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22节

  “嗯?”感觉到自己的小脑袋,被一只温暖的大手盖住,清风不由抬起,眨了眨明亮的大眼,不明白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嘉靖嘴角含笑,又拍了拍她脑瓜三下后转身,“给这丫头盛碗汤。”说话的功夫,已经踏上道台,步入精舍坐了下来。

  “国师,来,喝点参汤暖暖身子,去去寒气。”吕芳把一碗热腾腾的参汤递给清风。

  “谢谢吕公公。”清风双手接过,捧着药碗微微欠身道谢。

  吕芳又从一旁搬来一张凳子。

  看了眼上方的嘉靖,清风这才眨着扑闪扑闪的大眼,喝了一口参汤。

  热气在面前升起,为她长长的睫毛铺上一层水雾。

  暖流入腹,让她下意识的哈出一口气,这汤味道怪怪的,却莫名的好喝。

  “是不是觉得自己做错了?”嘉靖开口。

  “嗯,”清风认真的点头,“清风不该自以为是的揣摩圣意,还请陛下恕罪……”

  “呵呵,”嘉靖轻笑着一摆衣袍,换了个坐姿,道:“山下可不比山上,你天资聪颖,善感万物,对生存之道早早洞悉……”

  “但有些东西,是要经历过,才能明白的。”嘉靖说着,用手指了指脑袋,“光有一双慧眼,聪明的脑袋,还远远不够。”

  “之前你是在山上观天下。现在你是在天下观天下,靠的是切身感受。”

  听到嘉靖这么说,清风放下心里的尴尬,眨着明亮的眸子,认真听了起来。

  “从小你就是天才,山上有师父师兄护着。首次下山,又有严嵩护着。”

  “到了朕身边,你用自己的不凡,小小年纪就为自己赢得了无数道门之人,修行一生都不容易获得的尊号,身份尊贵如道门领袖。”

  “十六岁的大明国师,”嘉靖指着清风,笑看向吕芳,“纵观史书,有几人比肩啊?”

  吕芳微微欠身,含笑看着愣住的清风。

  “甘罗十二岁拜相,你是除他之外的,古来第二人,这些都让你迷失了自己……”

  “而你,却是毫无察觉!”

  “一双慧眼,什么都没能看见!”

  “轰!”最后一句话,犹如洪钟大吕,让清风心头大怔。

  看着若有所悟的少女,吕芳目露赞许之色。

  一把能砍清流的好刀,陛下显然不打算用一次就丢。

  “大明国师……”吕芳心头呢喃自语。

  嘉靖看着皱着眉头,似是有所明悟的清风,袖袍一摆,撑着膝盖,身子略微前倾,肃容道:“可是在想,如何分辨?”

  “是不是在想,朕说的这些东西,实在虚无缥缈,却又似乎有迹可循。”

  “道理似乎就在眼前,但就是抓不住?”

  听到嘉靖的话,清风抬起头,认真的点了点小脑袋。

  看着她一副懵懂的模样,嘉靖肃容道:

  “记住了,这天下任何有形之物,都有迹可循,唯独人心,是要用心感受的。这些东西,是你在山上学不到,也看不到的。”

  “要用心感受……”清风喃喃自语。

  “今天朕就教你第一课,”嘉靖笑着道:“就比方说你今天给黄锦说的天机。”

  听到皇帝陛下要授课,清风小脸绷紧,下意识的坐端正身体,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你说的那番猜测,虽然错了,但要记住,永远不能在别人面前承认。”

  “否则就会有损你身为国师的威严……你是大明国师,代表的是大明……”

  殿外寒风呼啸,殿内授课声不停。

  嘉靖在培养着自家单纯的小国师,时间飞快,转眼一夜过去,天已大亮。

  偏殿书房,少女趴在桌上发出匀称的呼吸,手里还攥着一支笔,洁白的宣纸上画了长长一道。

  “主子,难为这小家伙了。”吕芳跟嘉靖站在桌边,亚低声笑着道。

  雪停了,暖阳从窗户照进来,道道光线中,尘糜滚动。

  一袭白衣道袍的嘉靖俯身端详着少女。

  看着她睡觉时,不时吧唧嘴的模样,顿觉有趣儿,伸出手指戳了戳那小鼻子,又拨弄了一下那小唇,却被她一吧唧嘴差点咬住。

  “呵!”嘉靖轻笑一声转身,同时对吕芳摆摆手示意不要惊扰了她,转身离开。

  国师深夜三更入了玉熙宫,再未出来。

  一道消息,从玉熙宫中流出,迅速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入了清流跟严党的耳中。

  皇宫。文华殿外。

  通往东侧的东华门,宫墙夹道上,内阁众人以及一众大臣们,陆续往外走着。

  一般情况下,比如大朝的时候,官员都是从午门进出,但嘉靖几十年不上朝。

  内阁开会一般都是在文华殿内。

  所以大家进出,走的都是较为简单快捷的东华门。

  东华门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被八抬大轿抬着的严嵩,和伴随在他身边的严世蕃等人。

