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103节

  少年天子高坐龙椅之上,四周金碧辉煌,堂皇大气。

  而阶前为首之人则是王允,如今朝中大小事务皆有他做主。

  相比于董卓,王允要慈眉善目一眼,而且也不会威逼天子,最多陈述一番道理使得天子顺从他的意见。更重要的是,王允没有董卓那么大的欲望,不会夜宿皇宫。

  “老道奉靖难安民大元帅之命,前来拜见天子,及诛杀董卓的诸位功臣。”左慈开口道。

  天子纹丝不动,王允则是嘴角轻扬,嘲笑着说道:“靖难安民大元帅,好大的名头,只是我大汉何曾有过这个官职?”

  “先帝之前,又何曾有过无上将军呢?始皇之前,又何曾有过皇帝呢?”左慈开口道。

  “山野道人,胆子倒是不小,若不是看你一把白须,便听你诋毁先帝,老夫就要将你下大狱。”王允见来人不恭,当即呵斥道,随即又询问,“你此来所为何事?莫不是你家主人自知身份暴露,所以特地来请罪?”

  蔡邕回到长安后,很快就被董卓下了诏狱,所以消息并没有从他口中流传出来。

  不过边柳当日在缑氏应对蔡邕,见证者众多,后来更是传出流言不少,长安城内的公卿多有听说,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如今蔡邕已经被放了出来,不过天子听闻蔡邕描述后,并没有表态。

  而王允心中早有计量,若是缑氏附近山中的“刘辩”自证冒认,声明是为了对付董卓的权宜之计,他倒是愿意看在对方吸引董卓目光有功的份上,封他一个小官。

  除此之外,他想以“刘辩”的身份自居,王允是坚决不会接受的,他根本不会去探查“刘辩”的真实身份。

  外面出现一个天子?

  那他手中天子的分量就会大大降低,这会对他接下来安定天下十分的不利。

  “老道现在已经不是山野道人了,而是大元帅亲封的大禹庙庙祝。”左慈开口解释道,“至于我所来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一封信!”

  左慈来之前已经被搜过身,此时他的信件也被人递到了王允面前。

  “我家大帅说,如今董卓方死,无论是东面还是西面,战端都没有停止,人心不定,王司徒有大功于汉室,但值此危难之际,还是希望王司徒能够以宽容为本,赦免一切不可赦之人。”

  王允本还以为东边那个是因为先前险些死于李贾诩之手,写信来要自己处死这二人为其出气呢!没有想到,居然是来为这些人求情的!

  近来为这些人求情的不知凡凡,有说他们兵马在手希望自己慎重的,也有希望自己宽宏大量饶他们一次的。

  求情的人越多,王允就越是愤怒。

  自古只有恩出于上的,岂有他还没做出决定,这些人纷纷跳出来做好人的?

  “陛下,这事您怎么看?”王允转头询问刘协。

  刘协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那陛下,您觉得怀王还活着吗?”

  怀王,便是刘协给刘辩的谥号。

  王允这个问法,显然已经给出了答案。

  “朕不知道。”

  “既然如此,陛下召其入朝如何?由陛下和文武百官,亲自分辨其真假如何?”

  刘协见状点了点头。

  “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叫他快马加鞭立刻赶来长安,如今董卓已死,他若真是怀王,这里没有人敢伤害他。”

  王允的话很明白,如果他不来,那就不是死去的刘辩了。

  众人同样也没有意见,因为他们身边的是刘协,而且刘协年幼,更适合他们展现才华,治理出一个泱泱大汉出来。

  “那信中的事情,老道该怎么回复呢?”

  “一派胡言,小儿之见!”

