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120节

  雨雾蒙蒙间,地上的积水,反射着微弱的光亮,修士们的影子随着步伐移动。雨丝落在摊位的布篷上,不时的发出细微声响。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味道,还有淡淡的饭香气。

  一些美食摊位前,几个修士围在一起,手中拿着卷轴,似乎在讨论着什么。不远处,一些年轻修士聚集,谈论着修行之事。

  整个野市,在细雨中显得宁静而有序,每一个角落都透出生活的气息。

  刘权跟嘉靖从东门进来,沿着不宽不窄的巷道,边走边聊。

  “一些有追求的散修,”刘权说着,错开身让一个穿着普通,像是店小二一样,只有十岁左右的莽撞少年端着一盘三碗馄饨闯过去,笑着摇摇头,又道:“有追求的散修会谋寻出路。”

  “聚在一起,在中原一些地区,或者是边疆丛林,修士禁地,或是混乱之地,组成一些散修联盟势力,这些势力不受书院承认。”

  “彼此之间互相攻伐,死伤常有,呵!”说着,刘权冷笑一声,而后唏嘘道:“其实这些混乱地带,也不过是被默许存在的。”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们也懂,中原大宗之间,早已没有了三代掌门内,不允许互相吞并征伐的规矩,自然是弱肉强食了。”

  “明争暗斗,杀人夺宝,仇杀、暴虐、血腥,黑暗的利益勾结,呵呵!”

  “中原繁华,但繁华之下,却尽是肮脏与黑暗。修仙者,从不清净。两相衬托下,凶蛮的大荒,反而单纯的像是一片净土。”

  听到这里,嘉靖也跟着轻舒一口气。单从他自己的感觉就不难发现,大荒这片地域,确实安宁,哪怕是有仇的‘黄风谷’也受规矩约束。

  至于中原地区,不用想都知道,中原繁华,无数宗派盘踞,定然有不少宗派已经过了,三代掌门之内,不允许互相吞并征伐的规定。

  因此,不用想都知道,那中原之地生存是何等残酷。

  “一些几大宗门间隙的混乱地带说白了,就是双方争斗的缓冲地带。”

  “不过也因此,反而成了无数散修势力的沃土,比如一些杀手组织,暗地里借野市而存活的黑市,本命买卖,灵脉交易、炉鼎交易……”

  “炉鼎?”嘉靖好奇。

  “一些特殊的修行法门,若是被拥有特殊体质的修行者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辅以采阴补阳、或是采阳补阴之法…如此,炉鼎会死,所有一切,甚至是寿元都会反哺给主人……”

  “我们常说的双修之法,便是这些炉鼎法的前身,这些炉鼎邪法有人说是书院研究出来的,也有人说是从道门统治的‘房宿’、‘心宿’、‘氐宿’传出的。”

  “呵,还有人说是佛门统治的‘尾宿’、‘箕宿’传出来的…具体已不可考。”

  炉鼎、双修,能加快修行速度吗?经过刘权解释,嘉靖若有所思。

  “炉鼎双修,就不怕有副作用?”嘉靖又问道。

  “质量上乘的炉鼎修行法门,自然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刘权摇头,道:“在中原地区,三四品的野市中,黑市里有交易,但很贵。”

  “听说,我也就是听说,曾在中原的修仙大城,大燕城,有爆料说……”说着,刘权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道:“在一次黑市拍卖中,‘紫光仙宗’有人购买了一份炉鼎修行法门……”

  “最终以三千五百万灵源高价购买,啧啧!”

  “不过后来‘紫光仙宗’否定了这一说法,信不信那就见仁见智喽……”刘全说着,微微摇头,见嘉靖一副思索的模样,笑着道:

  “其实,道无邪,邪的是人。先生若是想体验双修之法,改天倒是可以去一趟中原一些顶尖修仙大城,专门有场所提供双修服务的。”

  说着,刘权对嘉靖挑了挑眉。

  “这也有……卖的?”饶是嘉靖也惊讶了。

  “嗨!”刘权无所谓摆摆手,“当然,有专门修炼这一特殊法门的女修组织的。”

  “不过很贵,单次二十万、两次四十万,过夜的话,三百万左右…很不实惠,能拿的出三百万的,都去专门养个小炉鼎了,谁玩这些?”

