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237节

  若非是他们的家人,也住在东京城内,估计他们都能弃城而逃。

  砍完了东京城以及京畿一带的禁军数量后,紧接着,赵昕又视察了河北的簿籍上的十一万大宋禁军。

  这河北的反倒是好一点。

  缺额的情况,没有东京城以及京畿一带的那么严重。

  不过武器年久失修,兵甲不利,也是时有看到。

  大宋禁军最喜欢装备的武器就是弩,军中的数量直达八成。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此,就跟当年清军跟英军打仗一样,用火枪对射的时候还行,一到近身肉搏,立马就原形毕露。

  太过于依赖远程武器,反倒是把勇气给消磨没了。

  为了鼓舞士气,赵昕接下来,也是不得不一个个地方去进行动员。

  差不多弄得就跟巡回演讲一样。

  当然!

  最重要的是,通过见面,通过对话,把那些尚且还有勇气的,都给挑选出来。

  然后重新编队。

  对河北地区的禁军,赵昕要做的,是把勇气充足的,都攒到一块。

  别到时候被其他没有胆量的,给裹挟着一起逃跑了。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河北可战之兵,也不过四万。

  关键还分散到各处,那就显得更少了。

  有的州,看着很大,很重要,实则,守军却是仅仅只有一万人都不到。

  你比如说此前贝州之乱,作为大宋往北方的运河的交通枢纽,其驻扎了一共也不过十七个指挥。

  就算十七个指挥全都满员,加起来,也不过就是八千五百人。

  少一点的州,甚至仅仅只有三个指挥。

  像是这样,赵昕立刻就有点明白了,为何辽国当年敢长驱直入,打到澶州去。

  因为你就这些人,人家又是机动力极强的骑兵,还真不怕你这三瓜两枣的。

  赵昕在查看到了这些数字后,也是有点惊心。

  毕竟……

  要是他跟辽国真的打了起来,这些州县到底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赵昕想,估计他们自己不陷落,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帮助了。

  你还想指望它们跟你打出什么配合?

  赵昕以为,这怕是有点难。

  当然!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不去考虑这样做的可能性。

  估计到时候……

  还是得把兵权交给范仲淹,韩琦。

  至于东京城的防御,交给文彦博。

  倒不是说文彦博懂打仗,而是赵昕知道,就算是身死,文彦博也绝对不会开城投降,更不会冲动到带人出城去跟人野战。

  文彦博是一个做事很果断坚决的人。

  虽说有过贿赂张娘子的事,品德上是有一点瑕疵。

  但卖国的事,他绝对做不来。

  河东地区,也就是太原方向,也要防备,可以派庞籍去。

  把所有人要做的事,以及军事的布置,都捋清楚了。

  接下来,这仗打得也就更加地有信心。

  同时……

  赵昕还得再重新招募一批士兵。

  要求弓马娴熟,敢于肉搏。

  能凑多少是多少,就目前而言,肯定远远不够。

第244章 所有人都得听赵昕的!

  要想打赢辽国,就得至少在骑兵的数量上,不能太过于吃亏。

  好在,此前打下了西夏的左厢神勇军司的驻地,也收获了不少的战马。

  因此给他们勉勉强强地凑个三万可换乘的骑兵,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惜吐蕃不想卖马给他们,不然凑个四万,接近五万。

  把最好的一批战马,都挑选出来。

  紧接着,交由赵去带。

  再挑选五千不怕死的,组成冲阵的。

  至和三年的下半年,赵昕主要做的,就是对原来的军队,进行重新编组,而且暂时取销移营驻扎的制度。

  让自己的十七将,每个将的手底下,都至少有两千五百人到五千人。

  这一共就是四万五千人,再加上自己的黎元军三千人,那就是四万八千人。

  而且……

  还要对这些每一个两千五百人,就近进行合并训练。

  还要让每一将,时刻传达他的精神。

  要多说一些鼓舞人心的话。

  如此,到时候上了战场之上,他们才不会见了辽国的骑兵,就双腿发软。

  与此同时……

  赵昕也派人通过问卷的方式,时刻观察士兵的心理状态。

  若是他们能有黎元军一半的定力,那赵昕觉得,这一仗就不可能输。

  当然!

  像是原来的军队的其他的制度,也得改改。

  比如说监军,全部都不要了。

  当年任福还是谁,被西夏人给围了,眼看打不过,第一个逃跑的,就是军中的监军。

  以至于其他的士兵也都跟着跑了。

  所有人很快便行动了起来。

  该训练的训练,该打造装备的打造装备。

  自然!

  此间,肯定也是花钱如流水。

  像是江南地区的漕运的粮食,也大部分都输送到了北方去。

  全都被王安石用粮仓给安置了起来。

  而且好消息是……

  从邢州往北,向真定府方向的一百里铁路路程,有望在明年秋天之前完工。

  如果真能完工,也算是减轻了百姓十分之一的徭役吧。

  其实大宋的铁产量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如今都还没有彻底地全部被激发出来。

  经过赵昕的一番操作,到了至和三年的年底,军队也是仿佛重新焕然一新。

  至少……

  像是此前的带着妓女一起回军营游玩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了。

  不过,也仅仅只限于赵昕所统辖的这四万五千人而已。

  其他的,估计怕是该怎样,还是怎样。

  而新一代的接力棒,王韶、章、章、熊本等人,也在赵昕的手底下,得到了锻炼。

  是的!

  毕竟……

  范仲淹、韩琦他们都老了。

  万一他们哪一天突然嘎嘣了,也得有人去接替他们的位置才是。

  赵昕当然也有培养中书方面的人才,只不过,这些,就不是从士农工商馆去挑了,而是从科举考试去挑了。

  如今上朝,群臣站在殿中间。

  然后王韶、章、章、熊本等人,也是站在一侧。

  赵昕让他们别说话,只听就好。

  现如今的赵昕,不说把大宋的全部官员都控制得死死的。

  但至少……

  宰执方面,全都是他的人。

  要说有什么隐患,就是他的武官,都是用的自己人。

  却是有点把原先的武官给忽略了。

  你比如说那些什么殿前都指挥使这些。

  不过其实现在他爹爹的这些武官,大多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荣誉老人,或者是干脆无耻小人。

  因此,就算他们的官看似很大,其实……他们最终也蹦不了什么。

  等他们死了,或者是犯事了,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人给弄上去,取代他们的位置。

  毕竟赵他们跟了自己这么久,而且年纪也都大了,这没个好听一点的官名那也不行。

  也不能让赵他们没怎么享受过,就死去。

  垂拱殿。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朝堂上已经可以明显地看的出来。

首节上一节237/452下一节尾节目录