这么多有治理地方经验的官员补缺,不得已,皇帝下旨起复旧员。

  第二辆马车的车帘也掀开了,走下来一个老嬷嬷,她向第一辆马车走去,轻声说道:“雪雁,伺候姑娘下车。”说着,搬下条凳放在车把边。

  车轿帘掀开了,一个带着帏帽的小姑娘走了出来,正是雪雁。

  接着,林黛玉从轿厢出现了,头戴半身白色帏帽,纱布垂到了腰间,遮住了林黛玉的脸和身子,多出了一种神秘朦胧感。

  雪雁搀着林黛玉踏着矮凳走下了马车。

  林如海和贾雨村走了过来。

  林如海望向老嬷嬷:“王嬷嬷,到了京城,你们要注意身份的转变,不要想着自己是林家人,就不守李家的规矩。”

  王嬷嬷:“是。”

  林如海又望向雪雁:“照顾好你们姑娘。”

  雪雁:“是。”

  这时,王嬷嬷将一张跪垫放在林黛玉身前。

  林黛玉:“父亲.”声音哽咽的朝林如海跪下了。

  林如海也望向了女儿:“.你不要惦念我,去吧。”

  林黛玉:“女儿再陪陪父亲。”说这句话时喉头一下子哽住了。

  林如海连忙将头望向官船,眼中已经湿了。

  这条船是内务府的官船。

  李虎担心贾家的名头压不住他和林如海的仇人,连夜给太子写了封信,没人敢袭击内务府的官船。

  林如海调整了情绪,慢慢将头转过来,笑着说道:“最多再有两年,父亲就会进京任职自己要知道保重,我说的话你要记住了。”

  林黛玉“嗯”了一声,垂下了头。

  林如海又望向贾雨村,“烦先生费心了。”说着朝贾雨村一揖。

  贾雨村侧过身子,向林如海一揖。

  林如海对王嬷嬷:“登船吧。”

  王嬷嬷:“是。”答着扶起林黛玉向官船走去。

  见林黛玉一步三回头,林如海心一狠,转过身去。

  终于,身后传来了船工的吆喝声:“起船了!”

  林如海猛地转过身来,船帆拉起了,大橹一摇,船慢慢离开了码头。接着,荣国府的船和贾雨村的船也离开了码头。

第40章 回京

  入冬后的京城的上空,灰蒙蒙地布满了阴云。

  不同与京城的天气,京城百姓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

  永定门未时初就戒严了,进城的在外面挡住了,出城的在里面挡住了,所有人都知道,押解白莲教左护法的车队要进京了。

  城里城外被挡住的百姓都不走了,等着看热闹。

  由于凑热闹的百姓太多了,步军统领衙门加派了上千名官兵维持秩序。

  前门大街的两侧,已经站满了等着看热闹的老百姓。

  一身锦袍的白鸿志走进了一家挂着“有间酒楼”招牌的酒楼。

  闹哄哄地坐满了酒客。

  柜台内一个老年管事的眼尖,立刻迎了出去,直接领着他上了二楼。

  少顷,二楼临街的一个包间窗户推开了,白鸿志在靠窗的座位前坐下了:“吃过了,来壶茶吧。”

  老年管事:“是。”

  白鸿志目光已经望向永定门方向。

  不一会儿,老年管事亲自捧着个托盘进来了,一壶茶,还有四碟精致的点心,一一摆了下来,接着又给白鸿志倒茶。

  老年管事轻声说道:“孙少爷,那边包间里来了几个人,行为举止很像教里的弟兄。”

  白鸿志转过头来了,“哦?谁这么大胆子,敢在这个时候进京?”

  老年管事想了想:“没记错,老爷好像说过,青龙堂主是左护法的儿子”

  白鸿志一怔。

  老年管事顿了顿:“难不成他想劫法场?”

  白鸿志回过神来,接着摇了摇头:“就是白莲教全来了,也不敢劫法场。”

  老年管事也反应过来了,点了点头。

  白鸿志转了话题:“那件事查的怎么样了?”

