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171节

  张居正一怔,看了看赵贞吉,又看了看徐阶,眼神中若有所思,直觉告诉他,徐阁老并不是个无的放矢之人。

  还有赵贞吉,上次‘聚田削宗’的国策,已经证明了对方并非无能,甚至是一个不喜欢把聪明才智表露出来,胸中已有沟壑之人。

  如此聪明人,都选择了徐阁老,那么自己何必如此急躁?当沉住气才是!

  心中一动,张居正打算相信徐阁老,一步踏出,躬身一礼,道:“请皇上圣裁。”

  见张居正都这么说了,高拱咬了咬牙,不过他虽然性格耿直,脾气火爆,却也不是什么会被情绪左右,在大事上失去理智之人。

  “臣附议!”高拱压下心中不快,躬身道。

  至此,内阁中的派系,已然分明了起来,裕王、景王、严党和清流,四个派系。

  裕王跟景王有意在内阁中培养新的心腹,严党的想法也差不多,清流选择按兵不动。

  虽然表面看,严党支持景王,清流支持裕王,是两大派系,终究是二王之争。

  但从上次海瑞撕开彼此那一层窗户纸后,二王和麾下势力,已经有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二王想要扶持新的,完全效忠的势力,这是两股势力,而严党要扶持自己人。

  至于清流,内阁算上徐阶,就四个人,这四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抱负,但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

  因为这四人,虽然是裕王的老师,但未来局势,波云诡谲,局势早就变了。

  若是皇上真的纳妃,真的诞下其他皇子,那么这四人,随时会分裂成四个派系。

  但至少目前来说,四个派系四方制衡,谁都不会,也不能打破平衡。

  “因为,这是皇上想要的平衡,我不能打破这个平衡,我要为皇上铺台阶!”徐阶低眉垂目,心中却是暗暗说道。

  看到这一深层意思的,只有常年陪在嘉靖身边的吕芳,老谋深算,对嘉靖极为了解的严嵩,以及始终以局外人,旁观的赵贞吉三人。

  吕芳跟严嵩都是对皇上了解,明白徐阶只有这么做才会迎合到圣意,不能给皇上惹麻烦,而赵贞吉,完全政治嗅觉够高。

  “既然如此,那就由朕来敲定吧,”嘉靖看着内阁就这么分化后,换了个舒服的坐姿,轻抬了抬手指,“既如此,便选三人……”

  “胡宗宪,王崇古和俞大猷。”

  听到最终入阁的三个人选,众人都是一愣,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为什么入阁的不是唐顺之,而是胡宗宪?

  至于王崇古和马芳,倒是没什么区别,也正如裕王所言,王崇古有着马芳没有的经历,那便是王崇古曾担任过兵部侍郎一职。

  可是戚继光跟俞大猷,也让人众人不解。

  戚继光的才能,年纪轻轻,嗯,对他们来说,年纪并不大,但终究是太小,而俞大猷那么大年龄,却偏偏被选入了阁。

  此刻,严嵩最为不理解,为何皇上不选唐顺之这个“更干净”的人,却选了自己的派系。

  莫非是要自己,主动跟胡宗宪完成切割?不想让军中有自己的任何一个派系?可若真是如此,以前胡宗宪不也坐镇东南,变相的是自己和严党的支柱吗?为何突然如此?

  严嵩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一时间,老神在在,始终一副运筹帷幄的严嵩,心头再次猜测不已。

  “可有异议?”嘉靖开口询问道。

  “臣等(儿臣)没有异议,吾皇圣明!”众人纷纷表示,没有任何意见。

  至此,内阁三个人选确定。

  “行了,都散了吧,”嘉靖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散了,而后又道:“严阁老留下,陪朕吃饭。”

