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第193节

  得到起飞的命令后,战机开始沿着跑道缓缓滑行,速度越来越快。

  在两侧机翼升力达到某个临界点后,李思明深吸一口气,看着仪表盘旁边的妻子照片,缓缓拉动机头升杆。

  战机在众人的目光中离开地面,成功的飞上了天空。

  堡垒内部传来欢呼声,工部的官员喜极而泣,他们互相拱手道贺。

  朱再明看着机场跑道上奔跑欢呼的地勤人员,也露出了慈父的笑容。

第243章 北角岛基地

  11月,大明的一支蒸汽运输船从白令海进入北冰洋,穿越茫茫的冰盖航道前往挪威北部的北角岛。

  之所以选择北方航道,而不是绕路非洲好望角,单纯的是因为本次运输的货物实在太过重要了。

  一艘改装的蒸汽运输船内,十几架陆麻雀安静的固定在船舱之中,几个士兵不时的在船舱内巡逻。

  战机、燃油、备用零件等随着舰队,还有一艘名为“北方幽灵”的大型潜艇跟随,在北方航道破冰而行。

  改装的蒸汽破冰船倾轧着冰层,为后面的船队打通道路。

  孙仲人坐在书桌前写日记。

  破冰船倾轧冰盖的声音,通过船体的钢材传入舱室之中,“嘎吱”作响的破冰声令孙仲人不胜其烦。

  “11月5日,船队穿越东西伯利亚海,行程一切顺利,除了破冰船内令人厌烦的噪音……”

  孙仲人叹息一声扔下圆珠笔,伸手打开书桌上的收音机。

  无论孙仲人如何调节频道,收音机内传来的只有轻微的电流声,或者是断断续续的“沙沙”声。

  “距离文明的中心太过遥远了吗?已经接收不到大明的电台信号了……”

  孙仲人低声细语,他离开书桌来到窗前,伸手在玻璃上抹去内表面的冰花,然后透过窗户看向漆黑的夜空。

  远方的大地上泛着光芒,这些绚丽的极光连通着大地与天空,就像是一道帘子从天空中垂下,美不胜收。

  11月的东西伯利亚海处于结冰期,海面上总是看到巨大的冰块漂浮,在一些极冷的海域,整个海面都被冰层覆盖了。

  这严重阻碍了船队的通行,想要通过东西伯利亚海,最佳的通行时间为8月和9月。

  但是朱再明还是决定进行一次试航。

  第一个原因就是战机的生产也才刚进入正轨,如果一定要等一个通航时间,只能等第二年的八月份了。

  第二则是破冰船的实验。

  北方航道普通船只无法通行,这也决定了大明如果掌控了北冰洋,那么自然条件的困难会让北方的秘密基地变得更加隐秘。

  比如说北角岛,虽然各国都知道大明有北角岛这个飞地,但是北角岛的具体情况他们并不清楚。

  北角岛是一个孤立的岛屿,该岛常年覆盖在冰雪之中,并且在每年的冬季进入长达三个月的漫长黑夜之中。

  只要在岛屿周围布置些防御,架上铁丝网和必要的哨所,这里将非常适合作为大明的海外军事基地。

  船队此行的目的,就是给北角岛运输物资,并将一定的兵力送上岛屿驻防。

  时间来到又一个新年,船队在经过漫长的航行后,终于抵达了北角岛。

  大约200多名士兵下了船,物资在南美洲土著的帮助下开始卸船。

  此刻的北角岛完全由冰雪覆盖,漫长的黑夜还没有结束,土著们只能在应急布置的电灯下运输物资。

  物资被吊机放下船,放在冰面上,土著们拉着雪橇将这些物资拖到北角岛岸边,那里也有一群土著负责陆上的搬运工作。

  孙仲人下了船,他举着微光望远镜看向了岛屿的周围,在隔海相望的挪威陆地上看到一些星星篝火。

  “那里是什么情况?”

  孙仲人看着远处的微弱火光,他返回船上,通过大型望远镜观察。

  这一次他看清了,似乎是挪威的一群士兵,他们围在篝火旁用餐,他们附近是搭建的哨塔和庇护所。

  “看来,挪威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平和嘛……”

  孙仲人并没有管这些监视的士兵,这些士兵对他来说随手可灭,不过大明与欧洲各国的贸易还在,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只要双方不越过红线,相安无事是现在的常态。

  北角岛的建设很慢。

  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将土壤冻得硬邦邦,地基的挖掘工作异常困难。

  如何在冻土搞建设,大明在给索伦人建设家乡时就想过无数的办法。

  例如,使用煤炭或者汽油先烧一把土地,让泥土中的冰晶融化,让土地变软。

  土著们在监工的指挥下,先在北角岛的正中央清理出一片平地,将上方覆盖的白雪推到一旁。

  然后,一桶桶的汽油被搬到场地中央,这些汽油被浇到坚硬的土地上,然后被点燃。

  一时间,整个北角岛的上空闪烁着火光,浓烟随着热气流飘上天空。

  隔海相望的陆地上,挪威的士兵看着北角岛发呆,一时间不知道这些大明人是个什么路数。

  “队长,我们要不要上报?”

