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48节

  “朕开始就说了,让你服用灵米之后,趁着灵气滋养身体时观想修炼,结果你心中难以摁那的想要一试,全然忘了嘱咐。”

  “主子说的是,是奴婢托大了。”被嘉靖一语道破心思,吕芳面上露出惭愧之色。

  这么多年伺候主子,昨晚是他头一次没用心听主子的话,没有谨慎对待。

  “做饭去吧。”嘉靖也不怪他,凡人第一次修仙,能保持心如止水那才是怪事,说话间睁开双眼,挥手将灵米和灵泉放入砂锅里。

  “吃完饭,趁着身体吸收灵气,再行观想修炼,若是你资质不错,或许很快就会见效……”

  “是。”吕芳立刻起身,将砂锅放在火炉上,开始安心熬煮了起来。

  很快,主仆二人吃过早膳后,又开始各自修炼了起来。

  当然嘉靖还给了吕芳一滴灵源,以此加速他的修炼速度,而第一次修炼突破,也能看出本命的成色,若是突破很快,说明本命不凡。

  若是突破很慢,那就说明本命一般。

  按照修仙世界的标准来算,第一次修炼,突破练气一层,本命普通之人,普遍来说慢则一个月,快则几天十几天。

  不过这是在灵气充沛的修仙界,放在大明这种没有灵气,修炼全靠灵源,照嘉靖看来,用时半年时间达到练气一层,算是正常。

  如果吕芳用时小于这个周期的话,说明他的本命应该也不是什么普通货色。

  主仆二人在玉熙宫各自修炼,此时外界无论是严党,还是清流,都在等消息。

  因为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傍晚,国师就会抵达定海县,三日后便会举行罗天大醮。

  清流和严党在东南的争斗,也会从今天晚上开始,正式进入收尾结算的阶段。

  ……

  东南,宁波府,定海县外。

  天空阴沉,稀稀疏疏的毛毛雨中,夹杂着盐粒儿般的小雪花。

  一队人护送着两辆马车朝着定海县外而去。

  “国师,”黄锦从自己的车上下来,跟在清风的车外,笑道:“前面就是定海县了。”

  “刚才探路的回来禀告,定海县的大小官员已经候着了,您也准备一下吧。”

  听到黄锦的话,清风推开车窗。

  看着阴沉沉的天,已经撑着伞的黄锦,又探出脑袋朝着最前方瞅了瞅,却是什么都看不到。

  “呵,”黄锦见她如此,上前一步为她撑伞,不让渐大的雨势淋着她,同时轻笑道:“还早呢,看不到,不过也快了。”

  “嗯,”点了点头,清风收回了向前瞅的脑袋,微吸一口冰凉湿润的空气,道:

  “黄公公,你让探子快马前去通知定海县的官员一声,雨势渐渐大了,就不用他们见礼迎接了,去县衙再见也是一样的。”

  “国师体恤下官,奴婢替定海县的大小官员谢国师。”听到清风这么说,黄锦笑了笑,转过身去,抬手招来一个东厂的辑事。

  “快马前去通知定海县的官员,无需迎候国师大驾,各阶官员县衙等候即可。”

  “是。”东厂太监应声后,骑上马大步离去。

  此时,定海县城门外。

  知县海瑞、主簿王用汲,以及监察御史,临时充当定海县县丞的张子明,带着县衙的其他官员等候,周围还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

  “十六岁的少女国师,”王用汲撑着伞,目视前方,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感慨:“还是我大明朝,自开国以来的第一位女钦差。”

  “不论这定海县接下来的局势如何发展,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注定会被青史记一笔。”

  “呵!”说着,王用汲发出一声笑,张了张口,到嘴边的“荒唐”二字终是没说出来。

  海瑞没有说话,只是凝视着前方。

  但他胸中,却是早已有情绪酝酿其中。

  只是此时,他的眼神依旧平静,让人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似是隐而不发。

  但若是一朝爆发,便是石破天惊。

  而在海瑞另外一边站着的张子明,此时却是眉眼间有忧虑之色浮动。

  同时眼角的余光,不时的看向身边的海瑞和王用汲二人。

  他本以为不会来指示了,上面自会有另外的安排,一切只等国师来处理。

  但就在今天早上,他收到了消息。

  而对他要求只有一个,杀掉海瑞,不问过程,只要海瑞死。

  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他知道东南的事要平了,但没想到要以这种方式收场,为什么非要一个区区海瑞死?

  如此之大的争斗漩涡,大势已成,死一个海瑞,活一个海瑞,又有何妨?

  他想不通,为什么非揪着这样一个好官不肯放过?

  但他明白,定海县接下来,不论何等巨变,等罗天大醮结束,一切都会尘归尘,土归土。

  “来了!”这时王用汲的声音响起,将他的思绪拉回。

  抬眼看去,只见远处一道快骑飞奔而来。

  “吁!”东厂的辑事拉紧缰绳,马匹停在海瑞等人近前发出嘶鸣,东厂辑事快速道:

  “雨雪势大,天气湿寒,国师体恤尔等,无需多礼,吩咐各阶官员,县衙相见。”说完也不管几人,调转马头,挥鞭离去。

  “看来,这位少女国师,还是个体恤下属之人,”望着远去的东厂辑事,王用汲轻叹一声,“希望她的到来,不会太麻烦……”

  “刚峰,雨势渐大了,驱散百姓,让大家都回去吧,我们在县衙等候也一样……”

  “国师钦使虽尊,但朝廷法度亦不可废。”

  “大明会典早有定制,凡下官迎迓钦使,皆循典章,岂可轻言更改?”然而王用汲话还没说完,海瑞的声音就跟着响起。

  听到这话,王用汲顿时哑然。

  他很想开口劝一劝,但想到海瑞的性格脾气,而且他都搬出大明会典了,还能劝吗?

