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第222节

  他又叮嘱八皇子,待会祭拜要是冷,就搓一搓双手。

  赵曜跟着八皇子来到重华宫,其他皇子已经到来,但是三皇子却还没有到。过了一会儿,祭祀快要开始的时候,三皇子才姗姗来迟。

  三皇子的神色有些憔悴,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说自己昨晚因太兴奋没有睡好,但是大臣们却一个字都不信。

  有经验的大臣们哪里看不出三皇子昨晚做了什么。

  卯时,祭祀正式开始。

  皇帝先带着儿子们祭拜先帝和先太后,还有祖先们。接着,又率领满朝的文武百官祭祀天地。

  等祭祀完,已是辰时。

  皇帝转身去了承广殿的正殿,接受儿子们和文武百官们的朝贺。

  先是太子殿下率领皇子们恭祝皇帝的寿辰。

  太子殿下献上的寿礼是一块【寿】字的石头。太子殿下说这块石头是天然形成的【寿】字,不是他找人雕刻的。

  代王送的寿礼是一块天石,这块天石是他之前在梁州平乱时,突然从天而降。

  三皇子送的寿礼是前朝有名的书画家的一幅祝寿图。

  四皇子送的寿礼是他自己亲笔画的一副祝寿图。

  五皇子送的寿礼是一颗玉石雕刻的寿桃。

  六皇子送的寿礼是一把弓矢。

  七皇子送的寿礼是他亲自抄写的佛经。

  八皇子送的寿礼也是他抄写的佛经。每年皇帝的寿辰,八皇子都会亲自抄写佛经。

  九皇子送的寿礼是一块砚台,当然是代王帮他准备的。

  十皇子赵曜表面上送的是他雕刻的皇帝的雕像。

  等皇子们送完礼,就轮到大臣们送礼。

  因为皇帝不喜欢奢华,大臣们送的寿礼都非常“朴素”。不过,外邦使臣们送的寿礼就非常豪华了,送的都是他们本国的奇珍异宝。

  万寿节整整热闹了三天才结束。之前的万寿节只欢庆一天,因为皇帝觉得没必要因为自己寿辰,就庆祝三天。今年的万寿节之所以庆祝三天,是因为有外邦使臣的朝贺。

  这三天,京城不设宵禁,一片繁华热闹。

  三天的庆祝活动结束后,外邦使臣们也该动身回国了。他们在回国之前,皇帝也赏赐了他们不少的东西。不过,安南国大王子想迎娶大周贵女一事没有如愿,皇帝拒绝了他的求亲。

  虽然皇帝之前跟何相和刘太师他们说成全世家,但是是玩笑话。何相和刘太师说的那番话也是说笑的。

  宣平侯和支持代王的大臣们向皇帝提议,让代王殿下迎娶安南国的公主为侧王妃。

  安阳侯却在这个时候出来反对,说安南国公主应该嫁于三皇子为侧王妃,因为安南国公主钟情于三皇子。

  很快,皇帝便得知三皇子早与安南国公主行了夫妻之实,无奈之下只好把安南国的公主赐婚于三皇子为侧王妃。等明年三皇子成年,安南国公主才能嫁于三皇子为侧王妃。

  代王和宣平侯他们没想到半路会杀出三皇子,并抢走了安南国公主。

  太子和镇国公他们打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

  虽然三皇子如愿地娶到了安南国的公主,但是却惹怒了皇帝。等外邦使臣们离开后,皇帝把三皇子狠狠地训了一顿,并且罚他去宗正寺面壁思过。说是面壁思过,其实就是被关入宗正寺,直到过年前夕才被放出来。

  代王迎娶安南国公主为侧王妃一事失败,但是皇帝却把王家的庶女,也就是王思齐的妹妹赐婚给代王做侧王妃。

  皇帝这道赐婚旨意犹如晴天霹雳,把满朝文武百官劈懵了。

  大臣们完全没想到皇帝会下一道这样的赐婚旨意,王家可是淑妃的娘家,是三皇子的母族,而皇上竟然把王家的女儿赐婚给代王做侧王妃。这……太匪夷所思了。其实,大臣们觉得皇帝这道赐婚旨意太过荒谬。

  皇帝的这道赐婚旨意在八皇子意料之中。八皇子猜测像这道看似很荒唐的赐婚旨意日后还会上演,现在不过刚开始。

  镇国公倒是聪明,很快就弄白皇帝这道赐婚旨意背后的真实目的,这让他心中不由地警惕起来。

  太子得知皇帝的这道赐婚旨意的目的是让宣平侯府和安阳侯府“自相残杀”,心中很是高兴。

  “舅舅,父皇这道赐婚旨意真是妙啊,看来父皇对代王也不是完全放心。”太子心想,父皇虽然宠爱代王,但是也担心代王功高震主,所以这才让代王迎娶王家的女儿为侧王妃,利用王家来制衡宣平侯。