  而在严党身后,则是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干清流。

  在两拨人身后,还有六部的一些官员。

  改稻为桑是国策,并且还是可持续的财政收入,内阁自然是要六部一些人也参与讨论的。

  不过此时,众人讨论更多的则是另外一件事。

  那位十六岁的少女国师,昨夜入了玉熙宫,并且一晚上都没有出来。

  “爹!”严世蕃神色激动,快步跟在轿子边,压低着兴奋的声音,“清风丫头成了!”

  轿子里,严嵩闭目坐着,不发一言。

  “没想到,那丫头单纯的像一张白纸,却有这本事,着实令人心惊,莫非陛下换口味了?早知道陛下喜欢这种小兔子,早安排了……”

  “爹您放心,给清风丫头安排的贴身道童都准备好了,嗯,都是女的!”

  “清风得圣宠,我严家地位更巩固了!”

  而在严世蕃身后跟着的其他严党一系,此时也是各个挺胸抬头,昂首阔步。

  对清流那叫一个蔑视!

  现在谁人不知,新晋国师那是严阁老的亲信?被严阁老当亲孙女养的?

  如今国师大人入了玉熙宫,贴身伺候,这说明什么?说明严阁老依旧圣眷正浓!

  之前清流传出严党改稻为桑的国策被陛下打断,亏空巨大,陛下要对严党动手,让严党一系可以说是心惊胆战了好几天。

  结果,现在就传出了好消息。

  真是天不绝人之路,帝心在严啊!

  与严世蕃的兴奋不同,清流一党此刻各个咬牙切齿,低声咒骂着。

  “果然是妖女!”高拱怒声道:“老夫定要参那严嵩和妖女一本!”

  “肃卿,慎言!”张居正低喝一声。

  他已经看出了,这件事背后可能水深的厉害,扑朔迷离,已经不敢再妄言。

  “徐阁老,可是要去裕王府?”张居正看向主心骨,询问道。

  “我今日身体不舒服,就不去了,代我向裕王问好。”徐阶微微摇头拒绝。

  “徐阁老……”张居正还想说什么,徐阶却已经俯身进了轿子里。

  一众清流此时都簇拥在了张居正、高拱等人身边。

  张居正看着远去的轿子,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不安,仿佛置身于一只大手上。

  一双冰冷深邃的眸子,正看着所有人。

  “……”

  大大们,有票的投点票吧,没票的给角色点点赞也行啊,谢谢啦!

第27章 蓝道行

  京城外。

  一片浓雾缭绕,似是有仙家隐居般的山谷周围,环绕着翠绿的松柏。

  远处山脉连绵起伏,阳光落下,有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一顶轿子沿石阶小路向上,来到一片开阔地。

  一座气势恢宏的道家宫殿伫立在此。

  黄色琉璃瓦覆盖的屋顶,朱红色的梁柱和墙体,精致的斗拱、檐角雕刻栩栩如生。

  玄元殿。

  如今朝中最得宠的道士,蓝道行,传闻中的蓝神仙的道场。

  嗯,说是现如今最得宠已经不太贴切了,如今最得宠的应该是那位十六岁少女国师。

  玄元殿的宫殿群落由主殿、偏殿、斋房、藏经阁、炼丹房等多个部分组成。

  主殿供奉的道家仙神,偏殿则用于日常修行,斋房则是道士们用餐和休息的地方。

  此时,偏殿内,大门紧闭。

  一袭绸缎便装的徐阶,坐在上首位置,身旁的中年道士,脸上却挂着淡淡的笑容。

  一张脸儒雅,颇有几分仙家气度。

  这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人称蓝神仙的蓝道行。

  一介散修道人,在嘉靖三十四年,得徐阶引荐,从此平步青云。

  成为这大明朝无人不知晓的蓝神仙。

  “徐公此行,可是为了宫里那位,清风玄灵守真慧悟真人而来?”蓝道行看向徐阶。

  “不错,”徐阶微微点头,轻叹一口气,道:“我有些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都是聪明人,对于清风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自然不需要再故作客套。

  闻言,蓝道行则是微微一笑,眼神深邃,仿佛洞察天机,缓缓开口道:

  “徐公何须多虑?”

  “天道莫测,却自有其道。”

  “圣明天子,陛下代表的就是天道,心中所思,非人力所能及,亦非人力所应及。”

  蓝道行停顿片刻,见徐阶神情稍显放松,便继续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变化,皆循大道。”

首节上一节22/4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