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7节

  朱标喃喃的道:“希望吗?在痛苦、绝望之下,神灵、来生,确实能为人提供最后一丝慰藉。”

  陈景恪恭维道:“殿下英明,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苦楚。”

  “最无奈的是,大多数人的苦楚终生无法解决。”

  “这个时候就需要某样东西,能给他们一个希望。”

  “不论这个希望是欺骗还是麻痹,都比一直生活在绝望中要好。”

  “面对人类新的需求,宗教的本质也产生了变化。”

  “从原始对力量的崇拜,变成了为人类提供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残酷绝望的真实,美好的虚假憧憬。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没有错。

  只要不影响到别人,我们没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对别人的选择横加指责。

  相反,如果我们自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对别人的选择肆意批判,那才是真正的狭隘。

  朱标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赞叹道:“原来如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佛道顺应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才没有被世俗思想所瓦解。”

  朱元璋终于听懂了,不过没有插话,而是在一旁暗暗点头。

  陈景恪继续说道:“不止于此,个人需要宗教,国家也一样需要宗教。”

  “对个人来说,他们想要通过宗教消灭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

  “对于国家和朝廷来说,需要宗教来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

  “还有些国家,需要宗教来麻痹人心,削弱百姓的反抗精神,维护自己的统治。”

  “天竺的身毒教就是如此。”

  “当然了,华夏文明是特殊的,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的任务,由世俗化的儒家来完成了。”

  “所以朝廷对宗教就没有什么需求和依赖,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灭佛行动的原因。”

  “在别的文明体系里,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第295章 思想武装

  “我们的先辈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世俗文化。”

  “宗教思想只能作为补充存在,就连统治阶级也不屑于用宗教来麻痹百姓。”

  “反而视其为威胁,时不时的就给予打压。”

  “若不是考虑到百姓的感受,恐怕佛道两家也早就被摧毁了。”

  “所以,华夏人是感受不到,来自于宗教的禁锢和压迫的。”

  “儒家倒是有这样的苗头,但在陛下的接连打击下,已经消停了下来。”

  “大明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思想文化必将迎来再一次的辉煌。”

  对陈景恪这一番话,朱元璋祖孙三人的表现不一样。

  老朱是不明觉厉,什么玩意儿,能顶饭吃吗?

  不过听你说的挺厉害的,咱就给你鼓鼓掌吧。

  朱标则振奋不已,感觉找到了人生目标。

  休养生息是出于国家需要做出的决定,不算他的人生目标。

  文化兴盛,就非常对他的胃口了。

  按照历史规律来看,第一代君主打天下,第二代君主治天下。

  文化也会在第二代君主那里迎来大兴。

  咱的理想,就是让文化再次大兴,为全新时代奠定思想基础。

  至于朱雄英,简直和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马上开启大时代。

  冷静下来之后,朱标察觉到了他话里的问题,问道:

  “你方才一直强调,华夏是独特的,驯服了宗教,别的国家和文明不是如此吗?”

  陈景恪重新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

  “文明和文化、国家等等都不一样,它更加的厚重……”

  “而文明又分为起源文明和次生文明。”

  “所谓起源文明,就是从零开始独立发展出来的文明,我们华夏文明就是如此。”

  “次生文明,是受到起源文明影响延伸出来的文明。”

  “比如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就是多种文明交汇后产生的。”

  “据我所知,现在可以追溯的起源文明只有四个,华夏、古身毒、古埃及、古希腊。”

  “除了华夏文明传承至今,其余的三个文明都经历过大破灭,传承已经断绝。”

  “有些人自称是他们的传承者,但也多是攀附而已,其实并没有继承多少精髓。”

  “比如现在的天竺各国,也自称是古身毒文明的继承者。”

  “可除了宗教和种姓制被继承的很完整,别的并没有学到多少。”

  “罗马也是如此,他们就自称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

  “但古希腊已经毁灭,只留下了一部不知真假的诗歌。”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是如何获知古希腊文明的真面目,并学习传承的呢?”

  “所以,此事也是存疑的。”

  “除了这四大起源文明,或许曾经还存在过其它起源文明。”

  “但传承都已经断绝,连只言片字都没有留下,我们都无法知道他们是否存在过。”

  自然还有其他起源文明,比如古巴比伦。

  但此时的古巴比伦遗迹应该还没有被发现,陈景恪自然不能说出来,否则就真没办法解释了。

  虽然朱元璋他们大概率不会追问,可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还是少说为妙。

  听说华夏是起源文明,还是唯一传承没有断绝过的,朱元璋三人都不禁有些骄傲。

  但随即又感觉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正所谓物伤其类,那么多起源文明都断绝了,华夏能幸免吗?

  陈景恪照例停顿了一会儿,给三人消化的时间。

  直到他们都表示理解了,才继续说道:

  “再说回殿下方才的问题,我们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是的。”

  “除了华夏,在别的地方政教合一才是常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但也很简单。”

  “起源文明更加的厚重,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具有包容性。”

  “次生文明则不然,他们没有历史赋予的厚重感。”

  “作为学生,他们不可能全面学习和接受起源文明的所有精髓,能学到其中一部分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好比,有一个国家想要学习华夏文明,但只学走了儒家文化。”

  “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文化,他们没有什么接触,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些流派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他们将儒学研究的多么透彻,都不可能学到华夏文明的精髓。”

  “也不可能具有华夏文明的厚重感、多元化和包容性。”

  “儒家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流派。”

  “可是对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

  “同理,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宗教就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对于次生文明来说,宗教是他们文化里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是全部。”

  朱元璋三人了然的点点头,起源文明的思想文化是用几千年慢慢形成的。

  次生文明想用短时间就全部学走,是不可能的,只能学习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次生文明花费大量时间,全面学习呢?

  那对不起,他们会被华夏文明同化,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朱标又提出了一问题:“就如你方才所说,他们学走了儒家文化,可儒家是世俗思想。”

  “如果他们真的用儒家治国,又怎么会走上政教合一之路?”

  陈景恪心中暗道,这个问题问得好:

  “因为现实会逼迫他们走政教合一之路。”

  见三人满脸疑惑,他进一步解释道:

  “你们对外界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势力之间的碰撞非常残酷。”

  “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部落与部落之间,一直在激烈的对抗。”

  “想要活下来,就要变强,就要吞掉弱者强化自己。”

  “可是每一个国家势力,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想要融合他们谈何容易?”

  “华夏文明自身无比厚重,兼容并蓄,有能力集百家之所长。”

  “我们同化百族,靠的不是毁灭对方的文化,而是将其吸收融入自身。”

  “这一点,是文化薄弱的次生文明无法做到的。”

  “如果他们试图这么做,更大的可能会被反噬,最终自我毁灭。”

  “所以,他们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来搞民族融合。”

  “就只能神化儒家思想,神化孔子,将儒家变成宗教。”

  “然后利用宗教的极端性和传播性,来强行完成思想上的认同。”

  “不信奉儒家的都是异教徒,统统毁灭。”

  “剩下的人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洗脑,就成了儒家的信徒。”

  “这就是为何次生文明必须走政教合一路线的原因。”

  “伊教、基教全都是这么做的,用宗教统一思想,将宗教作为治国的法理根本。”

  “每征服一个地方,就彻底毁灭其文化,强迫其信奉自己的宗教,然后完成融合。”

首节上一节397/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