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40节

  然后问他爹爹道:“这些武将当中,有特别勇猛能打,而又没脑子的人么?”

  赵祯便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赵昕便抬头看着他爹爹道:“我说的没脑子,是不像范仲淹,韩琦,任福这些人一样,特别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的。”

  赵祯便道:“这爹爹哪里知道。”

  赵昕又道:“我再换一种说法,就是人家叫他打仗,他就去,别人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就不去,很听话的那种。”

  赵祯:“这……”

  只能说赵祯也没有太留意。

  赵昕便道;“爹爹你让人把前线所有的将士,包括那些低级的将领,把他们的性格,为人,战场上的表现,官职,家里有多少人,包括祖上有没有人当过大官,文官,还是武官,当到哪一级,都调查清楚再给我。”

  赵祯:“……”

  赵祯看了赵昕一眼。

  这又玩的是什么?

  只见赵昕接着道:“如果不能把这些都弄清楚,这仗怎么打,都不可能赢。”

  赵昕说完了这些话,又重新把目光放到了范仲淹的身上。

  不由得心想,我应该相信你么?

  虽说……

  你现如今,还没有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了!

  赵昕也是发现,他怎么没有看到《岳阳楼记》的另一个男主角,滕子京呢。

  ……

  没有将领的个人信息,这纸上谈兵都没法谈。

  更别说……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李元昊那边呢?

  李元昊那边又是什么情况?

  如果连人家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那他们也肯定很难打得赢。

  现如今……

  只能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而赵昕的表现,自然也是大大地出乎赵祯的意料。

  他本以为赵昕接下来一定是随口胡诌,各种不切实际的话说得天花乱坠,却不成想,赵昕竟然谨慎成这样。

  从不听他话的,就直接杀了,到我大宋多少百姓没有了弟弟,没有了父兄。

  搞不好……

  还真让他成了太宗文皇帝。

  那自己……

  咳!

  自己那不就成了太上皇了?想到这,赵祯也是不禁心想这太上皇其实也不错,起码像李渊那样,晚年还能跟妃嫔生好几个儿子、公主。

  当然!自己最好还是不要当太上皇。毕竟当了太上皇,就没有权力了。

  然后……

  赵祯便开始问赵昕道:“最兴来你觉得太宗文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昕便来劲道:“天日之表,龙凤之姿。”

  赵祯又道:“那是史书上说的,我问的是你对他的看法,你觉得,他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学习的,有什么地方,是不能学习的?”

  赵昕的眼珠子一转,爹爹你莫不是在问我要不要来个玄武门继承法?

  便道:“唔……他最好的地方在于,他在带兵打仗的时候,能体恤士兵,甚至亲自给士兵们包扎伤口,打仗时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所以,士兵们都愿意听他的,所以,他打仗才能百战百胜,无人能挡。”

  赵祯便道:“这恰恰是你不能学的。”

  苗娘子也说道:“对!那多危险!”

  赵昕便又道:“我又不笨,我当然知道危险。”

  赵祯便道:“那你又说。”

  赵昕:“可这是最能让所有人都立刻听你的方式,后世的皇帝,正正就是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们都不如太宗文皇帝,所以,他们都让宦官领兵,让节度使领兵,然后他们自己都不会领兵,这不就把刀放到别人的手上,然后自己赤手空拳,这不亡国,怎么可能。”

  “苗娘子你还记得,唐书里有宦官杀了皇帝,另立其他人当皇帝的?”

  苗娘子因为读过,那当然还有印象,便没好气道:“记得,那又怎样?”

  赵昕便道:“这就是把兵权都交到别人的手里,而自己一点都不主动掌握兵权的结果,军中的将士,都只知自家节度使,而不知有大唐天子。”

  “身为官家,你可以不需要去前线打仗,但你不能不让你的士兵,知道有你。而且,你也不能连一点打仗的事情,你都不懂。”

  “那样,只会被你手底下的人给小看,甚至是砍了你的脑袋。”

  赵祯只感觉自己脖子一凉。

第43章 我是回答你好呢?还是不回答你好呢?