  “皇上的重要目的是制约王家。”镇国公在心里叹道,皇上终于忍不住要对京城的世家动手。

  “制约王家好啊,这样省得我们出手。”虽说目前三皇子没有给太子殿下造成威胁,但是王家始终是一个阻碍。如今不需要他动手,父皇亲自解决王家这个障碍,真是太好了。

  镇国公在心里说道:等皇上除去王家、荀家、袁家后,接下来就轮到谢家了。

  就在镇国公为日后谢家的命运担心的时候,皇帝忽然下了一道圣旨,任命谢实为镇西将军,即日起前往西北镇守。

  这道旨意对镇国公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镇西将军掌管西北军营十万将士。

  但是,对于代王来说,这道旨意无异于噩耗。当然,对于三皇子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八皇子对皇帝这道旨意很吃惊,不过他瞬间就明白皇帝的意图。

  赵曜倒是对于这道旨意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和贺莲芳早就猜到皇帝会这么做。

  精明成精的镇国公自然也明白这道旨意背后的真实用意,但是他并不畏惧,相反他非常激动,因为他最缺的就是兵权。如今皇帝把兵权交到他手里,他会好好利用。

  有了这十万将士,镇国公相信他能阻止皇帝的目的。

  镇国公不知道的是:皇帝就是故意让他这么认为。

  镇国公:哈哈哈哈哈,太好了,我谢家终于有兵权了。有了兵权,我什么都不怕了。皇上,真的是太谢谢您了。

  皇帝:不客气。你喜欢就好。

  月底了,求老铁们手中的月票!

第252章 捧杀

  2023-06-04

  已是亥时,皇帝还坐在御桌前批阅奏折。

  孙奎犹豫了下,旋即走上前来,开口提醒皇帝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

  皇帝没有搭理孙奎的提醒,继续批阅奏折。

  等到亥时四刻,孙奎再次提醒皇帝该睡了。

  皇帝被孙奎说烦了,只好停下手中的笔,合上手中的奏折,抬眸望向孙奎,略微不满地说道:“朕怎么发现你越来越嗦了。”

  孙奎忙陪着笑脸说:“皇上,奴婢总得为您的龙体着想,您不能一直批阅奏折不休息啊,这对龙体不好,昭仪娘娘可是再三交代奴婢,一定要经常提醒您休息。”聪明机智的孙奎没说谢皇后,也没说荣贵妃交代,因为他要是这样说,皇帝肯定不会听。但是,只要他说是昭仪娘娘叮嘱的,皇帝肯定会听。

  皇帝气笑了,抬脚踹了下孙奎的屁股:“你小子倒是会拿潇潇做幌子。”

  孙奎堆着笑容说:“皇上,您只听昭仪娘娘的话啊,奴婢只能拿昭仪娘娘做幌子了。”

  “行了,伺候朕洗漱吧。”

  皇帝坐在榻上,泡着脚。他手中拿着一个小人看,这个小人和他长得一模一样,是赵曜送给他的生辰礼物。

  孙奎蹲在皇帝的脚边,正在给皇帝洗脚。他见皇帝又把赵曜送的小人拿出来看,便拍马屁道:“十殿下雕的真好,没想到十殿下的手这么巧。”

  皇帝笑道:“这个臭小子为了给朕雕刻这个小人,十根手指头被扎了好几个洞,这小子还瞒着不说。”

  “十殿下不说,是为了不让您担心。”孙奎继续拍着龙屁,“皇上,十殿下心里是有您这个父皇的,不然也不会雕出这么好的小人。”

  皇帝手中的小人,不管是眼神,还是神态都十分逼真,与皇帝本人非常相似。

  “朕没白疼这个臭小子。”皇帝说这话的语气充满宠溺。

  “十殿下是个孝顺的孩子。”

  皇帝抬起脚,放下手中的小人,从孙奎手里拿过巾帕,弯身擦了擦自己的双脚。

  在他弯腰的时候,佩戴在胸口的血玉从衣领中跳了出来。

  皇帝擦完脚。孙奎忙端来一盆干净的温水,让皇帝净手。

  擦干手,皇帝把血玉重新塞回到衣领中。当血玉贴在胸口时,一抹暖意弥漫着胸膛上。

  “自从戴了这块血玉,朕的胸口一直都是暖的。”虽然皇帝不怕冷,但是这块血玉是赵曜的一片孝心,他一直贴着胸口佩戴着。

  “皇上,十殿下不是说这块血玉还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吗?”孙奎有些好奇地问道,“皇上,您感觉有用吗?”