  一个士兵挠着脑袋向一旁的队长问道。

  队长是个挪威人,挪威受到大英帝国的指使,派遣了一队几十人的士兵前来监测大明人。

  队长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火光,鼻腔中呼出的热气喷在兔皮手套上,迅速在手套表面凝结了一层冰晶。

  “放火烧山,我看他们是想要建设大型工事了!”

  “大型工事?要塞?”

  士兵们一惊,他们都在《大明报》上看过巨大的崇明要塞,对于大明的建设能力有清晰的认知。

  队长看了一会儿,他放下望远镜坐回到篝火旁,伸出冻僵的双手凑到火焰旁。

  队长说:“我们再观察几天,看看他们后续有什么动作,如果大明人真的在这里建设基地……”

  “法克……!”

  篝火旁陷入沉默。

  相比于挪威人的沉默,北角岛上此刻热火朝天。

  巨大的火焰烧了很久,土壤内的水分被蒸发出来,土地变得软化。

  围在大火旁边的众人感觉到一股股热浪袭来,让原本冻僵的身子暖和起来。

  孙仲人脱去头顶的皮毛,喊来了几个士官开始布置任务。

  当大火停歇,土著们被驱赶着进入热气腾腾的土地上,他们拿着铁锹在监工的指示下挖掘起来。

  北角岛基地核心区的建设进入正轨。

  土著们沿着挖好的地基编织钢筋,将一车车的水泥倒入其中并进行搅拌。

  为了防止建设过程中土壤再次冻上,监工指挥着一群土著,在四周浇上汽油不断的灼烧。

  升腾的火焰与土著们挥舞的铁锹,组成了北角岛特有的风景。

第244章 短暂的和平

  短暂的新年过后,热烈的节日氛围逐渐消退,大明的百姓们在漫长的假期中走亲访友,享受着长达两个月的带薪休假。

  大明百姓能有今天的优渥生活,依靠的全世界的广大市场,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黑色农具。

  但是,世界本不是这样的,而且这样的体系似乎在短短三年后就面临崩溃的局面。

  大明的人口太多了,多到哪怕全世界人口为大明服务,也无法满足。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在金陵紫禁城华盖殿内,内阁正在召开一场会议,一场关于如何转移矛盾的会议。

  大殿内灯火通明。

  户部尚书陈显抱着厚厚的一摞文件,将文件分发给在座的内阁成员。

  “诸位同僚,一场可以被预见的经济危机正在形成,比此前的计算要早了二十多年!”

  朱再明闻言皱起眉头。

  在大明的未来规划中,大明向欧洲各国输送技术,除了为了提高全世界的生产力外,也是为了各国有一定的能力缓和大明工业品的冲击。

  在欧洲多生多育的下一代没有成长起来,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防止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方法。

  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世界的贸易是全球性的,风险也是全球性的。

  大明近四亿的高福利人口,全世界不足二十亿的人口显然无法承担起这样的重担。

  陈显像各位汇报了大明境内的工商业情况,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

  “在如今,我大明的工业品远销海外,持续不断的为我们赚取白银和黄金,但是遵从有限的市场规则,这势必要让大明的物价上涨,高昂的服务性费用将会使大明财政不堪重负。

  这种情况我们已经看到苗头了,市场上的一些可替代商品的价格战从新年开始后就没有停止,厂商为了保住利润不得不扩大生产规模降价销售。

  但是这只是一时的,总有一天这些商品将完全达到市场饱和,商品滞销、削减岗位、工薪降低、百姓收入下降……”

  众人是皱着眉头听完陈显的报告,也许在其他内阁大臣看来,陈显的说法实在是骇人听闻了。

  但是朱再明来自后世,深切的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深层原因。

  总结来说就是全世界已经没有资本余量了,卷不了市场,那就只能卷同行,将矛盾转嫁到失败的一方去。

  朱再明想起了皇后最近的开心心情,林知薇喜欢的夹心饼干最近一直在降价。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件好事。

  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结合大明各地新建工厂的规模,算上注册公司的爆发性数量。

  朱再明能预见到不久的将来,大明的工业产出即将进入爆发期,大量的廉价商品冲击全球市场。

  当这个市场无法消化大明的产出时,经济危机就要出现了,紧随而来的就是大萧条和社会动荡。

  大明过快发展的格物学技术,与全世界过低的人口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诸位,就在两周前,一则食物浪费的处罚公告相信各位听说过,几家点心工厂在扩充产能后出现了严重的滞销,他们不得不销毁大量的产品,以维持市场的供小于求,保住利润。

  这种行为自然是触犯了法律,但是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警惕!”

  陈显尽可能的给同僚讲述这其中的规律,将一场危机摆在了台面上。

  朱再明放下保温杯,向陈显询问:“老陈,预计的爆发时间是多久后?”

  “最快四年,最慢6年!”

  朱再明点点头,心中开始为将来的世界大战做一些规划。

  工业想要发展,危机就不会停止,朱再明能做的就是保证大明能在战争中快速消耗产能,并将矛盾转移出去,给大明打出一个一百年的和平。

  对战争极为敏感的孔二眼睛闪烁着光芒,就连平时斯斯文文的吏部尚书董之为也有了战争狂的势头。

  孔二代表的武将想要的是更高的军费和军功,董之为代表的文臣想要的是青史留名。

首节上一节193/2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