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624节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自己不懂也就罢了,还把天下人都当成不懂的。

  这还不可悲可叹?”

  方重勇啧啧感慨道。

  “口吃哥”和“季兰子”都是识货的人,一听这首,就知道对面的粗犷汉子深藏不露,才学绝不在他们之下。随口一句便是旷世之作!

  二人顿时羞愧难当。特别是“季兰子”,自信心受到了极大打击,整个人都蔫了下来。

  “陆郎,我们走吧。”

  “季兰子”低声哀求道,声音里带着呜咽。

  “口吃哥”对着方重勇讪讪行了一礼,记住了对方的样貌特征,带着“季兰子”悄咪咪的离开了斗兽现场。

  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用抄来的诗句赢了一个骚货,方重勇内心毫无成就感,那感觉跟早上刚买的香喷喷肉包,舔都来不及舔一下,就直接喂了狗差不多。

  “我们也回去吧,这里没什么意思了。”

  方重勇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

  “阿郎,刚才真是厉害极了!我都能猜到那骚货脸色有多难看!”

  阿娜耶兴奋得不行,站起身挽住方重勇的胳膊,心中特别畅快。

  “厉害个屁!

  诗文不能吃不能穿的,在乱世一钱不值!

  要是跟着只会吟诗作对的迂腐书生混,那人早就把你卖窑子了。

  还不快走!”

  方重勇一巴掌拍在阿娜耶的翘臀上,低声呵斥道。

  ……

  自从斗兽那日见过“口吃哥”与“季兰子”后,一连好几日,方重勇再也没见过他们。当然了,他也懒得去打听这两人到底是什么背景。

  不过那天的“斗兽表演”,却是引起了极大轰动,其流言传播势头之快,大大出乎方重勇的预计。

  各种相关消息,以开封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

  一时间沸沸扬扬,汴州和毗邻州县,银枪孝节猛胜虎的传言,几乎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

  而且是越传越离谱!

  一开始,是猛士单人搏虎。

  后来,是猛士单人猎虎。猛士不但没被老虎吃掉,反而徒手制服了老虎。

  你就说不吧!

  再后来,已经发展到了生撕虎豹的地步!而且是一人生撕了好几只虎豹!

  在大唐,好多地方都是“再穷不能穷寺庙,再苦不能苦神仙”,佛寺跟道观都异常兴旺。

  大家都感觉,这种“生撕虎豹”的人,大概只能是从庙里面走出来的神人才能办到,非常人可及。

  这种军队,有点哈人啊!

  于是,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又有各种关于银枪孝节军的传闻出现,逐渐盖过那天斗兽的事情。

  比如说传言黑衣大食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善养虎豹。每次临战,皆以虎豹为先锋破阵,所以大唐边军才屡战屡败。

  而他们与银枪孝节军接阵后,那些虎豹都吓得直接掉头,导致大食人以十比一的绝对优势兵力惨败!

  银枪孝节,猛不可言!

  还有什么十人守关,万人莫开;百骑破河北贼军大营之类的离谱故事,也是不胫而走,传得到处都是,神乎其神。

  反正,谁也没见过那些,但谁也不能否认那些事情不存在。

  别问,问就是汴州那场生撕虎豹的大戏,乃是某亲眼所见!

  人们常常会从吹大牛中获得听众的崇拜与惊呼,进而产生一种奇怪的“自豪感”,就好像自己参与过所说的故事一样。

  不过根据后世信息学统计研究,消息在口口相传的时候,如果没有书面记录,如果没有反复核实。那么每一次传递,信息就会丢失,或者产生谬误,在一成到三成之间。

  具体多少,这取决于传递消息之人文化素养。素养越低,损失率越高。

  俗称“以讹传讹”。

  当然了,这也是方重勇希望达成的效果。

  原本他作为宣武军节度使,管理六个州。但除了汴州本地汴州刺史郭纳外,其他五个刺史居然都没来开封“述职”。

  也就是说,那些人假装没有听到李的诏令,也不打算配合方重勇作战。当然了,他们主动投靠河北叛军的可能性也很小。

  就是打着“静观其变”的心思。

  权力的执行,是需要渠道的。李在洛阳发布的政令是一回事,河南诸州是不是要认真执行,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很显然,大多数刺史都在观望。他们也看到自己升迁的快车道很近了,都不想提前下注,在一棵树上吊死。

  然而在“猛士斗兽”的五天之后,方重勇在汴州的节度使衙门,就陆陆续续收到了毗邻各州送来的消息。

  宋州刺史李嘉、曹州刺史李彭年、陈州刺史薛愿、颍州刺史陈澍,皆上书要亲自来汴州述职,与宣武军节度使方重勇沟通军务,听从安排。

  而亳州刺史卢重明也不是不想来,而是不能来,因为他不久前因病亡故,朝廷还未来得及向亳州派遣刺史。

  刺史虽然不能来,但亳州司马阎伯钧却对此事很积极!