  “是有些用。”皇帝年轻时候经常在外打仗,身上大大小小受了不少伤,有好几次受了致命的伤,差点丧命。如今这些伤势都已痊愈,但是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不少的伤疤。在皇帝的心口处有一个一寸左右的伤口,这处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伤口差点要了皇帝的命。

  虽然这处伤已经痊愈,但是由于当时伤的太重,留下了后遗症。一到阴雨天气,或者因为太过气愤时,心口就会泛起钝痛。

  除了心口处的这处伤,其他地方的伤口,一到阴雨天气就会隐隐作痛。这些后遗症,根本没法彻底治好,也没有办法彻底缓解。皇帝这些年来,都一直强忍着。

  别看皇帝身子强壮,步伐矫健,但是他身子有很多问题。这些只有贴身伺候的太监孙奎知道,其他人并不知道。

  每到阴雨天气,皇帝经常因为身上的疼痛无法入睡。他只好用批阅奏折来转移注意力。

  每次,孙奎看到皇帝凝着眉头,强忍着痛苦批阅奏折,心中很是不好受。

  这两年,冯太医利用针灸之术和药浴之术缓解皇帝身上的疼痛。虽然还是没法根治这些疼痛,但是好歹能缓解一点疼痛。

  现在又有了这块血玉,皇帝身上的这些顽疾留下来的疼痛又减少了些。

  前段时日,天气阴冷,皇帝没有像以往那样疼的睡不着觉。虽然还是疼,但是跟以前相比,真的要减少些,最起码能让他睡觉。

  “十殿下送您的这块血玉真是贴心。”孙奎在心里感激赵曜送给皇帝这块血玉。

  “这哪是他送的,是他二舅送的。”

  ”虽然血玉是梁二爷从西域买回来的,但肯定是十殿下托梁二爷买的。“

  皇帝面上一片欣慰的笑容:“算这小子有孝心。”

  “皇上,您看十殿下弄出来的棉衣和棉被,还有猪泡做的热水袋,这可都是过冬的宝贝啊。”孙奎对赵曜充满敬佩,“十殿下能想到用棉花做棉衣和棉被,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托了十殿下的福,天下所有人都能穿得暖喝,睡得暖和了。”

  皇帝自然是知道赵曜这些奇思妙想来自于哪里,他笑着说:“这臭小子在读书上面不聪明,倒是在这些上面机灵。”

  “十殿下还小,等他长大了,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孙奎见子时了,不敢再和皇帝说话,忙劝说皇帝歇下。

  皇帝也有些困了,躺下后挥挥手,让孙奎退了下去。

  今晚不是孙奎守夜,是他的徒弟孙豆豆值夜。

  孙豆豆守在皇帝的寝殿的门口,虽然吹不到风,但是深冬的夜晚还是非常寒冷的。幸好孙豆豆怀里怀着热水袋,这样晚上守夜不会被冻着。

  除了孙豆豆,守在承广殿门口的侍卫在晚上也能用热水袋暖身。

  因为热水袋的出现,让猪泡一下变成了紧俏的东西。以前的猪泡没人要,现在的猪泡抢着要。

  “师父,你放心,我会好好守着的。”孙豆豆轻轻地拍了拍怀中的热水袋,咧着嘴笑着对孙奎说,“现在有了热水袋,晚上守夜也不怕冷了。”

  “不怕冷就容易睡着,你晚上可不要睡死了。”

  “您放心,我绝不会睡死过去。”

  孙奎又嘱咐了几句,这才回到自己的房里。

  他的房里早就有人收拾好了,有一盆炭火,烧得房间里非常暖和。他的床上也被放了几个热水袋暖床。

  洗漱好后,孙奎躺在暖和的床上,怀里抱着热水袋,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

  “十殿下真是好人啊。”这个冬天因为十殿下变得不再那么寒冷。

  守在宫门口的侍卫每到冬天守夜时都会喝酒暖身,不喝酒的话,他们的身子是低挡不住冬夜的寒冷,但是现在他们有了热水袋,守夜的夜晚变暖和了不少。

  “头儿,十殿下真是太聪明了,竟然想出用猪泡做这个热水袋。”说话的宫门侍卫双手抱着热水袋,满脸的笑容,“这一般人可想不出来。”

首节上一节222/5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