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或许是一月过去,又或许是数月过去,嘉靖金丹初期的修为彻底稳定。
“哗!”灵气激荡后又归于平静,嘉靖紧闭的双眼也跟着缓缓睁开来。
心中一动,神识进入识海,来到本命大明跟前。
“不知这次突破金丹,外界过去多少年了,”想着,嘉靖开始视听大明天下,片刻后眼底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暗道:
“已经是嘉靖六十年七月了吗?”
此前,嘉靖有想过外界可能过去了几年,但当确切的得知具体的年数后,还是不由的惊讶。
他是从嘉靖五十三年六月进入修仙世界,如今已经到了嘉靖六十年,足足过去了七年。
这次闭关,是他闭关最长的一次。
不过让嘉靖欣慰的是,大明也正如他当初设想的那般稳步的发展着,七年时间内,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为过。
首先就是大明朝灵气最浓郁之地,京城。
七年时间里,像是此前,处于第一梯队的吕芳跟陆炳,都是练气四层,如今七年时间过去了,二人的修为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竟然全都达到了练气八层,进入了练气后期。
尤其是吕芳,经过嘉靖的探查后发现,估摸着再有半年,也就是嘉靖六十一年二月左右,就可以突破练气九层,向筑基迈进了。
至于陆炳也是丝毫不差,始终紧咬着吕芳不放,始终将二人间的修炼速度控制在半年时间。
然后是第二梯队的裕王和景王。
这二人的修为也已经从原来的练气三层,齐齐达突破到了练气七层,不过对二人的修为进阶之快,嘉靖却是丝毫不意外。
不管怎么说,这二人的都是自己的亲儿子,对自己的亲儿子,嘉靖自然是不会薄待他们。
在准备闭关的前一天,他可是给二人留下了大量的修行资源,甚至还有不少古兽的血肉。
七年时间,进入练气后期,不算慢了。
还有像是陆炳之子陆绎,清风那丫头,因为身份还有京城灵气浓郁,资源又不缺,都突破到了练气后期。
当然,还有严嵩父子,徐阶和赵贞吉,也都堪堪突破练气七层,这些算是第二梯队里较弱的了,都是得益于灵脉的铺设。
徐阶如今独自一人看守偌大的瀛州府,大明第一灵仓,又有此前赐下的八品灵脉,在反向聚灵阵的巩固下,瀛州府的灵气浓的滴水。
徐阶也算是因祸得福,非但没有因为失去京城的府邸而让自己仙途一蹶不振,反而拥有了比此前府邸更为浓郁的灵气供给。
还有数不尽的灵物资源享用。
然后是赵贞吉,他本就是与严嵩等人同一批次,如今南京城同样有八品灵脉,再加上七年时间内,他们也没闲着,灵物资源更是不缺。
修为,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跟严嵩父子,徐阶等人,算是齐头并进着。
之后是第三梯队了,像是海瑞、张居正、高拱、黄锦、徐、陈洪等人,都是练气六层。
当然,还有晚修炼的严绍庭和禅霜二人,也都是堪堪突破练气六层。
严绍庭自然是因为严家的资源了,而禅霜,本身就是大明国师,身边又有陈洪伺候,身处西苑之内,自然不缺灵气和灵物资源。
最后就是第四梯队中,大明仙府内,一众本命不俗的仙苗了,都是练气五层。
中等的,修为都在练气四层,普通的则是在练气三层,差一些平庸的则是练气二层。
当然,让嘉靖没想到的是,仙府中竟然还出现了一个妥妥的废柴。
嘉靖四十九年九月,一万两千仙苗入仙府修仙,到现在已经是嘉靖六十年,满算十年了。
最重要的是,大明仙府可是通了灵脉的,竟然还有孩子的修为,依旧是练气一层。
十年练气,确实是最差的一个了。
对此,嘉靖也有些无奈,不过却没有过多关注,仙府内自有严嵩等人操心。
众人如今的修为,都还只是因为,本命高原上,本命田没有输送给众人反哺修为的结果。
嘉靖的神识在试听天下的时候,自然没有忘记查看本命高原上,本命田里众人打磨本命物,反哺过来的修为情况。
除了裕王、景王没有上交本命。徐阶、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等人没有被赐下本命物之外,其他人都是没忘记疯狂的打磨本命物。
尤其是严嵩、严世蕃等人,更是不断的给自己的本命物投喂灵物。
至于其他人,像是胡宗宪的本命是一把剑,因此他便开始学习炼器,不断的蕴养炼化自己的本命物,但可惜效果有限。
毕竟大明朝可没有什么炼器材料。
至于其他人,自然也差不多,都知道打磨本命物,可奈何手上没有材料,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倒是跟胡宗宪一样,就是学习炼器之法。
丹、阵、符、器,四种修仙路上最常见的职业,一些修仙世界就可以买到的基础书籍,嘉靖早在大明仙府开学的时候就传下去了。
此前,像是严嵩等朝中权臣,虽然修仙了,可依旧保持着自己权臣的尊严,不愿去学习炼丹,布阵,画符和炼器。
毕竟以他们的地位来说,只要负责日常修为,丹药自由仙禄发放,阵法也不需要亲自布置,符这些战斗用的东西也不需要他们亲力亲为,在大明仙朝,谁敢对他们动手呢?