  听到嘉靖这么说,严嵩心中所有思索,终于在这一刻瞬间打消,他已经有了答案。

  其他人好奇,不过却也只能躬身告退。

  “吕芳,做饭。”嘉靖起身摆摆手,朝着偏殿处而去,严嵩赶紧跟上。

  此时,灵田小院已经被改造成了菜园子,除了灵米,还有一些蔬菜灵物。

  而嘉靖的日常饮食,也都已经归吕芳所管,为此吕芳还刻意的去学了一手新的厨艺,为的就是更好的伺候主子用膳。

  当然,不仅仅是一些蔬菜类的灵物,还有严嵩在京城郊外那片灵地当中,圈养的一些灵鸡灵鸭,这些都是自诞生起就喂食了灵泉。

  当涨到一定体积的时候,就会宰杀了,然后送入宫里,由吕芳的储物袋收藏,毕竟储物袋,还具备着保鲜,保温的作用。

  而在吕芳做饭的时候,散去的内阁众人,尤其是徐阶为首的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一脸不解的看向徐阶,想要一个明白的答案。

  然后,徐阶便将自己的考量,还有给皇上的台阶,全部给众人和盘托出。

  “原来如此!”听完徐阶的考量之后,高拱和张居正心头顿时恍然大悟。

  同时对徐阶也越发的佩服了起来。

  他们只想着在内阁当中争取未来的话语权,但却是忘记了皇上始终要的都是平衡。

  现在二王和他们之间已经有了裂痕,彼此的关系已经从原本的,亲密无间,利益共同体,变成了合作的关系。

  甚至未来如果有一天,皇上有了新的、更合适的皇子,他们也必然会选择其他人。

  这一点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

  毕竟未来真的很长,他们的时间也很多,而伟大的大明仙朝,能够帮助他们施展抱负的,必须是一个更加合适的人。

  而这个人无论如何都必须是太子,但如何抉择储君人选,这只能是由皇上自己决定。

  如果未来皇子多了的话,那么太子人选,可就不一定是裕王和景王二人之一了。至于什么的立长不立贤一说,完全没有必要。

  现如今的大明,早已经不适合用史书当中的任何一个王朝,来当作参照看待了。

  其实这所谓的立长不立贤,主要原因无非就两个。

  第一个,立长不立贤,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因争夺继承权而引发分裂。

  同时,它也能减少官员对太子选择的干预,维护皇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二个,就是确保权力延续了。

  皇权的延续是朝廷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立长不立贤,有助于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和长期延续,避免因储君问题而引发的动荡。

  最后,立长不立贤最公平,但要是立贤不立长,那怎么证明自己最贤明呢?

  而证明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场血腥的宫变,比如大唐,老李家。

  李世民就用行动告诉了李渊,自己比他大哥李建成要贤明,整个大唐都延续这种风气。

  有这种血一般的历史教训摆在史书上,所以后世皇帝都选择了立长不立贤,这是最稳妥,防止帝国动荡的方法。

  但是这种动荡,这些对于一个仙朝来说,那又是另外一种事了,仙人手段莫名,长生不死,有太多的时间,来看谁最适合当太子了。

  甚至,当了太子,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太子的名头,却能方便很多事。

  徐阶等人,没有一个是头脑简单的,这一点他们自然看得清楚。

  修仙目的是什么?长生不死,飞升成仙。

  当初他们撺掇裕王和景王争夺太子之位的理由就是因为太子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整个帝国的权力在皇帝不干预的情况下,太子最大!

  而太子可以动用最大的权力,获得最多的资源,他们这些臣下也会跟着获得一定的好处,至于皇位,早在知道皇上修仙之后就不再去想了。

  没有人知道皇上会在这个皇位上坐多久,毕竟皇上可以享用帝国全部的资源,而在成仙之前,以他们对皇上的了解,怕是不会让位。

  所以,太子人选,才是他们最终要支持和跟随的人。

  而他们需要做的只有一个,在朝堂之上,尽可能的抱团,拉拢自己的人脉。

  让未来有一天,太子人选真的出现之后,让太子只能用他们,而不是用其他新的心腹。

  当然,徐阶等人心里明白,皇上也是这么想的。

  裕王跟景王二人,依旧没有等徐阶等人,只是在众人见礼过后,便转身离开了。

  只有严世蕃,看着头顶阴沉的乌云,默默的跟在众人身后,不知道在等什么。

  “呵,小阁老这是要等严阁老?”这时,高拱等人结伴而出,见严世蕃等在门口,不由出声,只是语气中带着几分莫名。

  高拱可还没忘记,严世蕃今天的反常表现。

  直觉告诉他,严世蕃肯定心里憋着坏呢,毕竟以严世蕃的为人,受了衍圣公那么大的气,竟然能表现得心平气和,这太反常了。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高拱必须要知道严世蕃心里真实的想法,从而尽早作出应对。

