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211节

  “此人如今是兵部尚书,背后又是整个左军都督府,如今军方是朝中新贵……”

  有些话点到为止,徐阶虽然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是张居正和高拱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此人想分权?”张居正稍一思索,眼底有精光闪烁。

  张居正这句“分权”,说的自然是指内阁之下六部等高官,要脱离内阁掌控的意思。

  其实早在仁宗、宣宗之后,内阁、司礼监的权力就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宰相。

  尤其是严嵩掌权之后,司礼监吕芳更是恨不得要跟严嵩穿一条裤子,嗯,这其中自然是因为皇上此前要用钱,严嵩能搞钱的原因。

  所以,严嵩一人,权倾朝野,不是宰相却胜似宰相,徐阶等清流,最初说白了也是六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些官员在背后支持。

  但随着时间的演变,权力的掌握,以及内阁之下六部时常有官员权力大洗牌,渐渐的朝廷也就分为了严党和清流两派。

  但从宏观上来说,六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些高官,从某种角度上看,全都成了内阁的附庸,尤其是六部,明明和内阁平起平坐,全都是只听从皇上的命令,却无形中成了统领。

  这一点从当初,葬灭阴山,内阁斥责六部谣传仙人之说开始,就能极其明显的看出来。

  这一点,张居正等人自然也是早都察觉到了的。是人都有私心,清流也是如此,他们自然不希望六部脱离内阁的掌控。

  说白了就是不想被分权!

  现在听到徐阶说李承武此人,很有可能要脱离内阁,在朝廷另立一座山头,一座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的山头!

  一时间,饶是张居正这种,自诩正直清廉的官员,此刻眼底不由得有冷色浮现。

  自从内阁经历权力洗牌之后,原本的严党和清流两派,此刻被分成了四股势力。

  若是内阁之下的这些人,再脱离另立山头的话,他们手中的权力,可就散架了。

  “不可以,绝对不允许!”高拱冷声道。

  “接下来修仙之事,肯定会逐步放开,我们要趁着这个时候,尽可能的拉拢六部、督察院、大理寺这些官员……”张居正严肃道:“朝廷再也经不起另外一个庞然大物崛起折腾了。”

  “若是再出现一个和内阁礼分庭抗礼的势力,无疑是仙朝的损失!”张居正如是说道。

  然而,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徐阶和高拱自然看得出来,无非就是“权力”二字。

  至于张居正为何如此强硬,原因自然是跟他未来的计划有关。

  身为一个能臣,他有自己的治国抱负,甚至为了未来大明仙朝他已经开始制定并完善自己的治国抱负和理想。

  而这些需要的是六部、督察院这些官员的配合,并且还需要是如臂指使那种。

  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现在有人要带着六部另立山头,这等同于这是要断张居正的手了。

  这张居正如何能忍?

  嗯,就连高拱自己,也都不能容忍。

  “此前,整顿吏治,为了大明稳定,再加上皇上对五军都督府有着绝对的掌控,因此始终不曾大动过,这点皇上也默认,并始终不曾开口询问过,这就是对五军都督的肯定!”徐阶缓声开口,“所以,李承武背后是左军都督府,也就意味着,若想要对付他就要考虑皇上。”

  听到这里,张居正面色一滞。

  皇上!是啊,皇上对五军都督府几乎绝对掌控,五军都督都是皇上的心腹。

  李承武想要在内阁之外,另立山头,这其中是否有皇上的首肯呢?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军方如今是朝中新贵,”这时,徐阶再次缓缓开口,“仙法之事传出去,那么五军都督都将会参与进来!”

  “我朝的军事体制注重兵权分割和相互制约。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之间互相牵制,使得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不能过于集中。”

  “可在宣德朝开始,我等文官势力就在不断的增强,”说到文官势力增项,徐阶眉头拧了拧,他并不想直面这个问题,不过还是道:

  “五军都督府的权力逐渐受兵部制约,兵部也因此对五军都督府的干预也越来越多。”

  “兵部的权力其实很大,如今兵部换成了五军都督府的自己人,一旦李承武成功了,那其他四军必然会全力支持……”

  听完徐阶的这一番话后,高拱也忍不住了,直接开口道:“严嵩难道就愿意看到有人在内阁之外,另立山头?如此一来,他这个内阁首辅,岂不是要被人给架空了?”