  这要是劝了,不是就违背典章了?

  一旁的张子明看着身穿官服,负手而立,目视前方的海瑞,心中又是一叹。

  都这个时候了,这又是何苦来哉呢。

  他难道一点都察觉不到吗?我这几日给他们的暗示还不够吗?国师前来,就是平事的。

  为何要平白无故的去得罪?

  “飒飒飒。”

  雨势渐大,伴随着的还有硬邦邦,如盐粒儿一般的雪花,砸在雨伞上。

  “哒哒哒。”没过多久,雨雾蒙蒙中,远处车马相继驶来,不一会就到了城门前。

  “刚峰,话说婉转些,注意言辞,眼下情况不明,不易交恶…刚峰……”王用汲在海瑞踏出一步,准备拦车的时候,快速开劝。

  然而海瑞已将手中的雨伞放下,肃容大踏出一步,来到车马前,拦住东厂众人。

  “国师钦使,按《大明会典》典章,下官本当出迎,此乃朝廷之制,不可废也。”

  “请国师下车,依例行事。”

  “……”

  大大们求追读,周二了,最关键,定一本书生死的一天,拜托了,拜托了~~~

第59章 刚峰,你投靠国师吧!

  车马被海瑞拦住,顿时停了下来。

  领头的东厂辑事,看到拦车的人是定海县知县,嘴上又说着大明会典,也只好停下,不过却是瞪了这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一眼。

  这人,真的是死板,又不开眼啊。

  国师体恤官员,都说了不要他们迎接,还来拦路。

  这不就是典型的给脸不要脸吗?

  不,不止,其实这完全可以看做是给国师的下马威了,这不是有毛病吗?

  此时,马车里的黄锦跟清风二人,自然也听到了海瑞的声音。

  黄锦当先从车上下来,在东厂辑事的撑伞下,沉着脸大踏步上前,看到了海瑞。

  “你就是定海县知县,”黄锦看到那一身的七品官袍,眉头一挑,道:“海瑞?”

  关于海瑞的大名,他在宫里也没少听。

  清流在东南的事,可以说一切的源头,就是这个海瑞,对此人他也是好奇的紧呢。

  只是让他没想到,才刚到定海县,就被此人给上了一课,还搬出了大明会典。

  这人做官一直都是如此吗?如此不知变通,也不怕在官场上混下去?

  然而面对黄锦的询问,海瑞却是看都没有看一眼,目光始终放在另外一辆马车上。

  张子明跟王用汲也在此时赶了过来。

  “明受,汝贤,”张子明是从京城来的,自然是认识黄锦的,“这位是宫里,司礼监的秉笔大监,黄锦黄公公,领东厂提督职。”

  一通介绍,王用汲就要拱手见礼,黄锦却是摆摆手示意不用,而是转身走向清风的马车。

  此时,马车的门被推开,清风也探出了身子,边上的立刻有东厂辑事为她撑伞。

  众人的目光也都朝着她汇聚而来。

  一袭藏青色,朴素道袍,脑袋上的髻儿,被银色的冠箍住,上面插着一根玉簪,手上拿着一把拂尘,整个人看起来清清瘦瘦。

  当然,众人的目光最多还是放在她那张,稚嫩的鹅蛋脸上。

  饶是早就知道这位国师不过十六岁,但当真正看清楚模样的时候,众人还是不由在心底轻叹,太年轻了,完全就是个孩子。

  虽说在大明,十六岁的女子,普遍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可这是在官场上。

  她的身份又是国师,又是钦差的,十六岁真的不够看,会让人打心底的轻视。

  “国师,定海县知县、县丞、主簿以及六房书吏都在了,”黄锦在清风跟前小声道:

  “这个定海县知县海瑞不领情,搬出了大明会典。遵循典章,国师是钦差,县衙各阶官员是要依礼迎接的,这是礼法……”

  听着黄锦在耳边的念叨,清风清澈无暇的眸子,好奇的朝着海瑞看去。

  她在玄圃宫时,黄锦在吕芳的授意下,教了她不少的政事,对朝廷权力架构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东南的事自然也是听说了。

  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海瑞。传闻中‘海笔架’的故事,她也听黄锦说过。

  说话间,二人已经行到海瑞等人跟前。

  “定海县知县海瑞,见过国师钦使。”海瑞板板正正的对着清风行礼。

  在他身后的主簿王用汲,县丞张子明和六房书吏也都一一行礼。

  “既是典章规定,自是要遵循。”对于海瑞驳了自己的面子,清风心中没有半点想法。

  山下的人,大多身不由己。

  他们身处红尘中,总要做一些违心的事,说些违心的话,也必须要遵循一些规矩。

首节上一节48/4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