至于炼器?那不就是匠人吗?
虽说如今朝廷变法了,没有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识,可他们还是不愿屈尊。
不过如今有了本命物后,像是严嵩严世蕃这些,本命是兽类的,只需要喂养灵物就能让其着装成长,但物件的就只能不断提升品阶了。
比如说胡宗宪的本命是一把剑是法器,那就只能打磨,加材料,重新锻造,提升品阶。
若是品阶从法器提升至灵器级别,那灵器反哺本命长剑,然后本命反哺的修为自然也会更快,更多。
所以,这些平日里对工匠行业瞧不上的朝中权臣,只能放低姿态,开始学习了炼器之法。
“本命是兽类的反哺的修为最多……”嘉靖看着本命高原上,查看着收获的修为,微微摇了摇头,并未全部收入自己囊中。
若是此前没有突破金丹期的时候,他自然会把严嵩等人反哺上来的修为吸收了反哺自身。
但现在他已经是金丹期的修为了,这点反哺过来的修为,对他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因此,嘉靖决定把众人反哺的修为,通过本命田反哺回去。
如此一来,又会有一批人修为暴涨了,像是那些距离下一个境界一线之隔的,比如吕芳,陆炳等人,应该就能直接突破练气九层。
当然,这些还都是交出本命,以及大明仙府,需要特别关注的众人,像是大明仙武司,那群仙武卫,以及石三麾下不少踏上修仙的太监,也有不少人修为达到了练气中期。
不过嘉靖倒是没有急着立刻给众人赏赐修为,打算回去后,再给众人封赏。
之后,嘉靖又开始查看起了南京城。
如今这座大明第一座修仙大城,可以说修仙文化最为浓郁,关于修仙境界,随便一个百姓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当初在南京城的那一万登记在册的仙苗,在张居正等人的支持下,开始步入各行各业。
还有几个已经成长为翩翩少年的仙苗,开始娶妻生子,建立自己的家族,经营产业。
此外,还有不少仙苗开始涉及修仙百艺。
像什么文武兵农,医星卜相、丹器符阵、咒印堪舆、礼射御数,乐弈书画、神魔辟剑、魇锁遁藏、巧房偃血,祝诅蛊毒、商膳织酒、舞像戏筑、寻采解鉴,变感意界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大明仙府中,那一万两千仙苗所学习的必备课程。
至于来源,自然是“修行通识纪要”中记载的了,术法来源也都是嘉靖从大明仙宗传承阁和四方城内购买而来的大众货。
不过对大明这个刚刚踏入仙途的王朝来说,却是完全够用了。
修仙百艺,在黄锦的授意下,已经传播了出来,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修仙家族,散修仙苗,几乎是人人都有谋生的手段傍身。
因此,当初朝廷登记在册的一万仙苗,除了家世背景不凡,不需要自力更生的,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开始发展了起来。
或是与同为修者的人结为道侣夫妻,组建家族,或是盘下一桩修仙产业,小范围的交易,要么就与官府朝廷做交易,换取灵物资源。
七年时间过去了,在嘉靖的视听之下,南京城的仙道事业,蒸蒸日上。
甚至,为了让鼓励这些修仙者大力发展,将南京城打造成繁华的修仙大城,张居正等人更是上疏朝廷,要求成立“仙法司”。
明面上依旧负责协理内阁的裕王跟景王没有考虑多久,跟内阁商议后,直接大手一挥同意了,对此吕芳跟司礼监也是顺手批红。
嘉靖离开前有过放权,只要是可控范围内的发展,不需要特意禀告,特事特办即可。
乍一看去,如今的南京还真就像那么一回事,若放在修仙世界某个偏僻一隅之地,有修士进入,必然会当做是某个落后的修仙小城,而不会怀疑这是座凡人城镇,修仙才是稀罕事。
除了南京城内,应天府范围内,不少县镇,村落,也都有修仙家族悄然发展着。
毕竟在这些百姓的意识里,修仙是朝廷的事,他们这些人,仙法来历不正,若是被发现,岂不是要遭到朝廷的查封?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家族的发展,全都在锦衣卫、东厂、西厂,甚至是整个大明仙朝最上层的观察之下。
