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397节

  半年时间下来。

  很快……

  科考队便开始有了收获。

  在离三佛齐国都西北六百里的地方,便首次挖出了疑似石油的东西。

  经过检验物理、化学性质之后,果然便是石油无疑。

  找到了石油后,这柴油机也就立马有了派上用场的条件。

  也算是给接下来的大宋,突破了一道难题了。

  完了……

  赵昕也是打算弄一个炼油的高塔。

  不过讲道理!

  在三佛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条件。

  只能是从大宋定制,然后再送过来。

  再定制一批气压计、温度计,还有管道什么的。

  这些需求,直接便开着蒸汽船送回去。

  如果还想等季风再出航,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赵昕也让一部分的人,跟着蒸汽船一起回去,毕竟光是用图纸,还有文字,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人回到了大宋后,也是立马便开始着手相关事宜。

  甚至回来的时候,还引得全院围观。

  一个个都在问,现如今三佛齐那边是什么情况。

  从这也可以看得出来。

  不少人还是想出去的。

  只是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说家庭,比如说其他。

  当得知对石油的开采经过赵昕随随便便这么一弄,便又是往前跨越了一大步后,科学院众人也只能是表示,果然不愧是官家。

  当然!

  也有一些新来的,问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他们要跑那么远去开采石油,难道我堂堂大宋,就没有吗?

  众人虽说也这么觉得,甚至还有一些人,打算在大宋找的,只是……

  在申请了经费,而且尝试了一年后,他们也就傻眼了。

  要么真的一点都没有,要么,有,但不多,连捧起来一把,都够呛。

  也是到了此时他们才发现,官家跑那么远去开采石油,是多么地正确。

  同时……

  也引发了一些人的进一步思考。

  那就是……

  官家为何像是啥都知道似的。

  不过……

  这也已经是后话了。

  而科学院的人,也并未去深究这个问题,他们只把赵昕当作是神一般地来看待,还不忘回一句,‘要大宋有的话,官家难道比你还笨?’

  黎元六十一年。

  柴油机也被运往三佛齐。

  接下来直接用柴油机对石油进行开采,比之使用人力,还要更加地方便。

  但现在只能说是用凿子,把地底下的泥土、岩石凿穿。

  为此……

  赵昕也是让人研究钻头。

  当然了!

  也不是说钻头就是一劳永逸的。

  因为钻头也有可能掉到洞里,捡不上来,最后把打的洞给堵住了。

  这样的情况,也是时常会发生的。

  但总体而言,起码比现在这种上下上下的运动,效率要高出不少。

  赵昕也是命人,又找了一些西南挖掘井盐十分有经验的工匠,也加入进来,作为技术指导。

  其实这挖石油,就跟挖井盐差不多。

  还是颇有七八分相似之处的。

  到了黎元六十一年,年底。

  三佛齐已经第一次使用上了柴油机进行犁地。

  这突突突地犁地,比之使用笨重的蒸汽机,可谓是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

  柴油机在大宋至少研究了,也怕是有近四十余年了,此时,也是终于迎来了收获。

  当然!

  虽说如此,离量产,还是差得太多。

  赵昕也是更进一步,让他们研究拖拉机,以及柴油车。

  拖拉机比较简单,就在后面再拖个车厢。

  柴油车,或者说是四轮车,这个可能就得花点时间了。

  比如说……

  方向盘转向器。

  比如说……

  差速器。

  赵昕把自己知道的部分,都直接告诉了他们。

  所有人听完后,纷纷惊呼。

  不过讲道理!

  这一台车子造出来,怕是没个数百人一起生产,以及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怕是都做不出来吧?

  这么复杂。

  倒是这拖拉机,感觉容易得多。

  你甚至都不用铁去做铁制的车厢。

  你直接用木头做,把马车的车厢直接移植过去就行了。

  当然!

  发明出来是一回事,能不能商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以如今的生产水平,你说想人人都有一台柴油拖拉机,那也是不可能的。

  别说是现如今了,即便是后世,那拖拉机也不是谁家都能有的。

  怎么将这种发明,变成能赚钱的玩意,其实这才是关键。

  否则……

  即便让你发明了出来,也不过是少数权贵、富人的东西而已。

  而且,科技越是发展,接下来财富的集中速度也就越快。

  你想想,要是让大宋的地主、权贵都有柴油机了,那还要那些佃农做什么。

  当然,这柴油机的发明,倒是对三佛齐这样的大部分仍处于荒地,没什么人耕种的地方来说,倒确确实实是十分地方便,而且是有用的。

  老四现如今便捡到宝了。

  有了这柴油机,这等于是他的皇室产业,平白可以多出无数高产的良田。

  当下便下订单。

  让大宋那边多造些柴油机出来。

  当然!你真要说的话,其实老四也不缺那点良田。

  毕竟现在,三佛齐就根本饿不着自己。

  只是……

  也算是有备无患。

  而且……

  粮食太多的话,也可以尝试做出口。

  据老四了解,广州就缺粮食。

  倒不是说广州已经没地种植粮食了。

  而是……

  就算是有地,当一座城聚集了几十万人在那里居住以后,你这周边的土地,也不足以供养这么多的人。

  人多了,城中的粮食就会吃紧。

  你说可以从其他地方运啊。

  那你什么运输工具能比得过海运?

  因此……

  你说广州到底缺不缺粮食,说缺,其实也不缺,说不缺,但只要价格合适,也想要稍稍地进口一点。

  不过官府自然不会去理会这些了。

  进口或者是不进口,全凭海上的商人去带。

  若是商人觉得,自己可以从中赚到钱,自然也就进口。

  这一年……

  广州主客户加起来,已超过八十万人。

  论繁华富庶,广州其实也是可以排到全国前列的。

  主要是五代十国的时候,北方都处在战乱,而像是蜀地、广州、江南这些地区,几乎没有被影响。

  如今更是又经过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和平发展。

首节上一节397/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