  高拱的意思很明显,严嵩肯定也会阻止。

  “不一样的,”这次不等徐阶开口,张居正就率先摇了摇头,“严嵩的权力来源于皇上,换句话说,只要严嵩想要办一件事情,他只需要让这件事情符合皇上的利益,那么不论是内阁又或者是内阁之外的其他人全部要听从!”

  “若是李承武真的在内阁之外另立山头的话,很有可能会沦为严嵩手中的工具。”说着张居正抬头看向徐阶,“其实徐阁老并不是在乎李承武,或者说他背后的五军都督府。”

  “阁老担心的是,李承武把势力拉起来,最终会沦为严嵩手中的工具!”

  张居正,不愧是张居正。自幼便有着神童的称号,他的成长速度是非常之快的。

  从嘉靖三十九年,谋略城府还尚有余地,到现如今即将四十九年,早已是脱胎换骨了!

  看着眼前的张居正,徐阶眼底有赞赏之色浮现,“不错,李承武如果真的能另立山头,必然是得到了皇上的首肯。”

  “而皇上身边有严嵩,制衡严嵩,有我们在就够了,多出来一个势力,反而打破了平衡。”

  “简单来说,李承武拉起的这个势力,它的作用和严嵩的作用是相同的。”

  “所以,要么皇上不会首肯李承武这么做,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而五军都督府也参与其中,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内阁斗倒了李承武,要么就是李承武拉起的这个山头,会成为皇上的一个工具。成为皇上的工具,跟成为严嵩的工具有什么区别呢?”

  “别忘了,制衡严嵩,制衡我等,有海瑞一个就足够了,一刀切下来,万事皆休!”

  “现如今的皇上,对朝野绝对掌控,岂会再与我等因为这种事上纠缠?”

  “内阁之下,只需要各司其职就好,多了反而会导致政令不畅!”说到这里,徐阶几乎是在直说了,“皇上毕竟是皇上,他不会首肯的,也大可能不会阻止,主要看内阁如何收拾!”

  “换句话说是我等与李承武之间的争斗!”

  高拱和张居正明白了,心头不由的浮现出一股危机感。

  按照徐阁老的意思,如果他们不能把李承武收拾了,那就等同于在这场政治斗争的中彻底被踢出局,接下来内阁恐怕会再次迎来大洗牌。

  而李承武的山头肯定立不起来,因为皇上不需要,那么李承武如果胜利,就只能入阁!

  “徐阁老,我等接下来该如何做?”张居正看向徐阶。

  “团结,”徐阶沉声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对我们是一种考验!我们的敌人是五军都督府,是朝中新贵!”

  “这是一场硬仗,还要警惕严嵩……”闻言,张居正跟高拱,都不由的沉默了下来。

  仙朝来临在即,所有人都要争!

  李承武必然是看到了仙缘的存在,所以想要趁此机会另立山头。

  因此,接下来将会是属于他们这些清流的危机和战争!

  甚至,还要提防严嵩!

  更重要的是,裕王殿下也很可能不会帮忙,不会再向着他们。

  毕竟裕王和景王现在扶持新党,也就是军方,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接下来,会很难!

  内阁、六部、督察院、大理寺、翰林院等朝廷高层之间,风云汇聚,暴雨酝酿,这些都与百姓无关,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热闹!

  世上有仙人存在!

  这是此刻京城百姓心中的唯一想法!

  一直到黎明,百姓都无心入眠,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一次神迹。

  让他们相信这世上真的有些人有神仙存在。

  那些患有眼疾的、病痛的、伤残的等等,都因为这一场“圣水天降”而得以解脱。

  他们已经决定了,等到天一亮就去寺庙,去道观,求神拜佛!

  当然,这股风不仅吹到了百姓心里,还有刑部大牢之中。

  “嘭!”狱中,因为三教之争而入狱的吴承恩,直接坐起身,瞪大着双眼,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拿着他写的“西游释厄传”的小捕快。

  “你说什么?”吴承恩不可置信道:“这世上,真的有仙人?有神仙?!”

