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德军战线就像一张紧绷的弓弦,当全部压力都集中在凡尔登一点时,反倒是其他位置容易崩断。
在2月16日的一天,里希特霍芬在送别甘道夫上前线时,就不止一次的提醒过甘道夫。
拿破仑看到了德军在凡尔登的动作,将巴黎新编的近10个师都投入到战场,而德军仅有4个师。
更重要的是,拿破仑开启了第二批征兵计划,法军的士兵真的是无穷无尽。
如果法军发动突击,这点兵力就只够坚守一周。
但是甘道夫依然保持着严肃且自信的一面,他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是要求柏林为前线准备好足够的武器和物资。
甘道夫心中早有了计划。
战争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的德意志因为战争,民众们对于军政府的计划经济不再那么抵抗,他们甚至能自发的在工坊中加班为前线制造武器。
德妃的身份,甘道夫也清楚得很,他非常了解,一旦德意志真的失败,大明的皇帝自然会站出来叫停。
天时和人和已经有了,甘道夫需要找的就是一处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战场。
在索姆河方向,凡尔登将成为德军防线最坚固的一环。
首先,这里的土质十分适合挖掘战壕。
早在白垩纪,这里曾是一片浅海,经过多年的风化和压缩,最终留下了一片碱性土壤。
这种被称之为白垩土的土壤类似于奶酪,在气候干燥时会变得更硬,这就十分利于地下作业。
甘道夫在抵达凡尔登前线后,立即召集了一群军官开会,新的战壕挖掘方案被指派到军官们手中。
普通的堑壕一般要挖三道,而在凡尔登的防线上,甘道夫要求挖掘五道堑壕。
第一道堑壕与最后一道堑壕相隔8公里,正好在法军75小姐的射程之外,可以确保法军火炮无法威胁到德军的后备兵力。
堑壕与堑壕之间由狭长的交通壕连接,让士兵们在堑壕中转移时不必爬上地表,以避免转移过程中遭遇炮击而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在前三道堑壕内,甘道夫要求士兵们挖掘一套复杂的地下系统。
这个系统由几百座地堡和无数的地下通道组成,在地堡进入地道的入口也被设计成50厘米高,3至4米长的关口。
即使是法军占领了地堡,他们也无法攻入地道,狭窄的入口会让爬行的法军难以进行射击动作,只能被守军射成筛子。
地堡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半埋式的作战室,在作战时配有三名精准射手和一挺重机枪。
下层则完全的深入堑壕之中,配有9个房间和四处避难所,最高可容纳一个连队的兵力。
地堡内部,不仅配备了大量的油灯和蜡烛,还准备了不少储粮和净水,在一些大型地堡内甚至还配有蒸汽发电机。
为了给士兵们提供优越的作战环境,甘道夫还向里希特霍芬申请,在全国各地征集了一些猫狗动物、棋牌和壁画,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军事需求的范畴了。
可以说,甘道夫从设计凡尔登防线的时候,就没有想过防线会易手,他想要将这里打造成德军的一个巨大的突出部。
而现在,需要法军来检验甘道夫的决心了。
在半年以前,色当战役开启之时,法军始终为数量不足的火炮所困扰。
而现在,当巴黎核心区完全的投入武器生产中时,拿破仑终于获得了更多的火炮。
由于凡尔登的德军是绝对的主力,拿破仑将全国的七成兵力都投入到这场战役中。
正在一旁观望的大英帝国和西班牙,看到拿破仑组织了如此多的兵力,绝对的兵力优势让两国觉得德军必败无疑。
于是,在二月的剩下的日子里,两国凑出了1200门火炮,16.5万吨炮弹,这些火炮与炮兵一起被源源不断的送往凡尔登前线。
拿破仑从东西两线紧急抽调了数百门火炮,与巴黎兵工厂崭新出厂的火炮一起送往凡尔登。
超过2000门火炮,其中75小姐就超过了1100门,几门240重炮无缘此战,正蹲在沙俄的军营内成为了座上宾。
在凡尔登前线,炮群达到了每17码就有一门重炮的火力密度,负责运送弹药的手推车摆满了大后方。
负责军事指挥的缪拉亲王发出感叹,自开战以来,法军从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二月就在双方紧张的氛围中度过,沉重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三月一日。
一名法军炮手发射了一枚标的弹,红色的烟雾在德军阵地上升起,凡尔登战役正式打响。
紧接着,超过两千门火炮几乎一刻也不停歇的向德军阵地倾泻火力。
凶猛的炮击从清晨7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法军在一天内就打出了过去半年的弹药消耗量。
德军阵地上的土石被掀出了好几层,泥土还没有落下,紧随而至的炮弹再次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将泥土冲上了更高的天空。
整片阵地肉眼可见之处,都笼罩在浓厚的硝烟之中。
缪拉站在土坡上,他亲眼见着德军阵地上的烟雾逐渐落尽,向全军发布了总攻的命令。
“士兵们,历史在注视着你们,因为你们正在参与一场法兰西复兴的伟大战争!
我们拥有兵力上的优势,30万人的士兵是德军的三倍!
我们拥有压倒性的火力,超过2000门火炮已经为你们铲除了前进的障碍。
只要诸位能保持清醒,履行职责,就一定能够战胜德军,祝你们好运,天佑法兰西!”