  “无脑蠢货!”然而,在高拱刚开口,才起了个话头,得到的却是严世蕃一句冷言嘲讽。

  “严世蕃,你!”被严世蕃毫不留情的开骂,高拱一怒,三两步就要冲上前却被张居正拦住,“肃卿,冷静,莫失了体统!”

  “何必跟这种小人争口舌之利?”

  “小人?”严世蕃本就心头烦躁,不明白皇上为何面对自家送上门的唐顺之不要,却单单要胡宗宪这个“自家人”,此时被高拱和张居正连番挑衅,顿时也不忍了,直接开骂!

  “到底谁是小人,张居正你心里清楚!”严世蕃指着张居正,连连冷笑,“当了婊子立牌坊的事,你还干的少吗?”

  “跟我这里谈什么君子小人?”

  “你敢说今日在那大殿之上,你张居正就没想过推荐自己心仪的人选?”严世蕃说着,连连冷笑,“脖子都快伸折了吧?”

  “看到老徐不站出来推人,心肝都要急的跳出来了吧?”严世蕃又转头看向高拱。

  有些时候,真相真的很刺人。

  尤其是说这番话的人,还是满嘴脏话言辞狠辣,直指真相的人。

  一时间,被戳中心思的高拱和张居正,面色都是不由的一红,嗯,是被气的。

  他们承认严世蕃说的都是他们当时的想法。

  而张居正脸色也不由得一阵铁青,他当时确实是梗着脖子,朝着徐阶看了过去。

  高拱脾气本来就火爆,性子耿直,当时听到徐阶竟然放弃往内阁推人,他确实心中很急。

  只是没想到,这些细微的举动,竟然掉进了严世蕃小人的眼睛里,当真可恶!

  “说我们争权夺利,贪婪无度,你们就不是吗?”严世蕃厉声喝道:“你们几时想过我大明朝?说我小人?我看你们都他妈是小人!”

  “严世蕃,你,你……”被这么一骂,高拱暴怒,一把推开张居正,举起拳头就朝着严世蕃打去。

  “肃卿,不可!”看到这一幕,被推开的张居正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了徐阶的一声低喝,一旁的赵贞吉也发出惊呼之声。

  谁也没想到,高拱竟然会选择直接动手。

  “呵,动手是吧,那来吧!”小阁老也不是个忍气吞声的,毫不退让,直接迎着上去。

  只见他周身,肌肉鼓起,太阳穴陡然鼓动,若是此刻嘉靖能看到,定然会发现,严世蕃体内的气血开始凝聚。

  这显然是修炼了仙武法的征兆!

  没错,仙武法,在仙武卫公开之后,严世蕃曾请教过陆炳,毕竟这些日子以来,灵马也培育出了不少,仙武卫已经开始训练。

  两方不可避免的会接触,严世蕃有意无意的请教过陆炳,而陆炳在询问过嘉靖后,就给了严世蕃一份修炼之法。

  当然修炼之法就算给了严世蕃,他也不敢随便的传出去,分寸这东西,严世蕃还是知道的。

  而嘉靖也不怕严家敢屯兵,整个大明都在他的掌中,嗯,真正意义上的掌中。

  哪里有叛乱,他随时可以让山崩地裂,再上演一场‘葬灭阴山’,仙武卫再强,也不过是凡人,这些新军是对付诸国,和未来战争的。

  在大明境内,对自己无效!

  所以,严世蕃修炼便修炼,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只是嘉靖也没有想到,以严世蕃的身份地位,竟然会练武,成为一个粗鄙武夫。

  只能说,这个小阁老,想法很多。

首节上一节171/4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