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27节

  只要大分封是真的,其他都好说。

  接下来就是各种筹备,官吏配置、人口迁徙、物资分配等等。

  整个朝廷都被调动,围绕这件事情忙作一团。

  陈景恪也没落得清闲,虽然不需要他负责具体的事情,可是太多事情需要他参与讨论。

  内阁日常会议他也要参与旁听。

  除了政务,还要忙着蒸汽机的事情。

  有朝廷支援,人员、物资等等在极短时间就配备完成。

  但光有人和物资还不行,这么大的团队,管理方面就是个大问题。

  甚至可以说,这个研究院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大明未来的研究机构设置。

  陈景恪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从洛下书院抽调了精锐组成行政骨干,这些人都懂理科知识,至少不会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

  但光有骨干还不行,还需要一个可靠的领导人。

  算学研究班倒是有这样的人才,但可惜那些人都无意这个位置。

  人家在算学研究班干的正开心,数学方面的成就刷个不停,吃饱撑了才来制造业。

  啥,你说青史留名?

  那些人还真不稀罕。

  他们仅凭数学成就,就已经注定要青史留名了。

  后人学习数学知识,都要使用由他们命名的各种定理,这才是真正的名垂青史。

  没办法的情况下,陈景恪只能从外部寻找人才。

  选来选去,还真给他找到一个合适的。

  懂理科知识,对百工技艺没有任何歧视,关键是还懂行政。

  只不过那个人的身份有点特殊……钦天监监正邬秉让。

  上次他们合作弄出了钟表,之后在陈景恪的帮助下,终于获得批准修建水运天象仪。

  两人可以说是有点交情在的。

  邬秉让能负责钦天监,这么多年都没折进去,足见政治能力不错。

  让他来当这个研究院的头头,是最合适不过的。

  但要如何说服他呢……陈景恪决定先去探探口风再说。

  于是,他就来到承天广场,在一片建筑工地上找到了邬秉让。

  “邬监正,钟楼修的如何了?”

  因为双方都熟悉,邬秉让也没有客气,一边看着结构图一边说道:

  “快了快了。”

  陈景恪心下莞尔,说道:“什么快了,半年前问你就说快了,现在又快了,你糊弄鬼呢。”

  邬秉让终于抬起头,说道:“这次真快了。”

  “之前慢是因为内部结构还不确定,几个月前把这一块攻克,速度就快起来了。”

  陈景恪伸头看了看结构图……嗯,很好,完全看不懂。

  “那就好,朝中一直有人对钟楼不满,早点建好也省的他们再弹劾你。”

  邬秉让拱拱手道:“还要多谢陈伴读,若没有你的支持,这钟楼修不起来。”

  然后他唏嘘的道:“我老了,也没什么追求了,余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将钟楼修好。”

  “这样就算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那可不,高二十八丈的钟楼,必然名垂史册。

  放在某游戏里,妥妥的奇观建筑,加好多属性。

  一个人一辈子能主持修建这样一座建筑,确实也值了。

  本来邬秉让的计划,是仿造宋朝的水运天象仪。

  和陈景恪一起研究钟表,学到了更多的物理知识,决定对原本的水运天象仪进行改良。

  在陈景恪的提议下,准备加高一层,弄个钟表用来计时。

  如此,这座建筑的高度就达到了六丈。

  邬秉让还有些忐忑,害怕被驳回。

  当陈景恪得知这个高度之后,就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小家子气。

  然后他找到老朱和朱标,提议把这座钟楼建成大明标志性建筑。

  理由很简单,奇观能加民心。

  老朱和朱标虽然觉得没必要,但见他如此热衷,也就同意了。

  最后商量下来,确定高度为二十八丈。

  得知这个高度,邬秉让差点就疯了。

  不是高兴的,而是愁的。

  这么高的建筑,怎么建啊?

  但上面的命令下了,他们也只能执行。

  本来邬秉让他们想用钢筋混凝土的,这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了。

  然而陈景恪却知道,以现在的水泥标号,建超高建筑就是拿人命开玩笑。

  关键是,水泥混凝土有保质期,他想建造的是一座半永久奇观,能传承几百上千年那种。

  所以最终选用了花岗岩和钢铁结构。

  这也是为何修了两年多,还没有建成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座钟楼,陈景恪和邬秉让没少被人弹劾。

  只是陈景恪一力坚持。

  老朱和朱标还是第一次见他对某样东西,流露出特别喜好,就选择了支持。

  陈景恪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满足造奇观的恶趣味。

  有一说一,奇观确实能有效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

  而且钟楼还能加深百姓的时间观念。

  在未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现在大明的国力,造一座钟楼是没有问题的。

  也谈不上什么劳民伤财。

  当然了,他真正的目的,是开启超高建筑时代。

  这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古代的建筑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规格建筑。

  超规格是要付法律责任的,严重了甚至满门抄斩。

  虽然律法没有对建筑高度做出明确规定,但民居默认不能超过皇宫。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化的第一步就受阻了。

  这座钟楼修好之后,一切就都好说了。

  完全可以以它为参照物,只要不高于它就行。

  在百年内,应该不会有比钟楼更高的摩天大楼出现吧?

  至于百年后……如果后人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改朝换代吧。

  别人不了解他的想法,自然很好奇,为何对外物表现的毫不在意的陈伴读,对这座钟楼那么热衷。

  关于次还产生了好多猜测。

  只不过陈景恪全都淡然一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给后人留下一些未知也好,不知道他们要如何演绎这一段历史。

  

  就在陈景恪寻思着,怎么把邬秉让给挖走的时候,一支破烂流丢的船队出现在鲸海(日本海)。

第428章 归来

  这天松下纯太郎亲自带人,去虾夷岛抓了两船奴隶,准备回去丢进自己在某岛屿上的矿场里干活。

  大明虽然禁止蓄奴,但没说外面不允许啊。

  海外的矿场普遍都在使用奴隶。

  别说是他,大明在佐渡岛的金银矿,也同样在使用矿奴。

  这些矿奴的来源很广泛,北方的罗刹人、鬼方人,东边的虾夷人、日本人,南洋的土著。

  甚至还有从西洋抓回来的人。

  松下纯太郎的奴隶贸易,丝毫没有受到大明禁奴令的影响,红火的很。

  尤其是这两年,他开发了身毒市场,那边的贵族贩卖治下百姓不要太痛快。

  最便宜的价格,最强壮的奴工。

  而且这些奴工还很老实,反抗情绪非常小,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懒。

  不过在皮鞭之下,这些都是小问题。

  他甚至想派人去过炎洲,只是那里目前被大明水师给封锁了,未经允许不让登陆。

  这让他很是遗憾。

  不过作为鲸海之王,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他依然赚的盆满钵满。

  只不过当了这么多年的首领,他的政治能力也锻炼出来了。

  随着大明政策的变动,他敏锐的察觉到,奴工贸易可能就要进入尾声了。

  大分封开启,这四海皆大明之土。

  最关键的是,大明朝廷制定了一个基本法,其中就包括禁奴令。

  所有的大明藩属国,一律禁止使用奴隶。

首节上一节627/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