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5节

  这里也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奇特之处。

  作为皇帝他从未忌惮过自己的继承人,反而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别的皇帝处处防范,生怕太子掌握权力,尤其是对军权更是视若禁脔。

  他生怕继承人威望不足,早早的就开始让他们接触政务,连军权都肯给。

  而他的继承人,也没有让他失望。

  额……准确说是朱标也没有让他失望,只可惜英年早逝。

  后续朱棣虽然不是他培养的继承人,但也发扬了他的优点。

  也可以视作是受了他的影响。

  只能说,作为草根出身的皇帝,他有自身的缺陷,却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君王的魅力。

  这场宴会一直持续到晚上,朱元璋和徐达都喝的醉醺醺的。

  马皇后就指挥侍者,将两人抬到了卧室,并排摆在床上。

  之后叮嘱他们照顾好两人,才回到坤宁宫休息。

  朱雄英则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见陈景恪的房间还亮着灯,就敲敲门走了进来。

  见陈景恪正拿着笔画一些奇怪的图案,就好奇的问道:

  “景恪,你画的这是什么?”

  陈景恪放下笔,道:“制作药物的器具……陛下和魏国公呢?”

  听说是制作药物的,朱雄英也没有再多问,而是回道:

  “他们喝醉休息了……果然厉害,什么病都能治好。”

  陈景恪笑道:“也就是恰好知道罢了。倒是你,这么高兴,想来是与魏国公聊的很开心吧。”

  朱雄英有些得意的道:“嘿嘿,魏国公真儒将也,我应该向他好好学习。”

  陈景恪颔首道:“他的病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治好,你可以趁这段时间,多去向他请教一下用兵的知识。”

  “还是那句话,不求能成为无敌统帅,至少要知道用兵是怎么一回事。”

89.第89章 恩及父母

  89.

  2023-12-12

  接下来几天,陈景恪都在围绕徐达的事情打转。

  先是去他家中,为他做了初步治疗,后续煎药换药他自己就可以做了。

  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徐增寿得知自己父亲得了绝症,只有陈景恪才能治好,别提多尴尬了。

