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120节

  同为热症,有内热壅盛而表气虚弱,感受轻微寒邪者;亦有体质偏弱,外界寒邪偏重,寒邪入体阻遏气机者。此二者可以混为一谈乎?

  我曾听闻仙人授道,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别病状之术,又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辩证之法。

  同病不同治,内外皆热用寒药,表热里寒得反治。

  六经分类,辨证施治。方可救人济世。”

  通俗点来说,就是有的发烧要敷冰袋,有的发烧,你要盖被子捂汗。

  边柳一番话,让张机陷入沉思,似乎冥冥中抓到了些什么。

  而事实上,边柳所说的,就是张机所撰写出的《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思想。

  都是班门弄斧,但边柳十分机智的选择了在鲁班小时候。

  一时间,逼格就上来了。

  “大帅单是这般言语,足以胜过绝大多数医者了。”张机拜服道,为之前的轻蔑感到羞愧。

  见张机如此谦虚,边柳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看过一点古书,可是对问症把脉却是一窍不通。唯一把过的就是男同学的手,数了半天心跳后,然后说一句:“恭喜你,有喜了!”

  边柳摇了摇头,说道:“知晓这些不过是医术上的进步而已,而我要称赞的是先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凡是医者,救一人不难,可难得是授以普世之道。

  若能在行医的过程中,记述病因,病症,病情的发展,总结每一步的治疗方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如此方为医道,可为我华夏永世不绝之光辉。”

  “大帅的意思是?”

  “我愿意资助先生,纳百家之长,著医学典籍,苦先生一人,益万千百姓,不知先生可否答应?”边柳拱手诚恳的请求道。

  如果能以自身之力,使得《伤寒杂病论》早日问世,早日流传天下,边柳大抵也是欣慰的。

  见边柳言辞恳切,张机终于点头,“大帅拳拳爱民之心,在下若再推脱,岂不是成了不知好歹之人。只是在下需有言在先。”

  “先生请讲?”

  “第一,我只救人,却不入仕。”

  只干活,还不拿钱?

  还有这好事?

  边柳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先生光风霁月,本帅自无不可!”

  “第二,我不救刀兵之祸!”

  边柳阴沉着脸,这时候,还是有许多人对军人怀有偏见。尤其是救人之人大多不喜欢杀人之人。

  也没有办法,这年头,别说土匪,就是朝廷军队,也很少有守规矩的。

  “大帅府麾下将士定与先生先前所见兵匪不同。不过既是先生的意见,我也不做强求,只盼先生日后能改变主意。”

  反正边柳最看重的是张仲景对治病流程的精进,还有他的专项是伤寒。与战场上多受的刀枪之伤有所不同,所以边柳也没有勉强,只是心里想着,是不是该打听华佗搁哪了?

  “第三,我若离开,大帅不得强留!”

  听到这,左慈赶紧说道:“大汉地域广袤,风貌各有不同,张小友要博采众方,了解病症之不同,自然要游历四方。”

  张机听完也说道:“在下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只是先生外出之时,还得带好随行之人,本帅可以没有先生,可是天下百姓不能没有先生。”

  “多谢大帅!”

  “张小友,老道与你说,你来此山中,可是来对了!”见尘埃落定,左慈颇为快意的说道。

  随即又从桌案上拿出一份文案,“你看看,这是大帅亲拟的防疫措施,如何安置百姓,如何保护水源,如何安置溺物,以上种种皆有涉及。老道可以肯定的与小友说,单是这份文书,救人之数量就不在任何一张药方之下。”

  张机接过看了几页,也对边柳肃然起敬。

  尤其是第一页就写了疫病之下,医者对自身的保护,这让张机在日后也避免了许多危险。

  接下来的几日,张机就在附近开始了来回巡医,而边柳又让张机到学堂挑选了三名弟子,同一时间,大帅府一旁的山头,一座药庐也在修建当中。

  而边柳给予的各种支持,也让张机的医术得到飞速的进步,加快了编写《伤寒杂病论》的进程。

  与之对应的,就是大帅府的开支又多了。

  ……

  夜间。

  大帅府内室。

  木兰拿着一本整理好的簿册找到边柳。

  “大帅,大帅府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接下来每个月俸禄都会面临七万以上的空额。”

  木兰在算术方面比桂英多了些天赋,于是乎,边柳便将大帅府的账目交由木兰统计。

  边柳曾经做过一个计算,东汉时期,大概20个百姓才能够养活一个吏。

  这里的百姓指得是家有薄田,按时纳税的治民;吏指的是底层的斗食小吏。

  斗食小吏的月俸是月十一斛,如果到了太守这一级别,两千石的大员,月俸是一百二十斛,那就要十倍以上的治民。

  这还不包括运输损耗各种情况。

  此时,边柳在山中实行的是配给制,也就是按标准提供一日两餐或者三餐,或者对应的粮食。薪酬方面基本是五十到一百钱,方便他们在大帅府直属的坊市购买一些差异化的必需品。

  但在徐晃和马如风各带来一批人之后,大帅府吃饭的也一下子扩充到了近三千人。

  每人五十钱,每月也要15万;

  每人月食一石半,也要4500石,换算成钱,又超过了五十万。

  加上各种开销,大帅府每月的基础成本已经到了八十万往上。

  眼下秋收在即,粮草一时不成问题;

  马如风从荆州带来的,现钱也入账不少,加上坊市回流,短时间倒也不担心。

  只是,边柳不可能停止招揽流民,而且一到冬天就只有损耗,没有进账了,许多事情还得未雨绸缪。

  得到张仲景的喜悦,一下子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一扫而空……

  愁!

