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499节

  方重勇站起身,已然下了逐客令。

  康国国王如同霜打过的茄子一般蔫了,强打精神给方重勇客套了几句,随后便离开了唐军大营。

  那模样像是被妖怪吸走阳气的倒霉蛋一般,整个脸上都写着“衰”字。

  等二人走后,封常清这才开口询问道:“节帅,康国国王,为什么会入套呢?卑职看他那样子,似乎也不是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啊。”

  “因为他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也明白了白天的在宫殿宴会的时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方重勇嘿嘿冷笑道。

  听到这话,封常清先是感觉疑惑,随后恍然大悟。

  他一脸震撼道:“节帅,感情白天在萨末城的宫殿里,您都是在装啊?”

  “从金丝凯亚那里打听一点昭武九姓的事情,很难么?”

  方重勇反问道。

  封常清顿时无语了。因为这点事情,找知情懂行的人打听起来并不困难。

  阿娜耶的母亲,是真正的石国“石”姓出身,只不过当初石国被突骑施人“换皮”了。

  而金丝凯亚的母亲,和阿娜耶的母亲是同族,也是车鼻施的那位石国国王,政治联姻的人选。

  所以方重勇经常说金丝凯亚是阿娜耶的远房表妹,便是这个原因。

  都把关系理解到这个份上了,方重勇又如何不知道昭武九姓喜欢“政治换皮”的特点呢?

  “卑职明白了!

  节帅白天演那一出戏,就是为了敲山震虎!

  表面上装对昭武九姓的事情茫然无知,实际上就是在隐隐威胁这位康国国王!

  他要是不听话,我们就换康姓的人当国王,也算是“拨乱反正”,全了当年康国对大唐忠心耿耿的旧情!

  而康婆娑也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不希望康国内讧,所以抢先答应了下来。

  康国国王后面也回过神来了,不得不吞下苦果。

  他现在不来求我们,将来就要跪着来求。

  如果不答应,大概率是康婆娑跟康国国王血腥斗争一番,在大唐的扶持下上位。

  那时候康国不死也脱层皮,搞不好比石国还惨!

  节帅见好就收,没有向他们索要钱财,却是要他们跟大食人彻底翻脸。

  果然是把这帮人给拿捏到了。”

  封常清忍不住对方重勇竖起大拇指。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是玩得漂亮啊!

  “这只是说明我们办事不能太粗暴,要剥茧抽丝找矛盾切入而已,真正麻烦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方重勇忍不住叹了口气,他给朝廷上了一封狮子大开口的奏折,上面尽是些不切实际的构想。以李林甫的思维模式来说,这封奏折现在应该已经被否决,留中不发,然后基哥再下圣旨,勒令自己尽快返回北庭了吧?

  这个西域经略大使,真踏马当得累啊!

第397章 三选一

  和李林甫比起来,李适之、房、刘晏这三个人,公心,或者说建功立业之心,要强不少。

  所以在国家重大决策的时候,一旦他们意见相左,这些人绝不会当做“无事发生”。

  于是这三人分别写了三份奏折,都是亲自跑了一趟华清宫,并亲手将其交给基哥。

  而基哥的态度也很难耐人寻味,并未当面肯定或否认某一人的建议,甚至连看都不看奏折,而是采取了安抚和宽慰的手法,先将奏折收着,然后将对方打发走就完事了。

  其实类似的事情,从开元初年就一直是这样的流程,甚至类似方重勇这样的封疆大吏奏请某个政策,也是常规操作,过去有着无数案例。

  只不过如今的基哥,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年富力强的基哥了。宰相们的能力,多半也不如当年。

  所以本来好办的事情,这次就有些难办。

  这天早上,基哥刚刚睡醒,精神恢复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状态。那三份奏折,他压根连看都懒得看,实在是因为近期被各种政务给恶心得不行。

  趁着早上精神好,基哥将李适之、房、刘晏三人各自的奏折摊开,然后他就好像被人强行喂了一坨翔,整人都不好了!

  三个中枢重臣,三种意见,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刘晏的意见最为保守,他认为这种虚耗国力的事情做不得。新建“河中都护府”的政策,不是靠发交子就能解决后勤问题的。

  而且河中之地,距离长安太远,哪怕是离凉州也不近。

  短时间在河中用兵,粮秣还可以在西域本地筹措。而一旦唐军在那边常驻,将会极大增加后勤压力,增加朝廷的负担。

  简单说就是,大唐负担不起这么庞大的军费。

  更何况,目前朝廷的支出,本来就一年比一年多。要是再开这个坑,后面只怕很难收拾。

  所以刘晏的态度,就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没有任何保留。

  基哥给这封奏折的评价是:目光短浅,保守迂腐。

  比起天宝时代,贞观的时候,太宗手里的钱更少!兵马也更少!

  大唐万里疆域的偌大王土,难道都是攒钱攒出来的吗?

