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57节

  “而且怕公主不同意,也没敢告诉家里人……以至于犯下这么大的失误。”

  “你先帮我转达个歉意,等见到公主了,我再当面向她道歉。”

  朱雄英满意的说道:“这还像句人话……”

  “对了,皇祖母说不会给姑姑建公主府,都折算成钱粮土地给姑姑。”

  “到时候你们就住在你家里……”

  陈景恪哪还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怕自己心有顾虑,直接下嫁公主。

  但这种丢面子的事情,自然不能老朱自己说。

  就借马皇后的口,告诉朱雄英,再由他来告诉自己。

  但这也意味着,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皇帝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要是还拒绝,就是摆明了有异心。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本以为自己会不甘之类的。

  但并没有,反而更像是放下了重担,浑身轻松。

  这样也好。

  自己也不用再左右为难了。

  其实洪武年间,对驸马的防备还没那么严重。

  宁国公主的驸马梅殷,可是朱元璋的托孤大臣之一。

  自己和太孙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娶了公主也不是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福清公主也不是骄纵的性子,夫妻应该能处得来。

  想到这里,陈景恪做出感激的样子,道:

  “皇恩浩荡啊,我这就去求陛下赐婚。”

  朱雄英乐了,说道:“现在知道着急了吧,还给我矫情啊。”

  “别去找皇爷爷了,先去找皇祖母吧,她也有话要对你说。”

  陈景恪立即说道:“走,咱们去给皇后请安去。”

  两人一路来到坤宁宫。

  马皇后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见到他们一起进来,就笑了:

  “我就猜到,你一回宫就会到我这里来。”

  陈景恪不好意思的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娘娘。”

  马皇后对他的态度明显更加亲切,指了指对面的石凳:

  “以后也不是外人了,别那么拘谨,坐吧。”

  “谢娘娘。”陈景恪在一个石凳坐下。

  马皇后又问道:“你肯定没把此事告诉你父母吧?”

  陈景恪说道:“我也不知道此事能不能成,怕他们空欢喜,就没敢告诉。”

  马皇后颔首道:“我就知道……你娘是个明事理的人,若是知道了此事,又岂会七八天都没表示。”

  陈景恪羞愧的无地自容,这事儿确实是他的疏忽。

  上辈子都没犯过这样的失误,没想到穿越了给整这么一出。

  他也没办法解释,只能假装年轻不懂事。

  马皇后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也并未怪罪他,而是说道:

  “既然都同意了,有些事情我需要叮嘱你一二。”

154.第153章 这画面不对啊

  154.

  2023-12-11

  陈景恪连忙坐好,说道:“娘娘,您说。”

  马皇后挥挥手让伺候的人退开,才说道:

  “有些话陛下不方便说,但以你的聪明应该能想到是什么意思。”

  “陛下已经拿出了诚意,也希望你勿要忘记当日之言。”

  她说的是陈景恪刚回京那天,在乾清宫和朱元璋的那一番对话。

  朱家保他平安富贵,他为大明效力。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当即就右手指天,道:

  “陈景恪绝不忘当日之言,若有违背必死无葬身之地。”

  古人是很看重誓言的,见他毫不犹豫就发下毒誓,马皇后很是欣慰:

  “好,陛下没有看错你。”

  “还有一事,虽然公主下嫁了,但皇家的颜面还是要保留一些的。”

  “有了福清,不能再纳妾了。”

  陈景恪刚想说什么,马皇后就先一步道:

  “陛下也知你陈家三代单传,对子嗣尤为重视。”

  “且你身边只有福清一个女人,也多有不便。”

  “她下嫁之时,会携带两名侍女,陛下允你将她们收入房中。”

  “但不可对外声张,你可同意?”

  陈景恪苦笑道:“其实臣的心思不在男女之事上,有公主一人足矣。”

  马皇后并不相信这话,只以为他在表忠心,男人哪有不想三妻四妾的。

  不过对陈景恪的表现,她很满意就是了。

  不管是表忠心也好,还是真的如此想也罢。

  有这个态度,肯答应了此事就好。

  “那就剩最后一件事情了,你是想将婚期放在今年,还是等明年?”

  陈景恪顿了一下,马皇后行事真是果断,毫不拖泥带水。

  既然把事情敞开了说,那就直接办妥当,不给人留任何反悔的余地。

  “额……但凭娘娘做主。”

  马皇后笑道:“明年福清十五岁,正好嫁人,就这么定了吧。”

  陈景恪自然不会推迟,也不能推迟。

  法律规定女子十六岁及笄必须成婚,否则就要缴纳双倍人头税,再不成婚就要处罚其父母。

  年龄再大一点还不结婚,官媒就会出手强行拉郎配,到时候下场会更惨。

  除非是家中至亲去世需要守孝,才不会被处罚。

  当然,这仅针对普通百姓,家里但凡有点关系的,官媒都不敢上门。

  作为皇家,有些事情是需要做出表率的。

  大明公主一般都是十五岁成婚。

  陈景恪要是提议推迟,必然会被误会心不诚。

  明年就要成婚了?陈景恪意识竟有些恍惚。

  确实很突然,之前没有任何征兆,返回应天才几天,就确定了终身大事。

  “娘娘,接下来怎么做,要找个媒人来提亲吗?”

  “哈哈……”马皇后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平时看你挺聪明的,遇到自己的终身大事,怎么就这么糊涂了。”

  陈景恪挠了挠头,这事儿和聪不聪明没关系,主要他也没娶过公主啊。

  “订婚不是需要三媒六证吗?”

  马皇后笑道:“虽说皇家成婚与民间大体相同,但细节还是有所不同的。”

  “订婚之事就与民间不同,只要陛下当众言说,此事就算是成了。”

  “正式赐婚的旨意,要等到你们成婚前夕才会颁布。”

  陈景恪尴尬的道:“那就好那就好……”

  民间要求三媒六证交换婚书,是怕有人耍无赖不承认。

  皇帝金口玉言,当众说出这事儿,是没办法不承认的。

  朱标和常妃的亲事,就是老朱和常遇春口头定下的。

  前朝类似的事情也很多,比如李世民允诺,要将新城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

  也只是口头承诺。

  虽然后来悔婚了,但也没有耍无赖不承认有这回事儿。

  因为这事儿,他没少被人喷。

  朱元璋只要当众,将他和福清公主的婚事说出去,事情就算是成了。

  今天丢人太多,陈景恪已经不想再谈这事儿,转移话题道:

  “不知迁都和黄河改道之事,陛下准备的如何了?”

  马皇后说道:“陛下正和群臣商议此事……”

  谨身殿,正在召开一场扩大会议。

  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主持,二十余位文武重臣参加,此时大家正在讨论的是应不应该迁都。

  迁都历来是大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而且反对的不只是南方人,支持的也不全是北方人。

  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大明京畿放在应天已经十七年,事实证明没有任何问题。

  且北方贫瘠,京城放在洛阳,还需要从南方调运粮草物资。

  迁都就是劳民伤财,没有任何意义啊。

  发现反对的人竟比想象中还要多,更加坚定了朱元璋迁都的决心。

首节上一节157/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