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67节

  “我时常觉得我的时间比较金贵,要用来做大事。

  现在看来,倒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了。以后我自己的杂务我自己处理吧。”

  方重勇叹了口气,陷入深深的自我反省之中。

  哪知道阿娜耶连忙摆手道:

  “可别!郎君这样,就让我们这些部曲身份的人为难了。

  你是要为家里遮风挡雨的人,要是因为做杂务太过劳累而精神不佳,误了大事,那才是把我们所有人都害死了。

  我父亲常说,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要做超脱身份的事情。”

  阿娜耶又开始说起李医官来。

  “确实,你父亲其实是个挺厉害的人,远超你的想象。”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说道,在心中补了一句:无论是你的生父还是养父。

  “不过以后你只做饭,其他我自己的杂事,我自己办吧。”

  他又叹了口气。

  连自己的衣服都不肯洗,怎么能知道民间疾苦?

  影响千年的变局已经在路上了,天宝年开始倒计时。那些不接地气的权贵,可当不得啊。

  一不小心就会死人的!

  “哦,好吧。”

  阿娜耶明显有些不高兴,感觉自己不服侍方重勇,就像是要“失业”一般。

  “别不高兴嘛,走,去书房一下,给我捏捏肩膀。今天搬石头可把我累坏了。”

  方重勇一边抱怨,一边拉着阿娜耶去府衙书房。

  ……

  张光晟去了吐蕃人大营,然后很快就返回了沙州城,还带来了吐蕃主将悉末朗的亲笔信。

  夜里,方重勇反复查看了,这位之前完全没听过的吐蕃将领所写的书信,有点弄不明白对方的虚实。

  信中,悉末朗对沙州诸城的抵抗意志表示钦佩,并表示可以释放城外被俘的百姓入城,以示吐蕃军对方重勇这位沙州刺史的尊敬。

  如果方重勇同意的话,小城守军可以用吊篮将百姓都吊入城内,吐蕃军愿意后退一里地,表示自己不会趁乱攻城。

  吐蕃人会这么好心,把已经俘虏并贬为奴隶的沙州百姓送还?那可不是一两个人,甚至不是一两百人!

  这种事情想想都觉得不可能,除非有阴谋。

  一向“刁民害朕”思维浓厚的方重勇,第一反应,就是那位吐蕃主将是不是要坑自己!

  于是方重勇派人将张光晟找来询问吐蕃大营的情况。

  “依你之见,吐蕃军如何?”

  一见面,方重勇就开门见山问道。

  张光晟是机敏之人,走过来小声答道:

  “吐蕃营帐内各将领都精神饱满,但某悄悄观察大营内巡哨士卒,皆面有醉色,精神疲惫懒散。

  当然,也不排除是对方主将故意露出来给某看的。”

  “果然如此。”

  方重勇微微点头道。张光晟的回答,跟自己所料的完全不差。

  吐蕃将领当然有条件享受最好的待遇,可是吐蕃军普通士卒就难说了。吐蕃是农奴制,等级森严到不可想象的地步,这些陋习在行进打仗的时候也会有体现。

  现在的吐蕃人,他们着急了啊!

  方重勇瞬间推测出了很多之前不太确定的细节。

  看来罗城那边,吐蕃人也没有得手。之前自己为了向朝廷叫苦,假戏真做演得吐蕃人要来了一样。沙州各地都坚壁清野,物资大半都运到了城内。所以吐蕃人在城外搞不到什么补给!

  别看吐蕃人现在还拿着端着,其实在烈日不断烘烤之下,再加上缺粮的影响,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按吐蕃人的习俗,应该是将你剥皮以后,身子整体奉还,以震慑城内守军的。

  某料定吐蕃人现在已经快到撑不住的时候了,所以才冒险一试。”

  方重勇一脸诡异的对张光晟揶揄道。

  “不瞒使君,这一趟可把某给吓坏了,您就不要再吓我了。”

  张光晟苦笑道,他当然知道方重勇是在开玩笑。

  “没事,你再跑一趟,就说五日之后,我们接收城外百姓入城。

  你还要告诉吐蕃军主将:我沙州百姓视死如归,哪怕守十年八年,也能守住沙州。四面城门已经堵死,让他们不要想歪心思了。”

  看到对方还没动,方重勇拍了拍张光晟的胳膊说道:

  “放心,你这样的壮士,吐蕃主将搞不好还会赏赐你。这次回来,本官亦是有重赏。”

  “某不是怕死,只是怕死得不值得。既然使君觉得此行无碍,那某就舍身一回吧。”

  张光晟拍拍胸脯,信誓旦旦说道。

159.写在国耻日

  2023-09-25

  写在国耻日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国耻日的历史教训,似乎更加深远一些。

  穿越者为了某种“盛世情怀”,希望可以改变过去,其实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比如说穿越者穿到918,就希望能改变丧权辱国的种种屈辱。

  想法很好,但基本上没有实现的可能。

  穿越到唐代亦是如此。

  开书前我再三斟酌,要不要走“上层路线”。后来发现,除非是放弃历史固有的逻辑,否则死路一条。

  这便是很多读者经常跟我说的:历史可以不讲逻辑,但历史文必须讲逻辑。

  打个比方。

  每天出门,我在理论上都可以捡到一百万。如果真的有所谓无所不能的神,而我又是“神选之子”自带幸运光环。通过这样的巧合,便能使我过上很好的生活了。

  那我作为一部小说的主角,为什么还要努力?我努力的意义何在?