  王允说着,当场就把书信给销毁了。

  ……

第172章 荀攸

  王允之所以敢对董卓下手,是因为董卓麾下的中郎将,校尉大多陈兵于河东、弘农,肴函之间,用以防范关东的诸侯。

  而这些人之中,论在西凉人中的威望,还是论与董卓的亲近程度,又以董卓的女婿牛辅最高。

  董卓死后,王允立刻派出骑都尉李肃,以诏命诛杀牛辅。

  结果李肃不敌,败走弘农,被吕布所杀。

  董卓的族人董越找到牛辅,要牛辅率领众人打回长安。

  然而牛辅生性怯弱,又喜好占卜。

  于是起兵前就让身边的巫祝卜了一卦,得到结果是火胜金,外谋内之卦也。

  这巫祝曾遭董越鞭打,此番卦象,暗指的就是董越要来夺权。

  于是牛辅便将董越杀害,之后不久,夜里有士兵出逃,牛辅以为全营皆叛,丢下大军携带财宝逃跑,后被亲信杀死,首级送往长安。

  ……

  未央宫中,王允原本还对董卓的部下有所忌惮,但此时见到牛辅的人头,心中的积蓄的压力一吐而尽。

  “董卓已死,他的坞也被朝廷大军攻破,如今他的两条臂膀牛辅董越俱死,我等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时任太尉的马日开口道:“如今司徒已经除去贼首,未免狗急跳墙,不如先安抚住李郭汜等人,让他们继续在安邑渑池一带驻兵,以防备关东大军的名义拖住他们,为朝廷争取时间,待到内部稳妥,司徒再解除他们的兵权不急。”

  马日刚刚说完,殿内的袁氏旧臣,纷纷反对,说关东义军是为了抵抗董卓而起兵,是他们的盟友,如今怎么能为了几个西凉贼子而寒了盟友的心呢?

  王允听了众人的意见后表示,先前击杀董卓时已经大赦过一次,一年内不能再赦。更牵强的表示,反复送出赦令反而会让对方疑心。

  此时的王允已经有“录尚书事,总朝政”的权力,既然做出了决定,马日也不再劝。

  下朝后,王允又从亲信口中得知,先前上殿的道人左慈,不仅没有离去,反而在街头大肆宣扬信中的内容,并且当众演示了几门神奇的道术,使得“前任天子”建议王允大赦天下的言论广为传颂。

  王允大为愤怒,命人将左慈抓进了大狱。

  左慈进入监狱之时波澜不惊,一路左顾右盼,接连发出感叹,称赞天子脚下的监狱不凡。

  因为王允有交代,只是给左慈一点教训,因此他所关押的地方还算干净。

  左慈进入囚室后,发现隔壁囚室有一人容止自若,虽然身处牢笼,却丝毫没有颓靡之色,手里拿着一根稻杆,不断在地上比划着,而看那图形,俨然是大汉十三州的轮廓。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没想到老道今日身陷囹圄,却见到了这样一位波澜不惊的大贤,真是三生有幸。”

  边上的儒生,转过头,上下打量了左慈一番,“道长身处囚室而不惊,如此气度,令在下佩服。”

  “居士这份潇洒远在贫道之上呢!”左慈笑着说道。

  “在下呆在这里,只是因为外面还不够安全,兴许再过不久就要出去了,不过道长现在进来,可能要小住一段时间了。”儒生揶揄道。

  左慈见眼前男子面容清秀,眼神锐利,气度不凡,于是便有了结交之心,拱手说道:“贫道左慈,不知居士名讳?”

  “乌角先生?”

  “区区薄名居然传到了居士耳中,贫道之幸也。”

  “在下听说乌角先生明五经,通星纬,道术精深,能掐会算,怎么会遭遇牢狱之灾?”

  “兴许是泄露天机太多所致。”左慈笑着说道。

  “道长既然知晓天机,又何必问我名字呢?掐指一算不就知道了?”

  “推延命数,尤其是贵人命数,需要消耗的气数太多,老道可不敢轻为。不过居士既然这么说了,老道不妨算上一算。”左慈说着,眼睛半眯着,手指捻动,仿佛真的在推算一般。

  能关在这里的都不是普通罪犯,此人既然说他马上就要被放出去,那说明一定是被董卓关在这里的。

  得罪董卓还能活着的,身份一定不一般。

  左慈来到长安后,也打听了一些大事。

  董卓迁都长安后,荀攸与议郎郑泰、长史何、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诛董。

  其中伍琼失败而死,何在狱中自杀,已经出逃,此时还在关中的只有种辑和荀攸。

  左慈眯着眼睛,实则在细看对方的面相,他细细琢磨,发现眼前之人眉眼和荀有几分相似,而且一边耳朵还有一道明显的疤痕。

  片刻后,左慈擦了擦额头,像是经历了一番苦算,开口道:“原来是公达居士,我在东郡之时,可是多番听令叔父提起你。”

  荀攸摸了摸耳朵,笑着说道:“道长真是博学广闻啊!”