  大本堂第一天开课,他可是被人拉着去找过陈景恪的麻烦的。

  别看他年龄小,却是个恩怨分明的人,鼓起勇气向陈景恪赔礼道歉。

  陈景恪早就忘了这回事儿,自然不会抓着不放。

  反倒是徐达,得知了此事很是生气。

  要不是陈景恪劝着,一顿胖揍是少不了的。

  即便如此,也被罚在祠堂跪了一个时辰。

  之后陈景恪就让人打造了一套,小型的蒸馏、反应器皿,用来提取大蒜素。

  大蒜素,顾名思义就是从大蒜中获取的一种硫化物。

  将大蒜敲碎,静置十五分钟,等待其中的元素起化学反应。

  然后放在酒精里浸泡,取上层滤液。

  再经过一些简单加工,就可以使用了。

  关键这玩意儿没有啥副作用,就算提取失误,最多就是没效果,也不至于会死人。

  不像青霉素一类的,纯净度不够,堪比烈性毒药。

  这也是陈景恪不敢搞抗生素的另一个原因。

  提取过程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还是需要一点技巧的。

  陈景恪也是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弄出比较可行的生产流程。

  最终得到了浓度还可以的大蒜素。

  徐达对他倒是很信任,直接就要服用。

  陈景恪却坚持先试药再说。

  于是从监狱里找了几个带伤的囚犯,服用之后发现效果出奇的好。

  几个快要死于炎症的犯人,服用几日之后,竟然相继好转。

  几个轻症的,直接痊愈了。

  这效果好的,陈景恪都有些惊讶。

  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古人的身体还没有经过抗生素的洗礼。

  即便是低浓度的大蒜素,对他们来说效果也非常显著,堪称神药。

  亲眼见到大蒜素的药效,朱元璋、徐达等人再次震惊了。

  他们想到这种药会有效果,却没想到效果竟然如此明显。

  同时做试验的,还有中药消毒剂。

  效果虽然没有大蒜素好,却也依然有着显著改善。

  关键此物制作简单,将药材准备好放在大锅里煎煮就行了。

  药汤可以喷洒在空气中阻断病气传播,还能用来洗伤口治疗炎症。

  朱元璋当即就决定,将消毒剂作为军中常备药物。

  至于大蒜,也要准备一些。

  虽然大蒜素药效时间短,制作过程也较为复杂没办法大规模推广,但可以少量制取用来治疗重伤员。

  两种药配合着来,效果最大化。

  但随后一件头疼的事情来了。

  “陈景恪屡立大功,咱之前说要压一压他,将来一并封赏。”

  “可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你说咱该赏他点什么好?”

  “要不就和标儿说的那般,让他当个驸马?”

  马秀英没好气的道:“你这是封赏吗?分明是恩将仇报。”

  朱元璋顿时不乐意了:“妹子你这话咱可不爱听,娶咱的闺女还委屈他了?”

  “要这么说,咱还不乐意让他当这驸马了。”

  马秀英翻了个白眼,正色道:“一直压着不封也容易冷了人心,不过他年龄太小,直接授官对他并不好。”

  朱元璋说道:“咱为难的地方就在这里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官场太早出头,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马秀英笑道:“没办法封赏他,就封赏他父母啊。”

  朱元璋一拍大腿道:“哎呀,你看我都糊涂了,忘了可以推恩父母。”

  “朕这就下旨,封他母亲冯氏为五品诰命。”

  马秀英摇头道:“低了,按他的功劳,少说也是三品淑人。”

  “不过考虑到他的年龄,就封为四品恭人吧。”

  一来是封的太高容易惹人嫉妒。

  二来陈景恪将来肯定还会立功,现在封的高了,未来就封无可封了。

  至于为何只推恩母亲,不推恩父亲。

  这也是古代的规矩,一般情况下不会推恩活着的男性长辈。

  朱元璋点头道:“好,就这么办了,咱这就让人拟旨。”

  马秀英说道:“那么着急做什么,你想好都写哪些功劳了吗?”

  朱元璋不解的道:“不就是给你和英儿治病,再就是献神药吗?”

  “内阁、科举、宝钞献策之事,暂时不宜被外人知晓,只能先隐而不露。”

  马秀英点点头,又摇头道:“算你没糊涂到家,我生病的事情也不能提。”

  朱元璋略微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缘由:“也是,若让外面知道你身患重病,恐怕群臣立即就会人心惶惶。”

  正在他整顿朝纲,群臣的心神本就崩的很紧。

  马秀英是群臣心中最后的庇护所,她出任何问题,都会导致严重后果。

  “行,那就只写救治英儿和献神药的功劳吧。”

  “而且这两个功劳,也刚好够封四品恭人,不会惹人非议。”

  之后朱元璋下旨,陈景恪先是救治太孙有功,现在又献上神药,两功并赏,封其母冯氏为四品恭人。

  当礼部官员,带着圣旨和恭人的服饰、印信等物,出现在大门口的时候,冯氏激动的差点晕过去。

  反而是之前跳脱不靠谱的陈远,表现的出奇稳重。

  在礼部官员的指点下,完成了册封仪式。

  陈景恪也是事后才得知此事,心下也很是感动,赶紧找到朱元璋谢恩。

  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勉励他一番之后,就特意给他放了几天假,回家陪伴父母。

  陈景恪没有耽搁,立即出宫赶回家中。

  一个四品诰命妇人的册封,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但必然会有很多人来家中拜访送礼,试图拉上关系。

  想一想范进就可以了,他只是中了举人,本地大户就纷纷来结交。

  又是送田,又是送钱送仆人,还有人要自卖为奴。

  更何况是一位四品的恭人,且陈景恪还是太孙伴读。

首节上一节75/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