  “小捕快,你可不要欺骗老夫!”吴承恩只感觉自己幻听了,死死盯着给他讲述今日发生之事的小捕快。

  神仙?神龙?天降圣水?不都是在自己的话本里吗?真出现了?

  我写的书,成真了?!

  “……”

第180章 西游十六问,为了仙缘,为了长生,百官疯了!

  “吴老,您在牢里,自然不知道,今日京城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神异!”小捕快说着,靠在栏杆上,绘声绘色的开始描述起来。

  而听着小捕快的讲述,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他对这小捕快的了解,吴承恩终于信了。

  他通过石墙上,几个碗口粗的石窗,确实看到,从昨夜到现在,一直下着大雨,而且不少捕快也跟着大声呼喊着什么圣水,什么神迹。

  原来,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一时间,吴承恩恍惚了,下意识的他又看向自己床头的那一部自己已经写完的西游释厄传。

  三教之争,他因此而被牵连,原本他以为,自己也会像部分官员一样被处死。

  但是他没有办法,因为他受制于严党,受制于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人严嵩!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被下狱之后竟然没有被处死,只是关起来。

  嗯,也没有说关多久,甚至平日里的一些日常用度,笔墨纸砚,也都给他备着。

  就连这刑部大牢里的捕快,对自己也是礼遇有加,眼前这个姓许的小捕快就是这样认识的,这小伙子二十来岁,为人却机灵的很。

  不仅如此,这小捕快还非常的喜欢自己写的话本,西游释厄传,每日只要一空闲就会来与自己讨论书中的内容。

  一来二去,他们倒也算是处成了,忘年之交。

  “吴老,您是不知道那圣水有多么的神奇,”许长安学着城里说书先生的语调,神情并茂,抑扬顿挫道:“刘二的老娘,就我隔壁那屠户,眼疾都多少年了,看了不知道多少郎中,都没戏,一问人就一句话,哎,回家等瞎吧!”

  “可就在昨儿?您猜怎么着?”许长安说着,手舞足蹈,“就往那屋外头一站,不一会天空一道雷呀,大雨,不对!是圣水!圣水瓢泼而下,然后刘二他老娘的眼疾就好了!”

  “还有铁匠铺的老唐,三里桥的锁匠,一身的烫伤死皮,都毁容了,圣水一淋,好了……”

  “有人说,那冲天的龙吸水,就是龙王爷在降下甘霖,对了吴老,您的话本里可是也说了里头有四海龙王,是不是真的?”

  “吴老您是不知道,您的西游释厄传现如今可是被不少人观看呢,说来也怪,朝廷竟然没有禁了此书,但为何却又不放你出去?”

  许长安说着说着,开始渐渐跑偏,然后开始向吴承恩打听起了书里边的内容。

  “我侄子也喜欢看您的故事哩,”许长安说着翻了翻手里被他翻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西游释厄传,笑道:“别看这小子只有幼学之龄,但聪明的很,得知您就在我看管的牢里住着,非缠着我,让我问您几个问题,您看?”

  说着,许长安有些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笑。

  此时吴承恩已经从听到大明有神仙存在,还降下神迹中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不好意思的许长安这小子,笑了笑道:“说吧。”

  其实从被关入大牢这一年时间里来,吴承恩已经看开了。

  经过一年的反思,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官,不过现在说什么已经晚了,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被处死,再或者在这大牢里被关到死。

  许长安这小子人不错,他已经打定主意,把西游再好好修几遍,到时候就传给这小子。

  自己不如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但西游释厄传也掀起了滔天之祸,算是在这世间留下点痕迹,也不枉自己来这人世间走一遭了。

  这世界若真有仙神,那或许真的也有传说中的天庭、地府和六道轮回之说。

  若是死后可以得见仙神,能亲眼看看那地府轮回,更是不虚此人间一行。

  “嘿嘿,吴老果然够意思!”见吴承恩不厌烦,许长安笑着恭维了几句,便开口道:

首节上一节211/4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