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50节

  我等身为儒家门生,当效仿先贤广播学问……

  最后表示,他将亲自前往高丽,践行圣人之道。

  此文一出,除了零星几个人骂他沽名钓誉,儒家大多数人罕见的保持了沉默。

  随后不久,前去鸿胪寺报名的儒生就开始变多。

  一个月后人数达到了六百余。

  看到这份名单,朱元璋欣慰的笑了:

  “儒家兴盛千年,还是养出了一些血性男儿的。”

  “这些人回来之后,统统要授官重用。”

  陈景恪也附和道:“儒家从来不缺仁人志士,否则也不会为历代所重。”

  “北元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要想办法保护好使节团的人。”

  朱元璋点点头,道:“我给高丽王下一道严厉的旨意,让他保护好使节团的人。”

  陈景恪说道:“用处不大,高丽王不敢违背北元人的命令,找他不如找李成桂。”

  “直接告诉李成桂,若使节团的人出了事,大明就拿他是问。”

  朱元璋眉头微皱:“这样会不会将李成桂逼向北元?”

  陈景恪摇头,自信的道:

  “不会,李成桂很聪明,他知道北元已经是强弩之末。”

  “就算有高丽支持,也不过是多支撑两年而已。”

  “必然不会拿身家性命,去赌北元创造奇迹。”

  “而且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跟随北元他永远都只能当高丽王的臣子。”

  “只有大明夺回辽东,他才有兵变成为高丽之主的机会。”

  “而且我们还能进一步,离间他和高丽王的关系。”

  朱元璋问道:“哦,如何离间?”

  陈景恪露出一个阴恻恻的笑容:

  “咱们不是要私下,散布高丽王非恭愍王血脉之事吗。”

  “将谣言散布出去之后,再将黑锅扣在李成桂头上。”

  “就说他想造反,才故意散布的谣言,想动摇高丽王的地位。”

  “到时候李成桂就只能抱紧大明的大腿。”

  “您让他保护好使节团,他定然不敢怠慢。”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你小子真阴险,这是要把李成桂架在火上烤啊。”

  陈景恪笑道:“他坐的就是火山口,不烤他烤谁啊。”

  一支千余人的使节团,就此组建完成。

  大明朝廷交给了他们两个任务,其一是和高丽读书人交流,宣扬程朱理学。

  其二就是宣扬《华夏简史》,重申大明和高丽的宗藩关系。

  使节团将会乘船去山东青州,在那里乘坐水师战舰前往高丽。

  在出发前,陈景恪去见了方孝孺。

  “方兄,此行的目的想必你也明白,多的我就不多说了,一路保重。”

  方孝孺笑道:“我知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是程朱门生,保证坏不了朝廷的大事。”

  说到这里,他脸色凝重的道:“我也要给你说一件事情,希望能想办法解决。”

  陈景恪正色道:“请说。”

  方孝孺严肃的道:“人殉,民间时有人殉之事发生,希望你能游说陛下废除此暴政。”

  陈景恪有些惊讶:“人殉,那不是早就废除了吗?怎么还会有?”

  “而且人殉只有皇室和权贵才能使用,民间竟敢有人这么做?”

  方孝孺摇头道:“不,并没有明令禁止人殉,只是有些朝代约定成俗不使用人殉。”

  “比如汉唐时期就推崇陪葬制度,皇帝信任的大臣死亡,陪葬在皇陵。”

  “在民间,私下使用人殉者虽然越来越少,但也时有发生。”

  “只不过都是私下行为,没有被历史记录而已。”

  “辽、金、元乃蛮夷立国,保持着人殉制度,他们的行为使得人殉之风复炽。”

  “大明也继承了这一行为,太子妃薨逝,伺候她的所有宫女宦官全部殉葬。”

  “齐王薨逝,妻妾奴婢三十余人殉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室尚且如此,民间自然多有效仿者。”

  “有些大户死后,会将宠妾、奴仆殉葬。”

  “还有些会购买奴婢、孩童殉葬……”

  “据我统计,每年都有数千人因此而惨死。”

  陈景恪心情非常沉重,太子妃吕氏暴毙,宫女太监陪葬之事,他自然知道。

  但他以为只是朱元璋杀人灭口罢了,没有往人殉方面想。

  至于齐王朱,因为葬礼是在他封地举行的,陈景恪没有参加并不知情。

  现在他才知道,大明竟然还有这样的恶政。

  每年数千人,看起来不多,但他们的死法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想到这里,他表情凝重的道:“你放心,此事我一定会劝谏陛下。”

  “此等恶政,我大明必不能留。”

207.第206章 妙锦让问的

  207.

  送走使节团,陈景恪就开始查找所有关于人殉的资料。

  还借助杜同礼的手下,去调查此事。

  发现确实没有任何朝代,立法禁止此事。

  最多就是某个皇帝发布政令,说不提倡这种残忍行为,并带头抵制。

  如果他的继承人遵守此令,那么就会成为习俗被沿用。

  如果继承人不遵守,那后面就悬了。

  但即便是不提倡人殉的汉唐,私下也有不少人偷偷摸摸的搞。

  宠妾、美貌的婢女、称心的奴仆等,成了最常见的陪葬人员。

  还有就是童男童女,俗称金童玉女引路。

  这些孩童一般都是通过人贩子购买。

  因为汉唐皇室的带头作用,在中原地区人殉被视为暴政,一度被打压的几乎快要消失。

  然而在中原之外的蛮夷部落,殉葬之风依然盛行。

  只不过当时中原强盛,天朝上国思想下,自信心爆棚的中原王朝自然不屑于向他们学习。

  然而五代十国之后,辽国拥有了燕云十六州,中国开始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南北对峙阶段。

  辽、金、元都有人殉习俗,殉葬之风复炽。

  尤其是元朝大一统之后,人殉在全国风行。

  大明建立后,虽然在律法上没有支持人殉,但也并未禁止。

  这股风气就延续至今。

  再加上吕氏死的时候,她身边的人全部殉葬。

  齐王朱死,因为无子妻妾奴婢三十余人殉葬,更是助涨了这股风气。

  虽然按照规矩,人殉只有天子和诸侯才配使用。

  然而在民间,大户人家私下里也都在效仿。

  自家的奴仆,让他死他还敢反抗不成?

  衙门的人过来询问,一句忠仆殉主就打发了。

  有些姬妾被殉情之后,主家甚至还会主动上报衙门,说她是殉情。

  说不定还能获得一个贞洁烈妇的美称。

  至于找人贩子买来的童男童女,连户籍都查不到,在衙门眼里那都不算人。

  同时陈景恪还了解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冥婚。

  冥婚本来没什么,给未婚死亡的男女配冥婚,也算是了却父母的一桩心愿。

  让他们在地下也不孤单。

  然而在人殉猖獗的情况下,很多人家直接用活人配冥婚。

  这全都是人间惨剧。

  陈景恪看的心情无比沉重,他一直以为人殉早在汉朝时期就废了,没想到竟然一直存在。

  而且在大明竟然还如此猖獗。

  不行,必须要想办法阻止。

  若连这种残忍的事情都无法阻止,还谈何改变世界。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去游说朱元璋。

  在游说一个人之前,最好先了解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眼下他并不知道朱元璋对人殉是什么态度。

  坚定支持?还是可有可无?

  如果不了解就贸然去游说,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那么如何了解朱元璋的想法呢?

  简单,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就行了。

  假装不经意得知人殉之事,提上那么一嘴,看看朱元璋会怎么说。

首节上一节250/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