  “居士看来是不相信老道的道术,不过也无妨,老道从不强求。不过老道劝居士一句,此时出狱,莫不如继续在囚室里待着。”

  “哦,为何?”其实荀攸想出去,早就可以出去了,他就是因为以刺杀董卓夺取政权的方式后续麻烦太多,所以才执意在监狱里多待了一段时间。

  王允要联系讨董的人,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亲自出马,因为这样子一旦遇人不淑,他的谋划就会毁于一旦。

  而荀攸就是替王允做事的人,在确认一个人确实有讨董决心时,再将其引荐给王允。

  而荀攸也在这个过程中不幸暴露,因为荀攸死不承认,表明自己只说了一些反对董卓政策的话,加上王允反过来为之求情,荀攸才一直被关在监狱没有被处死。

  “因为关中并不太平啊!”左慈长叹一声说道。

  “我听说乌角先生一心钻研道术,并不关心天下大事,如今怎么关心起关中,还知道关中并不太平?”

  “老道夜观星象,自然能看出一二。不过,这天下大势,老道可不敢推算,之所以知道关中将要发生大事,因为老道从太室山而来。”

  这下子反而让荀攸惊讶了,他刚才听左慈提到他叔父,还以为对方自东郡来,没想到,居然是那位派来的。

  ……

第173章 文和乱武

  “难怪王司徒会将你关进监狱。”荀攸开口道。

  “我们大帅担心关中杀戮过多,故而派我前来,劝说王司徒大赦天下,如此仁德之君,足以感动天地。”左慈心悦诚服的说道。

  荀攸一听,稍稍思考便说道:“不过是事不关己,说几句轻巧话,以此来收买人心罢了!”

  “居士确有大智,不过却也门缝里看人,把我家大帅看扁了。难道居士觉得朝廷真应该对西凉人赶尽杀绝吗?”

  “如果可以”荀攸低下了头,董卓身上西凉的标签太重,而他们又是以这种斩首的方式除去董卓,这就意味着他的部下还有很大的威胁。

  可惜了,别说西凉人,就是西凉兵,朝廷也无力全部铲除。

  “如今朝廷内有皇甫将军,中郎将吕布,外有胡轸、徐荣,关中自古易守难攻,只要将西凉兵困守在肴函之间,不久他们便会弹尽粮绝,走投无路,到时候,朝廷自然可以慢慢收拾他们,关中虽有兵戈之险,却无覆没之危。”

  “居士既然如此乐观,为何谋求外就呢?”左慈看着荀攸面前的画,在他右下角的地方画了一个圈。

  那是蜀郡。

  荀攸暗中配合王允诛董有功,王允已经答应将其外放,委任蜀郡太守。

  荀攸此去既是谋身,蜀郡物阜民丰,地处偏僻,正适合静观天下;

  同时也是谋国,刘焉虽然对付董卓有功,可是已有自立之意,王允有中兴大汉之志,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荀攸也是以防止刘焉自立说服王允让他去的蜀郡。

  “老道掐指一算,居士适合去的地方不是大汉西南一角,而是东面!”左慈捻动着手指说道,心里暗想着,“大帅啊,老道为了替你招揽人才可是不遗余力啊!”

  荀攸自然能听出左慈言语里的意思,他开口道:“道长须知,弘农王已经死了,之前天下人之所以承认那位,是因为董卓霸占崤函,隔绝西东,如今司徒掌权,朝廷有意和关东接洽,你觉得你们那位还有希望吗?”

  “居士说的没错,人间的弘农王确实死了,可是天上的北极紫薇大帝却看不惯百姓受苦,下凡救苦救难来了,而紫薇大帝就附身在死去的弘农王身上。”

  荀攸听完一笑,“道长不觉得,这些话只对那些没读过书的人有用吗?”

  “那居士可知道,天下是读过书的人多,还是没读过书的人多?”

  荀攸一愣,不再言语,反而自顾自的思考起去往蜀郡之事。

首节上一节103/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