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122节

  与红薯相比,玉米和土豆则要嫩了许多,在边柳的指导下,众人只采摘了些许。

  接下来的时间,大帅府上下就在田边架起了锅子,开始了烹饪。

  “大帅,我记得当初我们在缑氏外面种这个时候,产量没这么高啊!”马如风手里捧着一颗炭烤的土豆,走到边柳身边说道。

  “那是因为种的方法不对,你想想,这么小的一块地里,要结出这么大个的果实,肥能少的了吗?”

  “所以大帅,你当初说的这玩意这治病,指的就是治‘饿’病是吗?”

  “是啊,天底下还有比得饿病更多的吗?”

  马如风默然。

  这时候,卫兹推着轮椅绕着田埂走了一圈,也回到边柳身边。

  “这帅真是恩德无量啊!”他举着红薯说道。

  “先生言重了。没有大家的努力,又怎么会有今日了。只是光做到这些还不够,战乱多年,天下良田都荒芜太久了,它们定然也积累的大量的肥力跃跃欲试了。”

  “大帅,臣有个不情之请!”卫兹犹豫着说道。

  “说!”

  “臣能不能把这红薯寄几个回家乡?”

  “可!”

  “大帅说什么?”卫兹一愣。

  “本帅说‘可’!”边柳轻轻说道。

  “大帅,难道”

  “我知道先生想说什么,可是我们争夺天下,又怎么只能靠这个作物呢!我们要的是上下一心,要的是由上到下井然有序的制度,要的是天下人都能看到希望的堂皇正道。”

  更何况,这些东西也藏不了许久啊!边柳心里补充了一句。

  “大帅,臣服了!”卫兹本还犹豫着,等还清了李旦的救命之恩,就回到家乡去,但此时,他终究心意已定,绝不更改。

  ……

第207章 皇恩浩荡

  “萝藤郁郁爬垄沟,阔叶青青吹喇叭。地上秀姿不足夸,身下还藏万两瓜!寻香觅味吞声紧,咬肉撕皮咽沫花,堪为药膳解民苦,甘为愚憨付岁华。”

  徐庶手里拿着一个烤熟的红薯,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梯田,不由得脱口而出。

  “堪为药膳脱民苦,甘为愚憨付岁华!元直说得好啊!”卫兹连忙称赞道。

  边柳默默吃瓜中……

  这时候,郭嘉带着几个百姓笑着走了过来。

  “大帅,你看看这个!”郭嘉一个闪身显现出身后一个南瓜般大小的红薯,众人连忙上前围观。

  “大帅,这是祥瑞啊!”

  边柳点了点头,上前看了看,说道:“这是谁家的地头长出来的?”

  “陛下,啊不,大帅,是小人地里长出来的,特来献给大帅。”说话的瘦个子神情紧张激动,还有一丝不舍。

  “嗯,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缑。”

  “大帅,臣走访了一圈,发现缑田间的作物要比其他人的都大上一些。”郭嘉开口道。

  “哦,缑,你可是有什么技巧啊?”

  缑挠了挠头,说道:“小人和其他人一样插苗,一样施肥除草,并没有什么不同。要说唯一不同的,就是小的种地的地方离水源比较远,小人为了防止地里干涸,所以事先在垄沟下面铺了一层干草,然后埋上土,后来苗长出来的时候,就比别人壮实了许多,小人原本还担心苗壮瓜不壮,没想到现在收获都如此好,这一定是托大帅宏福。”

  边柳一听,好像与堆肥比较相似,但他毕竟不是专业的,所以也没有点评,而是说道:

  “很好,这个大红薯我就收下了。”说着,又从身后随行之人身上接过一块金子,“这是奖励你的!”

  缑见这是硬生生的一块金子,比大红薯还要值钱了不知道多少倍,哪里还有心疼的意思,当即跪地谢恩。

  “这还不够,缑,我问你,你可愿意将这方法教授给其他人?”

  “小人愿意!”

  “很好,奉孝,你准备一下,等其他几处也一并收获之后,所有产量突出者,一并邀请到县衙门口,本帅要当众表扬,再让他们登台讲述种植技巧,再额外授予土地,以及官职。”边柳在思考,教种地的应该叫个什么官。

  “大帅,我看到时候就把这大红薯挂在县衙门口,这便是对他们本领最好的嘉赏。”郭嘉开口道。

  边柳自无不可,无论是金钱还是官职,都是为了刺激百姓种地的积极性,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也让大帅府早日摆脱粮草的困顿。

  “去吧,去和你的乡邻,父母,孩子,传告这个好消息!”边柳对着缑说道。

  “喏!”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展示这块金子了。

  见缑等人走远后,郭嘉才又说道:“大帅,你知道山民们把这红薯叫什么吗?”

  “叫什么?”边柳想着,难不成“地瓜”之名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他们把大帅口中的玉米称之为黄米,把大帅口中的土豆称之为黄豆,至于这红薯,他们称之为皇恩浩荡!”

  边柳轻轻一笑,指着郭嘉说道:“好你个奉孝,这定然是你编排出来的!”

  “大帅,这事千真万确,可不是臣杜撰的。”郭嘉连忙表示。

  “大帅,我看这红薯叫做皇恩浩荡,也无不可啊!”卫兹等人纷纷附和道。

  在一阵欢声笑语之中,大帅府完成了第一次团建活动。

  ……

  几日后。

  “大帅,过往的商贩听说红薯的产量,纷纷请求购买一批果实带回各地。”唐前来汇报道。

  “你觉得呢,该不该卖?”边柳问道。

  “此等利民之物,自然不能轻易授予他人。”唐说道。

  边柳点了点头,吩咐道:“让他们等着,要想买红薯,就多带点黄金。”

  “喏!”