  再比如说,我是个身无分文的凤凰男,就因为长得帅,哪怕啥也不会还疯狂劈腿。在无所不能的神的照拂下,通过一系列的“巧合安排”,也可以娶美妞,走上人生巅峰。

  既然这样,我努力的意义何在?看书的读者,认为“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逻辑套用到历史文里面,是很可怕的。这已经不是书好不好看的问题了。

  很多看起来的历史悲剧,其实只是历史的选择,错过了A,还会有B。前面不栽跟头,后面就免不了吃大亏。历史浩浩荡荡就像是大河一般,挡是挡不住的。

  关键在于后人是如何看待那一段历史的。

  因为历史是残酷的,苍茫的,无情的。

  不谈国内,我就说波兰。

  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几次被灭国,又几次被扶持起来。

  但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有没有从这些悲惨的历史当中得到教训呢?

  从我所知的情况看,答案是几乎完全没有吸取什么教训。

  现在的波兰,依旧跟几百年前一样,毫无长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这个老师在那里站着。它讲述知识是一视同仁的,甚至不分国籍。本国人同样可以从外国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但它的学生,也分上进好学的,跟不知长进的。

  过去的事情便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关键在于,它的后人,会怎样看待这段历史,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经验与教训。

  如果说历史文和一般当乐子看的小说有什么区别,恐怕也就在这里了。

  那么再把话说回来,现在这本书为什么不走“上层路线”呢?

  因为大唐的统治阶层,已经彻底腐朽。前面数百年积累的弊端,在这个时候,也到了要彻底转型与清算的时候。

  帝国制度的转型,草原与农耕的混合型统一政权,正在蓄势待发。

  是变成汉人版本的“大元”,还是继续萎缩,祛除草原血统专心农耕变成“加强版大宋”?

  多民族国家治理的转型,这个时至今日,都是世界性的课题。强如美利坚,也只能跪在地上嘴硬,黑命贵一浪接一浪。

  商品经济方兴未艾,要如何摆脱原有束缚,走向更高的层次?

  中央集权于皇帝本人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是继续向前走变成皇权被削的“内阁制”,还是开历史的倒车回到“古典模式”变成“加强版秦始皇”?

  一个跟大唐高层勾结,企图走上层路线的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么?

  或者说明白点,他有资格做选择么?他配么?

  说到这里,我都没提安史之乱,就当不存在。就更别提走上层路线,必定跟关陇势力合流的问题了。

  老方这个对照组,是故意这样安排的。或者可以这么说:以前那些随大流的唐穿小说要怎么写,我都会让老方给他模拟一下走一遍再说。

  身处于历史的大逻辑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他常常没有资格做选择。强如老方这样的战神,能做的也有限,甚至“好心做坏事”。

  我一方面希望按正常的历史逻辑去走;另外一方面,却希望主角小方,可以在不违背历史逻辑的情况下做选择。

  这就是小方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基层厮混,没有摸到高层的门的原因。因为不把旧有的框架给拆了,穿越者恐怕也没法比古人做得更好。

  当然了,如果走高层路线,那么小方的年龄会调整,人设也会调整。

  对于作者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我有身为作者的骄傲。

  在一本书里面,作者的层次,是永远高于读者的,哪怕是最资深的读者。作品就相当于作者的子女,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反倒是外人更了解,那像话么?

  如果一本书已经到了读者看起来都觉得“我上我也行”的地步,那么这本书可以切掉重开了。

  我直言不讳的说,那种作品就是辣鸡!没有阅读的价值。

  写一本书,就如同作画一般,对于作者来说,想怎么写都是可以的。写书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真正的限制都是来自于外界对于作品本身的审视与评判。

  觉得写不出来想要有的效果,只能说明作者本身不行,作者本人,应该站直了挨打,没有什么借口可以找。

  比如读者说:你这个书,逻辑不通,配角都跟傻子一样,每次都是巧合。

  作者的脑残粉(甚至有些恶劣的情况,直接找工作室的托来辩解炒作),当然可以说:

  是你不懂欣赏,那是因为主角太聪明才显得配角很傻巴拉巴拉。你只配看小白文!滚吧!

  但是,一本书的逻辑通不通,作者本人,作为写书作画的那个人,能不知道么?

  还是说真的可以厚着脸皮,拍着胸脯说自己写得没问题?

  反正如果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站直了挨打就好,哪里敢顶嘴啊。

首节上一节167/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