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416节

  对于那些无心争权的臣子,基哥还是会给足他们面子的。

  “诸位爱卿,就随着朕一起进凌烟阁里瞻仰一下先贤吧。”

  看到中枢群臣们之后,基哥哈哈大笑说道。

  基哥领着群臣们走进凌烟阁内。

  其实凌烟阁是一座三层小楼,面积并不大: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阁内所有的画像采用朝北的视中心设计,需要面对唐朝的精神支柱道教尊师和精神殿堂之一三清殿。

  方有德看到自己的画像,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一楼原本空白的墙壁上。当然了,相对于一个画像来说,凌烟阁的空间是很大的,哪怕再加几十个人的画像,也毫无压力!不会显得拥挤!

  方有德注意到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李林甫,此刻已经是喜上眉梢。

  大概今天李林甫回去路上,就算被一条狗狺狺狂吠,乐开怀的这位大唐右相,也不会把那条狗怎么样吧。

  方有德心中暗暗想道。

  跟“落魄”的自己比起来,李林甫可谓是功成名就,人生已经没有追求了。

  再往上,那可就得自己登基称帝,这应该不是李林甫追求的。

  月满则盈,这位大唐右相,能不能活到寿终正寝,还难说得很啊。

  方有德不动声色的在心中评价了一番,暗暗观察群臣们的表情,发现他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的模样。他也不得不承认,大唐天子这个操作,确实是挠到了群臣们的痒处。

  谁不想流芳百世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安西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方有德看着自己的画像,忍不住“附庸风雅”了一句。

  没想到他声音不大,却恰好被基哥听到了。

  在一众中枢朝臣们惊诧的眼光当中,基哥哈哈大笑走过来,拍了拍方有德的肩膀大笑道:“全忠啊,如今国忠正带着大军横扫西域,你就期待他得胜归来吧!将来父子同入凌烟阁的盛况,恐怕自我大唐开国以来未有也,朕脸上也有光!”

  “圣人的恩情,我方家父子一生一世还不完。微臣老矣,惟愿犬子将来为圣人鞍前马后,不辞辛苦。”

  方有德很是谦卑的说道。

  “嗯,国忠能文能武,才能卓越,朕还是放心的。”

  基哥大笑说道,显然这位帝王今日的心情非常不错。

  方重勇文能出谋划策帮他捞钱,武能披坚执锐帮他杀人,那自然是值得夸赞的。

  当然了,将来若是对方没有利用价值,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总之,对于基哥来说,所有人都是狗,只不过亲近关系不同,出身来路不同罢了。

  既然是狗,那无论是帮忙捕猎,还是看家护院,又或者只是当做宠物,都无法与“人”相提并论。

  从这个角度看,基哥的用人之道,本质上还是讲究了最起码的公平公正。一条狗并不比另外一条高贵,在基哥眼里一视同仁,只看对自己有没有利用价值。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公平。

  “哈哈哈哈,我大唐有圣人的英明领导,那自然是天华地宝之国。诸位说是这样的吧?”

  不一会,那位看起来很年轻的礼部尚书,阿谀奉承完基哥,环顾众人询问道。

  方有德瞥了一眼这有些面生的礼部尚书,一时间没认出来此人到底是谁,肯定是当这个官职没多久的人。

  而且还可以肯定,这一定是李林甫的人。

  如果不是李林甫的人,不可能被破格提拔到礼部尚书的位置。

  果然,看到方有德在愣神,李林甫连忙对他介绍道:

  “本相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礼部尚书陈希烈,字子明。他精通道学,得圣人看重。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崇玄馆大学士,还封临颍侯。

  他文章写得不错哦,全忠你经常在外带兵,对他不熟悉也不稀奇。”

  “诶,哥奴这个可是说对了!陈子明的文章那是真写得好!

  陈尚书啊,今日朕带着群臣观摩凌烟阁,回去以后,你可要好好写一篇诗赋出来啊。

  莫要敷衍朕!”

  基哥一脸玩味指着陈希烈说道。

  “谨遵圣人之命。”

  陈希烈“受宠若惊”一般的行礼道。

  方有德眯着眼睛,他已经猜到,前任的贺知章,已经告老还乡了,现在还在不在世都难说。集贤院继任者应该就是这个陈希烈,随后便一路高升。

  方有德对这个陈希烈,那可是“印象深刻”啊。只是不知道在没了安禄山与杨国忠以后,陈希烈还能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罢了,这些都跟他这个打算远离中枢的“过气之人”无关了。

  他面色平静的对着陈希烈行了一礼,脸上看不出喜怒来,只是隐约有些不太客气。不过方有德平日里脾气不好就名声在外,陈希烈也没有在意,而是凑过来给基哥继续说些关于凌烟阁的典故趣事。

  平心而论,如果只看此刻的陈希烈,方有德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是一位很博学也很会说话,旁征博引的有识之士。

  起码在拍马屁这方面,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基哥一边听一边点头,显然是兴致盎然的样子。

  他虽然出身皇家,但对于凌烟阁阁臣的事迹,并不是那样了如指掌,很多都只是听说了一个大概。

  而陈希烈显然是“专业人士”,对那些贞观时期的朝臣事迹可谓是信手拈来。

  这可不是临时抱一下佛脚,稍微准备一下看点书就能达到的水平。

  方有德一时间有些感慨,如果不知道“谜底”,又被这样一群人包围着。哪怕他是皇帝,恐怕也不会认为陈希烈是个坏人吧?谁会想到他后来给安禄山当宰相呢?

  就眼前这么个“人畜无害”的人物,谁会知道李林甫死后他敢于率先出来墙倒众人推呢?

