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65节

  “我觉得,仿制的粟特锦,是比原版要好的。”

  方重勇将两款布料的碎片拿在手里比划了一番说道。

  “不要你觉得啊,你觉得不顶用,要圣人觉得如何才行。”

  郑叔清怼了一句,眼巴巴的望着,希望这位大唐小神童能有点子,哪怕馊点子也行。

  “圣人圣人圣人,你哪句话不离圣人?你又不是圣人养的……”

  方重勇话说了一半,停下来不说了,那三个字太侮辱人。哪怕他跟老郑已经有了比较深的私交,也不能那样口无遮拦。

  “你啊,就是完全不懂我大唐的官场。”

  郑叔清叹了口气,也没去计较方重勇的失言,继续说道:

  “你以为左相右相,尚书侍郎,刺史御史,他们很了不起对吧?他们手握重权,可以决定一般人的生死对吧?

  其实呢,大唐的运转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圣人想做什么,就要有什么。除此以外,都是虚的,裱糊给外人看的。

  就像是你之前没有进国子监,其实是圣人觉得那样苛待了你家。国子监两千多学生,长安城内随便哪个坊,哪里找不到几个国子监监生?

  国子监出来的学生,哪怕未来就是科举考上后被授官,也不过是……”

  郑叔清指了指自己说道:“不过是圣人的一条狗。”

  “而且很多人连当狗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如蝼蚁一般被人随意摆弄。

  后来你被破格入学弘文馆,我原本以为你要飞黄腾达,但现在……我又看不明白了。

  废话不要多说,你就说现在怎么办吧,唉。”

  “当然有办法。”

  方重勇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好,要多久见效!”

  郑叔清满脸激动,他现在恨不得叫方重勇叫爹。

  “就今天。”

  方重勇淡然吐出三个字。

  求跟读啊,这周差点上三江,就是差一点点跟读,很少很少的一点点,你们完全不敢想的一点点。

第61章 新书上架通知

  2023-08-20

  八月一号,准时上架,五更奉上。

  在此之前就写存稿了,每天按时更新,不会爆更,我会保证写作质量。

  算了下更新字数,基本上按常规来说,属于让书友们白嫖4-5章吧。

  上架前催更没用,为爱发电也走不远。多写的都会存起来上架后爆更。

  这本书怎么样,是好是坏大家心里有数,不多说。本书是采用了全新的剧情结构与主线设计,爆款了属于开山立派,扑街了那就是尝试的代价,我的心态很平和。

  我会尽量保证每一章的质量都不虚,也希望读者老爷们不要跳章,因为书的剧情和逻辑很严密,一跳章就很可能看不懂后面了。当你觉得剧情荒谬的时候,请稍微冷静一下,耐心往前看。因为作为一个吃这碗饭的作者,肯定是往深处发掘过这一段历史的,正史记载的正确性,都未必比我这本书要高,因为我还会去考证文物与文献。

  或许其中一句话,一件小事,都是查阅了半天一天的资料,才敢写出来接受读者拷问。

  这本书只会把读者从影视剧的错误认知里面带出来,绝对不会把你们带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沟里面去的。

  只求追读。下个月上架后再爆发。

  本书不控评,除了带有侮辱性的评论,和断章取义,没有好好阅读本书的妄言外,不会删评,我在这里承诺。

  不仅如此,我会把有深度的评论挂在精品评论区。精品评论有助于读者老爷们更深入的了解那一段历史。还有所谓的盛唐风物。

  有些写唐代历史的小说,欺负读者没有背景知识积累,写一些似是而非,却又完全脱离当时环境的所谓“考据”。

  这样误导人的书,其实比小白文还坏。因为小白文一看就是假的,读者不会沉浸在一个虚假的大唐世界里面。看完一笑就过了。

  但这一类似是而非的书,却会误导读者的认知。

  当读者的子女长大了,问他们历史上大唐盛世是怎样的时候,这些毒药就变成了毒害后代的东西,还是读者们“自觉的”传播开来的。

  是不是这样也无所谓?

  这样的书,缺乏了对读者最起码的尊重原则:我虽然赚钱,但不会给订阅我书籍的人喂翔,还欺负他们没有鉴赏能力,让他们说好吃。更不应该在评论区控评,把那些说不好吃的人嘴巴都缝上。

  我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不确定的东西,我不写;为了剧情而强行掰扯的东西,我也不写;脱离历史大环境的东西,我不会写;成绩不好就故意在书里开车蹭流量,扑街了我也不干这种事。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这是不可取的。

  懂历史的人就不该随便欺负和欺骗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而胡说八道;有力量的人就不该随便欺负打不过他们的人,这便是我的原则。

  我尊重你们,也希望们尊重我。写书不易,写一本是一本,终究是有尽头,世上没有天长地久。

  人总要在活着的时候,留下自己的光辉。

第62章 家父方有德

  2023-08-20

  唐代官府与织布相关的事情,在行政上是归“少府卿”来管的,少府卿负责管辖若干直属于皇室的织布晕染工坊,规模不小。

  不仅在长安城内有纺织工坊,而且在洛阳、扬州、成都等地,亦是有类似机构,每年都会向皇家提供大量的优质绫罗绸缎作为贡品。

  按常理说,仿制新款粟特锦的事情,应该由少府卿来全权负责。

  但本次少府卿却没有接这个差事。

  一来仿制粟特锦风险较大,不是少府卿本人提出的建议,他也不可能全力以赴,还不如不接茬,要不然即使做了也是吃力不讨好;