  “中原,当真是繁华迷人眼……”嘉靖心底感慨不已,窥一斑可见全豹,饶是他是皇帝,对奢靡已经麻木,听完这些也不由惊叹。

  这些专修炉鼎法门的女修,要是放在凡人世界,必然是传说中的仙子、洛神之流。

  若是花钱能与仙子、传说中的洛神,一夜鱼水之欢,不仅如此还能强身健体,谁不想?

  此刻再一看大荒,似乎除了大,真的贫瘠了,说句乡下之地,也是丝毫不为过。

  “所以,黑风寨也是……”听着刘权这一番深有感触的话,嘉靖问道。

  “嗯,我加入黑风寨的时候,还只有三位当家、老宋、老徐他们五人的草台班子,呵!”

  老徐,许天。现在大明刑堂之主,也属于是高层,虽然不是长老,地位却特殊。之前在山寨的时候,听说是独孤英的专属护卫。

  之前在传承阁,那十二个孩子里,坐在第一排,小胖子独孤东来和李鱼身边,皮肤黝黑,看起来憨憨厚厚,年龄约八岁的孩子许山。

  就是刑堂之主许天的儿子。

  “嗤,”刘权说着,目视前方,哼笑出声,似乎很是怀念那段日子,道:“那是我见过最单纯,却又最上进,志向远大的山贼。”

  “先生,你相信,有些人是天生的雄主,也就是您说的,上位者吗?”突然,刘权看向嘉靖出声问道。

  “自然。”嘉靖点了点头答道。

  太祖当年放牛娃出身,却能在身边收拢大批名臣武将,乱世中,还能让人心服口服。

  这便是天生的雄主和上位者!

  此外,还有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宋太祖等等,都是!

  此时二人已经来到了野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

  这里开始出现茶楼,酒肆、当铺、客栈,摆摊的也越来越多,喧闹声也越发大了起来,空气中,还飘荡着,阵阵饭香,让人口齿生津。

  “大当家就是这样的人!”刘权肯定的点头,然后又道:“他会组织弟兄们定期去那荒野之地,破庙老夫子处听讲,学读书识字……”

  “可惜后来,争斗的厉害,老夫子死于一次修士争斗,黑风寨居无定所…明明是山贼,打家劫舍才是本行,他偏不,定规矩,讲道义。”

  “还定下什么老弱病残不劫,不欺凌弱小,将道义放在首位,条条框框的规矩忒多,”刘权说着,摇头失笑,“黑风寨,不像山贼。”

  “更像是一个傻大个拉起来的家族?也不像…宗门?更不像!嗯,四不像,呵呵……被同行嗤笑,偏偏奈何不了他,他太强了!”

  “不少散修加入又离开,最后剩下来的,都是欣赏大当家作风的兄弟。”

  “我们就这样一路在中原的混乱地带,东奔西走,这里听说有秘境打开了,就带着兄弟们过去,跟着大宗派喝点汤。那里有什么宝物出现了,就急匆匆的赶过去……偶尔接一些大宗派的小任务,不过那些为人不齿的都被拒绝了。”

  “也因此,老宋就曾调侃说,跟着当家混,三天饿九顿……当家说,他要给兄弟们一个出路,他要开宗立派!”刘权说着,眼角不自觉湿润了起来,吸了吸鼻子,继续道:

  “可开宗立派何其之难?”刘权笑了笑,道:“说实话,我压根不信他能办到!”

  “因为建立宗派,必须要有书院承认,而且并不是说,你修为境界到了就能开宗立派。”

  “还必须要得到书院的认可,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大把大把的金丹期山贼,甚至是有些元婴期的散修联盟老大了……”

  “而开宗立派的最直接,最公平的途径,就是开辟战争中立功!”

  “不仅如此,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山寨势力,还要经过书院审核,没有屠戮凡人的过往,没有被书院定性过的通缉等等……”

  “现在想来,当家当初的决定,多么的明智,或许他早已默默努力准备也不一定。”

  “东躲西藏,得罪了这个,又得罪了那个,不少弟兄死去,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弟兄留下,终于我们等来了机会,或许是天眷吧!”

  “书院下达开荒牒文,开辟战争发起,大当家便带着弟兄们从中原,边走边赚灵源。

  呵,从中原,坐传送阵来大荒,太贵了,一个人一万灵源的传送费。

  就这样,一路来到大荒,怀着忐忑的心,不确定会不会被书院否决,好在一切顺利,然后安营扎寨,直到参与开辟战争立功……”

  “如今想来,是个奇迹!”

