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74节

  高力士叉手行礼说道。

  “嗯,速去速回。”

  李隆基面色阴沉摆了摆手说道。

  等高力士走后,李隆基马上换了一副笑脸,步伐轻松的朝着寝宫而去。

  边镇打得再厉害,离长安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人生苦短,该享受的时候,一刻也不能停。

  他是大唐的圣人,也是大唐的主人,这里的一切,他说了算。

  其他人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快不快乐。

  今夜跟杨玉环的三位姐姐在一起,基哥就感觉很快乐!

  ……

  敦煌小城的大户们也好,百姓们也罢。这几天都被动员起来,清理城内的抛石,重建坎儿井的外围,修理被砸坏的屋舍。城内虽然繁忙,但秩序却是一片井然,人们脸上也看不到慌张。

  城墙上那些被吐蕃人破坏了的床弩,也都被重新修复。至于城内城外的尸体与血迹,早就被清理干净了。

  吐蕃人被击败了,这里的人又恢复了对唐军的信心。

  如今的方重勇,因为之前“神机妙算”,已经被沙州本地人奉为神人。于是那些平日里就喜欢多事的西域胡商们,便给方重勇起了个绰号,叫:“河西麒麟子”,以传其神。

  什么是麒麟呢?

  《公羊传》记载:“麟者,仁兽也。”

  相传,麒麟这个瑞兽有个习惯,那就是非有作为的仁君不出,也就是所谓的“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方重勇是麒麟子,那谁是仁君呢?谁又是王者呢?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懂的都懂。

  起这个名字,可谓是意味深长,一看就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来,麒麟子,吃饭了。”

  府衙后院书房门口,阿娜耶对着正伏案写书的方重勇,拍了拍手中的食盒,喊了一句。

  “你这样烦不烦?”

  方重勇没好气的怼了一句,却见阿娜耶拿着装着饭菜的盒子走进来了。

  “奇怪得很,这明明是你让我找那些胡商们对外宣传的。我现在叫你麒麟子,你反倒是不乐意了诶。”

  阿娜耶忍不住揶揄道。

  “你懂啥,这叫炒作,是一种高端的马屁!不露痕迹的马屁。

  我祥瑞加身,百毒不侵,起这个名字可谓是无本万利。

  你这个河西土妞以后跟我去长安见见世面就知道了。在那里啊,打打杀杀是没用的,要靠这个。”

  方重勇放下毛笔,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

  他打开食盒,里面果然又是加了料的胡饼。

  吐蕃人还没走的时候,为了能坚持更长时间,于是方重勇把存粮都做成了便于携带与分发还特别顶饿的干胡饼。

  只是当时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苦涩。因为吐蕃人走得稍稍“有点早”,所以那些胡饼都没吃完,堆放在府衙库房里。得亏这里气候干燥到尸体千年不坏的程度,要不然这些胡饼早就放坏了。

  饶是如此,方衙内每日也是带头吃这种难以下咽的干胡饼,眉头都皱成了“川”字,满嘴的苦涩只有自己知道。他觉得自己就是那种装逼装成傻逼,当时又别无选择的大冤种。

  忽然,阿娜耶也收起笑容,神神秘秘的凑到方重勇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今日买菜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有个从肃州那边逃难过来的人说,酒泉城已经陷落,现在肃州也在吐蕃人的掌控之中了。”

  “果然如此。”

  方重勇微微点头,脸上并无惊讶之色,这些早已在他意料之中。

  事实上,当初他听说吐蕃人强袭嘉峪关(此时并未建城)成功后,就知道大事不妙,肃州很难保得住。

  如今的情况是,吐蕃人占据了嘉峪关的地利,把唐军挡在了瓜州以东。如今又夺得酒泉城,将唐军的势力赶到了东面的崆峒山一带!已经十分接近建康军的驻地了。

  唐军现在的中军大营,便设立在建康军驻地,把控着甘州西面的门户。

  王忠嗣现在面临的困境是:稳扎稳打难以突破,强行派遣骑兵突袭,又会被嘉峪关的伏兵打援。吐蕃人的补给不算好,而唐军也只是稍强一些,这一仗继续耗下去,应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两败俱伤”。

  或许双方都是在等对方出现破绽,而暂时保持着战局的僵持。

  方重勇心中暗暗盘算着战局,口中的胡饼如同嚼蜡。

  “你一点都不吃惊么?”

  阿娜耶好奇问道,她原以为这对于方重勇来说是个山崩地裂般的消息呢。

  就算她这个不知兵事的河西土妞都知道,河西走廊一断,沙州就变成了孤岛,失去了来自中原地区的物资补给。

  这个问题是很要命的!

  哪知道方重勇一边听她说一边吃胡饼,看起来似乎心不在焉的样子。

  “生死攸关的大事,我从不假借他人之手。既然要破局,那肯定得承担风险。

  世间哪有那种十拿九稳之事啊!”

  正在这时,已经前往罗城一天一夜,刚刚返回的张光晟推门而入,面带喜色说道:“使君,郭将军他们都来府衙拜谢了,我听他说起了战况,真是险之又险。这次能破吐蕃,全是使君一人之功啊!”

  “带路就行了,这么多马屁!多把心思用在战阵上!”

  方重勇站起身笑骂道。

  二人来到府衙大堂,就看到一脸风尘仆仆的郭子仪,还有本地豆卢军中大员都在此集聚一堂了。

  “郭军使辛苦了啊!此战当真是不容易啊!”