  老年管事:“正要回禀孙少爷,冬至前一日,三皇子会在府上举办诗会,只要是读书人都可以前去参加诗会。”

  白鸿志点了点头,京城权贵多,要想站稳脚,必须有靠山,想升官发财,更要有靠山。

  来到京城后,除了盘下这座酒楼,他还收集了京城里各方势力的情报。

  经过深思熟虑,他将目光放在了不显山露水的三皇子身上。

  白鸿志:“去吧。”

  老年管事:“是。”立刻退了出去。

  白鸿志端起茶喝了一口,又把目光望向了永定门方向。

  同样是一间开着窗户的包间,一个披着黑色大氅的身影站在窗边,目光盯着永定门方向。

  这时,楼下人声喧哗:“快来看呀!快来看呀!白莲教左护法被押进京了!”

  “来了!来了!”

  沉重的车轱辘声传了过来。

  大街上,人群骚动起来,后面的不断往前面拥,维持秩序的步军营官兵横着长枪拼命地抵住涌动的人潮。

  马蹄车尘,押解囚车的车骑马队来了。

  骑在最前面马上的是风尘仆仆的司礼监红衣大太监,护在两侧的是司礼监番子,中间囚车上坐着穿着囚衣、戴着手铐、两眼紧闭的左护法。

  李虎不想被人当猴一样围观,从广安门进宫向皇帝交旨去了。

  就在囚车靠近酒楼那一刻,那个身影掀开了连接大氅的罩帽,正是拿了钱财武器跑路的青龙堂主。

  他解下了身上的黑色大氅,露出了里面的素服,接着双腿跪下:“父亲,儿子让他先一步下去等您!”说着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不知谁喊了一声:“打他!”

  大街两旁的百姓纷纷把手中的烂菜叶、臭鸡蛋等砸向囚车中的左护法。

  群情激愤了,许多人嚷了起来:

  “猪狗不如的东西,不得好死!”

  “断子绝孙的玩意!”

  “呸”

  时隔半年,李虎再次走进了乾清宫。

  远远地,戴权已经微笑着站在殿门外的石阶上,显然是在等候着李虎。

  李虎加快了步伐,走近戴权身前,双手一抱:“内相。”

  戴权微微一笑,伸手做了个相让的姿态:“皇上正等着你呢。请随我来吧。”说完先走了进去。

  李虎连忙跟了进去。

  一跨进上书房,李虎便是一怔。

  御案上堆满了奏章,永昌帝只露出半个脑袋。

  戴权走到御案边,轻声说道:“皇上,李虎回来了。”

  永昌帝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风尘未扫的李虎。

  李虎身上穿着甲胄,单膝下跪,行了一个军礼,“臣李虎恭请圣安!”

  永昌帝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慈爱的笑容:“起来吧。”又对戴权:“搬个墩子来,从今日起,李虎来见朕也赐个座。”

  戴权:“是。”答着便去隔间搬了一个矮墩。

  李虎不得不跪下了:“谢陛下恩典。”又重重地磕了个头。

  永昌帝手一摆:“坐下坐下。”

  李虎:“是。”答着在那个矮墩的边沿坐下了。

  当值大太监托着茶走了进来。

  戴权亲手把茶捧给李虎。

  李虎站了起来,向戴权欠了欠身子才双手接过茶,慢慢坐了回去。

  永昌帝不动声色地把李虎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又笑着说道:“你在关中接连打了胜仗,且都是以少胜多,替朕和太子争了口气,涨了脸面,朕再赏赐你些东西.”说着从案卷中抽出一张纸递给戴权。

  戴权捧着那张纸递了过去。

  李虎连忙站起身,双手接过一看,吃了一惊。

  这个赏赐实在是太丰厚了,除了金银珠宝,京郊还赐了一大片庄地。

  李虎心里一咯噔,这真的只是赏赐?!

  戴权温言提醒:“李将军,谢恩吧。”

  李虎回过神来,口中答着“是”,作势便要跪下。

首节上一节29/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