  边柳随即又招来了郭嘉,从郭嘉口中得知,近来,潜入山中准备盗取作物的外地人多了不少,许多人甚至花钱让山里人帮忙携带。

  “你说这些人能不能换来一批赎金?”边柳问道。

  郭嘉摇了摇头,“这些人要么就是商人养的死士,要么就是在路边找的,他们不会为此付出赎金的。”

  “既然如此,把他们都送到后山烧炭去吧!”

  “百姓那边控制的怎么样了?”

  “大帅府早就下达严令,禁止民间粮食买卖,山里人的买卖都得通过固定的坊市,暂时倒是无虞。”

  眼下大帅府垄断了绝大多数商品往来,这是特殊时期最高效的做法。

  “奉孝觉得,红薯的事情怎么处理?本帅不怕贼偷,但也怕贼惦记着啊!”边柳询问道。

  “我听说大帅答应了卫先生来年送他老家几个青藤,大帅不是已经下定决心了吗?”

  “当然,这自己人嘛?直接给当然没问题,只是别的人,本帅多少得赚点钱!”

  “既然如此,陛下既已邀请许多商人前来交易造纸秘方,不如到时一并售卖几筐红薯便罢了,至于价格吗,一斤黄金一斤红薯,臣觉得比较合适!”

  “一斤黄金一斤红薯?这会有人答应吗?”

  “当然会。事实上,真正尖酸的商人哪怕大帅把价格放的再低,他们都不会买,毕竟嵩山这么大,即便我们防范的再严,他们也是能弄到的。但对于真正的商人,他们的眼光不会局限于红薯,如果能用黄金换取大帅您的善意,这又何乐不为呢?”

  “原来本帅的善意这么值钱!”边柳轻轻一笑。

  “当然,任何一位志在天下者,他的善意都非常值钱。”郭嘉说道,他的意思是,商人弄到红薯苗,玉米种子这些也还是抱着赚钱的目的的,如果他们此时采取偷盗的方式,那将来大帅夺得天下,便可以理直气壮的将他们的身家一并收回。

  再好的制度都是无力的,唯有力量才是根本。对于身家越大的商贩,他们考虑的更多是稳定传承财富,而不是十几斤黄金。

  ……

第208章 白糖

  八月底。

  山上的红薯大半已经收获入库,整个嵩山都充满了秋收的喜悦。

  “大帅,已经统计出来了,这次总共收获了红薯两千两百八十万斤,按照五五出税之法,大帅府入库了一千一百四十万斤,按照一人一天食用六斤(东汉一斤大概只有现在的一半),也足够一万人食用半年之久。”

  郭嘉很兴奋的说道,有了足够的食物储备,才可以大规模的干其他事情。

  比如大规模征兵,挖矿炼铁打造甲胄,挖山修道等等。

  “而且今年是因为大部分百姓是后来招募的流民,耕种迟了,只要保持今年的产量,明年的收入至少可以是今年的三倍。”

  “土豆还有玉米呢?”

  “这两样目前只收获了一半,土豆有五百五十万斤,玉米有二百七十万斤,除此之外,粟米预估有八十万斤,水稻只有山脚那一块种了,预估有五十万斤。其他的豆菽类加在一起预估有九十万斤。”

  “很好,督促百姓做好秋收工作,不要让贼人钻空子毁了庄稼。还有,具体的粮食存量要保密。”

  “喏!”

  “对了,红薯和土豆含水量比较充足,不考虑口感的话,可以切条晒干。不过想要吃到新鲜的红薯,可以挖地窖保存,或者将它们重新埋回土里。至于土豆,一定要注意,如果它发芽了,千万不要生吃,这些注意事项我列在了册子上,你让大小户曹收税的时候顺便叮嘱到位,我会让左慈的人配合宣传。”

  “大帅真是爱民如子,体贴入微啊!”郭嘉接过簿册说道。

  “这话我爱听,还有,你从山民中找一找有没有会熬糖的师傅,我这有一张制作白糖的方子,你让他们按照这上面的程序用红薯进行尝试,如果成功了,那就从府库中拿出三分之一的红薯开始熬糖。”

  白糖的战略意义极大。

  急行军的时候,部队不可能背着一包红薯,但是只要一小包白糖,就可以顶很长一段路。

  郭嘉望着这方子,试探性的问道:“大帅,还有什么您不会的吗?”

  边柳也一愣,当初他之所以瞎了眼选择历史这个专业,就是穿越小说看多了,进了大学才知道,进了这天坑专业,毕业就等于失业。

  早知道真的会穿越,还不如学好数理化,开启蒸汽电气时代呢,背本《天工开物》顶个球用啊!

  “生孩子,这个本帅应该不会!”边柳看着郭嘉,认真的说道。

  “大帅可以找个会的人了,我相信大帅只要发出文书,不仅有人愿意送女子上门,而且还有钱粮无数。”郭嘉建议道。

  “奉孝有看中哪家娘子吗?本帅亲自为你做媒。”

  “臣告退!”见大帅打趣自己,郭嘉连忙以事务繁忙跑了。

  ……

  秋收是个忙碌的季节,一辆辆板车在山道上来往奔波。

  嵩山令管辖下的吏员在收税之余,还要着手采购百姓多余的粮食。

  徐庶的巡山御史也在来回奔波,提防宵小,还有处理各种争论,比如交税红薯的大小,上面带着多少泥土。

  许多老实本分的山民总是把最好的上交官府;却也有偷奸耍滑的把破了皮的,带着许多茎须的粮食上交。

  各种琐事让徐庶也忙的焦头烂额。

首节上一节122/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