  他不仅是积极响应的那个,甚至可以说是态度最积极的那个。

  阎伯钧是萧颖士的弟子,萧颖士兰陵萧氏出身,乃是盛唐的散文大家,在长安为官。

  萧颖士虽然也做官,但日常在衙门里不过摸鱼打卡,毫无政绩。

  他恃才傲物又喜欢提携后辈,在文化圈子里面影响力很大。属于是“清流派”内的怪胎。

  不过阎伯钧与萧颖士不同,他志在做官,文学不过是敲门砖而已,志不在此,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反正瞎子都看得出来,阎伯钧就是奔着亳州刺史来的。

  如今天下渐乱,需要稳定人心,做生不如做熟,亳州司马升任亳州刺史,显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只需要方重勇说句话而已。

  又过了几日,四个刺史与一个司马,已经来到开封城外驿站,向方重勇发了“名帖”,也就是类似于官员的名片。

  在唐代,一般官员到外地述职,或者跟不熟悉的上司会面,都要提前下“名帖”,说明自己的身份,表达礼貌之意,也可以在上面大致说明来意。

  若是有官员招呼也不打就直接登门,那就显然是“不速之客”。这些人会被认为是政敌那边的人,或者就是个不懂官场规矩的愣子,进而被人轻视和穿小鞋。

  这些刺史和司马愿意发名帖,显然已经是把姿态放到最低。这个时候,方重勇就应该约一个时间,让所有刺史都来到衙门开个会说些大话空话,然后晚上设下宴席,在宴席上讲一讲干货。

  戏就可以接着唱下去。

  方重勇若是不回复,那么这些刺史就会认为方重勇对他们有敌意,只怕会立刻离开汴州。

  “节帅,这些贱骨头,真是不吓唬不听话。何老虎把老虎打了一顿,老虎没老实,这些刺史反而老实了,嘿嘿!”

  车光倩一脸冷笑嘲讽道。

  “诶,人之常情嘛,不要苛责。毕竟我们敢打虎,不能指望人人都能打虎嘛。”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

  其实车光倩说得一点都不错,这些贱骨头,官场老油条,可别把他们想成是什么小白羊!

  这些人反水起来,比泥鳅还滑,比毒蛇还狠!

  历史上颜真卿在类似人物身上就吃过大亏的!

  “派人去跟他们说一声,明日来府衙商议大事,晚上歌舞酒宴伺候。”

  方重勇对车光倩吩咐道。

第487章 跟这群虫豸一起怎么能

  这天夜里,方重勇收到“内线”密报,说是位于河东的官军主力,居然长期停滞不前,并未出井陉攻打河北真定,而是向北掠地,收复了秀容川。

  史思明退守雁门,严防死守,官军不得进,战局再次陷入胶着。

  但不管北线如何收复失地,官军主力一不能收复雁门,二不能在河北打开局面,基哥焦灼的心情可想而知。

  “岳父倒是看得很清楚啊。”

  将密信放下,方重勇忍不住叹了口气。

  军中稍有眼力之人,都知道河东兵马贸然进入河北腹地,必败无疑。

  方重勇能看到,王忠嗣自然也能看到。

  他选择北上收复无险可守的忻州,将史思明赶回代州,就是拓展北线的战略纵深,让大军出河北后,老巢太原不会被史思明轻易偷家!

  至于河北这边,一直保持战略压力,暗地里派出斥候刺探军情,让皇甫惟明进退维谷就好。

  一到秋收,河北叛军当中不少人是团结兵出身,并非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

  到时候家里的田地,要不要干农活?要不要收割?

  等那个时候,河北叛军在真定附近囤扎已久,势必日益懈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秋收时士兵们普遍想回家干农活,这仗还怎么打?

  这就是地地道道的阳谋,对于官军来说,越晚动手越好,拖到秋收就算赢。河东官军这边,有以蒲州为核心的河东道持续供给粮秣,暂无缺粮之忧,他们是耗得起的。

  只是如此“老成持重”的打法,胜算虽然可以保证,但对于基哥的权威而言,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拖得越久,就越不会有人把他当做大唐天子,基哥如何会不急?

  “基哥大概率要换帅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道,差不多猜到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正当他在桌案前揣摩战局之时,封常清走进书房,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节帅,汴州郭桥县县令刘长卿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告。”

  “刘长卿?”

  方重勇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只知道汴州刺史是郭纳,一个好高骛远,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罢了。

  事实上,因为李林甫的关系,大唐基层架构被搭建得更细致,架空得也更厉害,地方权力被大量上缴,拆分。

  所以刺史本身能力如何,对于某地施政的影响不大。

  大家都是按朝廷的规矩办事就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对地方刺史的人素质期望太高。

  既然都是打工人,不是股东,那就别指望太高了。

  “让他进来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现在时候不早了,他已经打算接待完刘长卿后就直接睡觉。

首节上一节624/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