  事实上……

  赵昕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才三岁,就已经是明白这样的道理,这着实是不容易!

  这证明了,他的书没白看。

  但是知道道理是一回事,能不能那样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就好比说,当官家也要知兵。

  可问题是……

  本来朝堂上的事情就很多了,而你又只有一个人。

  你管得了朝堂上的政事,就未必能有时间去管军政。

  更别说……

  赵祯还需要抽出一部分的时间,来跟自己的妃嫔在后宫里玩。

  就更不可能有时间去管军政了。

  便只能是饶有深意地看了赵昕一眼,说道:“最兴来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可问题是,你爹爹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平日里上朝就已经够累了,还哪有时间去管军政。而且……要想让士兵都认识你,你就必须长期跟他们待在一起,说不定还要同吃同喝,爹爹又哪有那个时间?”

  “便是犹如你的太宗文皇帝,在当了皇帝后,也不可能再去跟士兵亲自包扎伤口了吧。”

  赵昕便道:“所以,这就是为何开国的皇帝都猛如虎,后面的皇帝都弱如虫的原因。这兵权都不在自己手里,做什么事情,都变得没了底气。”

  “这开国皇帝,尚且还能凭借当年的余威镇压一下,然而后面的皇帝,甚至连皇宫以外的事,都不清楚了,完完全全就被宦官、臣子给蒙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祯便道:“那你有何好的办法?”

  赵昕便道:“我觉得当年太宗文皇帝,经常出去巡幸打猎,也不光是巡幸打猎,巡幸打猎,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以亲近士兵的机会。”

  “而且……爹爹。”

  赵祯:“嗯?”

  赵昕:“当年太宗文皇帝在渭水跟突厥签下渭水之盟后,以为是耻辱,然后便在显德殿亲自教士兵习射。下面的臣子劝他,说这样说不定会出祸患,他都不听。由此,士卒皆为精锐。唔……再看看爹爹你……不过也对!你可能根本都不会射箭!”

  赵祯:“……”

  赵昕道:“自打李元昊攻打我大宋以来,爹爹你有去看过我大宋的士卒一眼?有关心他们的训练?还是说……你只是把任务交给夏竦、范仲淹、韩琦,然后就算了?”

  这连连的发问,说得赵祯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些,他确实都没有过多地去过问。

  便又想打赵昕的屁股道:“可我没跟西夏签下耻辱的盟约!”

  赵昕也是道:“那说不定快了。照此下去,肯定还是打不过。”

  好吧!

  赵祯不想说了,还是先打一顿再说。

  “老是说你爹爹我不行!”

  ……

  不过打过了以后。

  也是不禁深吸了一口气,神色慢慢地认真了起来。

  只能说……连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而自己居然都不明白。

  他确实是有点枉为官家,枉为人父了。

  当下便决定!

  他也要去鼓励振奋一下士卒。

  当然!

  赵昕以为,他肯定去不了。

  就拿那个富弼,自己坐一坐皇位,就弹劾自己,他爹爹要想出去,而且还说见一见士卒,那简直是难如登天。

  果不其然!

  第二天。

  他爹爹就一肚子苦水了回来,跟苗娘子,跟赵昕发牢骚道:“我不就是想要去亲自鼓励一下士卒,这怎么就不让去了?气死我了!”

  赵昕跟苗娘子相视一笑。

  苗娘子又瞪了赵昕一眼,好像在说,你笑什么,然后便开始发挥她女人的优势,去宽慰他爹爹。

  赵昕一看,连出门鼓励士卒都不让,那他爹爹算是彻底废了。

  这大宋的文官,权力真的有点大啊。

  当然!

  他爹爹要鼓励士卒,那就要离开开封,然后跑到陕西去,那确实,估计朝中没有一个人敢同意的。

  可这开封府里,应该还有其他的士卒的吧?

  那鼓励一下其他的士卒不行?

  或者说……

  文官们干脆就不想让他碰兵权。

首节上一节40/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