随着缪拉的一声令下,三枚红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在凡尔登几十公里宽大的战场上,法军发动了排山倒海的冲锋。
30万法军与12万法兰西非洲军团在辽阔的土地上散布排开。
拥有巨大纵深的兵线一眼望不到边,后方观战的大明观摩团以及其他国家的观摩团咋舌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在大明的摄影机中,最前线的法兰西非洲兵团已经前进了两里地,而后方的攻击队列即使一刻也没有断绝,仍有四个师在等待列队进攻的命令。
法军组织的兵力太多了,多到肉眼所能看到的地方,都是勇敢进攻的士兵。
第227章 凡尔登,命运的转折点
武德4年,3月1日,下午4点。
法军的进攻如同潮水,要同时安排42万人的进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总攻的命令是3点发出的,实际上等到4点,作为先锋的法兰西非洲军团才开始接触德军的防线。
而就在非洲军团接触到第一道战壕时,第一个不祥之兆出现了。
沉寂了一天的德军炮群,在第五道战壕处突然开始了反击,600多门火炮组成的弹幕砸在拥挤的非洲军团人群里,瞬间就溅起一阵“血雨”。
法军的心里泛起一阵疑惑,不是说德军火炮在一天的轰炸中被摧毁了吗?怎么还能有这么强的反击能力?
随着德军火炮的加剧,时间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
后方的法军看到前方的惨状,在军官们无情的命令下踏入火炮的覆盖区域。
很多新兵被吓破了胆,而老兵则是从怀里掏出半瓶朗姆酒猛灌,毅然决然的端着枪进入了炼狱一般的战场。
当幸运的士兵们冲过浓烟,还没等他们擦去脸上的灰尘,第二个不祥之兆出现,德军的重机枪碉堡开火了。
橙红的弹链交叉扫过法军,这些幸运的士兵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法军就像撞上了一堵墙,阵亡士兵的尸体在堑壕的两百米外排成一条歪歪扭扭的线。
而第三个不祥之兆,则是第二道德军战壕中的异样。
时间来到下午4:30分,随着甘道夫的一声令下,第二道堑壕中的德军进入战斗序列。
每个人都要检查好枪支,并装上刺刀,随身携带的珍贵物品会被统一收走,并在战后物归原主,前提是士兵还活着。
在法军逐渐接近第一道战壕时,一阵可怕的宁静覆盖了整个战场。
由于法军已经贴近到堑壕的边缘,德军火炮不得不停止炮击。
但是还没等法军松一口气,德军沉默了两分钟的火炮,突然向着前线法军的后方开始弹幕徐进。
而第二道战壕支援而来的士兵,则对着乱了阵脚的法军非洲军团展开了反冲锋。
碉堡的重机枪在侧方向为冲锋的德军提供掩护,并在两分钟后开始了超越射击。
重机枪手紧扣着扳机不放,枪口直指友军的上空,寄希望于密集的子弹下落,能砸到后方的法军。
缪拉在土坡上震惊的看着这一幕。
德军并没有因为炮击而被打垮,相反的,德军的火力并不像有重大损失的样子。
尤其是现在,德军居然对着冲锋的法军打了一波反冲锋。
缪拉在望远镜内看到,冲锋的德军与法军对射后,就端着装上刺刀的枪展开白刃战。
仅仅在半个小时后,德军冲锋的士兵就将法军非洲兵团赶回了德军的炮击落弹区域内。
这一记漂亮的反冲锋就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缪拉的脸庞上。
“缪拉亲王,德军的火炮似乎在阵地的大后方,他们的炮击范围在场中到达了极限。”
一个法军军官指着爆炸的边缘对缪拉说道,算是在提醒缪拉,德军一开始就没有将火炮布置在前线。
这一步战术相当的巧妙,不仅避开了法军的炮击范围,又能将炮弹投射到法军冲锋的路上。
更重要的是,法军如果想要消灭德军火炮,就不得不将火炮迁移出阵地,放置到危险的进攻路线上。
如果法军真的这么做了,谁消灭谁还不一定呢。
缪拉汗流浃背了。
毫无疑问,德军精心设计的防线成功化解了法军的攻势,让法军即使有兵力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
寄予厚望的2000门火炮似乎成了摆设。
几乎所有的法军都加入了冲锋,此时停战撤退已经不可能了。
法军每一秒就有成百上千的士兵阵亡,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刻。
缪拉几乎是颤抖着下达了命令。
得到命令的炮兵,将一门门火炮推出战壕,与士兵一起发起了冲锋。
这一幕被德军的观察员看到,德军的火炮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缪拉知道,这是德军炮兵正在调整炮口,矫正射击诸元。
果然,在短短十分钟后,德军的炮火再次怒吼,这次的目标是那些法军火炮。
法军炮兵顶着炮击,艰难的将火炮向前推进。
没有了炮火轰炸的法军士兵,也勇敢的再次向德军发动冲锋,想以肉身吸引德军炮火,给炮兵提供机会。
但是他们的想法被甘道夫识破,甘道夫严令炮兵在制止法军火炮前移之前,不再向法军士兵发射哪怕一发炮弹。
法军炮兵几乎是自杀性的推进,终于将约800门火炮推进到前线,并组成了一个炮兵阵地。
法军的火炮开始还击,一部分以德军火炮为目标进行炮战。
一部分则是越过法军士兵,向德军战壕投射炮弹。
这些火炮沿着第一道战壕打出一道火墙,意图阻止后备德军对第一道防线的支援。
第一道战壕由此陷入了肉搏战。
但是德军显然早有准备,一些中世纪盾牌被士兵佩戴到手臂上,一柄刺剑被士兵握在手中。
当法军拿着匕首跳入战壕,映入眼帘的是举着盾牌手握刺剑的德军。
也有不少法军装备了刺刀,他们在战壕中与德军刺的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