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节

  想通了这些,陈景恪也不得不感慨,政治远比自己想的要复杂。

  前世很多人在网上指点江山习惯了,总觉得肉食者也就那样,并不比自己强。

  自己坐在他们的位置上,肯定也能做的好。

  真正接触过顶级肉食者,他才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真把一个政治小白放在这个位置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还好自己一来就弄了两张护身符,可以站在高处一点点观摩学习。

  否则,就自己的出身和见识,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医生,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要说陈景恪自己有没有愧疚什么的,其实他内心很复杂。

  对这一世的吕氏来说,确实有点愧疚,为了保护自己将她推入火坑。

  但想想前世的朱允,又觉得她死的好。

  朱雄英对于吕氏的暴毙也很震惊,虽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难过,却也主动要求以儿子的身份穿孝送终。

  朱标什么都没说,朱元璋竟也没有反对,甚至还非常的欣慰。

  陈景恪在意外之余,略微一想就猜到了缘由。

  孝心。

  后宫嫔妃病逝,他让朱标披麻戴孝。

  朱标不同意,死的又不是我娘,现在穿孝不知道的还以为给你穿的呢。

  老朱气的拿着剑追了他好几条街。

  难道朱元璋真的不知道礼法?

  不,他知道,但他更看重孝心。

  法度是国家的。

  孝心是老朱自己家的。

  在法理上嫔妃的身份不如太子尊贵,可就老朱自己家来说,嫔妃就是朱标的长辈。

  给长辈穿孝怎么了?

  轮到朱雄英和吕氏也是一样。

  在明面上,吕氏是以太子妃身份暴毙,朱雄英作为晚辈就应该穿孝。

  本来朱元璋也有些犹豫,要不要让朱雄英穿,毕竟这个恶毒的女人谋害过他。

  可是现在朱雄英主动要求穿,他心里只有高兴。

  咱的乖孙是真孝顺懂事,像咱。

  陈景恪作为太孙伴读,自然也要陪着朱雄英参加葬礼。

  期间他终于见到了朱允,白白净净很是乖巧可爱,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惶恐。

  陈景恪叹息一声,毕竟还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啊。

  在父亲忙于政务难得一见的情况下,母亲就是他的一切,现在他的港湾没了。

  本来他还在想,要不要让朱雄英照顾一下这个弟弟。

  谁知还不等他开口,朱雄英主动牵住了朱允的手,一直将他护在身后。

  “别怕,有大哥在。”

  朱允像是找到了依靠,牢牢抓住他的手不放开。

  他应该是许久没睡了,不一会儿竟沉睡过去。

  按照规矩,作为亲生儿子哪怕睡着了,也不能离开灵堂。

  朱雄英就让人取来被褥,为他盖好,自己代替他跪灵。

  这一切都落在了群臣眼里,大家无不盛赞太孙至纯至孝,将来必为一代明君。

  淮西派的是最高兴的,据说他们私下聚会时提起此事,都兴奋的表示,吾等无忧矣。

  陈景恪也赞叹不已,他很清楚这些都是朱雄英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人教他。

  这孩子,目前来看,能处。

第45章 葬礼?秀场!

  

  朱元璋、马秀英作为长辈,自是不方便主持吕氏的葬礼。

  朱标不露面,朱允又年龄太小,事情一度变得有些尴尬。

  可是朱雄英的出现,让这场葬礼变得隆重起来。

  宗人府和礼部的官员,自发的围绕他展开工作。

  要说朱雄英能力多强,那是过于吹捧了,毕竟年龄在那摆着。

  真正的工作都是下面的官吏做的,他只需要听指挥就行了。

  可他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气度,却让所有人都赞赏有加。

  以前只是听说太孙聪慧,其中朱元璋夸的最多。

  但大家并未真正见过,心中难免会有疑虑,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

  现在这种担忧完全消失了,太孙何止是聪慧,简直太优秀了。

  陈景恪渐渐也发现了这一点,心中很是无语。

  这场葬礼,几乎成了朱雄英个人的秀场。

  不知道吕氏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在封棺的时候,朱标终于出现了。看着吕氏有些狰狞的僵硬脸庞,他眼神非常复杂。

  之后他作为丈夫,主持了葬礼的剩余流程。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陈景恪心中很是开心。

  朱标终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最后还是念在夫妻情谊来送吕氏最后一程。

  对臣子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对陈景恪自己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意味着他那两张符护身,作用会更大。

  吕氏只是太子妃,她薨逝并非国丧,也就葬礼那几天比较隆重。

  等葬礼结束,大家很快就不再关注此事。

  老百姓继续过自己的生活,读书人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科举做准备。

  官吏们一边战战兢兢的工作,一边祈祷自己别被赵瑁案牵连进去。

  陈景恪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不过也有变化。

  朱雄英身边多了四个拖油瓶,朱允、朱允以及朱雄英的两个嫡亲妹妹。

  朱允不提,之前朱允兄妹三人,名义上都是吕氏在照顾。

  现在她死了,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陪葬,他们就没人照顾了。

  除非再找一个太子妃,但目前来看朱标也没这方面的心思了。

  让别的侧妃照顾,又怕出事。

  加上朱雄英表现出来的担当,就觉得让他这个兄长照顾一下或许会更好。

  还能培养兄弟姐妹的感情。

  不过将他们带到乾清宫一起居住也不合适,这里毕竟是老朱的寝宫,有诸多不便。

  也不知道老朱一家子怎么商量的,最后决定,白天他们几个一起去大本堂上课,方便朱雄英就近照顾。

  晚上则送回东宫由朱标照顾。

  朱标自己受到此事的影响,再加上内阁确实分担了他的大量工作,也决定多花点时间在子女身上。

  不过他毕竟有政务要忙,大本堂下课了,这四个孩子会跟随朱雄英到乾清宫偏殿玩耍。

  等朱标忙完工作,再带着他们一起回东宫。

  所以他们居住的偏殿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小孩就喜欢扎堆,朱元璋年幼的子女们也加入了进来。

  每天大本堂下课,这里就乌拉拉的聚集至少七八个孩子。

  陈景恪很无奈的变成了幼儿园园长,要抽空看着他们,别出事儿了。

  不过还好,湘王朱柏也经常过来玩,可以帮忙照看。

  但反过来说,这对陈景恪也是一件好事。

  可以趁机和大明未来的亲王公主们搞好关系。

  还不用担心被人弹劾私下结交藩王。

  对朱雄英来说,就更好了,这些都是他未来的帮手。

  所以陈景恪想了想,就将上古神话故事整理了一下,有事儿没事儿就讲给他们听。

  比如哪吒传奇什么的。

  自然很快就获得了一群小屁孩的认可,顺利融入了大家。

  陈景恪可不只是陪他们玩,这期间也对这些孩子的品行进行了一定了解。

  只不过这些孩子大多都还小,也看不出什么。

  几个年龄大一些的,有两个他觉得很不错。

  一个是皇十一子蜀王朱椿,喜好文学,颇有天赋。

  一个就是皇十二子湘王朱柏,文武双全的人。

  陈景恪私下询问过,朱柏对军事很感兴趣,只是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

  估计是年龄还小,再加上排行比较靠后,眼下朱元璋还没来得及培养他。

  正好给了陈景恪机会,抽空就将《武经总要》上的内容讲给他听。

  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也变得亲密起来。

  除了诸多皇子,就是朱标的几个孩子。

  朱允各方面其实都挺优秀的,完全看不出一点后世建文帝的品行。

首节上一节36/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