  听着刘权怀念山寨往事,嘉靖脑海中又出现了那个体型魁梧庞大,说话瓮声瓮气的独孤英来,这一刻嘉靖对这位掌门认知也更清楚了。

  “嘶,一不小心就话多了,嘿……”刘权见嘉靖沉默,尴尬的挠了挠头,然后指着不远处的巷子口,挂着帆布,写着“自闲书铺”道:

  “先生,到了!”

  “嗯。”点了点头,嘉靖收敛心中想法,然后跟刘权朝着巷口走去,而在巷子口,还贴着几张书院关于通缉邪修和荒地清理的牒文。

  安静的巷子边上,不大不小的书铺安静伫立。

  只见门口,摆放着一张躺椅,上面躺着一个穿着淡白色长袍,手捧小巧紫茶壶的俊朗书生。

  书生闭着眼,悠闲的摇摆着。

  一张俊朗儒雅的面容,本该是阳光面庞,但眼角一颗泪痣,却让这张脸上多了几分莫名的,阴柔,一股悠然自闲之意散发而出。

  不过惊奇的是,在他旁边一本书漂浮着,自动翻页,不时的还有声音传出。

  一会男声,一会女声,老人,孩童,听内容,似是话本故事。

  “李先生!”刘权给嘉靖一个眼神,然后笑着上前一步,躬身笑着道:“在下刘权,我大明仙宗的四长老,朱聪先生来了。”

  刘权的姿态很低,不过这也正常。

  对方不论是身份,还是修为,都在他之上,这是基本的处事方式。

  随着刘权的话音落下,青年抬起修长的手,那本讲话的书,自动飞入手中。

  青年这时,也睁开了双眼。

  “……”

第127章 利益捆绑,意外之宝,帝玺石,《帝经九卷》(二合一)

  “刘权长老。”

  青年坐起身,嘴角含笑的朝着刘权点头示意,而后看向嘉靖。

  “李先生,”嘉靖也没有托大,拱手见礼,“朱聪,大明仙宗四长老。”

  “我叫李长卿,这‘自闲书铺’的掌柜,”青年说着,一抬手向书铺,“请。”

  一番简单客套的介绍,三人进了书铺。

  书铺整体布局看起来像是一个“噩”字。

  西北角是柜台,东北角是长长的走廊,尽头通往后院。出了柜台转角是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对面则是两排两米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靠窗户的位置则是几张长桌。

  神奇的是,书架的夹层处,似乎镶嵌着某种特殊的会发光的石头,发出橘黄色,柔和的光芒,将书架上的书籍照亮。

  整个书铺,在这种特殊宝石的暖光下,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充斥着一股温馨的静谧感。

  李长卿不紧不慢的关上书铺的门后,带着嘉靖跟刘权上了二楼,来到二楼。

  一个“中”字布局,一上楼就是一个宽敞的会客厅结构,靠窗位置摆放着一张长桌。隔间则是用屏风隔开,想来后面应该是内室。

  上了几杯热茶,双方各分主次坐好后,李长卿这才看向嘉靖,率先笑着开口,道:“我对大明仙宗,是有一些了解的。”

  “早听闻大明仙宗有一位了不起的朱先生,今日终于得见,倒是了却我心头疑惑。”

  嘉靖没有说话,而是投去一个疑惑的目光,等着对方的下文。

  “大明提交给书院的九篇宗门雅章,我是看过的,”李长卿笑着说,“绝对是上品!”

  “能编纂出这等雅章之人,无一不是中原那些自成一派的儒学大家才能有的手笔。”

  “这些大家都是受雇于中原的大书斋,大宗派,东荒之地出现……”李长卿说着,摇头轻笑了笑,道:“着实令人惊讶和好奇。”

  听到李长卿这么一说,刘权眼神中浮现出一抹恍然之色,难怪对方会注意到先生,原来不光是对野市建立幕后之人的好奇。

  而是早早的就注意到了大明。

  不过紧跟着,刘权神情间便有些尴尬了。

  李长卿这番话,当他们的面说的委婉,但意思却是非常的明显了。

  对方先是表明,对大明是了解的,而后又跟着提到大明呈交给书院的九篇雅章。

  并不是说,这九篇宗门雅章有多么的惊艳,中原地区也有大儒能写出来。

  不过这些大儒是不会出现在大荒的。

  一个前身是土匪山贼的山寨,却能拿出跟中原大宗才有的,相媲美的宗门雅章,这自然就像是黑夜里的明灯,引人注意了。

首节上一节120/4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