朝廷要的就是这种可控状态下,仙道的野蛮生长,以此推进仙朝的发展。
整个应天府,很大,七年时间过去了,修仙百艺也还只是摸索阶段,连皮毛都不曾达到。
等到仙道野蛮生长,填充整个应天府,甚至是装不下,向着周边府县开拓,还很早。
不过不论是朝中众人,还是嘉靖,对现在应天府的发展,都很满意,一切都在稳定发展。
最后,嘉靖又看了看三大营、五军都督府麾下,大明境内各都司卫所的发展情况。
七年时间,仙武法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军覆盖,几乎人人都领到了一份功法。
至于仙法,只有千户以上的军户家庭才可以修炼,并每月向朝廷领取一份“仙饷”。
文官正四品可以领取,武将千户所,正五品就可以领取仙禄,原因自然是考虑到武将出生入死,再加上如今军方乃是大明新贵,未来也是战争时代,因此这样安排倒没人有异议。
随着仙武法向全军普及,户部的钱自然是流水一般往出流,不过现在的大明还能挺得住。
而且朝中官员,对世俗的钱财,如今可以说是早已没有了需求,人人都对政绩看的无比重要,毕竟政绩代表着仙法,资源,长生。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才能得到仙法,那么怎么才能入京城当官呢?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父母官,然后等待每年考核。
这个时候,如果有哪个官敢贪污受贿,呵呵,那可真是其他所有官员的福音了。
对下官来说,把上官拉下马,自己才能升上去,上面的位子就那么些,别人不下来,自己怎么上去?因此拉别人下马是每个人的共识。
一个个官员,整天双眼冒光的盯着自己的上官,而被盯着的紧张至于也盯着自己的上官。
一时间,整个大明官场,可谓是清风一片,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是叫好连连。
此前官民猜忌的情况早已不复返。
再加上朝廷取消宵禁,两京一十三省,各府、县、州的官员,为了政绩那是拼了命的发展工、商、农、娱乐业。
而大明跟周边诸国,甚至是海上诸国的贸易也是越发的频繁。
至于海上诸国对大明有修仙一说,七年时间依旧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不论留在南京城的海外诸国的商人如何写信,如何如何保证,都是真的,但传回去后,欧洲诸国始终都不愿意相信。
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大明的仙道只控制在了应天府范围内,甚至出了南京城,那些还在起步中的修仙家族,更是隐藏的极深。
这些外邦商人,自然不可能了解到什么。
像是南京城内,刚刚起步,开始经营商业,或者是从事修仙百艺的修仙家族和散修,早已形成了独特的修仙者圈子,自家百姓都难以融进去,更别说一些海外诸夷了。
当然这些商人就算是想要买点跟修仙有关的东西回去也做不到,毕竟这些修仙者自己都还在摸索起步阶段,像是符、丹药自然没有。
偶尔用灵米之类向朝廷“仙法司”换取的丹药,符,都当做是传家宝对待。
至于灵米,对于这些修仙者来说,那可是作为货币,和修炼资源的稀罕物,谁给你用一个番邦夷人用世俗钱财卖?
“呼,”大致看完七年时间,大明仙朝的发展,嘉靖轻呼出一口气,嘴角不由得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心中暗道:“还是不够爆。”
“不过,短短的七年时间,能有一个真正修仙大城的雏形,已然不简单了,慢慢来吧……”
“不过,”想着,嘉靖的面色又有些严肃起来,“对于如今的大明仙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资源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