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魔怔人公主 第186节

  总结下来就是,地方官员冲进农户家里清查财产,判定阶级成分,贫农与中农会被要求强制组成集体农庄,如果不从那你就是富农帮凶。而被判定为富农的农民则会被直接剥夺财产,将面临集中营,剥夺公民权,流放等未来。

  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全苏俄一半的农民都到了集体农庄。

  可以看出其高效。

  对比一下巴尔干神圣联邦,花了四五年的时间,连农业改革措施都执行不下来。

  当然。

  急功近利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到1930年3月真理报发布《胜利冲昏头脑》,针对富农阶层的清洗,以另一种方式扩大到了基层官员,大约一万多人被逮捕。农村爆发退出集体农庄的风潮,51%的集体农庄比例,瞬间下降至21%。

  如果仅仅如此停止也就算了。

  只不过伴随着五年计划,以及资本帝国的经济危机,正是苏俄发展工业的好时机,苏俄必须要农村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

  苏俄再次实行农业集体化。

  而这次农业集体化更进一步,与同时期的美国作为比喻,美国的农民需要向着银行贷款,来购买机械和土地扩大生产,当银行开始回收贷款时,农民还不上,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这是资本帝国所面临的困境,而苏俄则是另一种方式,别说农民贷款购买农业机械工具,哪怕是苏俄本身也无法向农民提供机械,而苏俄中央却要求集体农庄达到大机械农庄的规模,此时所谓的集体农庄不过是将个体农户和生产工具集中起来。

  在混乱的管理与强迫性的加入更加恶化了这一状况。

  1930年末粮食并未产生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新的机械加入,和良好的天气原因,让苏俄中央产生集体农庄还不错的错觉,甚至以为苏俄将永久的摆脱粮食问题。

  在1930年苏俄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粮食出口483亿千克。

  1931年苏俄粮食产量降低为694.8亿千克,粮食出口518亿千克。

  造成1931年粮食减产的原因是因为集体农庄的管理混乱,农民积极性低,以及干旱所带来的问题,而这被苏俄高层理解为资本主义复辟,以及其他国家的间谍行为。

  1932年1月苏俄通过超计划收购粮食。

  1932年春。

  乌克兰开始爆发饥荒。

  而在某些地区,苏俄粮食收购计划甚至高于1931年。

  这个时候就连基层官员和地方官员都看不下去,开始反抗来自高层的命令,但这反而使高层认为粮食危机的根源来自于地方官员的反对和农民的对抗。

  1932年末。

  岁大饥,人相食。

  .....

  ..

  苏俄内部对全世界隐瞒了饥荒这件事。

  但世界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与苏俄相邻的波兰自然是第一个知晓的,在波苏边境的农村,波兰村庄发现冬天渡河而来的难民,这才知晓,乌克兰地区爆发了饥荒。

  本来波兰边境地区的农民准备凑点粮食让乌克兰人带回去,但乌克兰人却不愿意回去,因为苏俄高层禁止农民离开灾区,一旦他乌克兰人回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这个消息迅速被传至波兰高层。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毕苏斯基可以确信乌克兰境内爆发了严重的饥荒。

  毕苏斯基立刻联系了英国开启战争计划。

  只不过这个计划没有事先告知希尔德,引起了希尔德的严重不满。

  当然。

  也有可能是毕苏斯基故意的。

  希尔德反对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们最大的敌人实际并非苏俄,这个时期的苏俄不可能是极盛的大英帝国,波兰,巴尔干,帝俄势力叠加起来的对手。

  真正的敌人是欧洲另一边的法国,法国不可能看着英国无止境的壮大,如果英国对苏俄开战,那么法国必然会反对,英国不可能冒着与法国开战的风险跟苏俄开战。

  按照希尔德的计划,是在六月乌克兰饥荒达到顶峰的时候,向着全世界公开饥荒,然后从政治方面对法国进行打击,让法国政府迫于选票不得干涉。

  如今准备还不够。

  法国将极有可能干涉进来。

  不过现在希尔德反对也没有作用了,看着圣玛丽教堂进行的仪式,希尔德继续询问道。

  “庇护十一世你们联系了吗?”