  成了功劳是郑叔清的,败了是他这个少府卿在拖后腿。

  另外一方面,现在的少府卿郑岩,其实是……郑叔清本家的人,荥阳郑氏出身。

  简单点说,就是郑叔清的亲戚。

  所以哪怕少府卿明面上没有承诺什么,暗地里却不断给郑叔清各种有效支持,为郑叔清仿制粟特锦提供了各种人力物力和行政上的便利。

  郑岩是前宰相张说的女婿,其祖父辈乃粟特人,极有可能是昭武九姓出身,因为避祸而与荥阳郑氏合流(可以理解为入赘改姓)。

  所以此人血缘上跟郑叔清不过是远房表兄关系,但文化上却又是共同进退的一家人。

  唐代文化的包容并蓄,以我为主四海一家的理念,也反映在世家大族对于优秀人才的吸收上。

  更加诡异的是,张说是张九龄的恩师,曾经是进士出身官员里面的扛鼎人物;而郑岩是有西域血统的“吏治派”官员,但郑叔清现在是李林甫圈子里的人,却又未变成核心党羽。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让官场的关系网变得异常复杂。

  不得不说,政治这种东西,肯定不是外人所想的那种非黑即白的打打杀杀。

  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人情世故而已。

  打听到这些消息后,方重勇似乎有点理解,为什么老郑常常有恃无恐,而且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外行,却敢接织布这种活计了。

  不是因为老郑很蠢,而是他手里的暗牌,方重勇没有看到。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对同一件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老郑手里也是一把好牌,虽然没有王炸,但顺子三带一什么的也是一堆一堆捏着,只是手里常常少了破局的硬牌,总是被动应付显得有些狼狈而已。

  这次粟特锦的仿制,是长安宫城少府监的绫锦坊负责具体设计、编织、渲染的,它也是唯一一个,在长安城内的官方直属纺织工坊。

  绫锦坊内有织工360人,寓意“日日编织不停”。

  在前往少府监的路上,郑叔清告诉方重勇,绫锦坊这个位于宫城内的作坊,曾经在开元初年被李隆基废除,原因是这位圣人宣称是要带头节俭过苦日子。

  李隆基现在虽然贪图享乐,但他曾经也确实励精图治过。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李隆基就被现实打脸,因为各州供奉的丝织品完全不够日渐奢侈的李隆基挥霍与赏赐的。

  于是臭要面子的李隆基只好悄咪咪的将绫锦坊恢复,却又不敢随意扩大规模,只是在长安城以东,诸多河流下游的地区(相对长安而言),以外朝的名义建立了一系列官方纺织作坊,有织工数千。

  名义上工坊是外朝的,实际上的产出却是宫中的。这种所有权和产出权分离的办法,方重勇前世引以为傲的管理学经典,居然被李隆基用得出神入化。

  “郑侍郎在背后这么议论圣人,真的好么?”

  方重勇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郑叔清问道,两人已经走到了少府监的门口。

  你踏马说李隆基坏话,能不能不要当着我的面说啊,难道我不知道他是个虚伪贪婪又自大的老硬币么?

  方重勇忍不住叹了口气。

  “本官只是怕忘了嘛,那追加十万贯的教训。咱们这位圣人啊,你做得好是没用的,要做得超乎他意料的好才行,多上点心吧。”

  郑叔清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说道。

  “事成之后,我送你一对双胞胎女奴,才九岁,跟你一样大,那真是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啊,啧啧!

  你知道这对双胞胎有多难找么?我也想找三胞胎四胞胎的给你,但是那些人不是长得丑,就是年纪不合适……”

  郑叔清低下头凑过来在方重勇耳边压低声音说道。

  “走吧,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郑侍郎的诚意。”

  方重勇感觉自己好像被郑叔清PUA了,但又不太说的上来这种感觉是不是正确的。

  二人走进绫锦坊的库房,就看到打造好的竹货架上,摆着一匹又一匹已经编织好的仿粟特锦。

  湛蓝、艳红、橙黄、青绿等等,各种颜色,各种款式与花纹的都有。

  方重勇拿下一匹锦缎观摩抚摸,这种锦织,不仅抚摸起来温和而光滑,而且还有着普通绢帛所不具备的厚实感。

  花纹在具备了粟特锦的崎岖雄壮之余,又用圆润的花纹掩盖了粟特锦花纹所固有的粗大狰狞。

  一句话,这款布料几乎是融合了常规蜀锦与粟特锦的所有优点,创造出的一种新织锦。

  郑叔清来找方重勇寻求对策,恰恰不是因为他对这些仿粟特锦不满意,而是太满意又患得患失,怕不能入李隆基的法眼白忙活了。

  这就好比有人就是喜欢街边早点的随意,而不喜欢大酒楼饭菜的拘谨一样。

  郑叔清仅仅只是对李隆基的喜好没谱。

  “东瀛来的遣唐使,得知仿粟特锦后的消息后,跪在少府监门前祈求,又去求圣人,本官这才割下一片,赏赐给此人。

  据说,这位遣唐使是要拿回去给他们的酋长作为帅旗使用。”

  郑叔清不无得意的说道。

  本子?

  那就难怪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没说话。

  似乎是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郑叔清继续自豪的说道:

  “我大唐可以纵横西域,可不单单是靠着兵革之利。

  若只有武力豪横,没有财帛相伴,想以德服人也很难。

首节上一节65/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