  “全忠可是身体不适?朕看你好像有些精神恍惚呐。”

  基哥看到方有德在发愣,有些关切的看着对方询问道。

  “回圣人,微臣身体无碍,刚刚不过是对先贤的事迹有些神往罢了。”

  方有德言不由衷的说道,已经不想继续在凌烟阁待下去了。

  “也罢,那就回兴庆宫参加宴会吧。今日不醉不归,朕可是给诸位爱卿安排了好酒好菜!”

  基哥哈哈笑道。

  今日的基哥志得意满,不管哪个大臣整出幺蛾子,他都是不会生气的。

  ……

  除了沙,就是石头;除了石头,还是沙!

  方重勇带着安西远征军出唐代玉门关,开拔前往伊州伊吾城,那里是北庭都护府在伊州的州治,也是当地最大的一片绿洲所在。

  然而绿洲虽好,对于他们来说却不亚于“望梅止渴”。

  这一路是丧心病狂的砂石,气候恶劣到爆炸。狂风卷着细沙,吹到脸上,就跟方重勇前世做金工实习的时候,拿着砂轮机往铁块上蹭一样。

  那股酸爽,令人不得不将自己蒙的严严实实。

  不过好在去莫贺延碛的路上,每隔不到百里,就有一处小型地泉形成的小绿洲。每一处小绿洲,都有一个规模不到十人的唐军戍堡。这些人,就是防着强盗占据水源搞事情的,再就是负责传递军情,偶尔也承担一些救助任务。

  在军事上仅仅是充当眼睛的存在。

  这五处地泉,每一处都补充不了多少水源。随着水位降低,又要等新的泉水冒上来。信号旗营的斥候提前一天到达某处,就会花费一点时间,用水囊去储存一点水,留给后面的大军。然后不敢休息,马不停蹄的往前探路。

  一路上方重勇都是提着一颗心在行军,生怕水源不够,让一万多人的大军在沙漠里渴死。

  不过好在辕门二龙等人,以前都是去过西域的,对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熟悉。

  当初在制定行军策略的时候,就准备得很充分。等方重勇带兵进入莫贺延碛的时候,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这一路上一切都是有条不紊,无惊也无险。全军士卒什么时候可以吃饭,什么时候可以喝水,一次喝多少水,怎么喝,在何处扎营,每次休息多长时间,都有明确军令,不会瞎搞胡来。

  这便是河西唐军精兵的实力,令行禁止,上下同心。方重勇给士卒们发了一大堆“军票”,要到西域那边才能变现。所以这一路上,他的命令比朝廷的圣旨要管用多了。

  白天最热的时候扎营休息了大半天,夜晚的时候,安西远征军从最后一个地泉绿洲出发,半夜的时候来到了莫贺延碛中必经之路的一个峡谷。

  从这里开始到伊吾城,便不会再有任何水源补给了。

  “这是哪里?”

  方重勇看到峡谷旁边的山丘处,在月光下,一大堆闪着光芒的神秘物体,远看一闪一闪亮晶晶。

  他用马鞭,指着远方,对身边的辕门二龙之一的乌承恩询问道。

  天上满天星斗。

  地上满地光华。

  可谓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番奇景。

  “回方节帅,峡谷口山上有矿石,透明无暇,在月光照耀下反光,所以看起来就是如此。

  此地景色颇有特点,也算是一路上的地标了。”

  乌承恩微笑解释道。

  “天上星,白皑皑。地上星,黑累累。

  星星峡中十五夜,天星地星光激射。

  一屋皆支一星罅,须臾天晦地忽明。

  地星却比天星青,北斗黯黯鸡初鸣。

  声三号,眠户眨。炎炎火,星星峡。

  本节帅以为,此地,就叫星星峡为好。”

  方重勇用马鞭指着不远处的山丘继续说道:“走,去看看。”

  他带着几个军中将领,来到之前远眺的那座山丘上,只见遍地裸露在地表的水晶,在月光下闪烁着莫名的光辉。

  一时间有些恍惚,这类似二次元的景色居然在现实中存在,要是没亲眼看到,真是不敢相信。

  方重勇颇有些惋惜之意,他心中暗想:这要是在工业时代,水晶在电子、医疗、光学等行业都有大用,在星星峡这里开个挖水晶的矿也不错啊,可惜了。

  他找何其昌要了一把锤子,随便找了一块裸露在外面的水晶矿石,锤下来一大块水晶扔包袱里,打算去了西域后没事搞搞望远镜玩玩。

第334章 我给大唐留了一件礼物

  长安郊外的广运潭渡口岸边,方有德带着方来鹊,准备坐朝廷的官船,水路前往汴州。这条漕运路线,是韦坚开发关中漕渠的成果,冬季枯水期的时候停摆,初夏到深秋之前可以通行。

  说是官船,其实不过是运粮的漕船稍稍改造而成的。一般有点身份并且不着急赶路的官员都不会去坐,出关中的长安官僚,还是习惯于走两京驰道,享受沿途驿站的免费服务。

  在广运潭上船的这条水路,是从长安出发到陕州,过三门峡到孟津再到河阴县渡口,最后通过黄河与运河交界的汴口,换船走运河前往汴州。这条路线,要比陆路走长安到洛阳之间的两京驰道更加便利。

  除了过三门峡的时候,有一点“小小的”风险以外。

  “阿翁走两京驰道更安全些,何苦要过水路过陕州呢?迟些去汴州赴任,也是无碍的吧?”

  广运潭渡口边上,小腹微微隆起的王韫秀,一脸担忧的劝说方有德道。

  水路过陕州,必走三门峡,三门峡之名是由“人门”、“神门”、“鬼门”而来的。

  这三道峡谷是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使神斧将高山劈成的。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

首节上一节416/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