  “教宗不可能支持我们发动战争。”

  波兰与罗马教廷的关系一直是不错的。

  就像西班牙一样,波兰的民族主义就是天主教会,所以教会和波兰自然维护着非常友好的关系。

  如果毕苏斯基能够获得庇护十一世的支持,那毕苏斯基就能获取完美的宣战借口,战争将直接升级为捍卫天主教文明的圣战。

  在保守派抬头的法国也将迫于宗教压力无法干涉。

  当然。

  让现任教宗庇护十一世支持波兰发起战争。

  除非庇护十一世疯了。

  “帮我转告给庇护十一世,希望他们提供一亿美元用于乌克兰的救助与重建。”

  毕苏斯基皱了皱眉头。

  这话听起来像是他们占光,如果英波占领了乌克兰地区,那么英波就必须为乌克兰提供援助,由教会出了那就为英波缓一口气。

  但实际上这话相当于希尔德直接用一亿美元把乌克兰卖给教会了。

  来换取教会对战争的支持。

  对于教会来说,掏出一亿美元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你可以质疑教会能不能掏出一个师来,但永远不用质疑他们能掏出多少钱来。

  教会也可以在这个时候把乌克兰的东正教文明彻底改变成天主教文明。

  甚至可以影响到帝俄。

  别看现在摄政委员会当中有个东正大主教,实际上帝俄可和东正教可是有大矛盾的,比如说帝俄根本不承认大牧首。

  当然。

  这也不代表庇护十一世真的愿意冒风险。

  毕竟对于教会来说,什么东西最珍贵庇护十一世还是清楚的。

  对于毕苏斯基来说也是同样。

  按照毕苏斯基的想法,他其实并不想要吃下乌克兰,对于波兰民族主义来说,是无法承受其吃下乌克兰的代价的,毕苏斯基想要的是从1920年就开始设想的海间联邦。

  在解决完苏俄之后,那波兰最大的敌人就成为了德国,德国虽然没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但同样要比苏俄难对付多了。

  教会掌握乌克兰的话。

  他们可不会搭理波兰的海间联邦。

  毕苏斯基开口说道。

  “哪怕没有教宗的支持,我们也可以.....”

  还未等毕苏斯基说完就被希尔德打断。

  “这就是急功近利的代价。”

  ..............

  ....

  正当世界各国纷纷讨论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引发的战争冲突,实际上这对于各国来说反倒是个好事。

  战争是缓解经济危机最好的解决手段。

  包括大英帝国。

  原本英国还在困扰怎么解决征兵问题,毕竟经过世界大战的浪潮后,反战情绪在英联邦内蔓延,而经济危机引起了大规模失业,失业导致人民得通过参军来找到工作,参军反过来降低失业率。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战争将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缓解经济压力。

  不过同样的。

  反战主义也在欧洲达到顶峰。

  1914年带给欧洲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惨痛到一旦回忆起来就是刻骨的疼痛,在英法捷克北欧等地都爆发了大规模反战游行。

  苏俄也在这个时候立刻联系了法国。

  希望法国能够干涉。

  但对于法国来说也比较麻烦,首先是国内对于反战的抗拒,再加上他们根本没做好的战争的准备,哪怕真的要开战,可苏俄和法国中间还间隔了这么多国家,难道让德国让路吗?

  或者说直接对英国的海军开战?

  可以说法国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就在这个时候。

  1933年2月11日。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新刊。

  《大饥荒》。

  其中详细描述了乌克兰境内发生的大饥荒惨状,人吃人的惨剧,每天都有上万人饿死,可以说用尽最悲惨的文字来描述饥荒了。

  当然。

  这个时候正值战争开始之前,所有人又不是傻子,英国的风评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对这个新闻还是持有怀疑态度。

  只不过做出第一个反应的并不是欧洲国家。

  而是美国。

  美国总统胡佛立刻宣布,正如1920年美国对苏俄的援助一样,时至今日美国没有改变,美国将会无偿为乌克兰提供直到饥荒停止的粮食。

  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也并不复杂,一是宗教原因,这自不用多说。二是经济原因,国内严重的农民暴动,让胡佛不得不想办法解决农民问题。

  只是嘛。

  被苏俄拒绝了,克里姆林宫表示饥荒纯属瞎编乱造。

  拒绝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白送的谁不想要,但一旦要了等于承认国内存在大饥荒,法国也无法干涉,英国将可以名正言顺发起战争。

  此举倒是把美国给惹火了。

  准确来说是把胡佛给惹火了。

  在苏俄境内有大量美国技术人员,苏俄的拖拉机厂和其他农业工具都是在美国的帮助下修建或出口而来,对于苏俄内部发生的事情,美国的情报仅次于波兰和德国。

  美国总统胡佛直接怒斥苏俄。

第15章 你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第十五章你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如果不是国务卿提醒胡佛,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威胁是英国,不是苏俄,而法国现在属于美国的盟友,法国又是苏俄盟友,美国不应该跟苏俄闹矛盾。

首节上一节186/2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