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9节

  “陛下英明,就是让他们去问大户收税。”

  “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有任何行政权,只有收税的权力,而且只能问拥有一定资产的大户收税。”

  “朝廷可以规定,他们追缴的税款,一半归他们自己,一半上缴国库。”

  “如此,我相信他们会拼了命的去查那些大户。”

  朱标恍然大悟,他也终于明白了陈景恪的真正谋划,不禁说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原来如此。”

  如果朝廷直接说,我要建立一支武装力量,专门用来问大户征税。

  那必然会引起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

  就算朝廷强行组建了,估计这个新部门的成员,连衙门大门口都出不来。

  敢出门就会被人弄死。

  现在先以打击铸私钱的名义,将这个机构组建起来。

  这是个很正当的理由,打击铸私钱历来是一件大事。

  没有人会怀疑。

  等机构组建完成,并将当地的情况基本掌握,再摇身一变。

  俺们不装了,俺们是收税的。

  到那个时候,地方势力再想针对他们也晚了。

  而且这里面还存在一定心理因素。

  这个机构突然出现,大家会出现应激反应,集体针对。

  当习惯了它的存在,就算再怎么恨它,也很难组织太多人一起去针对。

  这一点老朱是最清楚的,锦衣卫一开始也不是干这个的。

  等大家慢慢习惯了这一支力量的存在,突然就挂牌成立了。

  群臣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自从上次和陛下谈过赋税难题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解决……”

  “后来在汉武帝身上获得了灵感……汉武帝其实就是武装收税……”

  “只不过他并未将这种模式,变成制度保留下来。”

  “等他驾崩,这种模式也就被继任者给放弃了,甚至被后世认为是恶政。”

  朱元璋不屑的道:“但他确实用此法,逼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说是恶政也不为过。”

  陈景恪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他顺着老朱的话,说道:

  “所以我们若行此法,就要吸取其中的教训。”

  “问百姓收税,是地方衙门的事情。”

  “这支武装力量只问大户收税,若敢向普通百姓伸手,不但无功反而有罪,要重罚。”

  “如此,既能限制他们的权力,又能有效杜绝汉武恶政的出现。”

  朱标赞道:“好办法,再以重利驱使,他们会发了疯一样的找大户的麻烦。”

  毕竟查到一家,就能获得一半的奖励,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钱啊。

  比辛辛苦苦压榨百姓,利润大了无数倍。

  当然,朝廷不可能给这么多奖励,但即便是给两三成,那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

  至于会不会有无辜大户因此受害……

  对不起,作为朝廷我们打击的就是大户。

  就像是圈养的豕(猪),养肥了就杀一批。

  只要百姓不乱,天下就乱不了。

  朱元璋已经被说服,道:“好,你的这个建议原则上咱同意了,具体细节咱们后边再商量。”

  “哦对了,和锦衣卫那个小旗官杜同礼不是很熟吗,正好把他也调过来吧。”

  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让陈景恪瞬间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锦衣卫是什么机构?

  你一个太孙伴读私下和他们结交,是想做什么?

  换成别的朝臣敢这么做,这会儿估计已经等着投胎了。

  也就自己数次为朝廷解决大难题,且也没有利用这层关系做什么事情,否则不会这么容易过关。

  这次朱元璋只是警告,并没有惩罚。

  再有下次,谁都救不了自己。

  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仗着穿越者的身份,就去做犯忌讳的事情。

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

  105.

  2023-12-12

  看着陈景恪的背影消失,朱标说道:

  “您老就不怕把他给吓着了?”

  朱元璋道:“他要是就这点胆量,咱还瞧不起他呢。”

  顿了一下,又说道:“只要他不傻,就应该能看得出来,咱这是在护着他,在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否则,咱大可以什么都不说,把这个把柄留着,将来以此将他给收拾了。”

  朱标点点头,这才符合他心目中那个老爹的做法。今日竟然提点陈景恪,属实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您老人家对他可谓是青睐有加啊。”

  朱元璋斜睨道:“你是不是觉得,咱应该处处防着他?将他的把柄攥在手里威胁他?”

  朱标心道,您老人家可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朱元璋自然知道儿子在腹诽自己,冷哼一声道:

  “那是对一般人,陈景恪是一般人吗?”

  “对他这样的人,就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他才十三……今年十四了,还是个半大孩子。”

  “咱就用真心去对他,就算是块铁,也能给他暖热喽。”

  “这样他才能心甘情愿的,将才能拿出来为大明效力。”

  朱标点点头,并补充了一句:“该有的防范还是要有的。”

  朱元璋说道:“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行,咱们既要对他好,也要提防他,两者并不冲突。”

  说到这里,他突然感慨的道:“以前咱从不将别人放在眼里。”

  “不就是治国吗,咱能从一个穷孩子变成皇帝,还能治不好一个国家?”

  “哪里不懂学就是了,不会比任何人差。没有他们,咱一样能将大明治理好。”

  “可是和陈景恪接触久了,咱也不得不承认,治国咱确实不如他。”

  “既然知道了不如人家,那就虚心一点,好好跟着人家学。”

  朱标并没有被自家老爹,这番慷慨激昂的话给感染到。

  当了二十八年父子,他可太了解自家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别看现在说的好,翻起脸了谁都不认。

  而且他更好奇另一个问题:

  “陈景恪的想法很独特,可以视为革新派,您就不怕他将国家搞乱了?”

  朱元璋自信的道:“怕什么?咱能白手起家建立大明,还能怕国家出乱子?”

  “但咱也不是傻子,哪些政策可行,哪些不可行,咱心里也有点判断。”

  “只要不是太离谱的,试试又何妨呢?”

  “成了,大明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说不定国祚能多延续一两百年。”

  “不成,咱再改回来。最多就是乱上一阵,大明亡不了。”

  朱标也不禁为自家老爹的胸襟和自信感到敬佩。

  朱元璋看着朱标,说道:“咱敢如此,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你在。”

  “我?”朱标很是意外。

  朱元璋苦笑道:“有时候不承认都不行,我老了,眼界思想都跟不上们年轻人的想法了。”

  “陈景恪讲的东西,有些我能懂,有些完全无法理解。”

  “就像是经济一道,我也在研究,可越看就越糊涂。”

  说到这里他忽然骄傲的道:“但标儿你能懂,比咱强。咱可开心了,比咱自己懂了都开心。”

  “就算将来咱不在了,以你的能力和威望,也能继续带领大明前行。”

  朱标非常感动,自家父亲对自己,真的是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啊。

  “爹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元璋笑道:“咱相信,你从来没有让咱失望过,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

  “还有咱的乖孙,从小跟着陈景恪,他将来懂的肯定比你还要多。”

  “一代人比一代人强,咱看着心里就高兴。”

  “嘿嘿,陈景恪在引导乖孙,他以为咱不知道吗。”

  “咱之所以没有阻止,是因为他没有往歪路上引,教给乖孙的也都是真正的学问。”

  “只要他能一直如此,咱就让他引导又能如何?”

  “咱巴不得他将所有本领,都教给乖孙呢。”

  提起自家儿子,朱标也非常欣慰。

  以前这孩子只是聪慧,现在学识和才能也在快速增长。

  将来肯定比自己强。

  难得和儿子谈一次心,朱元璋也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首节上一节89/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