  一见面,方重勇就握住郭子仪的胳膊哈哈大笑道。

  听他这么说,郭子仪这才不好意思的说道:

  “使君说得确实呐!这次罗城之围,有几次吐蕃人都冲进城内了,都是辛云京带着白亭军的老卒们把他们杀回去的。

  当时我们真是强弩之末了,罗城里面胡商的人马也是蠢蠢欲动,想跟吐蕃人媾和,被我们镇压了!这帮龟孙!

  使君带兵一举击溃围城的吐蕃军,罗城外的吐蕃人见势不妙才撤走的呐。

  这要不是使君之力,郭某就把小命交代在罗城了。

  那位吐蕃军的头领,郭某感觉不像是简单人物啊。”

  一听郭子仪这么说,大堂内众将面面相觑,没想到罗城守得如此艰苦。

  联想起当日自己嗷嗷叫的要追击,一个个都面带愧色。真要去了,极有可能被吐蕃人打一闷棍!那样的话,战后要是论功行赏起来,是拿赏赐还是领军棍,可就两说了。

  “如今沙州虽然解围,但某料想瓜州与肃州都在吐蕃人的掌控之中了。凉州的唐军,都被挡在嘉峪关以外,有力气也使不上。

  所以某决意集中兵力,出征瓜州,打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诸位以为如何?”

  方重勇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把大堂内的郭子仪、王思礼等人都给整不会了!

  才吃上两天饱饭,也不能抖成这样吧?

  “使君啊,如今沙州好不容易解围,现在贸然攻打瓜州,似乎有些……”

  王思礼组织了半天语言,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166.第150章 被“遗忘”的军队

  166.

  2023-09-30

  “方使君,罗城内边军,因之前守城战而死伤惨重。就算要出兵,恐怕最多也只能抽调两千人。

  不知小城这边有多少人可以抽调呢?若是要打出沙州,没有骑兵是不行的,兵马少了更是不行。”

  郭子仪微微皱眉说道,虽然没有说得太直接,但是很显然不太愿意带兵出征瓜州。

  方重勇的意思其实众人都明白,沙州这边出兵从西往东打,甘州那边王忠嗣带兵从东往西打,两面夹击,让吐蕃人首尾不能相顾。

  很有可能破敌在此一举!

  然而,方重勇的提议看起来很美,却忽略了一个战场上容易忽略的问题。

  战胜和战损,这是两个互相关联,又不完全一致的话题。

  大获全胜的时候,军队里的某个士卒甚至将领不一定会活下来。

  大败亏输的时候,军队里面的某个士卒甚至将领也不一定会死。

  大唐打赢与吐蕃之间战争,这和在场众将能不能平安回归沙州,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议题!

  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军功的垫脚石,牺牲了自己,吸引了吐蕃人的目光,最后自己死了,成就了“友军”。

  要是身为河西节度使的王忠嗣亲自下令这么做,那沙州本地边将自然得遵从,否则就是造反了。可是现在,这个议题是方重勇这个沙州刺史提出来的,众人便有些犹疑了。

  方重勇究竟是站在谁的立场上抛出这个议题的呢?

  是沙州本地大户,还是豆卢军这样的边镇守军,又或者是他未来岳父王忠嗣?

  此前一战,无论是小城也好,罗城也罢,守军都有战功,足够他们吃香喝辣。既然军功都到手了,为什么又要多此一举出击呢?如果失败了,不仅是前功尽弃,就连本来已经转危为安的沙州都有些危险了。

  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思想,会认真思考个人利益。强扭的瓜不甜,硬是用军令调动这些将领,让他们带兵出击。最后效果一定不会很好!

  “诸位,沙州无法独自存在,全仰仗中原那边的物资补给。现在吐蕃人断绝了商路,亦是断绝了沙州的生路。

  以后西域胡商也不会来沙州,关中那边的物资也到不了沙州,我们可能连今年都无法混过去。不如趁着吐蕃军新败,我们自身物资尚未短缺,兵将们士气高昂的时候,主动打出沙州,死中求活。

  若是错过这个时机,朝廷的兵马又无法夺回瓜州与肃州,等到冬天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呢?”

  方重勇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他记得前世史书上,貌似没有这一战,正如那上面记录后来杨玉环变成了杨贵妃,而现在杨玉环已经香消玉殒一样。

  一切都跟记忆里的印象不同了,这让方重勇时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谁敢说王忠嗣就一定能在短期内解除瓜州与肃州之围呢?河西走廊这边的地形,就跟一个人的咽喉差不多。只需要少量的兵马,就能把关键道路给封锁住。

  而吐蕃人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从南面的高原,顺流而下攻打河西走廊。可是唐军却没法爬山反打回去,这个战场主动权是单向的。

  吐蕃人一定会退出河西走廊,问题只在于: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退出。

  “虽然使君说得确实有道理,但哪怕我们愿意,麾下儿郎们也不愿意再战了。”

  豆卢军的一位十将忍不住插嘴道。

  这人说了一句实在话。

  说服自己去死,甚至说服全家人一起赴死,在人命如草芥的封建时代,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难事。

  只不过,说服自己的部下一起赴死,就没那么容易了。特别是在没有遭遇生死存亡威胁的时候。底层丘八们,哪里知道方重勇说的那些大道理呢?

  “你们说得也有道理,这样吧,诸位回去都想一想,若是有什么想法,再与我私下里商议,都散了吧。”

  方重勇无奈的挥了挥衣袖,面色虽然保持平静,但心中的郁闷难以言喻。

  等众将都离去后,郭子仪单独留了下来,与方重勇一同来到府衙后院书房,二人商议机密。

  落座之后,郭子仪忧心忡忡的说道:

首节上一节174/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