  ……

第204章 生财之道

  节流是不可能了,自己订的战时薪酬,总不能朝令夕改。至于饮食衣着上的待遇,那两百匹战马况且需要用好的饲料喂养,更何况人呢?

  至于开源,女儿弯的纺织已经有了产出,不过大部分成品都被大帅府征用了,获利倒是不多;

  纸张方面,一个月获利倒有二三十万钱,不过大帅府本身的用度也很大,短时间无论生产还是市场都很大打开。

  乱世普通生意不好做,真正能赚大钱的还是粮食、铁矿、皮革。

  炼铁,边柳倒是知道《天工开物》上记载的几个配方,只是这玩意,无论难度,还是成本都比造纸可大多了。靠山里的十几个打铁师傅肯定是不够的。

  边柳想来想去,突然有些想去开发摸金校尉了。

  毕竟古人盛行厚葬,比如西汉海昏侯的墓里就挖掘出了黄金上百公斤,钱超过十吨。

  难怪董卓、曹操这些人都对盗墓充满了念想。

  把铜钱埋在地下是对经济的严重破坏,盗墓,把地底下的铜钱解放出来,对于恢复经济是起积极作用的。

  边柳找了个理由,不过这种事一定要慎重,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行此招,而且选人一定要慎重。不能安排好人去做,更不能安排道德君子。

  ……

  “无妨,你只管核算好账目,钱的事情我自然会想办法。”边柳对着木兰说道。

  “喏!”

  “还有,你在翻阅账簿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物品如果数量和价格异于平常,一定要多加思考,看看是否正常,眼下大帅府新立,上下人手还比较守规矩,但许多事情预防要远远大于惩治。”

  边柳闲暇时也给木兰讲过一些古代做假账的案例,木兰作为女子,管理账目比旁人要可靠的多。

  “喏!”木兰应了一声,随即便为边柳宽衣,接着又端来一盆水。

  “好啦!”边柳拦住了她,“你也忙活了一天了,以后这些杂活累活你就不用干了,你去女儿弯那边挑选一个手脚灵活的,以后你身边也需要一个服侍的人。”

  “大帅?”木兰抬起头,两眼婆娑,她是一个下人,怎么可以有服侍的人呢?

  除非?

  “别想那么多,你对我很重要,我可不想你有一天累趴下了。”

  对于纳妃这件事情,边柳不是没有考虑过,甚至于郭嘉也旁敲侧击提醒过,毕竟后继有人是一个团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只是女子争宠也是一件麻烦事,无论是木兰还是桂英,谁撂挑子耽误了事都不是好处理的。

  而且,身边的人多了,那剩余的位置自然价值就低了。

  边柳还想着把自己这具身体卖个好价钱的。

  ……

  翌日,边柳和郭嘉提及了大帅府发展的一些事情。

  “大帅的意思是要把造纸的技术售卖出去?”

  边柳思考了许多,无论是生产还是市场的扩大都需要时间,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大帅府需要在入冬前储备一批物资,需要必须要一笔块钱。

  “大帅,这可是一座金山啊?”说实话,郭嘉有点舍不得,现在造纸每个月能为山上赚取二三十万钱,而原材料和人工这些,在现存的制度下,几乎为零。

  “赚钱的法子,本帅脑海里有的是,可是都需要时间,眼下我们既已决定去兖州招揽流民,所以得未雨绸缪,总不能把他们招揽到山中,然后活活饿死吧?”

  “大帅准备怎么做?”

  “本帅已经想过了,造纸坊技术改进之后,日产纸张过千,可仅大帅府上下的用量就占去了一半。剩下的不过是售往兖州,豫州周边地区,若是更远的地方,光是运输的成本就超过纸张本身了,所以销量极为有限。”

  这时候,民间不是造不出好纸,只不过原材料一直无法改进,工艺不够成熟,所以成本很高,产量有限,但要是加上跨州运输的费用,可能就还是本地的纸更划算了。

  “还有,自从纸张大售之后,各地商贩派往山中的探子也不是一个两个了,许多人甚至冒充流民,借以靠近造纸坊。除了你手下抓捕的那些可疑之人,郭兴也在纸坊抓到了两批。”

  如果不是大帅府体量庞大,相对独立,恐怕这些商贩通过分析各种物资的采购,就能分析出原料和试验出工艺来。

  千万不要小看商人对利润的嗅觉。

  “奉孝掌握青鸟这等利器,既然如此,本帅有意让奉孝放出消息,就说本帅从天书中获得古法数张,愿与天下有识之人共享。本帅也会通过山下的商道放出消息,邀请各地商贩齐聚一堂。当然,本帅最希望的是来自辽东、江东、青徐等地的商贩,到时候,咱们一场方子可以授予多家。”

  边柳想的自然是区域代理。

  当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样东西的出现,最一开始重要的部分是技术,但到了后面其实是渠道。但凡是能够做大的商人,其背后必然有完整的生产销售渠道,甚至于,商人背后都有官。

  徐州糜氏跟着刘备到处走,是出于忠诚,还是因为徐州变动,他们的后台倒了,谁也说不准。

  边柳如果不是身份特殊,手下握有重兵,单现在纸张的利益,就足以让他身陷牢笼。

  “奉孝可知道,这天下商贩,谁最有钱,谁又最可能对造纸术感兴趣呢?”

  “天下钱财,或集于世家,或集于豪强。南阳娄氏、临淮鲁氏、东海糜氏、平原祢氏,皆是富甲一方,名著一方。不过要说对着纸张需求最大的,臣倒是想起一人。”

首节上一节120/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