  基哥对于刘晏的思路实在是不敢苟同,当然了,他也知道刘晏没什么坏心思,这纯粹就是因为个人专业和视野的限制,就只能看这么远了。

  “刘晏当转运使还是合格的,外放他到洛阳,当河南转运使吧。”

  基哥叹了口气,刘晏这个“小神童”,还是他当年发掘出来的。

  这个人现在夹在左相右相的恶斗之中很难受,不如官职不变,但给一个“河南转运使”的差事,让他去洛阳清静点办事也好。

  这种事关大唐边防相关的国策制定,确实不是刘晏的强项。

  基哥又将房那一份奏折拿出来看,看完之后他也不得不承认。房身上,确实有张九龄的影子,其文章的风格也是,让人看了以后热血沸腾!

  房在奏折中写道:大唐之强,亘古之未有也!而今唐军在西域痛击大食,如石头碾鸡蛋!朝廷在西域,辛苦耕耘百年有余,已经实控西州、伊州、庭州,再加一个刚刚新建的犁州。

  如果能强化安西四镇的控制,并新建河中都护府,那自然是可以稳步推进。方国忠之策,也算是老成持重,苦心造诣了。

  然而开疆拓土这种事情,那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啊!步步为营,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是十年还是二十年?

  十年后的西域,还会是如今的西域么?

  大食人难道就不会积攒力量,卷土重来么?

  大唐的西边难道就不可能出现更厉害的敌人么?

  吐蕃难道不会从动荡中恢复过来么?

  趁着如今吐蕃虚弱,不会出来搅局,一鼓作气打到波斯,打到大秦(罗马)。

  难道不是我辈应该奋斗的目标么?我大唐奋六世之余烈,不正当其时么?

  百年之后,千年之后,青史会如何评价我等?

  巴拉巴拉,一顿情绪输出。

  看完这封奏折,基哥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

  一方面,房确实是有些异想天开,完全走到了刘晏的对立面,完全不考虑大唐的财政能力,让基哥感觉他的计划不太靠谱。

  另外一方面,房有句话可说对了:时间真的不多了!时不我待啊!

  不是大唐的时间不够用,而是基哥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现在是过一天少一天了!

  刘晏的计划看上去好像是对国家有利,但这对于基哥而言却是大大的不利!

  毕竟,人死了可就什么也没了!何必顾忌那么多呢?花钱死人这样的事情,他又不是很在意!

  还是再看看李适之怎么说吧,李适之才是右相。

  基哥拿出李适之的奏折,看了一遍之后,顿时对他有些失望。

  李适之基本上就是在方重勇的方案上加了点东西,比如说在碎叶镇建立“热州”,朝廷直辖,归北庭都护府管理。

  因为碎叶镇内最出名的就是热海嘛,叫热州亦无不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大唐将会以石国都城柘枝城为核心,建立河中都护府。北到怛罗斯城,西到安息阿滥谧城,南到护文城(喀布尔),东边则包含了大勃律小勃律!

  目前不能实控的地方,文攻武吓双管齐下,就是今后西域经略大使的主要任务了!

  李适之的意思很明白,像房那种打到波斯甚至大秦的说法,就是儿戏,自嗨一下可以,真正落实就不行了。

  反倒是依次攻略周边其他地区,将羁縻州变成实控州,风险比较小。

  一句话总结,就是比基哥现在养的那些乌龟都四平八稳,更像是将唐高宗时期“地图开疆”的模式落到实控上。构想确实很宏大,却又毫无新意!

  李适之奏折里提到的地方,都是唐军曾经涉足过的地方,无甚稀奇。

  “拾人牙慧而已。”

  基哥将李适之的奏折放下,一脸不屑的说道。

  现在的情况,就好像是三个美女站在他面前,让他这个帝王选择一样。

  第一个脸长得好,第二个胸和腰很赞,第三个有一双美腿。

  究竟选哪个好呢?

  基哥的选择是:我全都不要!

  “力士,三位重臣的奏折你也看了,你以为如何?”

  基哥放下李适之的奏折,很是随意的询问身边高力士道。

  “圣人,此等大事,奴岂能说上话?边疆的事情,奴也不懂啊。”

  高力士作出一副谦逊谨慎的模样。

  高力士早就把基哥的心思吃透了,涉及到重大国政的时候,他这个贴身宦官,是不方便开口提出建议的。

  犯忌讳!

  果然,基哥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然后叹了口气说道:

  “调方国忠和他的银枪孝节军回长安整编,其他兵马留在石国待命,让王忠嗣带着陇右镇一部,前往西域接替他。

  至于开疆拓土的什么的,王忠嗣自己看着办吧,让他担任新的西域经略大使,兼河中都护府的副都护。

  河中都护府正都护,让左相房遥领。

  王忠嗣麾下的那个李光弼,不是颇有战功么?让他担任河西节度使,原赤水军军使郭子仪为河西节度副使,兼任节度留后。

  让方国忠回长安,兼任神策军副军使。把他身上的担子都卸下来,专心替朕看着长安。

  至于河西及西域各军的功勋,让方国忠把赏赐报上来,都批了。银枪孝节军和方国忠本人的赏赐,回长安再发。

  就这么办吧,直接下圣旨,不必跟李适之他们说了。”

  基哥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虽然开疆拓土很重要,但基哥觉得他这位天子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边疆多了一块领土,基哥自己又不能去,只能看地图心里想想,带来的成就感着实有限!

首节上一节499/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